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预拼装施工记录

钢结构预拼装施工记录
钢结构预拼装施工记录

钢结构预拼装施工记录

工程名称:电

钢构件预拼装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钢构件预拼装工程施工技术交底-5 2013-1-9 15:25:16来源:易讯邦施工信息服务网作者:易讯邦施工信息服务网 4.5.6.3 零件或结构的形状的要求 施工者必须按设计规定进行施工,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不经设计允许,任何人无权修改工程设计的有关内容。以下各零部件必须按设计规定的形状进行号料、加丁和组合: (1)钢屋架杆件一类的具有角度的零件与其他板件组合焊接时,在零件的端部不应形成锐角的形状,应加工成矩形或梯形,以保证焊接质量。防止焊接时受热不均,在锐角处易产生熔化、弧坑。应力集中容易导致构件的变形。 (2)对于加固筋板一类的薄板、中板零件,焊接面不应有锐角,应按设计规定,在保证焊缝长度及强度的条件下,将锐角加工成直角,以避免焊接时在锐角处的板材热量集中而产生弧坑,甚至熔化等质量缺陷。 (3)不同厚度(或不同宽度型钢)的重要受力钢板零件在对接时,为防止焊接后产生应力及疲劳,从厚板的一侧或两侧做缓坡状斜角的削薄处理,其削薄坡度为1/4。其中,高层钢结构各节柱采用不同 宽度的型钢(工字钢或槽钢)对接面改变宽度时,应在下节柱即较宽的型钢腹板两侧边缘按缓坡长度尺寸,采用气割割成过渡的斜坡,再用火焰煨曲、焊接,最后将两端头拼接成相等的宽度,这样可消除结构偏心受力。 (4)对接不同厚度的钢板接头的基本形式及尺寸应按如下原则进行: ①如两板厚度差—而)不超过表4-63的规定时,则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及尺寸按厚度尺寸来选取。 ②如果两板厚度差超过表4-63的规定时,则应按要求在厚板的一侧或两侧作削薄处理,使对接截面相等。 ③改变钢板厚度时,焊缝坡口形式和尺寸应根据不同的焊接方法按薄板的厚度选用,焊缝的厚度等于薄板的厚度。 4.5.6.4零、部件表面保护要求 (1)操作使用的锤顶不应突起,打锤时锤顶与零件表面应水平接触,必要时应用锤垫保护,以防止偏击使零件表面留下硬性锤痕而损伤表面。 (2)冷热弯曲、矫正加工及装配时,使用的模具和机具的表面粗糙度过分粗糙时,应加工成圆滑过渡的圆弧面。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加工,其模具表面的加工精度不能低于12. 5pm,避免凸出的锐角棱边损伤零件表面;其表面损伤、划痕深度不能大于0.5_;如超过时需补焊后打磨处理与母材平齐。 (3)重要承重结构的钢板用冲压机械剪切时,由于剪切应力很大,剪切边缘有1*5?2mm 的区域产生冷作硬化,使钢材脆性增大,因此对于厚度较大承受动荷载的一类重要结构,剪切后应将金属的硬化层部分刨削或铲削除去。

钢结构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钢结构制作(安装)焊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5-2001 (Ⅰ) 010901 02

性能符合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②重要结构用焊接材料抽样复验结果符合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复验报告。③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焊接材料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检查质量证明书和烘焙记录。④焊工必须有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其认可范围、有效期。⑤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检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⑥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⑦T 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应符合第5.2.5条的规定。⑧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3.一般项目:①焊条、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焊剂不受潮等外观质量。观察检查。②对于需要进行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的焊缝,预热区在焊道两侧,每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1.5倍以上,且不应小于100mm ;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保温时间应根据板厚按第25mm 板厚1h 确定。检查试验报告。③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本规范4.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中表A.0.2的规定。用焊缝量规检查。5.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观察检查。6.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观察检查。 焊钉(栓钉)焊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5-2001 (Ⅱ) 01

