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将阅读教学跨越到一个新的境界。因为,语文能力读为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心。语文学习重点在于“读”。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巧的构思等,这些都离不开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去品味,可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创新能力语文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将阅读教学跨越到一个新的境界。因为,语文能力读为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心。《初中语文新课标准》中也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语文学习重点在于“读”。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巧的构思等,这些都离不开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去品味,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一、通过阅读教学,发展学生储备语言、培养语感的能力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地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采用推荐、学生自选、学生与学生交换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读物。也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
教材的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水平。如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记录好词、佳句、歇后语、精彩片断,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既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把精彩的段落或篇章背诵下来,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通过阅读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引导求异,促进创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事情和想问题时,按常规思维却解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得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从事情或问题的反面去想,以取得成效。求异思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课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三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如果鲁肃事前把诸葛亮的妙计告诉了周瑜又会怎样呢?教师这样精心地为学生铺设
求异思维的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质量,锻炼他们思维的独创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也数不胜数,在教学这类课文时,通过课内启发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大胆求异,用求异思维解决现实的事情或问题,这有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2.鼓励发散,促进创新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单向线性思维的狭隘和保守,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品质。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和想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学《曹冲称象》一文,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方法;教学《跳水》一课时,让学生想想当船长的孩子爬上桅杆顶端,情况十分危急时,除了船长用开枪的办法命令孩子跳水外,还有什么办法可救孩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散、想出种种的不同方法之后,还需要再引导学生将他们所想出的众多办法和课文中讲述的办法进行比较、选择,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课文中的方法是最佳的方法。
3.大胆质疑,促进创新
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教师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
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则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主动探索,激活创新思维的作用。如在教学完《鸟的天堂》后,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了“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通过释疑,既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又使学生受到一次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教育。所以,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三、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美育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观念端正。”这一精辟的比喻恰如其分的阐述了美育的重要性。语文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任务,学生通过阅读优美的文章,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产生联想,唤起美感,完成美的体验。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地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上昂首前进。”可见,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简单的语言文字训练,而且还是学生获得文化知识,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美的鉴赏力、美的表现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1.通过诵读体验情感美
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优美的画面,使课文形象化,让学生的思维和课件情景充分的融合。最后再指导学生通过品读、轮读、个人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以读为主,将课文的情感渗透于学生的心灵,使其体会到生命的律动,心通其情,意会其理,产生无穷的美感。
2.在反复的推敲中体验语言美
语文学科最大特点就是用语言再现事物形象。教材中入选的课
文文辞优美,都是作者精雕细琢的精华。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只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中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品味。让学生通过比较、推敲、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美的陶冶,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表达能力。
如课文《林海》中作者写道:“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的,矮点的……”这句话是描摹大兴安岭的“形”。作者在“高的、矮的、长的、短的”中间加了个“点”字,说明虽高也有限,虽低也有度,尽管姿态各异,但都悬殊不大,因此给人以温柔的感觉。而在“横的、顺的”中间加个“着”字,显示了动态感,且文字排列整齐,读时易于上口。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认真去感悟,去领会,就会深刻感受到阅读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之重要,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美育能力,还对学生自主探究、质疑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有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断研究、探索,通过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