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知道常见的几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并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身边常见物质,
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在活动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化学实验的变化美,增
进学生对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教学重点]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氢氧化钠固体、20%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镊子、烧杯、蒸发皿、点滴板、滴管;溶液导电
性实验仪器。
学生准备:生石灰干燥剂、生鹌鹑蛋。
演示 [实验10-7]
思考:
1.通过此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什么性质?为什么氢氧化钠又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
2.根据这一现象,你能提醒大家在使用NaOH时要注意什么?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该怎么自我救助?严重腐蚀。
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
在使用NaOH时必须十分小
心。
安全知识教育。
提出问题:
你能利用桌面上的生石灰干燥剂和水将一枚生鹌鹑蛋煮熟吗?
讨论、交流提出假
设,然后设计实验方
案。
至少4包生石灰干
燥剂能将一枚生鹌鹑
蛋煮熟。
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探究。
按照自己的想法“加
工”鹌鹑蛋。几分钟后,
烧杯内有声音,水和生石灰
一起沸腾。冷却后,发现鹌
鹑蛋的蛋白已经凝固,证明
已被煮熟。同时烧杯中液体
分层,上层为清液。
寓教于乐。因为是
学生自备药品,所以学
生实验起来气氛热烈,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和自主性,体现了课改
新理念。
思考:
1.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2.可选用什么么物质来确定上层清液显碱性?
3.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鉴定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
思考、交流,尝试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酚酞试液……
马上想到用二氧化碳
气体……
由浅入深,培养学
生的思维的深刻性和
科学探究的精神。
提出问题:
哪位同学能通过实验揭开“白纸显红字——NaOH“的秘密?
学生完成实验,分析现
象,得出结论:白纸显红字
实际上是纸上酚酞遇NaOH
溶液变红。
培养学生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演示“不吹自大”的气球。
学生观察现象:气球逐渐胀大。
通过有趣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提出问题:
气球为什么不吹自大?请同学们就此问题进行交流。
点拨:
回顾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其化学方程式。
大胆猜测:可能是NaOH
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
应。
Ca(OH)2+CO2=CaCO3↓+H2O
培养学生观察实
验现象和分析现象的
能力。
分析归纳:
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气球
变大,实质是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
化学反应。
教师指导此类化学方程式的写
法。
思考、交流,尝试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 CO2 ==Na2CO3+H2O 形象记忆,突破难
点,便于学生掌握。
投影:
工厂烧含硫的煤会产生大量SO2
气体,污染环境,一般可通过烧碱溶
液吸收,为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
论:SO2能与NaOH反应,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SO2==Na2SO3+H2O
通过STS习题培养
学生解决生活中具体
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
保护环境的教育。
思考:
1.氢氧化钠应该如何保存,为什
么?
2.能否用氢氧化钠来干燥CO2和
SO2气体?为什么?
3.还有什么物质可以用作干燥
剂?
应密封保存。因为NaOH
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
还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
质。
不能。互相之间能发生
反应。
浓硫酸。
可以投影干燥管。
引导学生观察实
验中的现象,再把实验
中的现象转化为解决
问题的理论,让学生感
受化学、体验化学。
引导归纳: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可以知道,碱
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通过交流总结出碱的
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⑴能使酸碱指示剂显
示不同的颜色。
⑵能与某些非金属氧
化物反应,生成水。
及时总结归纳有
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演示[实验10-9]
思考:
1.金属为什么能导电?
2.大胆预测:酸和碱溶液为什么
会导电呢?
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溶液导电是由于溶液
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结合其他学科知
识,分析现象,提出问
题。
提出问题: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酸有些相似
的化学性质,碱也有一些相似的化学
性质,为什么呢?
产生了认知冲突。
讨论、交流,大胆猜测。
通过创设问题情
境,使知识的获取过程
成为学生主动分析解
决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