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旋稳定航天器的姿态确定与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 Eo
扫描线
λ
μ/2 μ/2 γ γ
θS
θe
r Eo
r
ρ
S
Ei
ρ
θSe
E
ρ
ຫໍສະໝຸດ Baidu 天底角解算
在球面三角形ZEEi中,余弦公式
cosρ = cos γ cos θ e + sin γ sin θ e cos μ / 2
μ及ρ已知,求解θe
cos θ e =
cos ρ cos γ ± sin γ cos
μ
a=ν,b=σ′ A=β,B=σ cos(90°-b)=ctg(90°-a)ctgA
A
c
90°-b
90°-a B
tgν = sin σ ′tgβ
cos(90°-a)=ctg(90°-b)ctgB
tgσ ′ = sin νtgσ
需注意的问题
因反余切的值域是(0, π) ,太阳角θS唯一确定; 通常安装角ν=0,两条狭缝相交于卫星赤道上; 当太阳光线与自旋轴垂直时,敏感器的输出Δt=0; 可将两个狭缝错开一个圆周角β; 当太阳光垂直射向自旋轴时,μ= β; 太阳角θS的计算公式为: ctgθ s = ctgσ sin( μ − β ) 太阳方向的姿态观测方程 S⋅Z=cosθs
L⋅Z=cosθe
陆标 L 地球 Z PN
§3.2 自旋姿态确定
3.2.1 3.2.2 3.2.3 3.2.4 自旋姿态的几何确定 自旋姿态确定的最优估计 姿态确定的精度 姿态确定的几何限制
3.2.1 自旋姿态的几何确定
双矢量定姿的基本思想 双锥相交法 改进的双锥相交法
自旋姿态确定的太阳-地球方式
测量工具
姿态敏感器
姿态信息测量
不能直接测出自旋姿态; 只能观测到空间中某些参考体相对卫星的方向; 测量自旋轴与参考体方向之夹角; 夹角也不是直接得到的,只能测得与夹角相关的信息。
姿态确定
参考天体在赤道惯性系中的方向可以精确确定; 根据夹角和参考天体的方向,确定姿态。
自旋姿态测量的基本概念
测量假设
卫星的自旋轴、几何轴、角动量轴一致,在空间恒定
θSe
E
ρ
注意事项
限制条件
cos θ se sin γ cos μ 2 − cos β sin θ se cos λ ≠ 0
姿态观测方程 E⋅Z=cosθe
3.1.5 陆标和星光方向的测量
同步气象卫星
上装有观测云和地表的扫描辐射计 光学视场很窄(几十微弧度) ,灵敏度高 观测地面的分辨率达0.5~1.5Km,可以分辨地球表面的陆标 网格式扫描
常值
⎛ cos β (t ) 0 sin β (t ) ⎞⎛ cos ϕ 0 sinψ 0 ⎞ 滚动角ϕ:自旋轴与其在LH上投影的夹角 ⎟ 偏航角ψ:自旋轴在LH上投影与俯仰轴的夹角 ⎟⎜ ⎜ P =⎜ 0 1 0 ⎟⎜ cos ϕ 0 cosψ 0 ⎟ β(t):卫星从t=0起沿轨道转过的角度 Z 北极 ⎟ ⎜ − sin β (t ) 0 cos β (t ) ⎟⎜ sin ϕ 0 ⎠ ⎠⎝ ⎝
a=π/2-θs b=μ+σ′ A=β cos(90°-b)=ctg(90°-a)ctgA
tg (π / 2 − θ s ) = sin( μ + σ ′)tgβ
A
90° b a
B
c
90°-b A
c
90°-a B
直角球面三角形DEB
任一元素的余弦等于与其相邻两元素余切的乘积; 任一元素的余弦等于与其不相邻两元素正弦的乘积。 直角球面三角形DEB
第三章 自旋航天器姿态确定与控制
§3.1 §3.2 §3.3 §3.4 自旋姿态信息测量 自旋姿态确定 自旋稳定航天器的运动特性 自旋稳定航天器的姿态控制
§3.1 自旋姿态信息测量
3.1.1 3.1.2 3.1.3 3.1.4 3.1.5 自旋姿态的描述 自旋姿态的测量原理 太阳方向的测量 天底方向的测量 陆标和星光方向的测量
双矢量定姿的基本思想
