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之道供应链有限公司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之道供应链有限公司
简介
一、公司概况
稻之道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是中国第一家在国家工商总局登记湖南注册的农业供应链公司,公司成立以来秉承“服务现代农业、培育优秀企业、调整行业结构、实现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历经数年的探索和经营,已将公司打造成为“中国第一现代农业供应链服务商及中国专业的供应链服务平台”。

公司通过建立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灵活的服务产品组合,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管理的创新经营模式,综合仓储、物流、信息、流程控制、保险、资金与结算等供应链要素,通过广度和深度的供应链要素及资源整合,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最大限度为客户创造价值,并以此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秉承韩裔著名农学家柳子明先生及其弟子刘颂富先生于1955年创办“东方园艺场”时立志服务中国农业的思想,依托数十年农业领域的探索和思考,汇集几代人的智慧,公司创立了“大农经济”思想理念,并以之指导公司的发展方向。

公司在“大农思想”指导下,以湖南农业大学等农业、食品领域的科研力量为依托,专注于中国农业产业的基地建设与管理升级、农业科技开发和技术应用服务;组织专业的营销团队和庞大的销售网络,专注于农产品的品牌策划和推广服
务、农业项目信息咨询与方案解决服务。

以农业产业化整合和外包服务为主导,公司同时致力于服务快速成长的优势品牌或在某一领域内具有专有性或在某一领域内具有相对垄断优势的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基于战略合作关系的专业化非核心业务外包服务,帮助他们实现有效的快速成长。

公司的产品涵盖了采购执行(外包)、销售执行(外包)、库存管理(外包)以及集中采购、渠道分销、虚拟生产、供应链集成等。

二、股权结构和主要管理人员简历
1、股权结构
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刘献中、罗阳华、颜询出资组建,公司股东与股权结构如下:
公司最终控制权属刘献中、罗阳华、颜询3个自然人。

2、主要管理人员简历
刘献中:专家型董事长,男,1968年生,汉族,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EMBA。

1990年代任职于邵阳市农行,先后创办湖南花研园林景观有限公司、湖南稻之道米业有限公司,
具备系统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思想敏锐,能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动态,有出色的项目策划及规划运作能力。

曾因舍己救人荣获“张华式青年”,是“中国优秀人才库农金系统优秀人才”。

罗阳华:执行总裁,男,1968年出生,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

先后在中铁重装集团、北京新华联集团、清华紫光古汉集团任职高管,并于2009年在北京合作创立投资公司,进行PE投资。

2011年加盟稻之道公司,具有丰富的全面企业管理经验和行业资源,并有成功的管理案例。

程一文:明星型总经理,女,邵阳市政协委员,湖南师大艺术系本科毕业,曾获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湖南赛区专业组第一名,先后任职于广州战士歌舞团、中国武警文工团;退伍后担任湖南邵阳学院音乐系教师、湖南花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颜询:副总经理(董事),女, 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高级IT工程师,曾任职于许继电器和美国驻上海某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历任大型项目经理、CIO等职,2008年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被引进公司。

杨少莲:财务经理,女,会计师,曾任上海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财务经理,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和项目运作能力。

三、公司战略
1、以稻之道大农战略变革我国小农经济的现状
(1)在产端,我们通过准确分析并把握需求信息的信息处理平台优势,以连株成林的方式的整合以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产端资源;凭借强有力的农业科技力量背景对产端进行规模种植、特色种植、有效利用科技生产力等大农经济生产方向的引导;凭借强大的营销、策划团队发掘区域性特色农产品的特
(2)在销端,我们通过多年积淀的销售网络优势和产地产品的整合能力,为产品寻找最佳销售渠道,为渠道寻求最好的
(1)对加盟伙伴的接入能力:既要有标准化、系统化的接入方案和手段,又要保证适应农业领域客户层次的丰富多样性。

依据实践证明,一对一定制后然后接入平台的大规模定制系统,是个可行的选择。

这样既保证了人性化的初期接触面,又保证了后期平台运行的标准化和规模化。

这也是中国很多类似行业平台共通的做法,譬如携程。

(2)标准化管理技术:在加盟企业接入平台系统后,继而以共同约定或者容易被接受的常用技术手段满足加盟企业伙伴的业务需求。

最常见的呈现手段是业务订单和分析报表。

(3)数据管理能力:平台产生的数据有两种,一种是历史数据,另一种是现行数据。

这两种数据除了满足日常业务处理需要外,还要用于数据分析与预测。

如比较上年同期或历史同期等可以预测今后演变与走势。

(4)工作流程技术:在传统意义上,工作流程技术主要在单
一企业内部使用;现在,稻之道平台将不同的企业行为主体,
通过公共的协同行为标准联系了起来,缩短了企业之间信息
沟通的距离。

企业之间为着共同的业务行为,需要工作流程
技术记录与跟踪同一行为在不同企业之间的流转情况。

(5)农业科学技术:我们将农业科技的运用和交流建于平台
四、主营业务模式
1、模式主题:在不改变企业原有业务运营链条的情况下对企业的非核心业务进行打包处理,让企业将非核心业务链条完全释放出来,全部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运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解放企业在非核心业务上的资金占用和人力、精力投入,以专业的服务更大程度的释放企业的金力和精力!
2、采购执行:利用公司的平台优势为服务企业实施集中采购、同时提供融资解决方案解决企业在采购过程中的资金占用问题。

