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综合征
丁苯酞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中风预警综合征疗效观察
![丁苯酞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中风预警综合征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ee8454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c.png)
•论著•丁苯豔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中风预警综合征疗效观察贺国华,王振,徐伟(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南长沙410018)[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駄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中风预警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诊断为中风预警综合征患者48例,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使用丁苯駄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方法,对照组未使用丁苯駄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方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下降值、临床症状发作减少次数、90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90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V0.5)%2组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结论丁苯駄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中风预警综合征有效、安全%[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治疗结果;中风预警综合征;丁苯駄注射液;替罗非班注射液DOI:10.3969/j.issn.1009-5519..02!06.014中图法分类号:R743.31;R453文章编号:1009-5519(2021)06-0946-04文献标识码:A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tirofiban injection in treating stroke warning syndromeHE Guohua JANG Zhen,XU Wei(Department,f Neur,l,gy,AffiliatedChangshaCentralH,spital,University,fSouth China,Changsha,Hunan410018,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tirofiban injection in treating stroke warning syndrome.Methods Forty-eight patients with stroke warning syndrome in the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5to December2019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20cases)and control group(28cases).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by the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the tirofiban injection.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use the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the tirofiban injection.The decrease value of the NIHSS score clinical symptoms onset reduc-ngtimesscoreof90dimprovedRankinscaleandthesymptomaticintracranialhemorrhageaftertreatmentinthetwogroups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score of NIHS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BheclinicalsympBomsonseBimesweresignificanBlylessBhanBhaBinBheconBrolgroup!Bhescoreof90dimprovedRankinscalewas significanBly superiorBoBhe conBrol group andBhe di f erences were sBaBis ica l y significanB(P<0.05).No sympBoma ic inBracranial hemorrhageoccurredinboBhgroups.Conclu,ion BuBylphBhalidecombinedwih irofibaninjecBionise f eciveandsafeinBheBreaB-menBofsBrokewarningsyndrome.[Keywords]Ischemic attack,transient;Treatment outcome;Stroke warning syndrome;Butylphthalide injection;Tirofebaninjection中风预警综合征主要包括内囊预警综合征及脑桥预警综合征,是短暂性脑缺血的一种特殊形式,虽然发病少见,但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高&由于短期内反复出现刻板样发作,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法,临床医师处理起来感到非常棘手。
内囊预警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效果研究
![内囊预警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4820306137ee06eef91838.png)
附属西南医院 神经内科ꎬ重庆 400038
[ 摘要] 目的 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 CWS) 的临床特征及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ꎮ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9 例 CWS 患者的临床资料ꎬ总结其临床特征及盐酸替罗非班治疗 CWS 的疗效与安全性ꎮ 结果 患者的