自旋卫星上任一种观测某个参考天体的姿态敏感器, 都可以得到两个反映姿态的测量信息,并由此导出该 参考天体在固连的星体坐标系的方向; 在实际应用中,得出的两个测量值是姿态敏感器观测 到参考天体的时间和自旋轴与该天体方向的夹角; 要确定自旋卫星自旋轴的赤径、赤纬和卫星自旋的转 角,只观测一个参考天体是不够的; 如不考虑卫星自旋转角的确定,则有用的测量值只是 夹角,还需观测第二个参考天体; 双矢量定姿——双锥相交法。
3.1.1 自旋姿态的描述
自旋姿态P—自旋轴的方向—星体的某惯量主轴
⎛ P ⋅ ox ⎞ ⎛ cos δ cos α ⎞ ⎜ ⎟ ⎜ 赤道惯性坐标系内的表示: P = ⎜ P ⋅ oy ⎟ = ⎜ cos δ sin α ⎟ ⎟ ⎜ ⎟ ⎜ P ⋅ oz ⎟ ⎜ sin δ ⎟ ⎝ ⎠ ⎠ 轨道坐标系内的表示(3-1-3) ⎝
扫描线
地球 1.5°
穿入脉冲
Z
敏感器的安装
红外望远镜的光轴与自旋轴的夹角—安装角γ 卫星自旋一周,光轴在空间扫出一个圆锥,半锥 角为γ 扫描锥与地球相交时,敏感器的光轴将穿越地球 由于地球辐射与宇宙空间辐射的不连续性,敏感 器输出产生突变
测量信息的处理
Z
红外地球敏感器穿越地球的弦宽 μ = ω (t 0 − t i ) = ω ⋅ Δt 从卫星看到地球的视角 ρ = arcsin(Re r )
λ = ω [(t i + t 0 ) / 2 − t s ]
ts为S1出现脉冲的时刻
天底角解算
在球面三角形ZSE中,余弦公式
cos θ se = cos θ s cos θ e + sin θ s sin θ e cos λ
cosρ = cos γ cos θ e + sin γ sin θ e cos μ / 2 `
B c
a b A
C
两只红外地球敏感器测量模式
北地球敏感器:安装角γN <90°; 南地球敏感器:安装角γS >90°。 两只地球敏感器测得的弦宽
cos ρ = cos γ N cos θ e + sin γ N sin θ e cos μ N 2 cos ρ = cos γ S cos θ e + sin γ S sin θ e cos μ S 2 计算天底角 tgθ e = (cos γ s − cos γ N ) (sin γ N cos μ S 2 − sin γ s cos μ S 2)
双锥相交法
利用两个参考天体来测量自旋姿态
⎧C1 ⋅ Z = cos θ 1 ⎪ ⎨C 2 ⋅ Z = cos θ 2 ⎪Z ⋅ Z = 1 ⎩
Z = α 1C1 + α 2 C 2 + α 3 (C1 × C 2 )
α1 = (cos θ1 − cos θ 2 cos θ12 ) sin 2 θ12
地球表面的陆标
扫描辐射计
地磁场
磁强计
3.1.3 太阳方向的测量
V型狭缝式太阳敏感器 敏感器的安装 姿态信息的测量 太阳角解算 需注意的问题
V型狭缝式太阳敏感器
两个配置成V型结 构的狭缝敏感器 狭缝内装有敏感太 阳光的接收元件 狭缝使太阳光的视 场呈扇形平面
V1
光学系统
硅光电池 V2
敏感器的安装
2
2
(sin 2 γ cos 2
2
μ
2
2
+ cos 2 γ − cos 2 β )
1 2
cos γ + sin γ cos
μ
2
θe是双重真伪解,在几何上都有意义
需利用先验姿态估计值或其它附加信息,解决真伪 判别问题
球面三角形的余弦公式
边的余弦公式 cosa = cos b cos c + sin b sin c cos A cosb = cos c cos a + sin c sin a cos B cosc = cos a cos b + sin a sin b cos C 角的余弦公式 cosA = − cos B cos C + sin B sin C cos a cosB = − cos C cos A + sin C sin A cos b cosC = − cos A cos B + sin A sin B cos c
3-1-3Euler角与赤经、赤纬的转换
α = ψ − 90 o
O
α
P
δ
Y
δ = 90 o − θ μ = ψ + arctg (cos θtgϕ )
X
3.1.2 自旋姿态的测量原理
如何测量自旋姿态? 自旋姿态测量的基本概念 双锥相交法(几何法)测量原理 代数法测量原理 常用的参考天体
如何测量自旋姿态?
