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答: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有:理想化政策、政策资源、相关人员的态度以及政策执行环境。具体地说, 第一,政策的执行会受到理想化政策、政策资源、相关人员态度等因素的直接影响。第二, 理想化政策、政策资源、相关人员的态度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合力, 推动政策的执行。第三, 理想化政策、政策资源、相关人员的态度所组成的系统不是封闭的, 它们会受到政策执行环境因素的影响。政策执行也由此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

1.理想化政策

大量事实表明, 政策之所以在执行中出现问题, 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政策本身的不完善。政策本身的科学与否对政策执行效果至关重要。史密斯模型中明确地将理想化的政策视为影响政策执行的首要因素, 浴盆模型中偶然失效的主要原因也是政策本身的短期效应。理想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政策目标的合理性, 政策的具体明确性, 政策的稳定性。

2.政策资源政策执行机构。作为一种政策资源, 执行机构的关键问题在于既定的政策执行是否可以依托或建立一个强有力、行之有效的组织。人力和财力资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政策的执行, 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当然, 讲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也是指必要的财力投入,决非人越多、财力越大, 政策执行的效果越好。信息资源。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政策执行者不仅应该获得足够的信息资源, 而且还应当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 否则就很难制定出正确可行的行动计划和策略, 也无法对政策执行过程实施必要的控制。

3.相关人员的态度

政策执行人员的态度。政策执行者的态度、利益需求和行为倾向等都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影响。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任何人都存在自利的倾向, 当然也包括政策执行者。如果一项公共政策威胁到自身利益, 那么, 执行者出于私心, 很有可能抵制这一政策, 因而就使得该项政策很难顺利有效地得到执行。所以, 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倾向性也同样提高了公共政策执行的风险。政策对象( 目标群体) 的态度。一项公共政策通常是以一定的公众团体作为政策诉求对象的。公共政策执行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群体的态度。

4.政策执行环境

指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中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因素。政策环境因素贯穿于政策执行的全过程, 具体来讲, 一项政策能否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倾向, 能否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 能否适应当时的文化传统、民众心理, 是它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主要方面。政策执行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影响政策执行的各因素之间的互动情况, 任何单个因素对政策执行的影响总是有限的。从政策执行模型也可以看出, 影响政策执行的各个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理, 政策资源、相关人员的态度也是在与其他因素的互动中影响政策执行的。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以郑州市户籍新政为例。2003 年8 月, 郑州市开始的“户籍新政”就属于政策不理想, 脱离实际, 最终拖累了政策的执行。“户籍新政”是指允许外地人员以“投亲靠友”等方式办理户口,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破除户籍樊篱”的举措, 立即引起一片赞誉之词。但是, 入户政策“完全放开”后, 带来了城市交通的拥挤、教育资源的急剧紧张、社会保障部门压力大增、城市治安压力加大的问题。解决一个户籍问题,却带来大量新的政策问题,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群众对户籍新政的态度由支持或默认变为叫苦不迭以至反对, 在政策资源不变的情况下, 政策的执行变得困难了。由于事先并没有科学地估计该政策的实施对政策环境造成的影响, 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资源能否同期应对新增人口, 如果不能进行同期建设等问题, 都没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和准备。所以, 当政策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社会环境不能承受、开始反过来阻碍政策的执行时, 该政策就到了执行不下去的地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