入治疗过程中
[5 ̄6]
小板糖蛋白 GBⅡB / ⅢA 受体拮抗剂对 CWS 的疗效ꎮ 现报
道如下ꎮ
美国 国 立 卫 生 院 神 经 功 能 缺 损 评 分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及随访 3 个 月 患 者 的 复 发 率、 改 良 Rankin 色胺ꎬ缓解微循环血管痉挛ꎬ从而抑制血栓的进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ꎮ 对患者发作时进行
ꎮ 本研究旨在探讨 CWS 的临床特征及血
health stroke scaleꎬNIHSS) 评价ꎮ 记录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
展ꎬ现已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及其经皮冠状动脉介
主要发作表现为 24 h 内≥3 次刻板样发作的短暂性运动和( 或) 感觉症状ꎬ一侧的面、上肢、下肢等两个部位以上无力ꎬ不伴
有失用、失语等皮层受损症状ꎮ 治疗前ꎬ患者发作率为 100 0% (9 / 9) ꎬ治疗后 24 h 发作率为 77 8% (7 / 9) ꎬ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 < 0 05) ꎻ22 3% (2 / 9) 的患者仍然有发作ꎬ治疗后 72 h 均未再发作ꎮ 入院时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NIHSS) 为(8 9 ± 3 1) 分ꎬ治疗后 NIHSS 评分为(2 1 ± 1 7) 分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ꎮ 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出血ꎬ
心衰的7大预警信号
![心衰的7大预警信号](https://img.taocdn.com/s3/m/d70c1b0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8.png)
心衰的 7大预警信号心衰就是指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脏结构或心脏功能发生异常导致心脏射血功能受损或心室充盈,属于一种比较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患病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就在于呼吸困难、乏力、液体潴留等。
心衰通常是在各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比较常见,是如今比较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通俗一点来说,心衰就是在心脏病的基础上失去代偿能力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阶段,这一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引起心衰的原因包括各种各样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瓣膜病变等。
一、心衰早期症状心跳加快,脉搏快或脉搏不规则,稍微活动加剧后脉率就会超过100次/min,或者存在心律失常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不适,右下腹市场出现胀痛、尿量减少等症状,体重增加,手足部位的皮肤有紧绷感;脚踝肿胀,在运动或者稍微剧烈点的运动之后通常容易疲劳或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肝脏淤血肿大,肺底出现移动性啰音;在从事一般的体力活动时会感到四肢无力、疲劳等症状,在休息后这一症状能有效解除或消除,但在剧烈活动之后,如快走等活动之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之后方可进行。
由于心衰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许多患者可能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发生心衰,可能会将早期症状归结于肥胖、运动量少等原因当中,因此许多患者不能及时预防心衰,导致患者的预后较差。
因此当身体产生不适症状时应该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就医,避免因心衰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二、心衰的预防预防感冒:在感冒流行或季节交替的时候应该要尽量避免外出,即便要外出也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如带上口罩、带好保暖外套,避免受凉感冒或被传染等,尽量远离人群密集之处,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等。
一般来说,在病毒流行期间会有5%的人群感染病毒性心肌炎,这一疾病会扩大患者的心脏,导致患者因新功能不全发生心衰。
饮食恰当:在饮食方面应该要尽量少使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新鲜瓜果蔬菜等食物,尤其是对于已经出现心衰早期症状的患者来说,一定要合理控制饮食,并控制盐分的摄入量,盐分摄入过多可能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症状,但并非不食用盐分才是最好的,合理控制盐分的摄入即可。
病历汇报—特殊TIA—内囊预警综合征1例
![病历汇报—特殊TIA—内囊预警综合征1例](https://img.taocdn.com/s3/m/b342f93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b.png)
诊断分析
定位诊断:右侧肢体肌力V-级,Babinski征(L:-,R:+),chaddock征(L:-,R:+), 定位于左侧锥体束;言语欠清,轻度构音障碍,无咽反射异常,考虑为锥体束受累所致; 患者神志清,无凝视、无失语,无皮层受累,不支持大血管病变,无典型球部症状、无复 视、明显头晕感,不支持脑干病变,发病时右侧肢体瘫痪均等,虽有麻木感,但查体无痛 觉减退,无偏盲,定位于椎体束走形密集区域,内囊后肢中间部分可能性大,结合症状刻 板式发作,综合定位于:左侧大脑中动脉穿支血管。
稳准,Babinski征(-,+),chaddock征(-,+),Kernig征(-)。
NIHSS评分:1分(构音障碍),洼田饮水试验:I级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1分。
头CT检查:未见异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79次/分 随机血糖:9.3mmol/L 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离子、凝血四项正常。
入院前头CT未见异常
病例 汇报
特殊TIA—内囊预警综合征1例
男,62岁。
主诉 :反复发作右侧肢体麻木无力7小时,持续不缓解3小时40分。