地球敏感器并不是在轨道所有位置都能敏感到地球
自旋轴在惯性空间中定向,而卫星的天底方向是变化的; 特定条件下,如自旋轴垂直于轨道平面,则可以; 在过渡轨道上,卫星姿态多次机动,自旋轴不在轨道面法线上; 当自旋轴位于轨道平面内时,地球敏感器的观测弧段最短; 两只地球敏感器同时观测到地球的弧段很短。
“红外地球敏感器+太阳敏感器”模式 安装要求 测量信息及处理 天底角解算 注意事项
S1狭缝敏感器平面视场与自 旋轴平行 S2狭缝敏感器平面视场倾斜 两个狭缝敏感器的夹角为σ S1在单位天球上的投影是子 午圈的一部分 S2在单位天球上的投影是与 该子午圈夹σ角的大圆一部分
Z
ω
S1 S2
β σ
σ
姿态信息的测量
自旋一周,两个敏感器各扫过太阳一次,分别输出 一个电脉冲; 两次扫过太阳的时间及间隔包含姿态信息。 第1圈时刻 S1 S2 t1 1 t2 1 第2圈时刻 t1 2 t2 2
tgθ e = cos θ s cos ρ − cos γ cos θ se cos θ se sin γ cos μ 2 − cos β sin θ se cos λ
θS λ
Z
μ/2 μ/2 γ γ
注:在确定的时刻,根据太 阳历和轨道数据,可以计算 出太阳—地心角θse
θe
扫描线 Eo S Ei
ρ
安装要求
太阳敏感器SS 的狭缝S1与地 球敏感器ES的 光轴位于同一 子午面上。
λ
Z
μ/2 μ/2 γ γ
θS
θe
扫描线 Eo S Ei
ρ
θSe
E
ρ
测量信息及处理
在卫星自旋的一周内,从SS和ES的测量信息可以计 算地中脉冲与S1脉冲之间的角度间隔; 从几何角度看,此角度间隔就是太阳—自旋轴平面 与地心—自旋轴平面的夹角,即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自旋轴的转角(太阳—地心转角):
O
天体锥
两个天体锥,两个夹角 存在两条交线,只有一条为自旋轴
代数法测量原理
每个天体锥对应一个观测方程 多个观测方程联立求解
⎧ P ⋅ C1 = cos θ1 ⎪ ⎪ ⎨ P ⋅ C 2 = cos θ 2 ⎪ ⎪P =1 ⎩
常用的参考天体
太阳
V型狭缝式太阳敏感器
地球
自旋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
星座
扫描辐射计
太阳角解算
太阳
ω μ
Z
μ角的计算
1 μ = ω (t12 − t1 ) = ω ⋅ Δt 1 1 ω = 2π (t 2 − t1 )
S S1 S1 S2
θS
D
直角球面三角形SCB
tg (π / 2 − θ s ) = sin( μ + σ ′)tgβ
σ
O
ν
C
直角球面三角形DEB
tgν = sin σ ′tgβ tgσ ′ = sin νtgσ
单位天球
以卫星的质心为原点作一个单位天 球,卫星自旋轴的单位矢量的端点 位于天球上的某一点; 参考天体方向的单位矢量可用天球 上的某一点表示,天球上两点的弧 长就是从卫星上看到的两个参考体 之间的夹角。
参考天体方向
自 旋 轴
天体锥
夹角
天体锥
O
双锥相交法(几何法)测量原理
C1 C2
自 旋 轴
θ1
θ2
α 2 = (cos θ 2 − cos θ 2 cos θ12 ) sin 2 θ12
2 α 3 = ± (1 − α12 − α 2 − 2α1α 2 cos θ12 ) sin θ12
存在的问题
双重姿态解,必须判别真伪; 姿态确定精度不仅与参考矢量的测量精度有关,还与两个 参考天体的夹角有关; 未充分利用两个敏感器的姿态信息,局限于几何概念。
3.1.4 天底方向的测量
自旋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 敏感器的安装 测量信息的处理 天底角解算 两只红外地球敏感器测量模式 “红外地球敏感器+太阳敏感器”模式
自旋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
扫描机构是自旋卫星 视场很尖细的红外望 远镜(约1.5°) 视场随卫星旋转而穿 越地平 辐射强度突变使探测 元件输出突变 产生“地入”“地出”两 个脉冲 穿出脉冲 时刻ti、to,地球弦 宽,包含姿态信息
μ
β
E
σ′
B
计算太阳角
ctgθ s = sin( μ + σ ′)tgν / sin σ ′ = tgν cos μ + sin μ / tgσ cosν
直角球面三角形SCB
C
任意一个元素的余弦等于与其相邻 两元素余切的乘积; 任意一个元素的余弦等于与其不相 邻两元素正弦的乘积。 直角球面三角形SC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