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

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这种“渔”在语文自读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自读课的地位及作用

初中语文课本里有很多标有*号的自读课文,教师可以用一课时完成。这些课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自读课文在初中人教版六册语文书中共有78课,86篇,占全部篇目的49%。内容丰富,体裁各异,其中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寓言、童话、演讲稿、文言文等,名家作品居多,中国的有罗贯中、曹雪芹、冰心、席慕容、余秋雨等,外国的有普希金、泰戈尔、纪伯伦、雨果、杰克·伦敦等。

讲读课与自读课各具特点,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截然分开,好比一个是输入系统,一个是输出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基础环节。由讲读到自读,体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规律。学生在讲读课上学习到了语文学习的方法,然后到自读课上去运用、去实践,讲是为了不讲自会,教是为了不教自懂。讲读课进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读课的效果。自读课的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又是对讲读课的检验,所以说上好自读课和上好讲读课一样重要。

自读课关键是要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自读课”中的“自”重视不够。

新课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课堂于学生,提倡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教师只起主导作用。这个理念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这主要表现在课堂中的问答上,学生发言的机会是多了,但实际上还是教师在操纵课堂,学生是被动地学习,而且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得不明显。

(1)“提出问题”部分的问题

有位教师让学生对课文发问,学生也确实提出了很多问题,于是教师把这些问题都写在了黑板上,密密麻麻,五花八门,很杂很乱,有很多问题问得很浅,没有什么价值。如果本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一一解答这些问题,既浪费时间,而且使学习没有逻辑性。教师这时就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取舍、归纳、整合,提炼出其中有价值的关键的问题。这也是在教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如此长期坚持做下去,学生们就会知道该怎样提问,怎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提纲挈领的问题。

(2)“分析问题”部分的问题

课堂上的教学流程还是教师自己的,让学生提问只是装样子而已。

表现之一:既然让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那么下一步理所应当的是解决问题,可是教师把这些问题晾在黑板上之后,还按照自己备课时设计的思路讲课,先讲字词,然后是作者简介——那么刚才提问的那一步显然没什么必要了。一直到整节课结束,学生们的问题还在黑板上,答案只在教师心里。

表现之二:在课堂上学生们回答了一些问题,但是多和问题不靠边,有很多概念性的东西说得不准确,教师只顾把学生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答案上靠,没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

(3)“解决问题”部分的问题

表现在教师愿意抢答或自问自答。做教师时间久了,我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去主宰别人的思想。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认为描写不细致的地方或许学生认为那是“简洁”,所以,教师不可妄下断言,尤其是不能把结果强加给学生,如果把结果强加给学生,学生没有享受阅读过程,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印象往往不深刻。还有的教师愿意把结果说出来,让学生去找理由,实际上是本末倒置。教师抢答的原因是缺乏耐心和等待。等待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着急的结果只会让事情向更尴尬的局面发展,孩子们会认为自己思考得不够透,回答得不够准确,不成熟的想法会引来别人的耻笑,所以就不敢举手。长此以往,课堂沉默成为常态,学生的自读课又变成老师的讲读课了。

2.对于“自读课”中的“读”重视不够,指导不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说明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

要性。自读课更应该注重“读”,而且要学生自读自悟。但是究竟怎么读,还有待于有读书经验的教师指导。教师们习惯说“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试想,有大声朗读的同桌在,那个默读的学生能读得下去吗?再说,这样乱读,学生们读的速度也不好把握。长的课文就应该默读,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要求学生“动眼不动头,动手不动嘴”;美的文章就应该大声朗读,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秘诀,要求学生“读出轻重、读准字义、动情动色”,这就是“渔”的作用。好的文章只用读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文章内容,有人说第一遍读《背影》读哭了,听教师讲了一遍后就不哭了,觉得没意思了。

三、真正的语文自读课应该教给学生“渔”的方法

课程改革是让学生在读中享受,所以不能所有的课都是一个模式,流水线似的。我认为自读课上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例如:

1.看标题

标题是文眼,是提纲,是文章线索,有的直接点明主题,它们可以成为很好的学习抓手,所以特别重要。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提示文章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再比如《土地的誓言》一课,教师可以教学生从标题入手,提出这样的问题:是谁发誓?为什么发誓?发了什么誓?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会很快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心情,对课文有更深层的理解。

2.看导读

课前导读里有很多提示性的语言,可以提炼出学习目标,例如《土地的誓言》的导读中这样说,“作者怀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发出了誓言”,那么这种思乡之情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这不就是很好的学习目标吗?

3.看课后习题

教科书是集很多专家的智慧为一体的,所以课后习题的设置往往能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丑小鸭》一文课后第一题是这样问的:“丑小鸭经历了哪些歧视和打击,在这些歧视和打击面前,它持什么样的态度?”可以让学生使用表格的形式把丑小鸭流浪过程中遭受的歧视和打击梳理出来,这样就能节省时间,很快把握重点,从而快速地切入主题,把握中心。

4.加强背诵和积累

背诵是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师讲的应该少一些,让孩子们多背些东西,尤其是初中的孩子。例如《土地的誓言》一课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应该让学生多背背。与其把自读课上的大量时间用来讲解,不如做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背诵。

说到底,自读课的教学还需要教师们作更深的研究和探讨,要研究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事倍功半”,既要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要切实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