钢结构预拼装

第四章预拼装方案 4.1材料要求 1、进行预拼装的钢构件,应是经过质量部门检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构件。 2、焊条、拼装用普通螺栓和螺母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3、其它材料:支承凳或平台、各种规格的垫铁等备用。 4.2施工准备 1、主要施工机具。 汽车吊、电焊机、焊钳、焊把线、搬手、撬棍、铣刀或锉刀、手持电砂轮、记号笔、水准仪、钢尺、拉线、吊线、焊缝量规等。 2、作业条件。 (1)按构件明细表核对预拼装单元各构件的规程型号、尺寸、编号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预拼装所用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检查时应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在厂内用钢板等搭建预拼装场地,并对场地进行水平校正,使所有基准点在同一平面上。 4.3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2、在下列情况下须对构件进行预拼装 (1)为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应根据构件或结构的复杂程度、设计要求或合同协议规定,在构件出厂前进行预拼装。 (2)由于受运输条件、现场安装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型钢结构件不能整体出厂,必须分成两段或若干段出厂时,也要进行预拼装。 3、预拼装一般分为立体预拼装和平面预拼装两种形式。 4、在操作平台上放出预拼装单元的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和各构件的位置线,并复验其相互关系和尺寸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5、在操作平台上点焊临时支撑、垫铁、定位器等。 6、按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依次将各构件吊装就位,然后用拼装螺栓将整个拼装单元拼装成整体,其连接部位的所有连接板均应装上。 7、拼装过程中若发现尺寸有误,栓孔错位等情况,应及时查清原因,认真处理。预拼装中错孔在3mm以内时,一般都用铰刀铣孔,孔径扩大不得超过原孔径的1.2倍。 8、预拼装后,经检验合格,应在构件上标注上下定位中心线、标高基准线、交线中心点等。同时在构件上编注顺序号,做出必要的标记。必要时焊上临时支撑和定位器等,以便按预拼装的结果进行安装。 9、按照与拼装相反的顺序依次拆除各构件。 10、在预拼装下一单元拼前,应对平台或支承凳重新进行检查,并对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进行复验,以便进行下一单元的预拼装。 4.4质量控制 1、预拼装所用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检查时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 2、预拼时严格按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和工艺图进行,对号入座。 3、安装过程中严禁对各构件进行敲砸,损坏构件或使构件产生变形,只能用撬棍使其预拼装就位。 4、为保证拼装时的穿孔率,零件钻孔时可将孔径缩小一级(3mm),在拼装定位后进行扩孔,扩到设计孔径尺寸。对于精制螺栓的安装孔,在扩孔时应留0.1mm左右的加工余量,以便进行铰孔。 5、验收标准。 (1)高强和普通螺栓连接的多层板叠,应采用试孔器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规定:

钢结构旁站记录表

旁站监理记录表 工程名称:新增两万吨铸件技术改造项目编号:HNT 001 日期及气候:2009年3月10日晴工程地点:长丰县岗集镇 旁战监理的部位或工序:B/7-8轴H型钢柱吊装 旁战监理开始时间:AM:14:20旁战监理结束时间:PM:17:30 施工情况: 现场采用一台8吨汽车吊,人工配合吊装。吊装之前对基础轴线、杯口截面尺寸、杯口底标高等均做二次复核,满足吊装条件的前提下,双方交接记录齐全。钢柱吊装就位后,采用揽风绳和大头楔临时固定,并及时校正、杯口二次灌浆浇筑砼。 监理情况: 经检查杯口轴线、截面尺寸、杯底标高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满足钢结构吊装需要。吊装前检查钢柱原材质量、截面尺寸、焊缝质量等均符合设计要求,现场吊装采用8吨汽车吊,人工辅助吊装,满足吊装需要,安全措施齐全。吊装后抽查钢柱轴线位置、垂直度等符合验收规范要求。杯口内二次灌浆浇筑砼及时,验收资料齐全。 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 / 备注: / 施工单位: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江淮铸造项目部 质检员(签字):吴昊林 2009年3月10日监理单位: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监理项目部 旁站监理人员:周有龙 2009年3月10日 旁站监理记录表 工程名称:新增两万吨铸件技术改造项目编号:HNT 002 日期及气候:2009年3月11日晴工程地点:长丰县岗集镇 旁战监理的部位或工序:B/3-14、A/12-14轴H型钢柱吊装

