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相和歌
汉代汉族各种民歌的总称。它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的“徒歌”,后发展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终形成了以乐器与歌唱相和的形式。《晋书·乐志》载:“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即是指在弹弦乐器和吹管乐器的伴奏下击节而歌,可见此时的相和歌已经发展成唱奏并重的形式。事实上,这几种歌曲形式并无绝对的界限,只是艺术加工的程度不同而已。相和歌常用的乐器有节、笙、笛、琴、瑟、琵琶、筝等,主要的三种调式为清、平、瑟三调。相和歌大部分来自民间,是乐府歌曲中的精华部分。
乐府
我国古代音乐机构。据《汉书·礼乐志》载,乐府创立在元鼎五年(公元112年),但从出土文物看,乐府于秦朝始建,汉武帝时进行了扩建或改建。汉代乐府是主管俗乐的机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加工配乐,创作并填写歌词、创作和改编曲调,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和演奏。至汉衰落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撤销乐府,汉代乐府共存在了105年的时间。汉代乐府重视民间音乐的态度,不仅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高度繁荣,而且对其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此后几朝的乐府在此方面大为逊色,晋代有太乐乐府,《隋书》中太乐和乐府不分,至唐代大乐署之外无乐府,此后也不再有乐府机构。
《光明行》
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于1931年,1932年发表于《音乐杂志》第一卷第十期。全曲由四个主体段落加引子、尾声组成。在创作中吸收了欧洲音乐大三和弦的琶音进行和转调等手法。演奏技巧上采用顿弓和大段的颤弓技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具有首创意义。乐曲音乐风格清新明朗,乐观向上,表达旧社会知识分子追求进步和光明的心情。
郑卫之音
原指郑、卫等地区的民间歌舞音乐。郑、卫两国乃商遗民聚居地,因而郑卫之音实际上是一种保留了浓郁商族音乐风格的民间音乐。后世儒者扩大了郑卫之音的内涵,用以泛指与雅乐不同的、源自于民间音乐的俗乐,又名“新乐”以区别于代表古乐的雅乐。春秋以来,这种音乐影响日益扩大,逐渐有取代雅乐的趋势。
法曲
隋唐时期的一种音乐形式。又名“法乐”,始见于东晋《法显传》,因用于佛教法会得名。梁以后,形成以清商乐为主的法乐,至隋称为法曲,在唐代又吸收了道曲的部分,并受到极大重视。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认为,法曲接近于汉族民间音乐,所用的曲调和乐器近于汉族的清乐系统,风格优雅。《中国音乐词典》中将法曲视为大曲的一个品种,曲式结构与一般燕乐大曲无异。而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则认为法曲是区别于大曲的以器乐演奏为主的纯音乐形式,常从大曲中选出器乐与歌唱部分演奏和演唱。
正声音阶
中国古代音阶形式。其结构特点为:七声,半音位于四、五级和七、八级之间,也即五正声之外含变徵与变宫二个变声。这种音阶形式的理论根据源于《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篇的生律次序,在传世的先秦文献中并无结构及各级阶名的直接记载。从洛庄汉墓编钟的测音看已经有其存在,荀勖笛律中称之为“正声调”。20世纪20、30年代以来,又称为“古音阶”,后又名“雅乐音阶”,目前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正声音阶”。
《音乐小杂志》
我国最早的音乐期刊。1906年李叔同独立编创于日本,仅见一期。该刊包括“社说、乐史、乐典、乐歌、乐纂”等九栏十九目,内容主要有文章七篇、乐歌三首、词章五阙。其中“社说”栏《音乐小杂志序》是全书最有分量的音乐论著;“乐歌”栏以五线谱刊登了《隋堤柳》、《我的国》、《春郊赛跑》三首乐歌,对研究我国近代音乐创作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乐史”栏所刊息霜的木炭画“乐圣比独芬像”则是现见国内最早发表的贝多芬画像。该刊国内未见存书,今所见为孙继南先生寻访所得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藏书之复印本。
大同乐会
音乐社团。1920年由郑觐文等人发起成立于上海,宗旨是“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统筹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演奏古代雅乐、仿制古乐器、传授各种民族乐器演奏技艺、整理改编传统乐曲等。该会是活跃在20世纪20-40年代的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民族音乐社团,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太行山上》
二部合唱歌曲。杜涛声词,冼星海曲,1938年作于武汉。歌曲采用小调写成,前段铺以回响式的支声,曲调抒情而徐缓,表现了战士酷爱自由的情怀;后段则是充满战斗激情的进行曲。作品抒情性与战斗性有机结合,成功塑造了太行山上抗日军民满怀胜利信心、朝气蓬勃的形象。作品首唱于“汉口抗战纪念宣传周歌咏大会”,伺候迅速流传。
三分损益十二律
我国古代律制。用三分损益法生成十二律,生律过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音律篇》,十二律为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各律之间的音程关系并不均等,存在大半音(204音分)和小半音(90音分)的差别,因为所生出的最后一律仲吕不能循环复生黄钟,无法周而复始的旋宫转调,也由此解开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余年探索平均律制的篇章。
《问》
艺术歌曲。易韦斋词,萧友梅曲,作于1922年,初刊于歌曲集《今乐初集》。全曲结构严谨、情绪深沉,歌词偏于古雅,音乐借鉴德国古典歌曲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作者在祖国外受帝国列强凌辱、内有军阀混战的现实下,忧虑和不满的情感。
民间音乐家(1893——1950年)。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之子。自幼从父学习音乐,其音乐才华和技艺在18岁时被当地道教音乐界所公认。35岁时双目失明,在无锡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流传于世的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华彦均的创作和演奏的作品深刻的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五旦七声
古龟兹乐宫调理论体系。《隋书·音乐志》载,由龟兹音乐家苏祗婆传入。“旦”相当于中原学名词“均”,“五旦七声”即五种不同调高上,各按七声音阶构成七种调式,每旦七调,五旦共得三十五调,但其音乐结构和我国雅乐宫调不尽相同,所谓“七声之内三声乖应”。缪天瑞《律学》中认为,此理论可能与印度或阿拉伯音乐由血缘关系。隋唐时期的中原音乐吸收了五旦七调这种龟兹乐宫调理论。
《玫瑰三愿》
艺术歌曲。龙七词,黄自曲,作于1932年,发表于1933年出版的《春思曲》。作品分两段,第一段以叙事性手法表现玫瑰花平静优雅的神态;第二段展示其人格化的三个愿望,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对生活的憧憬、对幸福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作品音乐形象鲜明,和声语言丰富,形式严谨,笔调洗练,风格清淡典雅而又富有内在激情,体现出浓郁的古典文化精神。此曲堪称黄自的代表作品,至今仍为女高音的常演曲目。
麦新
词曲作家。原名孙培元,后改名孙默心,原籍江苏常熟,出生于上海。1935年参加救亡歌咏团体“民众歌咏会”,后加入“业余合唱团”等左翼音乐团体。1937年起进行抗战音乐宣传,1940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抗战胜利后迁职到东北新解放地区,1947年牺牲。麦新是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出色的活动家、编辑、优秀的词曲作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其代表作有《只怕不抵抗》、《大刀进行曲》,此外还曾发表多篇关于音乐创作、音乐运动、音乐批评等方面的文章,如《略论聂耳的群众歌曲》、《关于创作儿童歌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