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_腐乳的制作 (2)

合集下载

腐乳的制作_万晓涛

腐乳的制作_万晓涛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二)过程与方法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动手实践,体验其中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二、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课题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三、课题背景分析课题背景首先介绍了腐乳是一种发酵的大豆食品,其制作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经微生物分解为小分子肽、氨基酸和甘油、脂肪酸等,再经加工腌制成为腐乳,其主要生产过程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

教学时可从学生熟悉的腐乳类型入手,逐步引入制作腐乳需经一定种类微生物的发酵。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腐乳生产厂家进行参观,了解腐乳的制作过程,然后自己动手制作腐乳。

还可以发动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腐乳生产的背景知识。

四、基础知识分析与教学学习内容:相关的微生物,如毛霉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

(一)、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二)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人们的餐桌上的饭菜不但与"香"相联系,而且与"臭"也有牵连:臭豆腐、臭鸡蛋、臭虾酱等等。

这些嗅起来"臭"而吃起来"香"的食品也与发酵有着密切关系。

1、进行新课(阅读"腐乳制作原理",完成基础知识)1.1腐乳的制作原理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属于真菌,其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酶等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思考1〗写出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的反应式:〖思考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鱼和肉腌制起来长时间保存,其原因是在高浓度盐水溶液中细菌脱水死亡。

腐乳的制作

腐乳的制作
④调味品加入量不足等。
11
三 、 腐乳制作的操作提示 1、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项目
说明
含水量约70%,(利于氧气进入豆腐和促进毛霉向豆腐内
水的控制 伸展)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形,也会影响毛霉的有氧
呼吸;过低,不利毛霉的生长。
分层加盐,瓶口表层的盐要铺厚一些,防止杂菌进入。
盐的控制 盐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
制微生物的生长,腐乳易腐败变质。毛坯:盐=5:1
酒精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会抑制酶
酒的控制 的活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
制微生物的生长,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
温度为15~18 ℃,适合毛霉生长(此温度不适于细菌、
温度控制
酵母菌、曲霉的生长)。如温度过低,则菌丝生长缓慢, 不能进入豆腐块的深层;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
__脂__肪__酶____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__甘__油____和
__脂__肪__酸__。 青霉
曲霉
毛霉
酵母
5
毛霉:
(1)形态结构: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有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单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2)繁殖方式: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3)新陈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4)毛霉的生理特性: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蛋白酶和脂
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腌制

大约后8天期左发右(加酵盐:可以酶析与出豆微腐生的水物分协使豆同腐
验 实 验 流
加卤汤 装瓶
块但变过参硬多与,会避影免生响过化豆早腐酥反的烂应口,同味。时)。抑制腌微制生物处的理生长:, 卤汤各由种酒及辅各料种香及辛酶料配的制缓而成慢(香作辛用料可,以 调味节,使酒豆控腐腐制的乳在风1生2味%,成,加过酒少香能不气使足腐以。乳抑具制有微独生特物的的香生

课件3:1.2 腐乳的制作

课件3:1.2  腐乳的制作

操作步骤:
1、把豆腐块切成3×3×1cm的若干块。所用豆腐的 含水量应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2、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供 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 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隙。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 气候干燥时,将平盘用保鲜膜包裹,但不要封严,以 免湿度太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榨豆浆(生)
煮沸 (边煮边要撇去面上浮着的泡沫)
点卤 盐卤:氯化镁(北方) 石膏:硫酸钙(南方)
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
千百年来,腐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经 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 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而腐乳 本身又便于保存。我国各地气候不同,人民生活习 惯不同,生产配料不同及制成的形状不一,腐乳品 种多样。如红豆腐乳、糟腐乳、醉方、玫瑰红腐乳、 辣腐乳、臭腐乳、麻辣腐乳等。
品种虽多,但酿造原理相同。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 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曲霉
青霉
毛霉
酵母
都是真菌!
1、关于毛霉:
(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它的菌丝可分为直立菌丝和 匍匐菌丝。繁殖方式为孢子 生殖,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 需氧型。应用于腐乳等发酵 工艺。
(2)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 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 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7、将米酒和糖,按口味不同而配以各种香辛料混 合制成卤汤。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为宜。
8、将腐乳瓶刷干净后,用高压锅在100℃蒸汽灭 菌30min。将腐乳咸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 后,将瓶口用酒精灯加热灭菌,用油密封。需时 六个月可以成熟。

