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歌的理趣特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开头两句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表达了一种哲理,即纯 净、自然、美好的事物是无需巧妆、改扮、美化和修饰的,因 为它的本质是美的,强调了内在美的重要性。
再如《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认为这首诗好,也是因为它有景、有情、有理,虽然 理是由诗人直接说出来的,但同时又寓理于情、景之中,和 情景不是完全分离的。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低各不同”是写实的,描绘的是庐山那种侧峰横岭、参差交 错、气象万千的景象。在这具体写实的描绘中,实际上已经 包含着一种道理,即欣赏庐山时,从不同的方向、距离、海 拔,所见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诗中并没有告诉我们诗人是站 在什么角度看庐山,但是这样的描写已经暗示给我们,他所 取的是一种多角度的、高瞻远瞩的特殊位置和视角。这样, 写景本身也就表现了诗人那种不局限于一隅,眼界开阔的 不凡气度和胸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的 也是一种哲理,一个人如果只局限于个人的狭小范围,而不 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问题,就不能全面的认识事物。我们 读这首诗,不仅在诗人的引导下认识到庐山的“真面目”,而 且在思想上也有所领悟,得到一种比庐山真面目更深、更广 的人生哲理启示。 二、苏轼诗表达理趣的方式 (一)用生动的意象反映哲理,哲理蕴含在形象中 哲理是不应该直接说出来的,那样的哲理只能是枯燥 的道理,更不能称之为理趣。对于诗歌而言,想要表达一定 的哲理,必要有生动的意象做为铺垫,才会显得情景交融, 更有蕴味。苏轼表达理趣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就是用生动的 意象反映哲理,将哲理蕴含在形象中。如 《和子由渑池怀 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 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人简直是满怀深情地在探索人生奥秘这一富有哲 理性的课题!”[3]首句就提出一个人生哲理问题,接着给出一 个形象生动的回答。诗人用“雪泥鸿爪”这样一个贴切、生动 而又新颖、奇警的比喻,来概括人一生的历程。其中自然有 对人生短暂的怅惘以及萍踪不定的感慨,但更有对人生长 途庄严而深沉的思考。诗的后半部分将死者形迹的消亡与 生者踪迹的消失相对照,并回忆了兄弟俩与渑池有关的一 段经历,表明雪泥指爪的偶然存在和终归泯灭。“诗人将自 己对人生的某种彻悟,恰到好处的关合,渗透于‘雪泥鸿爪’ 这一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意象之中,使诗歌蕴含理趣,寄 意深沉,让人产生共鸣,令人遐想。”[4] 苏轼还有另一首诗,也较明显地体现了这种表达理趣 的方式,就是《望江楼晚景五绝》其二: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这首诗写望海楼晚景,开头气势威猛,似乎颇有热闹 非凡之景象,转眼间却是雨住云散,海阔天青,瞬息变幻令
关键词:苏诗;理趣;形象;哲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2)08- 0132- 03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著名文学 家,他有着强烈的政治、学术使命感,以及伟大的人格理想 和人文精神,加上率真的性格,使得他的诗歌必然是以最为 淋漓酣畅的“议论”形式作为艺术的呈现。他有意识地以议 论入诗,将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 考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理趣诗。苏轼的理趣诗 与宋代某些就理说理、写得淡乎寡味的诗歌不同,他的理趣 诗集中体现了形象与哲理的浑然天成,并以多种方式表达 理趣,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意蕴深厚。其中一些诗还透露着 禅机,更多的是启发人们对平常事物进行深入思考。
摘 要:“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和宋诗的特点有 密切关系的。唐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是后人很难超越的,宋诗只得另辟蹊径,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诗坛。比起激情澎湃 的唐诗,宋诗显得理性而冷静“,诗主理”也便成为宋诗的一大特点。苏轼是宋代伟大的诗人,宋诗的特点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得 淋漓尽致。他善于观察事物,把握形象,用鲜活生动的意象去映现哲理,即便是那些直接说理的诗歌也写得生动有趣。他的理 趣诗不仅符合诗歌的审美要求,还透露着诗人睿智的理性风范,使诗歌的理性内蕴得到升华,为宋诗地位的提高做出了巨大 贡献。
- 132-
开具体、生动的形象。“诗中的哲理都来自诗人对生活的体 验,对社会的认识,对事物的观察,甚至是血和泪的结晶,因 而诗歌中的哲理不能是一本正经的训示,抽象空洞的说教, 而是包含着激情,飞腾着想象,洋溢着趣味,活跃着鲜明具 体的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1],苏轼的理趣诗便 具有这样的特征。“宋人在诗的思想内容上既然很难超过唐 人,在语言运用上也受到许多限制,同样难以超过唐人,这 是时代的因素所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能力想别开 途径的大诗人,没有大路走,就只好另找小路,于是‘以文字 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乃至其它的类似途径一时 并起,从而带来许多流弊,其结果导致形成一种脱离形象思 维和表情特点的宋诗”[2],如黄庭坚的“谁云事君难,是亦父 子间”这样的句子就毫无诗味;理学家邵雍的“一阳初动处, 万物未生时”,抽象枯燥,质木无文,被沈德潜《说诗晬语》批 评为“以理语成诗”。苏轼则尽量避免了这种倾向,他主张的 理念是诗不能完全脱离审美情感而独立存在,追求的是形 象与哲理的统一,做到情、景、理三者浑然一体,这是他诗歌 的最大特点。以《饮湖上初晴》为例:
第 33 卷 第 8 期 2012 年 8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Baidu Nhomakorabea
Vol. 33 No.8 Aug. 2012
浅谈苏轼诗歌的理趣特征
王江丽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一、苏轼理趣诗的特点 (一)中和的美学追求 古典诗歌往往把“中和”作为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论 语》中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说法,在《毛诗序》中有“发 乎情而止乎礼仪”的要求,从而形成源远流长的儒家中庸美 学思想。苏轼的思想是儒、释、道合一的,传统儒家的中庸思 想溶进了他的灵魂深处,所以历经宦海沉浮的苏轼始终保 有一种宠辱不惊的中庸精神,这种精神在诗歌中就体现为 “中和”的美学追求。理趣诗不同于激情澎湃的抒情诗,也不 同于单纯模山范水的山水田园诗,它或借助自然景物的意 象表现哲理,或借咏物蕴含哲理,或在叙事中融入哲理,追 求的是一种平淡自然的中和美。 苏轼的许多理趣诗都体现了这种中和的美学追求,如 《归园田居》:“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 詠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 违。”这首诗在自然平淡的话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无官 一身轻,摆脱官场如释重负之感,溢于字里行间。我们看不 到华丽的辞藻,却在平淡的话语中感受到诗人淡泊中庸的 人生之道,这何尝不是一种美。 (二)情、景、理相统一 诗是一种形象的思维,无论是抒情还是说理,都不能离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苏轼千古流传的一首诗,短短 4 句诗就把西湖的 情韵风貌呈现在眼前,让人回味无穷。在形象生动的描绘中 融入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意境优美而又耐人寻味,使人 在思索和联想中去体会诗人对西湖景色的独特感受。开头 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上句写晴,下句 写雨,无论晴雨,西湖的景象都是明丽秀美的。同是写西湖, 晴雨两种景象,一写水光,一写山色,从不同角度写不同特 色,一近一远,一高一低,显得错落变化,丰富多彩,这就为 下面的比喻提供了依据。西湖就像古代的美女西施,淡妆浓 抹无不相宜,从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西湖的赞赏、 喜爱之情。最后这一句议论,不但照应着开头两句,而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