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中量化评价体系与激励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学习活动
评价体系与激励策略
许艳红葛庆龙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评价是激励、唤醒与鼓励的重要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构建起科学的学生学习活动量化评价体系,对于构建“一五三”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我校现行的课堂学习活动量化评价办法存在的问题。

我校在构建“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之初,课堂量化评价模式是以课堂展示活动为主要评价对象,即“四项”评价办法——复习评价、展示评价、点评评价和质疑补充评价。

教师针对学习小组在这四个教学环节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在课堂结束之前,对各项得分进行汇总,得出本节课各学习小组的量化评价结果。

我校现行的课堂学习活动量化评价办法当时是针对我校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压抑沉闷的情况制定的。

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之初,这种评价方式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改善课堂学习气氛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成效。

但随着“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的逐渐完善与成熟,这种相对简单的评价方式与方法,并不能全面地评价一堂课中学生全部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这种评价方式与方法也渐渐失去了兴趣,其在课堂上的激励作用也不如一开始实施时那样显著。

如何构建适合高中语文学科的课堂量化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激励功能是当前我们课题组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二、“一五三”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评价的要素与评价内容。

要想构建语文课堂教学量化评价体系,首先要弄清课堂评价的要素与评价内容——评价的主体是什么,评价的对象是什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

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从课堂教学的主客体而言,所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人——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是评价主体。

这样的多主体评价方法,才会使评价结果趋于公正与客观。

因此,在构建新的量化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多样化是我们的一个追求。

要想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一个学习小组或者个人的学习活动,就应该充分考虑到与学习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只有这样,我们的评价结果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这种评价结果才会发挥出它的诊断与激励功能——因为结果是真实的,它才会是有效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因此我们认为,除了现在采用的“四项”评价之外,我们还应该对学生的所有课堂学习因素进行评价,如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习惯、情感与意志、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等。

概括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评价:
1.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

学生在学科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智育得到发展很重要。

因而首先要明确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是否正确,由此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求知欲。

2.评价学生的语言形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要让学生学会准确地表达思维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语言的准确性作出评价,还要对语言表达是否流利、通顺、简洁等方面作出评价。

通过这些方面的评价使学生学会锤炼口头语,同时也可以把这些评价要求向书面语迁移。

3.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

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思维的正确性,还要从思维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发散性等方面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4.评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

如一位教师在即将下课时对全班同学的学习作如下评价:“今天一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读课文提出疑问,然后全班共同讨论,解决了问题。

这种学习方法体现了学习中的团结协作精神。

”这样的评价,体现了教师对学生通过努力,进行获取、形成、发现知识过程的肯定,有利于学生保持这种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三、“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学习活动评价办法
1.重视团体量化评价,通过对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来调动小组的学习活力。

“一五三”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发挥学生团队力量,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因此只有坚持对学习团体进行评价,我们才能更好地落实分组教学这一教学模式。

因此,在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评价过程中,要将对小组的评价纳入到课堂量化评价中,以这中量化评价办法,促进小组的整体学习积极性,从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对小组学习活动的评价办法见《莘县二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法》
2.重视对学生个体的量化评价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激励学生个体,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团体评价虽然可以大范围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每一个学生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着不同于别人个性,我们强调团队合作,但也不能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要重视对个体学生的各种评价。

具体评价方法上,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小组进行整体评价,由学生个人和他所在的小组进行小组成员的各种评价。

3.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要以正面评价为主,通过正面的、肯定表扬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对于课堂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它的功用之一就是激励与唤醒。

我们教师在关注公平公正的同时,要特别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

通过这种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持久的语文学习热情。

4.语文课堂学习活动量化评价记分办法
在课文课堂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小组的评价采用5分制,教师根据课堂大比武评价表中的原始得分排出名次,按1、2名5分、3-5名4分、6-9名3分给小组计分,由语文学科班长每节课统计。

对小组成员个体的评价得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每一节课后,由语文学习小组组长组织全体成员对6名组员进行评定,按照他们在课堂上不同的表现分为三个等次,1、2名记5分,3、4名记3分,5、6名记2分;二是自己小组在本节课的团体得分。

两项分数相加,就是在本节语文课上的个人得分。

四、语文课堂学习活动量化评价的激励措施
对于语文课堂量化评价结果,语文科班长要每周一统计,根据各小组的分数评出语文周冠军学习小组;各语文学习小组内评出本周的语文学习明星个人。

对于周冠军组与明星个人,在班级文化长廊上进行公开表彰。

在班级晋级中,语文量化评价结果与其它各科的结果共同做为晋级依据,每月晋升一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