课题2-腐乳的制作

课题2-腐乳的制作

答案:B
习题答案
1. 答: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 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 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 铺厚一些,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豆腐乳的优点
1.发酵豆制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在发酵过程中 生成大量的低聚肽类,具有抗衰老、防癌症、降血 脂、调节胰岛素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对身体健康 十分有利。
二 、 实验设计
让豆腐上长 温度保持在15-18℃;豆腐水分 出毛霉 控制在70%左右。
加盐腌制
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增 加盐量,腌制大约8天左右。
加卤汤装瓶 卤汤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
密封腌制
封瓶时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防 止瓶口污染。
腐乳制作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
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2)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
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 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 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 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我们爱吃的腐乳.发酵的温度 为15~18 ℃ 。
直立 菌丝
匍匐菌丝
思 1. 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考 答: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 题 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2. 食盐在豆腐坯腌制中起到的作用是( )
①渗透盐分,析出水分
②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
③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和污染的杂菌繁殖
④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答案:C
3. 卤汤中香辛料的作用是( )
①调味 ②促进发酵 ③杀菌防腐
A. ①②

二、腐乳的制作

二、腐乳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2.说出腐乳制作的流程,知道影响发酵的因素。

3.根据实验流程示意图和提供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尝试腐乳制作的过程。

4.理解实验变量的控制,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四、教学建议: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要以实验为依托,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思路、原理和影响因素。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实施的程序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出了自己的第一份生活调味品,这能使他们对生活中的知识充满好奇,促使他们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学习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学生的某些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好处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多放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己阅读、观察、讨论来设计实验方案,寻求最佳实验步骤,从这一点上来说,实验是最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的。

通过腐乳制作的实验的开展,使学生学习到了在课堂教学中所不能学到的东西,同时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个检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教学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教学案含解析

腐乳的制作..................一、腐乳制作的原理1.发酵微生物(1)类型: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分布广泛,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2.发酵原理(1)蛋白质――→蛋白酶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2)脂肪――→脂肪酶甘油和脂肪酸 二、腐乳制作的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毛霉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直接人工接种条件控制:温度为15~18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1.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来源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2.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3.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4.加盐腌制时应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5.加盐既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又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6.卤汤是由酒和香辛料配制而成的,既能防腐杀菌,又能调味。

7.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加盐腌制⎩⎪⎨⎪⎧ 加盐方法: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腌制时间:约8 d 左右加盐目的⎩⎨⎧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配制卤汤⎩⎪⎨⎪⎧ 酒⎩⎨⎧ 含量:12%左右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香味香辛料:调制腐乳风味,还具有防腐杀菌 的作用密封腌制:加入卤汤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1)盐的用量⎩⎨⎧ 过高:影响腐乳口味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2)酒的含量⎩⎨⎧ 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2.防止杂菌污染(1)所用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2)装瓶时要迅速小心;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被污染。

1.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来看( )A .三种均为真核生物B .三种均为原核生物C .两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D .两种原核生物,一种真核生物解析:选C 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其中酵母菌和毛霉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含答案

课题2 腐乳的制作学习目标:1.理解腐乳制作的原理。

(重点) 2.学会制作腐乳的基本方法;学会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

(难点)1.腐乳制作的原理和流程(1)发酵微生物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如根霉、酵母菌、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毛霉⎩⎪⎨⎪⎧特点⎩⎨⎧丝状真菌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繁殖方式:孢子生殖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2)发酵原理①蛋白质――→蛋白酶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②脂肪――→脂肪酶甘油和脂肪酸(3)腐乳的制作流程2.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①盐用量⎩⎨⎧过高:影响口味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②酒的含量⎩⎨⎧过高:腐乳成熟时间会延长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 豆腐腐败(2)防止杂菌污染①所用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②装瓶时要迅速小心;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被污染。

1.判断对错(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

( ) (2)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 ) (3)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 )(4)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控制温度15~18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 ) (5)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曲霉为互利共生关系。