旁战监理开始时间:AM:08:00旁战监理结束时间:PM:18:30 施工情况: 现场采用一台8吨汽车吊,人工配合吊装。吊装之前对基础轴线、杯口截面尺寸、杯口底标高等均做二次复核,满足吊装条件的前提下,双方交接记录齐全。钢柱吊装就位后,采用揽风绳和大头楔临时固定,并及时校正、杯口二次灌浆浇筑砼。 监理情况: 经检查杯口轴线、截面尺寸、杯底标高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满足钢结构吊装需要。吊装前检查钢柱原材质量、截面尺寸、焊缝质量等均符合设计要求,现场吊装采用8吨汽车吊,人工辅助吊装,满足吊装需要,安全措施齐全。吊装后抽查钢柱轴线位置、垂直度等符合验收规范要求。杯口内二次灌浆浇筑砼及时,验收资料齐全。 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 / 备注: / 施工单位: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江淮铸造项目部 质检员(签字):吴昊林 2009年3月11日监理单位: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监理项目部 旁站监理人员:周有龙 2009年3月11日 旁站监理记录表 工程名称:新增两万吨铸件技术改造项目编号:HNT 003 日期及气候:2009年3月14日晴工程地点:长丰县岗集镇 旁战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A/3-12轴H型钢柱吊装 旁战监理开始时间:PM:15:00旁战监理结束时间:PM:18:30 施工情况: 现场采用一台8吨汽车吊,人工配合吊装。吊装之前对基础轴线、杯口截面尺寸、杯口底标高等均做二次复核,满足吊装条件的前提下,双方交接记录齐全。钢柱吊装就位后,采用揽风绳和大头楔临时固定,并及时校正、杯口二次灌浆浇筑砼。

钢结构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全套

GB 50202-2001

GB 50202-2001

钢结构零件及部件加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202-2001

钢结构零件及部件加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50205-2001 (I )(一般项目) 工程名称 大冶有色金属责任公司环境集烟系统综合处理项目 检验部位 45万方钢结构平台 9.6m 平 台 总包单位 湖南株洲三特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 山东省显通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分包项目经理 监理 (建 设) 单位 验收 意见 执行企业标准名称及编号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1 施工单位检查记录 1 气割允 许偏差 (mm ) 零件宽度,长度 ± 3.0 1 1 3 2 1 切割面平面度 0.05t 且< 2.0 1 A 1 1 1 1 1 割纹深度 0.3 ▲ 0 . 3 0 . 3 0.3 0. 3 0 . 3 局部缺口深度 1.0 1.0 1.0 1.0 1.0 1.0 1.0 机械剪 切允许 偏差 (mm ) 边缘缺棱 1.0 1.0 1.0 1.0 1.0 1.0 1.0 型钢端部垂直度 2.0 2.0 2.0 ▲ 2.0 2.0 2.0 零件宽度,长度 ± 3.0 1 2 3 3 2 2 2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戈U 痕深 度不得大 于0.5mm ,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 的1/2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无明显的凹面 或损 伤,划痕深度小于 0.01mm 3 冷矫正和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弯曲矢咼应符合 表7.3.4规定 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 4 钢材 矫正 后允 许偏 差 (mm ) 钢板的局部 平 面度 t < 14 1.5 1.5 1.5 1.5 1.5 1.5 t > 14 1.0 1.0 1.0 1.0 1.0 1.0 Ai 型钢弯曲矢咼 1/1000 且< 5.0 1 2 3 1 2 角钢肢的垂直度 b/100,双肢栓接角钢的 角度< 90 ° 双肢栓接角钢的角度 87 ° ~89 ° 槽钢翼缘对腹板的垂 直度 b/80 1 2 3 ° 2 1 工字钢,H 型钢翼缘 对腹 板的垂直度 b/100 且< 2.0 1 1.1 1 . 2 1.1 1.1 1 5 边缘 加 工 允许 偏差 (mm ) 零件宽度,长度 ± 1.0 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 加工边直线度 1/3000 且< 2.0 1 1.7 1.1 IE 0.5 1.4 相邻两边夹角 ± 6 ” ,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 加工面垂直度 0.025t,且< 0.5 06 0.2 0.2 0. 4 0.1 0.4 加工面表面粗糙度 Ra50 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 6 螺栓 孔孔 距允 许偏 差 (mm ) 螺栓孔孔距 <500 501? 1200 1201 3000 >3000 501?1200 同一组内任意 两孔间距离 ± 1.0 ± 1.5 - - 50 60 30 60 80 相邻两组的 端孔 间距离 ± 1.5 ± 2.0 ± 2.5 ± 3.0 31 29 30 31 30 30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主控项目: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 般项目: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 般 项 目

