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自然元素大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电、 在天然金刚石 导热性 较差机械 中 占 98% 强度 高 导热性 较差 在天然金刚石中约 占 1% ;绝大多数 合成金刚石为Ib型
不含 N
不含 良好的 在金刚石矿床中的 B 导热性 含量一般<2 ~ 3%
Ⅱ型
或 天蓝色 , Ⅱb型 含 N< 0.001% 含B 具半导体 性能 在同一颗粒中 N的分布不均匀
原子能工业: 中子减速剂
用于 制造 铅笔芯、涂料、染料 …
金刚石 与 石墨 的对比
金 刚 石 石 墨
等轴晶系 Fd3m 4 0.154 nm 共价键 浑圆粒状 无色 或 浅色 透明 金刚光泽 // {111} 中等 10 3.55 不良导体 六方晶系 P63/mmc 3 层内 0.142 nm ,层间 0.340 nm 层内 共价键 ,层间 分子键 六方片状 黑色 不透明 金属光泽 // {0001} 完全 1 2.23 良导体
狗头金
内生成因自然金的成色标型
>850
深
成色
形成深度
850~750
中等
750~660
浅
等轴晶系,Fm3m Au 原子呈立方最紧密堆积, 具立方面心格子的 铜型结构。 分 散粒状 、不规则粒状 或 树枝状 等集 合体。
晶体结构:
形态: 完好晶形少见
,一般呈
鉴定特征:
金黄色 颜色 及 条痕 , 强金属光泽。 H 低( 2~3 ), 无解理,强延展性。 G 大 (15.6~19.3)。熔点高(1062℃)。
成因产状 :
产于 金伯利岩 、橄榄岩 、 钾镁煌斑岩 和 榴辉岩 中。
主要产地 有 澳大利亚 、南非 、 俄罗斯 、扎伊尔 、巴西 、美国 及
我国 山东、辽宁、贵州、江苏、湖南…
石墨(graphite): C
多键型晶体, 层状结构 : 层内 : 主要为 共价键 , 部分 金属键 ;
物理性质:
黄色,因含杂质而带有各种不同色调。 晶面呈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透明 到半透明。解理不完全,硬度1—2,相 对密度低(2.05-2.08)。具有脆性。
成因及产状 火山喷发型 : 沉积型: 风化型: 用途: 1)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 生产硫酸。 2)用于造纸、纺织、橡胶、炸药、 农用化肥等。
自然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二、晶体化学特点、形态及物理性质
据 键性,大致分 3 种 晶格类型 :
1.金属晶格 : 典型金属键 大多数矿物的 原子呈 最紧密堆积, 结构型较简单,对称性 较高。 1)多数 呈 立方最紧密堆积,具 立方 面心格子的 铜型结构。
e.g. : 自然銥 …
自然铜、自然金、自然铂、自然钯、
3)Cu、Ag : 除热液成因外 , 更多见于 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中。 4)金刚石 : 岩浆作用的产物 , 与 超基性岩有关。 5)石墨、自然硫 : 成因类型多样。
四、分类
据 元素的类别,主要矿物 分:
1)自然金属 类 :
主要是 铜族: 自然金最主要 铂族
2)自然非金属 类 :
碳族 包括 硫族
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 不氧化,只溶于王水。
成因产状 :
主要产于 高、中温热液型 含金石英脉中;
蚀变岩中;
火山岩系与火山热液作用有关的 中、低温热液矿床中; 砂矿床中。
二、碳族 金刚石(diamond): C
化学组成: 带色和不透明者 常含 Si、Al、Ca、Mg、B、N、Fe、Ti 等 杂质 及 石墨、橄榄石、磁铁矿、 金红石 等包裹体。
此外, 尚可 含少量 Cu 、Pd 、 Bi 、Pt 、Te 、Ir …
★
含 Cu 20% 者称 铜金矿; 含 Pd 5~11% 者称 钯金矿; 含 Bi 4% 者称 铋金矿。
★ 自然金的 纯度 以 成色(fineness)
来表示,用 千分数 ( ‰ )示之。
Au 金成色 1000 Au Ag 其他金属组分
3)自然半金属 类 : 很少见。
§2 主要矿物
一、自然铜族
包括 自然铜、自然银、自然金 …
等轴晶系,Fm3m 结构中金属原子呈立方最紧密堆积, 原子占据立方体单位晶胞的 8个角顶 及 6个面的中心。 C.N.= 12 。 Au 、Ag 可形成 完全类质同像; 而 Cu 在高温时 才与 Au 形成 类质同像。
铜型结构 :
自然银
自然金( gold ): Au 化学组成: 纯金极少见,常有 一定
数量的 类质同像混入物 Ag 。
自然金—自然银完全类质同像系列
Ag 含量(%)
0~5 5~15 15~50 50~85 85~95 95~100
矿物名称
自然金 含银自然金 银金矿 金银矿 含金自然银 自然银
2)少数 呈 六方最紧密堆积,具 六方 格子,锇型结构。
e.g. : 自然锇 、自然钌 …
Cu 型 结构
形态:
晶体呈 等轴粒状 或 六方板状, 集合体为树枝状、片状、块状 …
物理性质:
具典型的金属特性:
金属色,金属光泽,不透明。 H 低(Os、Ir 例外),解理不发育, 强延展性。G 大。电和热的良导体。
层间 :
分子键 .