( )提示:(1)√ (2)√ (3)√ (4)√ (5)× 装瓶之后,腐乳上的微生物将继续发酵。

毛霉和曲霉的营养需求相同,二者的关系是竞争。

2.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有( )A .无机盐、水、维生素B.NaCl、水、蛋白质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NaCl、水C[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其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

]3.下列关于豆腐乳的制作,不正确的说法是()A.毛霉是参与豆腐发酵的主要微生物B.豆腐上长出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C.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夏天进行D.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在豆腐上接种毛霉生产豆腐乳C[豆腐上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 ℃,因此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春天或秋天进行。

腐乳的制作

腐乳的制作

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b.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原因)
酒精含量过高将会延长腐乳成熟的实践; 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2、防止杂菌污染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装瓶后用胶带密封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原因:防止瓶口被污染。
思考题
2.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
“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
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 丝(匍匐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 乳成形。“皮”对人体无害。
三、操作提示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a.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原因) 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A.青霉
C.毛霉
B.曲霉
D.根霉
2.毛霉的代谢类型(
A.自养需氧
)
B.异养需氧
C.异养厌氧
D.异养兼性厌氧
讲解:毛霉代谢过程中需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维持自己的生活,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亦可进行 无氧呼吸。 答案:D
3.豆腐坯用食盐腌制,其作用是(
)
①渗透盐分,析出水分②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③防
止毛霉继续生长和污染的杂菌繁殖④浸提毛霉菌丝
上的蛋白酶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讲解:豆腐坯用食盐腌制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 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 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腐败变质,能够
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答案:D
退 出
B.腐乳质量的评价 成功的腐乳应具有以下特点: 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 块形整齐、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学习目标1.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2.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3.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腐乳制作的原理)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2.毛霉是一种,分布广泛,常见于、、、,具有发达的。

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和 ,产生的可将脂肪分解为和。

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思考: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有何变化?二、实验设计(一)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二)毛霉的生长:1.豆腐块表面长满菌丝,温度应控制在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约后,毛霉开始生长, 天后,菌丝生长旺盛,天后,豆腐块表面布满菌丝。

2.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

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的条件下,将优良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思考: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提示: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三)加盐腌制:1.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 ,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

2.加盐腌制的目的是。

思考: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什么?(四)配制卤汤1.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

卤汤是由和各种配制而成.2.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加酒的目的是。

3.香辛料可以 ,也具有作用。

讨论:1.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怎样形成的?作用是什么?提示:“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2.哪种豆腐适合用来做腐乳?为什么?提示: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做腐乳。

因为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三、操作提示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⑴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太低,盐的浓度过高,。

人教版-生物-高二-选修一教案:专题一-课题2__腐乳的制作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高二-选修一教案:专题一-课题2__腐乳的制作 Word版含答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1.2过程与方法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动手实践,体验其中的变化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2. 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2.2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3. 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4. 标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人们的餐桌上的饭菜不但与“香”相联系,而且与“臭”也有牵连:臭豆腐、臭鸡蛋、臭虾酱等等。

这些嗅起来“臭”而吃起来“香”的食品也与发酵有着密切关系。

进行新课介绍腐乳意想不到的功效及课题背景:见课件(阅读“腐乳制作原理”,完成基础知识)1.基础知识1.1腐乳的制作原理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属于真菌,其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酶等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实例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青霉B、曲霉C、毛霉D、根霉讲解:酿制腐乳现在大多已应用纯菌种接种于豆腐坯上,由于在敞开的自然条件下培养,外界的微生物难免侵入,加上配料中也带有微生物,所以腐乳酿造微生物种类十分复杂。

包括四大霉菌、酵母菌、各种细菌,但毛霉占主要地位。

答案:C。

1.2腐乳酿造选择优良菌种的条件:1、不产生毒素,菌丝壁细软,棉絮状,色白或淡黄;2、生长繁殖快速,且抗杂菌力强;3、生产的温度范围大,不受季节限制;4、有蛋白酶、脂肪酶、肽酶及有益于腐乳质量的酶系;5、使产品质地细腻柔糯,气味正常良好思考探究:1.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答: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答: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