钢结构预拼装技术交底

钢结构预拼装技术交底 施工企业:电力公司№:(津建安表22) 工程名称邵公庄110kV变电站工种班组 施工部位钢结构预拼装交底时间2019年月日 1材料要求 1、进行预拼装的钢构件,应是经过质量部门检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构件。 2、焊条、拼装用普通螺栓和螺母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3、其它材料:支承凳或平台、各种规格的垫铁等备用。 2施工准备 1、主要施工机具。 汽车吊、电焊机、焊钳、焊把线、搬手、撬棍、铣刀或锉刀、手持电砂轮、记号笔、水准仪、钢尺、拉线、吊线、焊缝量规等。 2、作业条件。 (1)按构件明细表核对预拼装单元各构件的规程型号、尺寸、编号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预拼装所用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检查时应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在厂内用钢板等搭建预拼装场地,并对场地进行水平校正,使所有基准点在同一平面上。 3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构件拼装拼装检查编号和标记拆除 2、在下列情况下须对构件进行预拼装 (1)为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应根据构件或结构的复杂程度、设计要求或合同协议规定,在构件出厂前进行预拼装。 (2)由于受运输条件、现场安装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型钢结构件不能整体出厂,必须分成两段或若干段出厂时,也要进行预拼装。 3、预拼装一般分为立体预拼装和平面预拼装两种形式。 4、在操作平台上放出预拼装单元的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和各构件的位置线,并复

验其相互关系和尺寸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5、在操作平台上点焊临时支撑、垫铁、定位器等。 6、按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依次将各构件吊装就位,然后用拼装螺栓将整个拼装单元拼装成整体,其连接部位的所有连接板均应装上。 7、拼装过程中若发现尺寸有误,栓孔错位等情况,应及时查清原因,认真处理。预拼装中错孔在3mm以内时,一般都用铰刀铣孔,孔径扩大不得超过原孔径的1.2倍。 8、预拼装后,经检验合格,应在构件上标注上下定位中心线、标高基准线、交线中心点等。同时在构件上编注顺序号,做出必要的标记。必要时焊上临时支撑和定位器等,以便按预拼装的结果进行安装。 立体预拼装平面预拼装 9、按照与拼装相反的顺序依次拆除各构件。 10、在预拼装下一单元拼前,应对平台或支承凳重新进行检查,并对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进行复验,以便进行下一单元的预拼装。 4质量控制 1、预拼装所用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检查时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 2、预拼时严格按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和工艺图进行,对号入座。 3、安装过程中严禁对各构件进行敲砸,损坏构件或使构件产生变形,只能用撬棍使其预拼装就位。 4、为保证拼装时的穿孔率,零件钻孔时可将孔径缩小一级(3mm),在拼装定位后进行扩孔,扩到设计孔径尺寸。对于精制螺栓的安装孔,在扩孔时应留0.1mm左右的加工余量,以便进行铰孔。 5、验收标准。 (1)高强和普通螺栓连接的多层板叠,应采用试孔器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比孔径直径小0.1mm的试孔器检查时,每组孔的通过率不应小于85%; 2)当采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0.3mm的试孔器检查时,通过率应为100%; 检查数量:按预拼装单元全数检查。检查方法:采用试孔器检查。 (2)预拼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5-29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预拼装单元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见下表。 表205-29 钢构件预拼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钢结构预拼装