现病史:患者7小时前(晨7点)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可以持物行走,半分钟 左右完全缓解,无言语不清,未在意;分别于9:00、9:30、11:30多次发作,性质同前, 3小时40分钟前(11:50)患者再次发作以上症状,持续不缓解,伴言语欠清,发作过程中 轻度头晕,轻微恶心未吐,速来我院急诊,完善头CT检查:未见异常,以“急性缺血性脑 血管病”收入院,病来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无发热,无胸闷气短,未进食,二便无异常。
对于临床上反复发作症状刻板的TIA,病变部位在内囊附近的需要考虑是否为内囊预 警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可能为穿支动脉低灌注所致,需要引起临床关注,维持血压、 扩容、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治疗对预防梗死的发生是必要的。
内囊预警综合征
![内囊预警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21e04d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7.png)
非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缓解症状 推拿按摩: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康复训练:针对不同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心理治疗: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康复训练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
03
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潜在 的健康问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 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充足 的休息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
04
病例分享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李某,因突发眩晕、呕吐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内囊预警综合征,经过及时治疗,病 情得到控制。
病例2:患者张某,因长期头痛、头晕就诊,多次检查未能确诊,后经专业医生确诊为内囊预警 综合征,经过针对性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病例3:患者王某,因突然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就诊,紧急检查发现内囊预警综合征,经过紧急 救治,患者转危为安。
定义:内囊预警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短暂性仅表现为肢体 无力,复杂型则伴有其他症状如视觉障碍、言语不清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 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内囊预警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内囊部位的神经纤 维传导异常有关,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异常的症状。
病例4:患者赵某,因反复发作的眩晕、呕吐就诊,多次误诊为其他疾病,后经专家确诊为内囊 预警综合征,经过规范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病例分析和讨论
病例一:患者男, 50岁,因突发头 痛、呕吐、言语 不清就诊,诊断 为内囊预警综合
征。
病例二:患者女, 65岁,因头晕、 肢体无力、言语 不清就诊,诊断 为内囊预警综合
研究前景和展望
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出现将推动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内囊预警综合征的深入了解,有望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未来研究的方向可能包括探索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内囊预警综合征
![内囊预警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58b8964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a.png)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治疗 手段,综合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01
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以改善血液高凝
状态和预防血栓形成。
物理治疗
02
采用超声波、激光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
EEG检查可了解患者的脑电活动情况,有助于排除癫痫等神经系统 疾病。
神经心理学评估
通过神经心理学评估可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状态等,有助于 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05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于疑似内囊预警综合征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诊 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病理生理变化
内囊区域缺血
血管闭塞或狭窄导致内囊 区域血流减少,引发缺血 症状。
脑组织水肿
缺血导致脑细胞代谢障碍 ,引发细胞毒性水肿。
颅内压增高
严重缺血和水肿导致颅内 压升高,危及患者生命。
03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症状
头痛
通常为突发性、剧烈头 痛,可能伴随恶心和呕 吐。
意识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 、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 识障碍。
内囊预警综合征
汇报人:XX
目录
• 引言 •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治疗与预防 •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研究与展望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01
提高对内囊预警综合征的认识
阐述其定义、分类、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以增强医生 对该综合征的理解和警觉性。
卒中预警综合征
