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故障测试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传统技术的应用 所谓传统技术是指用电桥法来解决电缆故障的方
法,我国第一代电缆故障测试方面的专家们均熟 悉并熟练掌握了此项技术,现在使用此方法的人 已不多见。无论是电阻电桥法,还是电容电桥法, 甚至后来的高压电桥法,缺点是要求电缆必须有 一个好相,若三相均坏则无法组成“桥”根本不 能进行测试。
1、电阻电桥法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都 广泛采用此种方法,被称为“经典”方法。几十 年来几乎没有什么质的变化,对于短路故障及低 阻故障的测试甚为方便。
C
R1
A
A
L全长
E
R2
D
Lx
Lo
1-1 电阻电桥法测试连线图
C R1
R L全长+Lo
A
A
B
R2
Rx
D
E
图1-2 等效电路
3、高压电桥法
电阻电桥法和电容电桥法解决的电缆故障类 型很单一,局限性很大。通常电缆出故障往往都 是综合性的,而且大多数故障都是泄漏高阻(已形 成固定泄漏通道的一类故障)或闪络高阻(未形成 固定泄漏通道的一类故障)。为了解决实际面临的 难题,人们想到了通过提高直流电桥输出电压(通 常可达10kV),使故障点击穿,形成瞬间短路,测 量出故障点两侧段电缆的直流电阻值,推算出故 障点距离,即: Lx 2L全长
三、电缆故障性质判别及测试步骤
第三章 电力电缆故障粗测(预定位)方法
一、测试原理
二、测试方法 三、粗测中无波形故障的处理 第四章 电力电缆故障精测方法 一、电缆路径的查找 二、精确定点 三、不同性质故障的定点 第五章 FCL系列电缆仪性能、特点及使用方法 第六章 电缆故障测试结果误差分析 第七章 实测波形图例及分析
论)即:
Lx K L全长
其中:R1、R2为已知电阻, C
K
R2 R1
R1
L全长
A
mA
A
50HHz ~ R2
D
Cx
Lx
Co
Lo
图1-3 电容电桥法测试连线图
C
R11
Xco
A
A
B
图1-4 等效电路
R21
Xcx1
D
~ 50Hz
依据上式,已知电缆全长就可算出故障点距 离。由于此类故障实际中出现机会较少,所以不 常使用。
电力电缆故障的检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国外刊登了一篇论文《电缆 中击穿点之故障探测》,首先提出了用高压冲击 来使故障点放电,用冲击电流表粗测电缆故障的 论点,这一观点为以后电缆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手 段的丰富奠定了基础。
电缆故障检测设备是伴随着先进电子技术的 出现而诞生的。电缆故障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 一个漫长的过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主要 是采用电桥法和低压脉冲法(又称时域反射法)。 电桥法及低压脉冲测距法在测量电缆的接地故障 和开路故障方面,可以说是相当完善了。然而对 于高阻故障(泄露高阻和闪络高阻)的寻测,采 用上述方法则是无能为力的,必须另辟蹊径。尽 管后来又出现了用高压电桥(输出高压10kV)测 高阻故障,但大多还需“烧穿”,故障可测率很 低。
第一章 电缆故障测试技术发展历史及今后方向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 各种类型的电力电缆在全国的各工矿企业、事业 单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城网和农 网改造以来,城市美化日益突出,大量的架空线 路下地,使得电缆的用量进一步加大。供发电、 石化、钢铁、机场、港口、油田等许多供电场合, 几乎全都采用了电力电缆供电。好处:安全方便、 线损小、受自然的影响小。但是在供用电力电缆 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很难较快地寻测出故障 点的确切位置,不能及时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往 往造成停电停产的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如何用 最快的速度、最低的维护成本恢复供电是各供电 部门遇到故障时的首要课题。
k 1
其中:R1、R2为已知电阻,K R1 高压电桥法测电缆故障连线图与R低2 压电阻电桥
法相同。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再也不用“烧穿”法 先降低故障相绝缘电阻,使其变成低阻才能测试, 即大家常形容的“边烧穿边粗测”。