钢结构预拼装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四章预拼装方案 材料要求 1、进行预拼装的钢构件,应是经过质量部门检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构件。 2、焊条、拼装用普通螺栓和螺母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3、其它材料:支承凳或平台、各种规格的垫铁等备用。 施工准备 1、主要施工机具。 汽车吊、电焊机、焊钳、焊把线、搬手、撬棍、铣刀或锉刀、手持电砂轮、记号笔、水准仪、钢尺、拉线、吊线、焊缝量规等。 2、作业条件。 (1)按构件明细表核对预拼装单元各构件的规程型号、尺寸、编号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预拼装所用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检查时应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在厂内用钢板等搭建预拼装场地,并对场地进行水平校正,使所有基准点在同一平面上。 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2、在下列情况下须对构件进行预拼装

(1)为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应根据构件或结构的复杂程度、设计要求或合同协议规定,在构件出厂前进行预拼装。 (2)由于受运输条件、现场安装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型钢结构件不能整体出厂,必须分成两段或若干段出厂时,也要进行预拼装。 3、预拼装一般分为立体预拼装和平面预拼装两种形式。 4、在操作平台上放出预拼装单元的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和各构件的位置线,并复验其相互关系和尺寸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5、在操作平台上点焊临时支撑、垫铁、定位器等。 6、按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依次将各构件吊装就位,然后用拼装螺栓将整个拼装单元拼装成整体,其连接部位的所有连接板均应装上。 7、拼装过程中若发现尺寸有误,栓孔错位等情况,应及时查清原因,认真处理。预拼装中错孔在3mm以内时,一般都用铰刀铣孔,孔径扩大不得超过原孔径的倍。 8、预拼装后,经检验合格,应在构件上标注上下定位中心线、标高基准线、交线中心点等。同时在构件上编注顺序号,做出必要的标记。必要时焊上临时支撑和定位器等,以便按预拼装的结果进行安装。 9、按照与拼装相反的顺序依次拆除各构件。 10、在预拼装下一单元拼前,应对平台或支承凳重新进行检查,并对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进行复验,以便进行下一单元的预拼装。 质量控制

【2017年整理】钢构件(钢梁)组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88钢构件(钢梁)组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编号:

编号:

聚乙烯(PE)简介 1.1聚乙烯 化学名称:聚乙烯 英文名称:polyethylene,简称PE 结构式: 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是我国合成树脂中产能最大、进口量最多的品种。 1.1.1聚乙烯的性能 1.一般性能 聚乙烯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比水轻,无嗅、无味、无毒,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但由于其为线性分子可缓慢溶于某些有机溶剂,且不发生溶胀。工业上为使用和贮存的方便通常在聚合后加入适量的塑料助剂进行造粒,制成半透明的颗粒状物料。PE易燃,燃烧时有蜡味,并伴有熔融滴落现象。聚乙烯的性质因品种而异,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和密度,也与聚合工艺及后期造粒过程中加入的塑料助剂有关。 2.力学性能 PE是典型的软而韧的聚合物。除冲击强度较高外,其他力学性能绝对值在塑料材料中都是较低的。PE密度增大,除韧性以外的力学性能都有所提高。LDPE 由于支化度大,结晶度低,密度小,各项力学性能较低,但韧性良好,耐冲击。HDPE支化度小,结晶度高,密度大,拉伸强度、刚度和硬度较高,韧性较差些。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链间作用力相应增大,所有力学性能,包括韧性也都提高。几种PE的力学性能见表1-1。 表1-1 几种PE力学性能数据

