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纸笔测试命题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关于小学科学学科纸笔测试命题的几点思考
纸笔测试就是以纸笔为工具命、答测试题的教育评价形式,它作为评价的重要形式一直在教育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仔细分析近年我省各地小学科学期终测试试卷,则不难发现其在命题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命题的目的出现偏差,不能较好地体现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及课程基本理念,对科学课程有效实施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命题的内容偏向识记知识,不仅加重学生学业负担,而且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命题走“套路”、凭个人经验,缺乏科学的命题论证与设计,不能较好地把握测试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基于以上问题,为更好地发挥纸笔测试的功能,促进新课程新理念意义下的小学科学学科纸笔测试从功能、内容、方式、结果的处理上向“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方向转变,笔者认为在对小学科学学科的纸笔测试命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关注:1.构建科学的测试框架,努力融合“三维”目标
测试框架要从科学内容、科学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构建。科学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科学事实和科学概念等,基本技能主要涉及观察和实验的操作技能。科学能力主要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观察、实验、设计与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表达与交流等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学生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科学的基本看法和体验,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所以,教师在编制试题前应对测试框架进行深入思考,要摆脱以知识为单一核心的评价方式,探索能融“三维”教学目标于纸笔测验的学业评价方式,努力将科学内容、科学能力以及态度价值观这三个领域的内容有机交织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体现科学学科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同时,在对科学内容进行选择时,要重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即重点考查那些对于大部分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工作都将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少数专业人员必需、大多数学生迟早要忘记的知识。不要在“深度”和“难度”上做文章,更不要盲目地追求知识量的扩充,因为,这对学习能力中等和偏弱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在方式上可以借鉴PISA科学素养测评的方法:即借助调查问卷直接抛出问题或利用情境测试间接了解情况。像余姚市的小学科学期末测试卷后面都会有一个问卷调查,如下,就是属于第一种方法:
而下题则是采用的第二种方法:
在中药房、农贸市场等地方能见到杆称(如右图)的身影。杆称是中国
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称量工具,它能方便人们买卖,反映了中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杆称主要由秤杆、称盘(钩)、秤砣、提绳这
四部分组成。
[问题1]:杆称是应用了什么原理所制造出来的称量工具?
A.杠杆 B.轮轴 C.滑轮 D.斜面
[问题2]:如果要增大这个杆称的最大称量,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
下,提绳的位置应该怎样定位?
A.向右 B.向左 C.不变
[问题3]:对于下面的叙述,你赞同的程度怎样?请在每一行内只勾选一个方格。
本题以杠杆类工具——身边的杆称为例,考查学生对简单机械与杆称原理的了解,考查学生运用此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传承杆称这一传统工艺的责任感,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2.在真实的情境中命题,关注学生的生活要素
科学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及社会性都很强的学科。研究也表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进行试题取材,能较好地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试题取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学会探究。
立足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试题取材丰富,可以让学生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科学信息,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善于从习以为常的现象里发现隐含的知识,促进学生学会真正地学习。其次,学以致用是最重要和有效的学习动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试题由于要求学生应用知识解释生活、解决问题、判断问题,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的动机。
如以下两道题目:
[问题1]:加油站常有“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提示,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常温下液态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融化
B.凝固
C.蒸发
D.凝结
[问题2]:我国城市高楼林立,高楼与高楼之间间隔有距离,如果为了使底层住房能在全年的正年都见到阳光,设计师设计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是()的楼影来计算。
A.夏至时 B.秋分时 C.冬至时 D.春分时
请你说说其中的原因:。
这些题目都从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出发,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进去,无疑是对学生基础素养的很好检测。
3.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知识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设计测试题时就不应只是关注知识形成的最终结果,而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鼓励他们用图、表等形式把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同时,我们还应关注知识点的衔接和学习思路的连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串接起来,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得到更全面、更丰富的知识。
如:六上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对斜面这一内容的测验编制了如下题目:
[问题1]:春光明媚,正是踏春的好时节,周日爸爸带
小杰到四明山游玩。一路上山高而陡,从车窗里向外
望去,吸引他的是围绕在身边“S”形的公路,于是小
杰就问爸爸:“为什么这里的公路是歪歪曲曲的呢?让
汽车直接冲上去不行吗?”爸爸笑笑对说:“这叫盘山
公路,跟我们那里的公路不同,我们那里的公路,很
平坦,没有这里那么陡。它是运用了()原
理设计的,因为这样可以()”。
[问题2]:听了爸爸的话,小杰有些似懂非懂。决定自
己来进行研究,他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计划:
1.研究的内容: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想:。
3.实验器材:小木块、木板、钩码、弹簧测力计。
4.相同条件:同一个斜面。
5.不同条件:。
6.实验方法:
(1)搭一个斜面。(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3)用斜面提升物体。(4)记录比较。
通过实验我发现了:。
[问题3]:小杰自己通过实验得出了使用斜面可以省力的结论非常高兴,他又想,盘山公路的坡度有陡的也有平的,是不是都一样省力呢?于是他对不同坡度的斜面的省力情况展开了研究?
下图是他在研究过程中看到的情况,但是他忘填写实验数据了,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在下边的实验记录表中用1、2、3表示坡度由小到大的顺序帮他做出实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