课题2腐乳的制作

课题2腐乳的制作

6)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1。将培养 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 毛坯时靠近平盘没长直立菌丝的一面统一朝向玻璃瓶边, 毛坯时靠近平盘没长直立菌丝的一面统一朝向玻璃瓶边,将毛坯分层盘立 摆放在容器中。分层加盐,并随层加高而增加盐量,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 摆放在容器中。分层加盐,并随层加高而增加盐量,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 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约腌制8 d 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约腌制8 7)将黄酒、米酒和糖,按口味不同而配以各种香辛料(如胡椒、花椒、 将黄酒、米酒和糖,按口味不同而配以各种香辛料(如胡椒、花椒、 八角茴香、桂皮、 辣椒等)混合制成卤汤。 八角茴香、桂皮、姜、辣椒等)混合制成卤汤。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 12%左右为宜 12% [注]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 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酒精含量越高, 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 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 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 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 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 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 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 豆腐易腐败, 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8)将广口玻璃瓶刷干净后,用高压锅在100 ℃蒸汽灭菌30 min。将腐 将广口玻璃瓶刷干净后,用高压锅在100 蒸汽灭菌30 min。 乳咸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用酒精灯加热灭菌, 乳咸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用酒精灯加热灭菌,用胶 条密封。在常温情况下, 条密封。在常温情况下,一般六个月可以成熟
6、课题成果评价 1)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 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依据是:能够合理地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前期发 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依据是:能够合理地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 酵后豆腐的表面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作基本没有杂菌的污染。 酵后豆腐的表面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作基本没有杂菌的污染。 2)腐乳质量的评价 制作成功的腐乳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 制作成功的腐乳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 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 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 3)能否总结不同条件对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影响。 能否总结不同条件对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影响。 影响腐乳品质的主要因素: 影响腐乳品质的主要因素: 菌种和杂菌:菌种是生产发酵的关键, ①菌种和杂菌:菌种是生产发酵的关键,如果菌种退化则表现出生化 功能的变化,如水解速率、代谢产物等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品质。 功能的变化,如水解速率、代谢产物等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品质。 如有杂菌污染则直接影响产品的色、 如有杂菌污染则直接影响产品的色、香、味。 ②温度:温度影响菌丝的生长和代谢,如温度过低,则菌丝生长缓 温度:温度影响菌丝的生长和代谢,如温度过低, 不能进入豆腐块的深层;温度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 慢,不能进入豆腐块的深层;温度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影响品 温度还影响生化反应速度。 质。温度还影响生化反应速度。 ③ 发酵时间 发酵时间影响生化反应度及生化产物的量。 发酵时间影响生化反应度及生化产物的量。 ④调味品 加入的各种酒类、糖类等辅料的多少也对口感有重要影响。 加入的各种酒类、糖类等辅料的多少也对口感有重要影响。

腐乳的制作

腐乳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腐乳制作的原理。

2.能力目标(1)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腐乳的制作流程,进行讨论交流。

(2)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以及制作腐乳的基本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客观的观察和记录腐乳制作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2)根据腐乳制作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3)关注生活,体验腐乳制作的乐趣,交流感受。

【活动方案】活动一:尝一尝,明确实验原理根据课本P6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腐乳口味鲜美滑溜,由豆腐到腐乳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微生物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什么?(2)豆腐上白毛是什么生物的?它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属于哪种代谢类型?(3)吃腐乳时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

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作用是什么?活动二:看一看,分析实验关键观看实验操作视频,与自己的实验过程对比,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选择:市场上常见的豆腐有俗称老豆腐和嫩豆腐,你选择的是哪种?为什么?2、制作过程中为什么用到粽叶?3、发酵的温度为什么保持在15-18℃?4、腌制过程中加盐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逐层增加盐的量?5、卤汤有什么作用?酒精的含量为多少?为什么要控制酒的含量?6、操作过程中是如何防止杂菌污染的?活动三:做一做,掌握实验过程各组用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份腐乳。