3.热性能 PE受热后,随温度的升高,结晶部分逐渐熔化,无定形部分逐渐增多。其熔点与结晶度和结晶形态有关。HDPE的熔点约为125~137℃,MDPE的熔点约为126~134℃,LDPE的熔点约为105~115℃。相对分子质量对PE的熔融温度基本上无影响。 PE的玻璃化温度(T g)随相对分子质量、结晶度和支化程度的不同而异,而且因测试方法不同有较大差别,一般在-50℃以下。PE在一般环境下韧性良好,耐低温性(耐寒性)优良,PE的脆化温度(T b)约为-80~-50℃,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脆化温度降低,如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脆化温度低于-140℃。 PE的热变形温度(T HD)较低,不同PE的热变形温度也有差别,LDPE约为38~50℃(0.45MPa,下同),MDPE约为50~75℃,HDPE约为60~80℃。PE的最高连续使用温度不算太低,LDPE约为82~100℃,MDPE约为105~121℃,HDPE为121℃,均高于PS和PVC。PE的热稳定性较好,在惰性气氛中,其热分解温度超过300℃。 PE的比热容和热导率较大,不宜作为绝热材料选用。PE的线胀系数约在(15~30)×10-5K-1之间,其制品尺寸随温度改变变化较大。 几种PE的热性能见表1-2。 表1-2几种PE热性能 4.电性能 PE分子结构中没有极性基团,因此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几种PE的电性能见表1-3。PE的体积电阻率较高,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数较小,几乎不受频率的影响,因而适宜于制备高频绝缘材料。它的吸湿性很小,小于0.01%(质量分数),电性能不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尽管PE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和绝缘性,但由于耐热性不够高,作为绝缘材料使用,只能达到Y级(工作温度≤90℃)。

钢结构预拼装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一)

钢结构预拼装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1 适用范围 1.1主要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钢结构框架、管廊等的预拼装施工; 1.2其它领域、用途的钢结构预拼装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2.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2《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J3505-97; 2.3《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07-2005 3 施工要求 3.1施工前对施工主要设备、机具和工装准备完毕;所有零部件预制加工检验完3.2施工前对施工场地、预制组对平台准备好,具备施工条件; 3.3所有参见施工的人员已参加了施工技术交底,明确了施工程序、施工方 法、预制深度、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和HSE技术要求; 3.4施工班长、岗长应对施工图纸资料、标准图集、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等熟知; 4 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4.1施工总体程序如下

4.2 成片、成框施工工序 4.2.1 成片施工工序 4.2.2 成框施工工序 4.3 施工方法 4.3.1 平台铺设 根据预拼装单元的尺寸、数量确定组对平台的尺寸;组对平台通常选用钢管、型钢、道木作为支撑,对支撑进行找正、固定,并可根据施工需要在支撑上铺设钢板,也可以在支撑上直接进行预拼装。 成片/出厂 检验 成框出厂

4.3.2组装胎具 4.3.2.1每片在组装前应按1:1比例在平台上放样; 4.3.2.2为了补偿焊接收缩,相邻立柱间距在设计尺寸基础上加大3mm~4mm,每层横 梁间距在设计尺寸基础上加大0.5mm~1mm(即:第一层横梁加0.5mm~1mm, 第二层横梁加1~2mm,依次类推,第n层横梁加0.5nmm~nmm。); 4.3.2.3要注意根据设计尺寸校核相关的轴线尺寸,并在此基准上制作组装胎具,胎具 制作时要标出杆件的控制边线; 4.3.2.4材料代用时,横梁部分应保证其标高不变,相应节点作变动,斜撑部分应按代 用型钢的重心线汇交,并与各片设计轴线相符,其轴线交点允许偏差≤2mm, 如图02-1所示。当组对板厚度不同时,应按板中心重合组对; 02-1 4.3.2.5组装胎具必须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4.3.3成片组焊 4.3.3.1将焊完节点板并检验合格的各段立柱分别放入组装胎具中,进行找平(水平度 偏差小于3mm),并测量对角线和跨度尺寸; 4.3.3.2组对横梁及斜撑(横梁及斜撑均为组合件,焊后经矫形检验合格后方可组 对),先组对柱顶、柱底及分段处的横梁,然后再依次组对其余横梁及斜撑。 4.3.3.3进行成片焊接。 4.4成框组焊 4.4.1组焊工艺一: 4.4.1.1分别组焊完成的片状结构,经检验合格,在成框组装前,以其中一片为基准, 先在组装胎具上按照侧端的实际尺寸划出柱顶、分段处、柱底等处横梁的位 置;

钢结构预拼装工艺要求

钢结构预拼装工艺要求 1. 根据构件的特点,在厂内用枕木、钢板等搭建预拼装场地,并对 场地进行水平校正,使所有基准点在同一平面上。 2. 在场地上根据图纸划出基准线、中心线及各节点位置。 3. 将构件放置于规定的位置,连接高强螺栓,并按国家标准 GB50205-95中4.13.2检查。 4. 预拼装检查合格后,拆除构件,堆放整齐,准备装运。

