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二教案:4.3 势能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二教案:4.3 势能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二教案:4.3 势能

第四节重力势能

知识目标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技能目标

1.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推导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2.学会从功和能的关系上解释和分析物理形象.

情感目标

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1 预习教材64页重力做的功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小球质量为m,A、B到地面高度分别为h1和h2,用求恒力功的公式,表示求出三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

归纳结论:

知识点1、重力做的功

1.特点

只跟物体运动的_______和_______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_______无关。

物体下降时重力做_______功;物体被举高时重力做_______功。

2.表达式

WG=_______=mg(h1-h2),其中h1、h2分别表示物体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

自主学习预习教材65-66页

知识点2重力势能

1.特点

与物体相对地球的______________有关。

2.大小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________与所处________的乘积。

3.表达式

Ep=__________

4.单位

__________,与功的单位相同。

合作探究2

如图,小球质量为5kg,A 位置到桌面高度h 1=3m ,桌面到地面高度h 2=4m 。求:

归纳得到

知识点 3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1.相对性

重力势能总是相对选定的__________而言的。(该平面常被称为零势能面)

(1)选择不同高度的平面为参考平面,同一物体的重力势能是 ;

(2)视处理问题的方便而定,一般选择

为零势能面;

2.标矢性 所选择的参考平面 PA E

PB E PC E 地面

桌面

A 点所在平面

重力势能为_______,其正负表示重力势能的。物体在参考平面上方时,重力势能为_______值,在参考平面下方时,重力势能为_______值。

3.系统性

重力势能是_______与_______所组成的系统共有的。

合作探究3

结合上面的表格,填写以下表格(ΔE P= )

所选择的参考平面A到C过程重力

势能变化量

PAC

E

?

A到C过程中重

力做功AC

W

C到B过程重力

势能变化量

PCB

E

?

C到B过程中重

力做功CB

W

地面桌面

归纳得到

知识点4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1.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情况

(1)当物体从高处运动到低处时,重力做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即W G>0,E p1>E p2。

(2)当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重力做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即W G<0,E p1

(3)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它的变化量是。

思考:教学楼每一楼层高3.5m,一名同学质量为50kg,他从1楼爬到5楼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多少?

3.求解重力势能变化的两种方法:

(1)

(2)

学习反馈

『判一判』

(1)物体只要运动,其重力一定做功。()

(2)重力做功多少取决于物体的重力和它通过的路程。()

(3)同一物体的重力势能Ep1=2 J,Ep2=-3 J,则Ep1>Ep2。()

(4)在同一高度的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它们的重力势能一定不同。()

(5)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高度增加,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例1、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共同具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

②在同一高度,将同一物体以v0向不同方向抛出,落地时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

③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

④在地面上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一定为零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例2、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定B.物体与零势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C.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5J变化到-3J,重力势能变大了D.重力势能是标量,不可能有正、负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