观察员每天注意观察并记录。

材料:豆腐水果刀毛霉菌种平盘【检测反馈】1、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密闭封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2、关于腐乳发酵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B.发酵过程分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C.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3、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A.无机盐、水、微生物B.NaCl、水、蛋白质C.多肽、氨基酸、甘油、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NaCl、水4、关于腐乳的制作,不正确的说法是()A.毛霉是参与豆腐发酵的主要微生物B.传统工艺生产腐乳需要接种菌种C.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毛霉生产腐乳D.加盐腌制可避免豆腐变质5、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腐败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为18%D.装瓶后,没有用胶条将瓶口密封1。

课题2腐乳的制作

课题2腐乳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小礼物哦!拿起你们的筷子尝尝吧。

好吃吗?(PPT)腐乳不仅风味独特多样,还有许多保健养生功能哟!现在大家一定很想自己制作美味的腐乳吧!我们今天的课题就是腐乳的制作。

(板书)腐乳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呀?豆腐为什么能变成腐乳?一、腐乳制作的原理。

豆腐怎么才能变成腐乳?二、腐乳制作的流程。

请大家看书并思考:1.腐乳制作利用了那些微生物?2.这些微生物为什么能把豆腐变成腐乳?(板书、打开PPT)豆腐放几天就会长满毛霉。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切的豆腐块,看到菌丝了吗?这些毛霉的菌种从哪儿来呢?毛霉等微生物为什么能把豆腐变成腐乳?所以腐乳制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让豆腐长出毛霉。

那么毛霉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长呢?(PPT)我们把豆腐切块、摆开、覆盖保鲜膜等等就是为了给毛霉提供适宜的环境。

那我们能比能任由毛霉一直长下去呀?否则豆腐里的营养全被这些微生物给利用了!所以我们的豆腐块只能放置5天左右,等这些微生物把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我们所需要的小分子就要把它们给杀死。

要抑制这些微生物生长该怎么做了?加盐腌制的作用是什么?加盐腌制时要将豆腐块装入瓶中,为防止污染,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越接近瓶口,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

有些腐乳就是加盐腌制成熟就行了,比如青方腐乳。

如果你还想要其他口味,就得加入各种调味料了。

常见的香辛料有:各种香辛料要洗净,姜要切成片后一起熬制出汤汁。

待汤汁冷却后加适量的酒配置成卤汤。

腐乳加盐腌制8天后就要加卤汤装瓶,卤汤是由及配制而成。

加酒可抑制,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

为防止污染,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防止瓶口被污染。

最后用胶条将瓶口。

实验设计总结实验流程中加盐腌制和加卤汤装瓶都是为了调节口味和抑制微生物生长,民间很多时候是把这两步合二为一。

人教版教学教案1.2 腐乳的制作(教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1.2 腐乳的制作(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1[人教版]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二)过程与方法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动手实践,体验其中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课题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课题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人们的餐桌上的饭菜不但与“香”相联系,而且与“臭”也有牵连:臭豆腐、臭鸡蛋、臭虾酱等等。

这些嗅起来“臭”而吃起来“香”的食品也与发酵有着密切关系。

(二)进行新课(阅读“腐乳制作原理”,完成基础知识)1.基础知识1.1腐乳的制作原理腐乳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属于真菌,其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酶等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思考1〗写出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的反应式:〖思考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鱼和肉腌制起来长时间保存,其原因是在高浓度盐水溶液中细菌脱水死亡。

2.实验设计阅读“实验设计”及有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思考3〗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含水量适中(70%左右)。

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型。

2.1毛霉的生长:毛霉生长的适宜条件:温度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思考4〗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在工厂化生产中毛霉来自严格无菌条件下的直接接种优良菌种。

〖思考5〗腐乳表面的“皮”主要是由毛霉的菌丝构成的。

2.2加盐腌制: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

〖思考6〗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瓶口处容易被杂菌污染。

〖思考7〗加盐为什么能防止食品腐败?高浓度盐溶液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3)配制卤汤:卤汤的作用是调节腐乳的色、香、味,并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腐乳制作实验报告结果(3篇)

腐乳制作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了解腐乳的制作过程,掌握腐乳的制作原理,并分析不同条件对腐乳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材料:- 酿豆腐:500克- 盐:50克- 酒:50毫升- 辣椒粉:10克- 花椒粉:5克- 糖:适量- 酵母:适量2. 设备:- 切片器- 碗- 腐乳盒- 蒸锅- 温度计- 天平三、实验方法1. 酿豆腐处理:将豆腐切成小块,用开水焯水,去除豆腐中的异味,捞出备用。

