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分析 燕珂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分析燕珂旬
发表时间:2019-07-08T13:58:58.8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作者:燕珂旬王大鹏李云娟李大奎王正鹏
[导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电力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但电力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因此智能变电站的诞生是尤为重要的,智能变电站使用可靠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可以更好的发挥出电力资源的价值,更快的转变电力资源。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巴州供电公司新疆巴州 8410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电力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但电力资源并不是无限的,因此智能变电站的诞生是尤为重要的,智能变电站使用可靠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可以更好的发挥出电力资源的价值,更快的转变电力资源。随着科技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同时也改善了变电站技术,更新了智能变电站运维系统,特别是在运维管理上,它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在电力事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技术;管理
1 智能变电站的简单介绍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技术含量高、运行可靠稳定的的智能设备,以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框架,按照间隔层、过程层和站控层分级管理要求,将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实现实时在线分析诊断实现在线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最大特点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采用智能电子设备(IED),电光互感器或电子互感器、智能断路器和智能传感器等先进的设备,可实现的电网的可观测、可控制,提高了变电站内设备的可靠性,加强了测量的精度并实现了交互操作的功能。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之间采用统一的规约协议利用光纤及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及交换,避免了传统电缆线繁琐的输入输出接口传输,实现了所有数据的实时化传输共享、互联互通,更加准确可靠。
2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征分析
2.1一次设备的特点分析
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最为典型的设备就是合并单元与终端系统,可以将其与高压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次设备,能够实现智能化采样与控制工作,丰富遥测与遥信功能。从过程层机械设备开始,智能变电站中的系统就可以形成二次设备,在一次设备的支持下,可以实现常规模拟信号的替代工作,形成数字信号,且电缆被光纤取代,能够全面提升系统运行水平。
2.2 二次设备的特点分析
在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二次设备功能与逻辑较为丰富,可以将其划分成为站控层面、间隔层面、过程层面的设备,对于站控层面与间隔层面而言,机械设备的运行网络较为规范,可以形成文件MMS 系统,针对各个层次设备的信息数据进行传递。且在间隔层面与过程层面中,可以利用组网方式灵活组件 SV 网络,提升信息交互工作效果,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在智能变电站中,二次设备网络运行较为重要,应制定完善的分析管理机制,做好全站数据信息采集与传递工作,提升信息数据处理与输出水平,建立数字化的管理方案,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3 信息共享特点分析
在智能变电站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具备标准化的信息共享特点,能够根据国家标准,统一建设信息数据模型,并针对智能变电站中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提升站内数据资源的统一性与简化性。同时,在信息管理工作中,能够实现唯一与一致的管理工作,提升全站数据信息的管理水平,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建立统一集成的数据共享系统。
3智能变电站的现状以及潜在问题
3.1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现状
中国近几年推出的智能变电站,比传统变电站有更高的集成,布局更加科学,更加经济环保,装备的适用性高,有着一体调控的优势,是电力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很大的未来发展前景。国家在电力步伐上不断的加快更新,现在电网单位已经广泛的运用到智能变电站,基于现实来看,中国已经建设了很多所智能变电站,根据资料来说,现阶段已经有 2800 多所。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大力的开展智能变电站的试点工作,并且预计还会再多建 8000 多所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在国际推广上,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兼容性。在中国现阶段,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正在持续的增长,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重点也要着重于工程建设,虽然在智能变电站发展方面我国是走在国际前列的,但规范工作,推进标准化依旧是我国智能变电站下一步发展的着重点。
3.2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问题
智能变电站在设备与工程招标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在变电站的设计期间,对于水土文化气候,地貌地质特征,变电站电网运营等相关情况缺少数据与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投入使用之后的电力系统技术和在环境要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它甚至会影响到后续的运营。现阶段电站正处于更新换代的一个重要时间阶段,电力行业进行变革虽然看到了希望和机遇,但同时也看到受到时间影响上的还需要更进一步完善的管理和技术,相关部门必须对此进行重视,要加快优化速度,并且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的维运管理不是很全面,技术交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供货商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样就影响了运维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质量,导致运维管理结构不清晰,会导致管理失控的局面发生。
4智能变电站运维关键技术的应用措施
4.1系统配置的可视化管理技术
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需合理应用可视化管理技术,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与制度,保证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效果。在可视化管理期间,应科学使用 SCD解析技术方式与二次设备逻辑分析技术实施工作,解决当前技术工作中的难题。在系统运行期间,可利用集成商的软件技术,针对 SCD 进行全面的解析,要求运维工作人员全面了解信息流程图,并针对图纸进行简化分析,确保利用容易理解的图纸设计方式表达具体内容。可以利用第三方的 SCD 解析工作措施完成工作,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4.2建设一体化的五防系统
4.2.1建设站控层面的防控系统
在监控系统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需明确站内层面的防控系统建设标准,掌握实时监控内容,并结合数据库系统与图形环境,创建一次设备的操作运行管理机制,在后台操作平台中,创建五防的管理模块,同时要实现数据交换与实时共享工作,提升管理工作效果。在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