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的简化和等效变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电路的等效变化
在处理较复杂的混联电路问题时,常常因不会画等效电路图,难以求出等效电阻而直接影响解题。

为此,向同学们介绍一种画等效电路图的方法《快速三步法》。

快速三步法画等效电路图的步骤为:
⑴ 标出等势点。

依次找出各个等势点,并从高电势点到低电势点顺次标清各等势点字母。

⑵ 捏合等势点画草图。

即把几个电势相同的等势点拉到一起,合为一点,然后假想提起该点“抖动”一下,以理顺从该点向下一个节点电流方向相同的电阻,这样逐点依次画出草图。

画图时要注意标出在每个等势点处电流“兵分几路”及与下一个节点的联接关系。

⑶ 整理电路图。

要注意等势点、电阻序号与原图一一对应,整理后的等效电路图力求规范,以便计算。

例1、图1所示电路中,R1=R2=R3=3Ω,R4=R5=R6=6Ω,求M、N两点间的电阻。

解:该题是一种典型的混联电路,虽然看上去对称、简单,但直接看是很难认识各个电阻间的联接关系的,因此必须画出等效电路图。

下面用快速三步法来解。

1.在原电路图上标了等势点a、b、c。

2.捏合等势点画草图。

从高电势点M点开始,先把两个a点捏合到一起,理
顺电阻,标出电流在a点“兵分三路”,分别经R1、R2、R3流向b点;
再捏合三个b点,理顺电阻,标出电流在b点“兵分三路”,分别经R4、R5、R6流向c点;最后捏合c点,电流流至N点。

(见图2)
3.整理电路图如图3所示。

从等效电路图图3可以清楚地看出原电路各电
阻的联接方式,很容易计算出M、N两点间的电阻R=3Ω。

◆练习:如图4所示,R1=R3=4Ω,R2=R5=1Ω,R4=R6=R7=2Ω,求a、d两点间的电阻。

解:(1)在原电路图上标出等势点a、b、c、d
(2)捏合等势点画草图,首先捏合等势点a,从
a点开始,电流“兵分三路”,分别经R2流向b
点、经R3和R1流向d点;捏合等势点b,电流
“兵分两路”,分别经R5流向c点,经R4流向d点;捏合等势点c,
电流“兵分两路”,分别经R6和R7流向d点。

(3)整理电路如图7所示
从等效电路图可清楚地看出原电路各电阻的联接关系,很容易计算出a、d两点间的电阻R=1Ω。

第二部分竞赛中纯电阻电路的简化和等效变换
计算一个电路的电阻,通常从欧姆定律出发,分析电路的串并联关系。

实际电路中,电阻的联接千变万化,我们需要运用各种方法,通过等效变换将复杂电路转换成简单直观的串并联电路。

本节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复杂电路等效电阻的方法。

1、等势节点的断接法
在一个复杂电路中,如果能找到一些完全对称的点(以两端连线为对称轴),那么可以将接在等电势节点间的导线或电阻或不含电源的支路断开(即去掉),也可以用导线或电阻或不含电源的支路将等电势节点连接起来,且不影响电路的等效性。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找到等势点,然后分析元件间的串并联关系。

常用于由等值电阻组成的结构对称的电路。

【例题1】在图8-4甲所示的电路中,R1 = R2 = R3 = R4 = R5 = R ,试求A、B两端的等效电阻R AB。

模型分析:这是一个基本的等势缩点的事例,用到的是物理常识是:导线是等势体,用导线相连的点可以缩为一点。

将图8-4甲图中的A、D缩为一点A后,成为图8-4乙图。

3R 。

答案:R AB =
8
【例题2】在图8-5甲所示的电路中,R1 = 1Ω,R2 = 4Ω,R3 = 3Ω,R4 = 12Ω,R5 = 10Ω,试求A、B两端的等效电阻R AB。

模型分析:这就是所谓的桥式电路,这里先介绍简单的情形:将A、B两端接入电源,并假设R5不存在,C、D两点的电势相等。

因此,将C、D缩为一点C后,电路等效为图8-5乙
对于图8-5的乙图,求R AB 是非常容易的。

事实上,只要满足21R R =4
3R R 的关系,该桥式电路平衡。

答案:R AB = 415Ω 。

【例题3】在如图所示的有限网络中,每一小段导体的电阻均为R ,试求A 、B 两点之间的等效电阻R AB 。

【例题4】用导线连接成如图所示的框架,ABCD 是正四面体,每段导线的电阻都是1Ω。

求AB 间的总电阻。

2、电流分布法
设有电流I 从A 点流入、B 点流出,应用电流分流的思想和网络中两点间不同路径等电压的思想,(即基耳霍夫定理),建立以网络中各支路的电流为未知量的方程组,解出各支路电流与总电流I 的关系,然后经任一路径计算A 、B 两点间的电压
AB U ,再由I U R AB AB =即可求出等效电阻。

【例题1】7根电阻均为r 的电阻丝接成如图所示的网络,试
求出A 、B 两点之间的等效电阻AB R 。

【例题2】10根电阻均为r 的电阻丝接成如图所示的网络,试求出A 、B 两点之间的等效电阻AB R 。

【例题3】8根电阻均为r 的电阻丝接成如图所示的网络,C 、D 之间是两根电阻丝并联而成,试求出A 、B 两点之间的等效电阻AB R 。

A B D
C A B
C D
A B
3. 有限网络电阻
例1 如图所示电路中,R 1=R 3=R 5=……=R 99=5Ω,R 2=R 4=R 6=……=R 98=10Ω, R 100=5Ω,求AB 间得总电阻。

解:电阻R 99和R 100串联的阻值为10Ω,与R 98并联后的电阻为5Ω,再与R 97串联的总电阻为10Ω,依次类推,虚线后面的电阻为10Ω,与R 2并联后再与R 1串联,得到R AB =10Ω。

二、无限网络电阻
1、”自相似性”法
例2 在图2甲所示无限网络中,每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 ,试求A 、B 两点间的电阻R AB 。

解:该类问题具有”自相似性”特点。

所谓”自相似性”是指:“并联一个R 再串联一个R ”是电路每一级,总电路是这样无穷级的叠加。

在图乙中,虚线部分右边可以看成原有无限网络,当它添加一级后,仍为无限网络,即R AB ∥R + R = R AB 解这个方程就得出了R AB 的值R AB = 251+R 。

2、电流注入法
例3 如图3所示的无限网络中每根电阻丝的电阻都为R ,求A 、B 两点间的电阻R AB 。

应用电流注入法的依据是:(1)对于任何一段导体或一个等效电阻R ,欧姆定律都适用;
(2)若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则通过电路中任一支路中的电流
等于各个电动势单独存在时,在该支路上产生的电流之和
(代数和)。

解:设A 点接电源正极,无穷远接电源负极,即从A 点
注入电流I 时,根据对称性,AB 间电阻丝的电流必为I/3 ;
再设B点接电源负极,无穷远接电源正极,从B 点流出电
流I 时,根据对称性,AB 小段导体的电流必为I/3 ;那么,
当上面“注入”和“流出”的过程同时进行时,即从A 点
“注入”电流I,从B 点“流出”电流I,则由叠加性,AB 小
段导体的电流必为2I/3 。

应用欧姆定律,对AB 间的电阻
丝得:U=32
IR ,对整个网络得:U=I R AB ,解得 R AB =32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