![卒中预警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36b1955ca8114431b80dd806.png)
卒中预警综合征( stroke warning syndrome,
SWS)
概况
卒中预警综合征( stroke warning syndrome, SWS) :
是一种脑血管综合征,特点是具有反复发作、刻板 发作、持续时间短、 逐渐加重,并容易或直至出 现相应解剖区域的缺血导致梗死,也称血管预警综 合征、腔隙预警综合征。
脑桥预警综合征临床表现:
自1993年,外国学者相继多次报道了临床 符合CWS标准的患者,最终出现脑桥部梗 塞;并报道了表现为纯运动轻偏瘫或共济 失调轻偏瘫的病例。
胼胝体预警综合征临床表现:
2012年研究者观察描述一例表现为短暂而 刻板的胼胝体失连接症状,间歇性争吵、 精神症状、失用、书写困难、左手组建困 难等,头颅MRI显示胼胝体梗死,无颈内动 脉和大脑前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证据,同年 命名胼胝体预警综合征。
21时15分 开始溶栓
22时15分 溶栓结束
NIHSS 0分
8月2日21时 CT
未见出血
抗凝、降脂
NIHSS 0分
DNT:45分钟
诊疗计划
静脉溶栓24小时后复查头颅CT,复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 标,再次确定病人无出血倾向,谨慎控制血压,维持脑灌 注,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脑循环、清除自 由基等治疗。
2、观察我科该病人发病过程,为我们提示 SWS发病可能存在每次发作时间逐渐延长, 发作症状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等特点。
3、SWS并不全是TIA,部分SWS实际上是表现为 TIA的脑梗塞,甚至SWS可看作是TIA与脑梗 死之间的过渡形式,故其发展为永久性脑 梗死的风险很高,预后常常不良。
小结
4、SWS 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阐明。 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大夫要重视大血管检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分析(附6例报道)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分析(附6例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9fc1261c6c175f0e7cd1375c.png)
AB S T RAC T: Ob j e c t i v e To e x p l o r e t h e 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g y o f c a p s u l a r wa r n i n g s y n d r o me ( CWS)b y t h e
高萍 张志翔 陈治 国 恽 文伟
摘 要 : 目的 分 析 内囊 预 警 综 合 征 ( C WS ) 患 者 的 临床 特征 和影 像 学 表 现 , 并探 讨其 病 理 生理 机 制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2 0 0 8 — 0 7 —2 0 1 2 — 0 5作 者 医 院 收 治 的 6例 C W S患 者 的 临床 资 料 。 结 果 患 者 均 有 脑 卒 中危 险 因 素 ,
孤独症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孤独症培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43c8c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0.png)
孤独症筛查试题单选题ImPact项目帮助家长学习提升儿童()领域能力。
A社交、沟通B模仿C游戏•D以上都是关于调整沟通方式说法错误的是()A夸张化B描述孩子正在看、听、做的事情C用简单的语言、利用姿势和视觉线索,慢慢的说\做出姿势动作,强调重要字词•D需不断提问关于教授新技能错误的是()A可采用提示教授新技能B可采用奖赏教授新技能•C一开始活动就应该教授新技能D教授新技能要占跟儿童活动的一半时间ImPact项目关键技术包括()A关注您的孩子B调整沟通方式C教授新技能•D以上都是关注您的孩子策略使用正确的场景是()A跟随孩子引导的活动B让孩子跟随大人引导的活动C提醒孩子模仿大人•D阻止孩子想换到其他活动的行为目前国内外用于孤独谱系障碍或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体系有()ADSM-5BICD-11CCCMD-3•D以上都是中国首个多中心ASD流行病学研究,6-12岁儿童中ASD患病率约为()A1/36•B1/142C1/44D万分之2-3下面哪项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A6月龄儿童能被逗乐(表现出大声笑),视力障碍,不注视人B10月左右儿童听力障碍,对自己名字无反应•C12月对于言语指令没反应,没有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D24月会叫“爸爸、妈妈”ASD常见的共患病可以是()A智力障碍B注意缺陷多动障碍C睡眠障碍•D以上都是ASD的诊断主要依靠()A头颅核磁B实验室检查C脑电图检查•D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行为观察、诊断量表听力障碍与孤独症儿童的鉴别重点是()A叫名字无反应B不听指令•C在唤起其注意后,通常具备与社交场合匹配的眼神交流、面部表情、手势、共同注意、分享快乐、模仿或象征性游戏D以上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孤独症儿童的鉴别重点是()A人际关系差B不听指令•CADHD有完整的社交知识,会观察对方的眼神、察言观色使用肢体语言并做出适宜的回应D多动存在社交障碍,需要与孤独症鉴别的疾病有()A视力障碍B听力障碍C全面性发育迟缓•D以上都是抽动障碍与孤独症儿童的鉴别重点是()A反复发作的动作B反复发作的发声•C抽动障碍儿童的运动、发声可以自主短暂控制,不伴有社交障碍和狭隘兴趣D狭隘兴趣为了ASD的鉴别诊断,可选择的辅助检查有()A头颅核磁、脑电图检查B代谢筛查C听力、视力评估•D以上都是”预警征“初步可以筛出哪些残疾()A智力残疾B脑瘫C孤独症•D以上都是0-6岁共需使用“预警征”开展筛查()次A10•B11C12D13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共有多少项()A20B9•C23D18M-CHAT适用的年龄段是()A24月龄及以上B18月龄以下C12-36月龄•D18~24月龄预警征筛查的灵敏度为()A77.7%B58.2%•C82.2%D69.5%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当界限分为68分时,灵敏度为()A67.5%B87.8%C47.3%•D57.9%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评定大约需要()分钟A1~5分钟•B10~15分钟C3~5分钟D20~30分钟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共有多少项()A20B53C68•D57