2. 配制卤水:将盐、酒、辣椒粉、花椒粉、糖和酵母混合均匀,制成卤水。

3. 豆腐腌制:将焯水后的豆腐块放入腐乳盒中,均匀撒上卤水,放入冰箱中腌制。

4. 腌制条件:- 温度:保持恒定在15-20℃- 时间:腌制时间为15天5.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腐乳的发酵情况,记录豆腐块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初期(第1-3天):- 豆腐块表面出现白色菌膜,表明菌种开始生长。

- 豆腐块开始变硬,表面出现少量水分。

2. 发酵中期(第4-10天):- 豆腐块表面菌膜逐渐增厚,颜色由白色转变为淡黄色。

- 豆腐块硬度增加,水分增多,表面出现明显的发酵气味。

3. 发酵后期(第11-15天):- 豆腐块表面菌膜颜色加深,呈深黄色。

- 豆腐块硬度适中,水分适中,发酵气味浓郁。

4. 腐乳品质分析:- 色泽:腐乳表面菌膜颜色均匀,色泽鲜艳。

- 口感:腐乳质地细腻,入口鲜香,具有一定的辣味和麻味。

- 酸度:腐乳具有一定的酸味,但不过于酸。

- 营养价值:腐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出了美味的腐乳。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腌制时间和卤水配比等因素对腐乳的品质有显著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腐乳的发酵过程,了解了腐乳制作的原理。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腐乳的品质,发现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六、建议1.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应注意温度和腌制时间的控制,以保证腐乳的品质。

2. 卤水配比可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以制作出不同风味的腐乳。

腐乳的制作

腐乳的制作

毛霉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它 种菌丝: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 有2种菌丝: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直立菌丝 顶端可以产生孢子, 顶端可以产生孢子,毛霉就是以孢子进行繁 所以叫孢子生殖。 殖,所以叫孢子生殖。匍匐菌丝在培养基内 分解有机物质起营养作用 做腐乳时毛霉中起作用的酶主要有蛋白酶和脂 做腐乳时毛霉中起作用的酶主要有蛋白酶和脂 肪酶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 蛋白酶 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1.下列关于毛霉的叙述,错误的是( BC ) 下列关于毛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真菌 B.进行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 C.腐乳发酵菌类很多。只有毛霉起作用 腐乳发酵菌类很多。 D.豆腐长出的白毛,主要是它的直立菌丝 豆腐长出的白毛, 2.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 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 腐乳味道鲜美 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C ) A.无机盐、维生素 无机盐、 无机盐 B.NaCl、水、蛋白质 、
毛霉的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毛霉的生殖方式: 毛霉的代谢类型: 毛霉的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制作腐乳的原理: 制作腐乳的原理: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 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 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与醇类作用生成酯。 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与醇类作用生成酯。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2
早在公元5世纪的北魏古 早在公元 世纪的北魏古 籍中, 籍中,就有关于腐乳生 产工艺的记载“ 产工艺的记载“于豆腐 加盐成熟后为腐乳” 加盐成熟后为腐乳”。 明‘李晔的《蓬栊夜话》亦云: 李晔的《蓬栊夜话》亦云: 县人喜于夏秋间醢腐, “黟(移)县人喜于夏秋间醢腐, 移 县人喜于夏秋间醢腐 令变色生毛随拭之, 令变2% 左右的 酒以抑 制微生 物的生 长使腐 乳有香 味

《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腐乳的制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腐乳的制作原理和过程;2. 掌握腐乳制作所需的原料和辅料;3.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腐乳的制作方案。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中关于腐乳的制作原理、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完成以下思考题:(1)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豆腐为什么会发酵?(2)腐乳与豆腐有什么区别?(3)腐乳的种类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4)制作腐乳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如何控制?(5)在制作过程中如何防止杂菌污染?2. 根据所在地区和家庭条件,制定一份腐乳的制作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原料:豆腐、盐、辣椒等;(2)辅料:酒、香料等;(3)制作流程:选料、切块、发酵、腌制、装瓶、密封、存放等;(4)注意事项:控制温度、湿度、时间等。