钢结构现场制作要求 钢结构制作,均需经下料、钢板拼接、装配、焊接、矫正、打磨、喷砂、喷涂等工序,在现场完成这些工序,需要以下辅助设备: 1. 设备 1) 空压机(0.6Kg以上),4台以上 2) 埋弧焊机,2台以上 3) 直流焊机,6台以上 4) 半自动切割机,4台以上 5) 钻床,2台以上 6) 吸铁钻/钻床,4台以上 7) 打磨机,8把以上 8) 吊车,1台 9) 喷漆泵,1台以上 2. 平台 1) 装配平台,平台面14mm以上,宽度5米,长度15米,由槽 钢、角钢等型钢制作而成。 2) 船形焊接胎架,由14号以上的槽钢、角钢制作而成,长度10 米左右。 3) 焊接平台,平台面14mm以上,宽度5米,长度10米,由槽 钢、角钢等型钢制作而成。 3. 配电(380V和220V)、配气(氧气、乙炔)和用水齐备。 4. 现场制作时,装配平台、焊接平台及船形焊接胎架应有简易防 雨蓬。

5. 现场喷砂、涂装,应考虑环保要求。 6. 辅助工器具还应包括电缆、电线、气管(氧气气管、乙炔气管 及空压气管)、割具、焊枪等。 7. 为保证钢结构制作质量,在制作时,对接焊腹板与翼缘板角焊 缝需要采用埋弧焊接。其它位置的焊接采用其它焊接方法。

钢构件预拼装工程及包装运输

<1>钢构件预拼装工程及包装运输 <1.1>一般规定 1、本章适用于钢构件预拼装工程的施工和验收以及钢构件的包装运输要求。 2、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预拼装的构件在出厂前应进行自由状态预拼装,以检验制作的准确性。 3、预拼装应在工厂支承凳或平台上在自由状态下进行。所用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预拼装时不应使用大锤锤击,预拼装完,检查时应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 <1.2>钢构件预拼装工程 <1.2.1>施工准备 <A>技术准备 钢构件预拼装前应熟悉钢结构安装图纸,对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 <B>材料准备 1需预拼装的钢构件; 2预拼装需搭设钢平台的材料; 3预拼装所需的临时螺栓。 <C>主要机具 起重机械、试孔器、钢卷尺、吊线、钢尺。

<D>作业条件 1应根据预拼装工程的长、宽、高尺寸及钢构件的最大重量,选择合适的场地及起吊设备等。 2场地应平整、坚实,在预拼装过程中不积水、不下沉,道路应畅通,便于运输车辆及起吊设备的顺利通行。 3预拼装前,单体构件应检查合格。 4应根据预拼装工程的类型,选定支垫形式,如枕木、型钢、支凳、钢平台等,支垫应找平,平面度应≤1/1000。 <1.2.2>施工工艺 <A>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钢构件质量检查→试拼→矫正→拼装→解体→钢构件包装、运输。 <B>施工要点 1预拼装应在工厂支承凳或平台上进行。 2钢结构构件的预拼装顺序及拼装单元应根据设计要求及结构形式确定,一般先主构件后次构件。门型钢架先将钢梁竖立拼装,矫正后再和钢柱在平面上进行拼装。 3预拼装除进行各部位尺寸检查外,特别要对高强度螺栓或普通螺栓连接的多层板叠上的孔进行检查,检查方法应采用试孔器。板叠上组孔的通过率未达到要求时,应对孔进行修理。当错孔在 3.0mm 以内时,一般用铰刀、铣刀或挫刀扩孔,扩孔后孔径不得超过螺栓直径的1.2倍;当错孔超过3.0mm时,一般采用焊条焊补堵孔,并修磨