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适用的年龄段是()A24月龄及以上B18月龄以下•C18个月~35岁D18~24月龄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当筛查界限分定为53分,阳性符合率为()A77.7%B58.2%C82.2%•D85.0%融合教育强调的是通过()达到相互适应,达到孩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及研究进展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及研究进展课后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bec93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a.png)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神经内科学-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及研究进展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卒中预警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1)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诊治 (3)三、醒后卒中血管再灌注治疗 (6)四、多模式CT在醒后卒中影像诊断的意义 (8)五、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制定与选择 (10)六、急性缺血性卒中中西医急诊诊治临床实践 (12)七、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解读 (14)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模态CT策略 (16)九、脑梗死与侧支循环:这么近那么远 (18)十、卒中后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 (20)十一、卒中管饲患者进口进食规范化管理 (22)十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23)十三、影响脑卒中患者家庭照护的质量因素及对策 (25)十四、脑卒中平衡功能评估及训练 (27)十五、急性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建设与管理 (29)一、卒中预警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1.关于脑卒中预警综合征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并没有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明确的指南B.部分SWS患者抗癫痫治疗症状好转,抗聚溶栓治疗无效患者可尝试抗癫痫治疗C.可选用高强度的他汀治疗D.对发作时伴有低血压患者扩容、降压尤为重要E.反复发作的SWS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高,早期溶栓治疗可使这部分患者获益参考答案:D2.卒中预警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有关小血管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早期复发性 TIA 患者都会发生卒中B.脑小血管病包括影响大脑末端动脉、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病理过程C.动脉端和小动脉的脂质透明质变性是与SWS发生有关的最经典和最广泛接受的理论D.小血管微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由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衰老导致的E.SWS的复发性可能是其缺血易损性的表现,其结果是对缺血缺氧变化的自动调节能力受损参考答案:A3.以下标准用于定义卒中预警综合征()A.影响面部、上肢和下肢的典型感觉运动症状B.7天内不止一次复发症状C.其他神经学诊断无法解释的事件(如癫痫、偏头痛等)D.累及面部、上肢和下肢分布的混合感觉和运动症状少见E.无相关皮质受累参考答案:D4.卒中预警综合征常见的发病部位,最少见的为()A.丘脑B.内囊C.脑桥D.胼胝体E.小脑参考答案:E5.MRI技术有助于临床医生进一步评估与SWS相关的结构特征,下列描述不准确的是()A.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成像在超急性及急性期有助于发现缺血性病变B.前循环供血区域内最常见梗死位置包括内囊和基底节区C.SWS患者,前循环供血区域内,放射冠和丘脑相对少见D.SWS患者在椎基底动脉循环中,大多数为脑桥旁正中区梗死E.多数SWS患者血管造影可以发现存在颈动脉狭窄参考答案:E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诊治1.下列关于静脉溶栓的描述错误的是()A.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B.溶栓治疗的目的是溶解血栓,恢复血流灌注C.静脉溶栓药物主要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替奈普酶(TNK)和尿激酶(UK)D.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 h内或6 h内E.0.6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可降低残疾率和出血风险低参考答案:E2.急性缺血性卒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A.头颅CT平扫B.多模式CTC.头颅MRID.多模式MRIE.DSA参考答案:A3.关于抗血小板治疗,不正确的是()A.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dB.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 h后开始使用C.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D.替格瑞洛治疗轻型卒中优于阿司匹林E.对于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卒中患者(NIHSS评分≤3分),在发病24 h内应尽早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并维持21d,参考答案:D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般治疗方面的描述,错误的是()A.急性缺血性卒中为脑动脉缺血缺氧所致,急性期应常规吸氧,改善脑细胞缺氧状态B.脑梗死后24 h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排查有无心房颤动及其他心律失常C.对体温>38℃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优先给予物理降温D.准备溶栓者,血压应控制在SBP<180mmHg、DBP<100mmHgE.