鉴定特征: 鳞片状 、致密块状 、土状。 铁黑色 ~ 钢灰色,条痕 亮黑色, 半金属光泽 。 {0001} 极完全解理 , H 小(1~2)。G 小。性软,有 滑感, 易污手,可书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途 :
冶金工业: 作 高温坩埚铸件
机械工业: 润滑剂 电池工业: 电极
Chap. 8 自然元素矿物大类
§1 概 述
§2 主要矿物
§1 概 述
自然元素(native elements)矿物 : 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矿物。
金属互化物矿物:由2种或2种以上 金属以金属键结合而成的矿物。
已知的自然元素矿物种>50,约占 地壳总重量的1‰ ,分布极不均匀。 其中有些可显著富集,甚至形成矿床。
2)如 自然硫( -S ) :
8个 S 原子以共价键联结成 S8 环状分子,环分子间 为 分子键。
物理性质: H 低,性脆。G 小。熔点低。 电导热性差。
硫 的 八 原 子 环 的 顶 视 和 正 视 图
三、成因
不同的矿物各有其特点 :
1)ΣPt : 产于与超基性岩、基性岩 有关 的岩浆矿床中。 2)Au、半金属矿物 : 多为热液成因。
2.原子晶格
晶格中 质点 以共价键联结,
如 金刚石( C ) 。
物理性质: H 高,光泽强,具 脆性, 不导电。
3.分子晶格
1)如 石墨( C ) :
层状结构, 层内 具 共价键 ~ 金属键,层间 为 分子键。
物理性质:
具明显的异向性。金属光泽。 { 0001 } 极完全解理 ,H 低 。 电的良导体。
,
常呈浑圆粒状。
鉴定特征 : 浑圆粒状。 金刚光泽。极高的 H(10 ), 解理 { 111 } 中等。 日光曝晒后,在暗处发淡青蓝色 磷光,有“夜明珠”之称。
金刚石晶体
常林钻石晶体
a: 立方体
e: 四六面体
用途 :
名贵宝石、切削工具、研磨材料、 精密仪器的零件、钻头、尖端技术材料…
杂质 N 和 B 的含量 和 存在形式, 直接影响着 金刚石的 光、电、热 等 物理性能,成为金刚石分类的基本 依据。
金 刚 石 分 类
类 型
杂 质 元 素
N
B
物 理 性 能
备
注
I型
含量>0.1% , Ia 型 以聚集体形式, 呈极细小片状 含量 较低 , Ib 型 主要以 分散的 顺磁性 N 形式 Ⅱa型
一、化学组成
1.金属元素 : 主要包括 :
1) 部分铜族元素: Cu , Ag , Au 2) 铂族元素: Ru (钌) , Rh (铑) , Pd (钯) , Os (锇) , Ir (铱) , Pt (铂)
2.半金属元素 : As、Sb、Bi
3.非金属元素 : C、S
罕 见
混合型
晶体结构 :
等轴晶系,对称型 m3m
具立方面心格子。 C 原子 位于 立方晶胞的8个角顶和6个面中心,
以及 相间地 分布于 1/2 的 1/8 小立方晶胞的中心;C原子间以 共价键结合。 C.N. = 4 。
金刚石(a)和 石墨(b)的晶体结构
a
b
形态 : 多呈 { 111 } { 110 }
晶系 空间群 配位数 原子间距 键性 形态 颜色 透明度 光泽 解理 硬度 相对密度 导电性
硫
族
S
自然硫
Sulfer
三种同质多像变体: α-硫 95.6 β-硫、γ-硫 三种同质多像变体中,只有α-硫 在 自然条件下稳定,也就是常说的自 然硫。
形态:
晶形常呈双锥状或厚板状。往往呈致密 块状、粒状、条带状、土状、粉末状、 钟乳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