二、现代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电桥法实质上只能 解决电缆部分故障的测试。而电缆的故障千奇百 怪,三相全坏的情况常有发生。为了解决诸多难 题,同时也为了方便各种故障的测试,因此,通 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和西 安供电局科研人员的合作攻关,我国才有了真正
电力电缆 故障测试技术
闵争斌 西安福润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电力电缆故障测试技术发展历史及今
后方向
一、传统技术的应用
二、现代技术的应用
三、今后发展方向:虚拟仪器,多次脉冲
第二章 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
一、电缆故障产生的因素
二、电缆故障测试所需的设备及用途
在国外,六十年代末期英国首先研制出了世 界上第一台电缆故障闪测仪。我国在七十年代初 期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和西安供电局联合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贮存示波 管式电缆故障检测仪DGC—711,91年推出智能 型电缆仪,即采用单片机技术,实现简单编程完 成测试功能,显示方式也大多采用液晶(LCD) 及显像管(CRT)。
电阻电桥法顾名思义,即利用电桥平衡原理,
以电缆某一好相为臂组成电桥并使其达到平衡,
测量出故障点两侧段电缆的直流电阻值,同时将
电缆视为“均匀的传输线”,那么电阻的比值与
电缆长度的比值成正比,以此推导出故障点距测
试端的距离(在此略去计算公式的推导,只给出
结论)即:
Lx 2L全长 k 1来自 其中:R1、R2为已知电阻通过上式可以看出,只 要知道电缆的准确长度L全长,就能精确算出故障 点的距离。
2、电容电桥法
当电缆是开(断)路故障时,若再采用测量电阻电
桥法将无法测出故障点的距离,因为直流电桥测
量臂未能构成直流通道。在此只能采用交流电源,
根据电桥平衡原理测量出电缆好相及故障相的交
流阻抗值。由于电缆被视为“均匀的传输线”,
其上分布电容与电缆长度成正比,以此推算出故
障点的距离(在此略去计算公式推导,只给出结
意义上的电缆故障检测仪。 仪器的基本原理应用 了微波传输(雷达测距)理论,即脉冲法。无论低 压脉冲法还是高压脉冲法均是依据微波在“均匀 长线(电缆)”传输中,因其某处(故障点)特性 阻抗发生变化对电波的影响来微观地分析电波相
法,我国第一代电缆故障测试方面的专家们均熟 悉并熟练掌握了此项技术,现在使用此方法的人 已不多见。无论是电阻电桥法,还是电容电桥法, 甚至后来的高压电桥法,缺点是要求电缆必须有 一个好相,若三相均坏则无法组成“桥”根本不 能进行测试。
1、电阻电桥法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都 广泛采用此种方法,被称为“经典”方法。几十 年来几乎没有什么质的变化,对于短路故障及低 阻故障的测试甚为方便。
C
R1
A
A
L全长
E
R2
D
Lx
Lo
1-1 电阻电桥法测试连线图
C R1
R L全长+Lo
A
A
B
R2
Rx
D
E
图1-2 等效电路
3、高压电桥法
电阻电桥法和电容电桥法解决的电缆故障类 型很单一,局限性很大。通常电缆出故障往往都 是综合性的,而且大多数故障都是泄漏高阻(已形 成固定泄漏通道的一类故障)或闪络高阻(未形成 固定泄漏通道的一类故障)。为了解决实际面临的 难题,人们想到了通过提高直流电桥输出电压(通 常可达10kV),使故障点击穿,形成瞬间短路,测 量出故障点两侧段电缆的直流电阻值,推算出故 障点距离,即: Lx 2L全长
三、电缆故障性质判别及测试步骤
第三章 电力电缆故障粗测(预定位)方法
一、测试原理
二、测试方法 三、粗测中无波形故障的处理 第四章 电力电缆故障精测方法 一、电缆路径的查找 二、精确定点 三、不同性质故障的定点 第五章 FCL系列电缆仪性能、特点及使用方法 第六章 电缆故障测试结果误差分析 第七章 实测波形图例及分析
论)即:
Lx K L全长
其中:R1、R2为已知电阻, C
K
R2 R1
R1
L全长
A
mA
A
50HHz ~ R2
D
Cx
Lx
Co
Lo
图1-3 电容电桥法测试连线图
C
R11
Xco
A
A
B
图1-4 等效电路
R21
Xcx1
D
~ 50Hz
依据上式,已知电缆全长就可算出故障点距 离。由于此类故障实际中出现机会较少,所以不 常使用。
电力电缆故障的检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国外刊登了一篇论文《电缆 中击穿点之故障探测》,首先提出了用高压冲击 来使故障点放电,用冲击电流表粗测电缆故障的 论点,这一观点为以后电缆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手 段的丰富奠定了基础。