血糖超过11.1 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参考答案:A5.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对于发病48 h内,60岁以下的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伴严重颅内压增高,应考虑行减压手术B.急性缺血性卒中可引起脑水肿,故常规使用甘露醇静脉滴注C.如发生出血转化,应停用抗栓治疗等致出血药物,可于出血转化病情稳定后7-10 d开始抗栓治疗D.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E.对于已发生DVT及肺栓塞高风险且无禁忌者,可给予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有抗凝禁忌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参考答案:B三、醒后卒中血管再灌注治疗1.下列关于EXTEND研究不正确的是()A.研究4.5-9h内静脉溶栓在"小梗死大缺血”患者中有效性B.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C.纳入标准为发病4.5-9h (醒后卒中从睡眠时间中点计算); NIHSS 4-26;小梗死大缺血D.Tmax> 6s/梗死>1.2;低灌注梗死> 10mL;梗死< 70mL,可以判定为小梗死大缺血E.结果显示阿替普酶组优于对照组;在安全性方面,slCH两组无明显差异参考答案:E2.下列关于三大RCT研究荟萃分析不正确的是()A.是关于醒后卒中的荟萃分析,包括EXTEND、ECASS4以及EPITHETB.结果显示,阿替普酶组患者在3个月时mRS评分0-1分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1)C.溶栓治疗可能带来更多slCH(P=0.031),两组之间的死亡风险没有差异(P=0.66)D.研究证明在距离最后正常时间9 h以内通过CTP选择适当的患者溶栓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E.三大RCT研究中入组的病例均为醒后卒中患者参考答案:E3.下列关于WAKE-UP研究不正确的是()A.研究目的为评估磁共振指导下静脉溶栓在醒后卒中或发病时间不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B.纳入标准包括发病时间不明且最后正常时间>4.5h的脑卒中患者C.纳入标准包括症状发现后4.5h内可以接受治疗的;DWI-FLAIR不匹配的患者D.纳入标准包括大面积梗死患者E.研究结论:对于发病时间不明且存在DWI/FLAIR不匹配现象的患者,静脉溶栓比安慰剂可能带来显著的良好功能预后,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加颅内出血风险参考答案:D4.下列关于动脉溶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发病6小时内由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或未能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进行动脉溶栓B.由后循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或未能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的患者,也可进行动脉溶栓C.动脉溶栓为接触性溶栓,用药呈精准,醒后卒中应首选动脉溶栓D.考虑动脉溶栓的患者,单纯动脉溶栓建议选择rt-PA或尿激酶E.动脉溶栓需要经过严格选择后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应尽早进行避免时间延误参考答案:C5.醒后卒中的危险因素,以下哪一项不正确()A.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B.心脏病(房颤、冠心病等)C.卵圆孔未闭D.睡眠缺失E.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参考答案:D四、多模式CT在醒后卒中影像诊断的意义1.对于醒后卒中患者,下列哪一个说法不对?A.醒后卒中约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25%B.高级影像模式的筛选有助于改善醒后卒中患者的预后C.与非醒后卒中相比,在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D.醒后脑卒中与治疗时间窗内脑卒中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和再通治疗效果E.大多数醒后卒中患者被严格限制在静脉溶栓治疗之外参考答案:C2.下列哪一个不是CT脑灌注成像的主要参数?A.脑血流容量(CBV)B.脑血流流量(CBF)C.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D.对比剂峰值时间(TTP)E.注射流率参考答案:E3.关于CTP参数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常MCA平均MTT为3.6SB.正常组织TTP≥8SC.正常脑实质CBV约为4-5ml/100g组织D.灰白质各占一半的脑区CBF约为50ml/(100g.min)E.CTP是一种功能成像参考答案:B4.下列哪一项不是多时相CTA的优势?A.提供了全脑侧支循环充盈时相及分布范围与程度的信息B.对血管内治疗的风险与收益评价预测准确性、敏感性均较高C.后处理相对复杂D.有助于减少临床治疗方案制定的不确定性E.更好的预后判断参考答案:C5.下列哪项不是醒后卒中患者超急性期CT影像表现?A.豆状核模糊征B.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C.岛带征D.脑实质密度减低、灰白质界限不清、脑回肿胀、脑沟变浅E.脑实质团状高密度影参考答案:E五、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制定与选择1.以下不属于吞咽障碍患者鼻胃管拔管参考指征的是()A.病情稳定,饮水试验基本正常B.意识清楚并有一定的认知功能C.有食训练中每餐可进食200ml以上,连续3d 无不适D.行常规体位或体位代偿下仪器检查未见严重误吸、重度口咽腔滞留E.能够自主服用流质饮食参考答案:E2.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A.预防残疾B.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C.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D.提高生存率E.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参考答案:B3.吞咽障碍的治疗与管理最终目的是()A.减少并发症B.使患者能够安全、充分、独立地摄取足够的营养及水分C.能够饮水D.能够吃饭E.未见误吸参考答案:B4.康复治疗开始最佳时间是()A.2天B.3天C.尚无统一认识D.4天E.5天参考答案:C5.脑卒中后最常见的交流障碍是()A.失语和构音障碍B.智力障碍C.视力障碍D.听力障碍E.精神障碍参考答案:A六、急性缺血性卒中中西医急诊诊治临床实践1.1.以下症状哪一项不是急性脑卒中的可能A.