3. 搜集有关腐乳的食用方法和营养价值,并讨论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使其营养更丰富。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堂上完成,并提交纸质版或电子版作业;2. 作业应包括思考题和制作方案两部分,思考题应认真回答,制作方案应结合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3.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回答问题的质量、制作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占主导。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腐乳的制作过程;2.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反馈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和完善;3.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腐乳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同时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腐乳制作方案。

此外,通过搜集有关腐乳的食用方法和营养价值,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腐乳的营养价值,并学会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使其营养更丰富。

教师需要认真批改作业,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腐乳的制作过程。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腐乳制作回答下列问题: (1)腐乳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___________。 (2)豆腐发酵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等 酶类,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___________,且更易 于消化和吸收。 (3)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抑制微生物的物质有盐、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2)后期发酵: ①实质:酶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如下图。
②结果:通过腌制并加入各种辅料(红曲、酒糟等),使蛋白酶作 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反应,生成腐乳的香气。
3.传统腐乳制作与现代腐乳生产的区别:
方式 项目
传统腐乳制作
现代腐乳生产
是否灭菌
不需灭菌
严格无菌条件
菌种来自空气中 将经过筛选的优良毛霉菌
3.制作过程中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 (1)菌种:菌种是生产发酵的关键。如果菌种退化则表现出生化 功能的变化,如水解速率、代谢产物等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 品质,因而要选择优良的菌种。 (2)杂菌:如有杂菌污染则直接影响产品的色、香、味。因而要 关注培养湿度的控制,盐、酒、香辛料的用量,以及用具的消毒 和密封等方面。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一、腐乳制作的原理
1.制作菌种:
(1)毛霉:
真菌
白色菌丝 孢子 异养需氧型 (2)其他微生物:如_青__霉__、_曲__霉__、酵母。
2.发酵原理: (1)蛋白质 蛋白酶 _小__分__子__的__肽__和_氨__基__酸__。 (2)脂肪 脂肪酶 _甘__油__和_脂__肪__酸__。
(√)
(4)腐乳制作过程中由于豆腐块上有盐,加卤汤后可敞口腌制。 (×)
【分析】豆腐块中的盐分含量较低,为防止杂菌污染影响腐乳 品质,加卤汤后需在无菌区密封腌制。
2.问题思考 (1)腐乳根据风味的不同品种众多,不同品种腐乳形成的原因是 什么? 提示:豆腐的含水量、发酵条件和装瓶时产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_毛__霉__ _孢__子__。 (2)现代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_毛__霉__菌__种__直 接接种到豆腐上,可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二、腐乳制作的流程
毛霉孢子 15 ℃~18 ℃
抑制
增加盐量 铺厚一些
水分
12% 抑制
A.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B.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控制温度15℃~18℃,并保 持一定的湿度 C.装瓶后腐乳坯上的微生物会继续发酵 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曲霉为互利共生关系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时需明确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理解互利 共生的含义。
【解析】选D。腐乳制作过程中,卤汤的特点决定了腐乳的风味, 但无论卤汤中各种香辛料怎么变化,酒精的含量都需要保持在 12%左右。用于腐乳发酵的毛霉最适生长温度是15℃~18℃。 装瓶之后,腐乳上的微生物将继续发酵。毛霉和曲霉的营养需求 相同,二者的关系是竞争。
(2)市售腐乳有时口感不好,豆腐较硬,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 的? 提示:①豆腐块的含水量不当。 ②发酵时间短,蛋白质未完全水解,在加盐后豆腐脱水,蛋白质变 性,于是变硬。 ③菌种不纯、菌种变异、菌种老化都会影响产品口感。 ④调味品量不足等。
一、腐乳制作的生产工序及发酵机理 1.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
2.发酵机理:以大豆为原料制作腐乳的过程主要是豆腐所含的 蛋白质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制作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 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1)前期发酵: ①主要变化:毛霉在豆腐(白坯)上的生长。 ②条件:发酵温度为15℃~18℃。 ③作用: a.使豆腐表面被一层菌膜包住,形成腐乳的“体”。 b.毛霉分泌以蛋白酶为主的各种酶,有利于将豆腐所含有的蛋 白质水解为各种氨基酸和小分子的肽。