电缆故障检测设备是伴随着先进电子技术的 出现而诞生的。电缆故障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 一个漫长的过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主要 是采用电桥法和低压脉冲法(又称时域反射法)。 电桥法及低压脉冲测距法在测量电缆的接地故障 和开路故障方面,可以说是相当完善了。然而对 于高阻故障(泄露高阻和闪络高阻)的寻测,采 用上述方法则是无能为力的,必须另辟蹊径。尽 管后来又出现了用高压电桥(输出高压10kV)测 高阻故障,但大多还需“烧穿”,故障可测率很 低。
第一章 电缆故障测试技术发展历史及今后方向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 各种类型的电力电缆在全国的各工矿企业、事业 单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城网和农 网改造以来,城市美化日益突出,大量的架空线 路下地,使得电缆的用量进一步加大。供发电、 石化、钢铁、机场、港口、油田等许多供电场合, 几乎全都采用了电力电缆供电。好处:安全方便、 线损小、受自然的影响小。但是在供用电力电缆 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很难较快地寻测出故障 点的确切位置,不能及时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往 往造成停电停产的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如何用 最快的速度、最低的维护成本恢复供电是各供电 部门遇到故障时的首要课题。
k 1
其中:R1、R2为已知电阻,K R1 高压电桥法测电缆故障连线图与R低2 压电阻电桥
法相同。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再也不用“烧穿”法 先降低故障相绝缘电阻,使其变成低阻才能测试, 即大家常形容的“边烧穿边粗测”。
二、现代新技术的应用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电桥法实质上只能 解决电缆部分故障的测试。而电缆的故障千奇百 怪,三相全坏的情况常有发生。为了解决诸多难 题,同时也为了方便各种故障的测试,因此,通 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和西 安供电局科研人员的合作攻关,我国才有了真正
电力电缆 故障测试技术
闵争斌 西安福润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电力电缆故障测试技术发展历史及今
后方向
一、传统技术的应用
二、现代技术的应用
三、今后发展方向:虚拟仪器,多次脉冲
第二章 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
一、电缆故障产生的因素
二、电缆故障测试所需的设备及用途
在国外,六十年代末期英国首先研制出了世 界上第一台电缆故障闪测仪。我国在七十年代初 期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和西安供电局联合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贮存示波 管式电缆故障检测仪DGC—711,91年推出智能 型电缆仪,即采用单片机技术,实现简单编程完 成测试功能,显示方式也大多采用液晶(LCD) 及显像管(CRT)。
电阻电桥法顾名思义,即利用电桥平衡原理,
以电缆某一好相为臂组成电桥并使其达到平衡,
测量出故障点两侧段电缆的直流电阻值,同时将
电缆视为“均匀的传输线”,那么电阻的比值与
电缆长度的比值成正比,以此推导出故障点距测
试端的距离(在此略去计算公式的推导,只给出
结论)即:
Lx 2L全长 k 1来自 其中:R1、R2为已知电阻通过上式可以看出,只 要知道电缆的准确长度L全长,就能精确算出故障 点的距离。
2、电容电桥法
当电缆是开(断)路故障时,若再采用测量电阻电
桥法将无法测出故障点的距离,因为直流电桥测
量臂未能构成直流通道。在此只能采用交流电源,
根据电桥平衡原理测量出电缆好相及故障相的交
流阻抗值。由于电缆被视为“均匀的传输线”,
其上分布电容与电缆长度成正比,以此推算出故
障点的距离(在此略去计算公式推导,只给出结
意义上的电缆故障检测仪。 仪器的基本原理应用 了微波传输(雷达测距)理论,即脉冲法。无论低 压脉冲法还是高压脉冲法均是依据微波在“均匀 长线(电缆)”传输中,因其某处(故障点)特性 阻抗发生变化对电波的影响来微观地分析电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