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B.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C.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D.双眼向一侧凝视E.高声尖叫,四肢抽搐,口吐白沫,舌咬伤,数分钟后清醒参考答案:E2.现场处理及运送现场急救人员评估和必要的急救处理,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B.建立静脉通道;C.评估有无低血糖;D.尽快降低血压E.迅速获取简要病史参考答案:D3.以下哪些不是静脉溶栓的绝对禁忌症A.活动性内出血B.出血性疾病C.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D.大于80岁E.凝血功能异常参考答案:D4.FAST识别中的S指的是A.口角歪斜B.言语不清C.肢体无力D.站立不稳E.视物不清参考答案:B5.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治疗:A.发病6小时内B.CT证实无出血灶C.病人无出血素质D.出凝血时间正常E.头部CT出现低密度度灶参考答案:D七、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解读1.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最终目的()A.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B.预防残疾C.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D.提高生存率E.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参考答案:C2.吞咽障碍的治疗与管理最终目的是()A.减少并发症B.使患者能够安全、充分、独立地摄取足够的营养及水分。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d87fc98e518964bce847c3e.png)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内囊预警综合征是以反复发作刻板样偏侧运动及感觉障碍,不伴有皮质症状的特殊类型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此病具有脑梗死转化率高的特点,并且发病机制复杂。
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
联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溶栓、扩容、调控血压等治疗可能对部分内囊预警综合征的患者有效。
本文将对内囊预警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指导临床诊疗。
[Abstract] 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 is one special type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which has characteristics with recurrent rigid partial lateral motor and sensory dysfunction without cortical symptoms.CWS has a high cerebral infarction conversion rate and complex pathogenesis.At present,it has no standard treatment.It may have effect on part of 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 patients with united anticoagulation,anti-platelet aggregation,thrombolysis,volume expansion therapy and control blood pressure.This article will do a review about pathogenesi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of CWS to guid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herapy.[Key words] 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Cerebral infarction;HypoperfusionDonnan等[1]于1993年首次提出“内囊预警综合征”这一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 一种脑血管综合症,一种特殊类型的TIA • 24h内出现至少3次以上发作 • 常见的症状有单纯运动性轻偏瘫、单纯感觉性障碍、运动感觉性障碍等。 • 无皮层受累表现(如失语、失用等)
特点
• 反复 • 短暂 (可以数秒钟缓解) • 刻板 • 丛集性 • 渐强 • 极有可能发展为腔隙性脑梗塞 • 80%以上有高血压病
• 2、血流动力学改变(低灌注):血压 体位改变相关 头低脚高 • 3、大动脉狭窄或分支狭窄:MCA狭窄或夹层 • 4、梗死周围去极化
常见累及到的血管
• 多为豆纹动脉, • 可有Heubner返动脉、基底动脉分支、脉络膜前动脉现异常
• 脑灌注成像可能发现低灌注区 • DSA部分可发现狭窄血管 • 高分辨磁共振可发现动脉血管斑块
• 目前没有结论性的治疗方法,7天卒中风险60%左右,预后相对不良。
• 3、TIA后未完全缓解,出现严重偏瘫,累及脑桥旁正中区,已经是脑梗塞了; • 4、TIA后完全缓解,无后续脑卒中临床表现,DWI亦未见病灶。这是真正意义
上的TIA。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单一穿支动脉病变(小血管本身的原位病变):最主要是小血管动脉粥样硬 化或脂质玻璃样变导致小血管重度狭窄,小血管炎也可引起。
分类(根据梗死的解剖部位)
• 内囊预警综合症 • 脑桥预警综合症 • 胼胝体预警综合症
分型(根据临床和DWI)
• 1、单纯TIA表现,无后续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但DWI提示有新发梗死病灶,位 于丘脑(丘脑膝状体动脉供血区)或内侧苍白球(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下部)-----实际上已经是脑梗塞;
• 2、TIA临床表现后,未完全缓解,出现轻偏瘫或中度偏瘫,累及尾状核-放射冠 等,已经是脑梗塞了。
•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存在血管扩张性重塑,重塑后的血管管腔可能无任何狭窄,DSA/MRA无 法发现病变,而高分辨MRI可发现正常管径的血管存在动脉斑块。
治疗:
• 常规的抗栓治疗是必要的,但是效果欠佳。 • 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联合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可能有效。 • 扩容、升压、双联抗血小板、抗凝、溶栓、介入等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