钢结构预拼装

钢结构预拼装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第四章预拼装方案 材料要求 1、进行预拼装的钢构件,应是经过质量部门检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构件。 2、焊条、拼装用普通螺栓和螺母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3、其它材料:支承凳或平台、各种规格的垫铁等备用。 施工准备 1、主要施工机具。 汽车吊、电焊机、焊钳、焊把线、搬手、撬棍、铣刀或锉刀、手持电砂轮、记号笔、水准仪、钢尺、拉线、吊线、焊缝量规等。 2、作业条件。 (1)按构件明细表核对预拼装单元各构件的规程型号、尺寸、编号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预拼装所用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检查时应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在厂内用钢板等搭建预拼装场地,并对场地进行水平校正,使所有基准点在同一平面上。 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2、在下列情况下须对构件进行预拼装

(1)为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应根据构件或结构的复杂程度、设计要求或合同协议规定,在构件出厂前进行预拼装。 (2)由于受运输条件、现场安装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型钢结构件不能整体出厂,必须分成两段或若干段出厂时,也要进行预拼装。 3、预拼装一般分为立体预拼装和平面预拼装两种形式。 4、在操作平台上放出预拼装单元的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和各构件的位置线,并复验其相互关系和尺寸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5、在操作平台上点焊临时支撑、垫铁、定位器等。 6、按轴线、中心线、标高控制线依次将各构件吊装就位,然后用拼装螺栓将整个拼装单元拼装成整体,其连接部位的所有连接板均应装上。 7、拼装过程中若发现尺寸有误,栓孔错位等情况,应及时查清原因,认真处理。预拼装中错孔在3mm以内时,一般都用铰刀铣孔,孔径扩大不得超过原孔径的倍。 8、预拼装后,经检验合格,应在构件上标注上下定位中心线、标高基准线、交线中心点等。同时在构件上编注顺序号,做出必要的标记。必要时焊上临时支撑和定位器等,以便按预拼装的结果进行安装。 立体预拼装平面预拼装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5.4.1 技术内容 (1)虚拟预拼装技术 采用三维设计软件,将钢结构分段构件控制点的实测三维坐标,在计算机中模拟拼装形成分段构件的轮廓模型,与深化设计的理论模型拟合比对,检查分析加工拼装精度,得到所需修改的调整信息。经过必要校正、修改与模拟拼装,直至满足精度要求。 (2)虚拟预拼装技术主要内容 1)根据设计图文资料和加工安装方案等技术文件,在构件分段与胎架设置等安装措施可保证自重受力变形不致影响 安装精度的前提下,建立设计、制造、安装全部信息的拼装工艺三维几何模型,完全整合形成一致的输入文件,通过模型导出分段构件和相关零件的加工制作详图。 2)构件制作验收后,利用全站仪实测外轮廓控制点三维坐标。 ①设置相对于坐标原点的全站仪测站点坐标,仪器自动转换和显示位置点(棱镜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 ②设置仪器高和棱镜高,获得目标点的坐标值。 ③设置已知点的方向角,照准棱镜测量,记录确认坐标数据。)计算机模拟拼装,形成实体构件的轮廓模型。3.

①将全站仪与计算机连接,导出测得的控制点坐标数据,导入到EXCEL表格,换成(x,y,z)格式。收集构件的各控制点三维坐标数据、整理汇总。 ②选择复制全部数据,输入三维图形软件。以整体模型为基准,根据分段构件的特点,建立各自的坐标系,绘出分段构件的实测三维模型。 ③根据制作安装工艺图的需要,模拟设置胎架及其标高和各控制点坐标。 ④将分段构件的自身坐标转换为总体坐标后,模拟吊上胎架定位,检测各控制点的坐标值。 4)将理论模型导入三维图形软件,合理地插入实测整体预拼装坐标系。 5)采用拟合方法,将构件实测模拟拼装模型与拼装工艺图的理论模型比对,得到分段构件和端口的加工误差以及构件间的连接误差。 6)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记录,对于不符规范允许公差和现场安装精度的分段构件或零件,修改校正后重新测量、拼装、比对,直至符合精度要求。 (3)虚拟预拼装的实体测量技术 1)无法一次性完成所有控制点测量时,可根据需要,设置多次转换测站点。转换测站点应保证所有测站点坐标在同 一坐标系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