接种方式 的毛霉孢子
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思维拓展】(1)初期发酵时不需要密封不需要接种,菌种来源 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2)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 (3)豆腐发酵时利用的是微生物产生的酶将蛋白质、脂肪分解。
【典例训练1】以下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易错提醒】(1)腐乳制作的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不只有毛霉, 还有青霉、曲霉和酵母等。 (2)由于越接近瓶口,微生物污染越严重,故豆腐加盐时,越接近瓶 口处盐用量越多。
【典例训练2】腐乳的品种很多,红方腐乳因加入红曲而呈深红 色,味厚醇香;糟方腐乳因加入酒糟而糟香扑鼻;青方腐乳不加 辅料,用豆腐本身渗出的水加盐腌制而成,绵软油滑,异臭奇香。 豆腐乳的品种还会因豆腐的含水量、酒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而 不同。
(5)酒的用量: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 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①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腐乳成熟的时间 将延长; ②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 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6)香辛料:具有调味和杀菌的作用,会影响腐乳的风味或质量。
2.用盐腌制的目的: (1)调味。一定咸度能刺激人的味觉。 (2)防腐。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正如日常生活中,一 些地区的人们通常将鱼和肉腌制起来长时间保存,其原因是在 高浓度盐溶液中细菌会脱水死亡。 (3)降低豆腐含水量,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 过早酥烂。 (4)抑制蛋白酶继续起作用,稳定其鲜味和香味。
(3)温度:严格控制在15℃~18℃。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毛霉 菌丝的生长,从而影响发酵的进程和发酵质量。如温度过低,则 菌丝生长缓慢,不能进入豆腐块的深层;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 和死亡,影响品质。 (4)发酵时间:时间过短,发酵不充分,如蛋白质未完全水解,这 样在加盐后豆腐脱水,蛋白质变性,就会变硬;时间过长,豆腐会 软化不易成形,从而影响腐乳的口味。
期制作中需无菌操作,长期密封腌制一般为3~6个月。
防腐 杀菌
三、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口味 抑制微生物生长
延长
腐败变质
2.防止杂菌污染: (1)所用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_沸__水__消__毒__。 (2)装瓶时要_迅__速__小__心__;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_酒__精__灯__的__ _火__焰__,以防止瓶口被污染。
【思考辨析】 1.判断正误 (1)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只有毛霉。( × ) 【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 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微生物参与豆腐发酵实质上是利用它们产生的蛋白酶、 脂肪酶。( √ ) (3)在制作腐乳时,最好将发酵温度控制在15℃~18℃范围内。
【变式训练】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严格杀菌的步骤
是( )
①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②加盐腌制
③加卤汤装瓶
④密封腌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实验操作的理解。让豆腐上长出
毛霉是利用空气中的菌种,无需消毒灭菌;加盐腌制,豆腐和盐的比
例约为5∶1,在此条件下,微生物难以生存。但在加卤汤装瓶的后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时需要明确腐乳制作原理及盐、香辛料 所起的作用。
【解析】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 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等将豆腐中的营养成分分解 成小分子物质,更易于消化和吸收。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抑制微 生物的物质有盐、酒、香辛料等。 答案:(1)毛霉 (2)蛋白酶、脂肪酶 增多 (3)酒 香辛料
【互动探究】 (1)上题中卤汤的成分主要有哪些? 提示:腐乳制作过程中后期装瓶时,为丰富腐乳的色、香、味需 加入卤汤,它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2)腐乳发酵过程中以D选项中的哪种微生物为主?它们属于哪 类微生物? 提示:腐乳发酵过程中以毛霉为主,它们属于真菌。
二、腐乳制作的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和菌种来源: (1)用来制作腐乳的豆腐含水量最好在70 %左右为宜。毛霉为 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影响菌 丝的深入程度,腐乳也不易成形。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 生长,因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 (2)自然发酵的菌种来源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由于空气中有各 种微生物的孢子,所以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孢子往往会在毛坯 (生长毛霉的豆腐块)上还长有青霉、曲霉等其他真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