《图例一》
2、销售执行:利用公司的平台优势为服务企业的产品提供品牌策划、区域市场的精准营销规划和销售渠道开发服务,同时提供销售过程中的融资解决方案,解决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资金占用问题。

3、供应链金融:a、为企业提供原材料和成品仓储管理服务,在企业资信不足的情况下以原材料或产品质押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b、借助信用保险为企业的应收账款做融资服务,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资金;c、以平台的整合优势利用多方信用为资金需求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资金。

五、业态环境
供应链业务再发达国家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运用领域及其广泛,在中国则刚刚起步,同时因为国内的供应链企业大都市物流企业发展而成的历史原因,国内的供应链企业主要以供应链的物流和产品的深度销售为主,稻之道的供应链业务模式是一种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方式,尤其是介入了国际、国内的一些先进的金融理念,可以有效的解决中国目前中小企业的困境,是目前国内为数较少的领先的供应链企业之一。

六、发展前景
在中国农业产销一体化的进程中,在中国农业转型的重要阶段,传承了5000多年的“中国式小农经济”急需“大农思想”和以“大农思想”武装理念的先行者来引导和推动。

当前的中国,在加工经济往品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亦深受自身供应链条运行过紧、供应链条中占用大量资金并影响企业资金运转等因素的制约,专业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成为企业的解渴之泉。

(马丁·克里斯托夫曾说:“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稻之道将农业产业链条的整合服务与工业供应链服务及工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相融合,以“中国第一现代农业服务商”、“中国供应链整合服务平台”面世,整合出一个特别的集成供应链产业。

一方面是中国最重要也是最传统的农产品行业,另一方面是在发达国家已经高度发达而在中国刚刚起步、已得到成功验证的供应链行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极具生命力,发展空间巨大,战略意义深远:(一)稻之道模式是农产品流通方式新的变革
农产品流通方式在传统上一般分为批发和零售。

一直以来,批发在农产品流通中占据绝大部分份额,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到巨大的作用,零售渠道的特点是零星而不成规模,只是流通领域自发性配置过程中对民生需求的一种自然反应而已。

我们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商圈相对稳定,并积极寻求这一路径。

一体化平台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方
法,所以说一体化平台是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创新,是新的利润源。

在平台中,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战略联盟,因此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它们通过信息共享,形成双赢关系,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降低社会总的成本,避免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提高了各企业和整个产业及全社会的效益。

(二) 加速农产品行业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稻之道平台抓住品牌管理这一核心能力,以此带动平台内关联企业的大米品牌建设和管理,并以此形成规模效应,达到资源最佳配置的集约化发展。

供应链管理是适应现代生产流通方式一种管理模式,反过来,它将极大的促进平台上的联盟企业不断完善和提高其品牌意识和经营管理水,成为农产品行业朝着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有力工具和巨大诱因。

(三) 根本上改变农产品行业同业竞争的方式
在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竞争方式主要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既有同业之间的竞争,也有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

这种竞争的结果往往破坏了生产和流通的规律和次序,使企业的效益下降,更有甚者,导致了产品的加速灭亡。

这是一种低档次的竞争,往往以比拼价格为主要手段,缺乏品牌和营销差异化等高级手段。

供应链管理使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行业竞争从企业之间低层次的竞争转为产业整体高层次的良性竞合关系。

(四) 导致行业内企业组织和产业重构
供应链管理不仅涉及观念、技术和管理方法,还涉及到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的重构这样深层次的问题。

要真正实施平台化管理,在不同企业内部要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构,企业组织机构的重构。

在重构中,要冲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生产和流通方式,以核心竞争力的思想为指导。

选择好自己的战略联盟伙伴。

规范联系的程序和技术,并对风险和利益进行合理的承担。

(五) 全面促进现代管理技术对农产品产业的渗透
作为传统产业,以及产业中经营者和从业者素质普遍不足的原因,农产品产业对于运用新技术一直是个表现相对落后的产业部门。

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供应链管理比企业的管理更为复杂。

特别是供应链各企业的地域分布更广,因此,现代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技术。

在供应链管理中,自动补货、预先发货通知、厂家管理库存等标准化管理技术必将在平台管理中得以导入和应用,反过来又促进了供应链中关联企业对相应技术的采纳和应用。

(六)是汇聚民族农产品产业,抗击凶猛外资、保证国家农产品安全的有效战略
随着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外资工产品企业虎视眈眈,中国农产品产业难以维系过去那种数十年如一日的低水平的安全状态了。

通过强化外资进入带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促进产业整合,利用
规模效应压缩生产和交易成本,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解决产业资本过度的沉淀在低效产业的问题,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借鉴外资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刺激农产品生产流通的上下游合纵连横,培植出一大批又大又强的农产品企业,稳定中国农产品成本和价格,最终为政府分忧,保障国家安全,实现百姓实惠,稻之道战略不失为最佳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