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政策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志医改启动的事件主要有两个:一是 1985年1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贯 彻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的决定》精神,部署全面开展城市卫生改革 工作;二是同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 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该 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 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 子,把卫生工作搞好”,由此拉开了医疗机 构转型的序幕。
为了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1985年8月卫生部 下发《关于开展卫生改革中需要划清的几条政策界 限》。1989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等部委《关于扩 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文件提出五点: 第一,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第二,开 展有偿业余服务;第三,进一步调整医疗卫生服务 收费标准;第四,卫生预防保健单位开展有偿服务; 第五,卫生事业单位实行“以副补主”、“以工助 医”。其中特别强调“给予卫生产业企业三年免税 政策,积极发展卫生产业”。这个文件进一步提出 通过市场化来调动企业和相关人员积极性,从而拓 宽卫生事业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程
通过回顾中国医改30年历程,梳理重大历史事件、重要 文献和重大举措,刻画中国特色医改的历史轨迹和探索的过 程,使我们能对卫生医疗领域的认识不断深化。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第一阶段:1978~1984年Fra bibliotek本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损害 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 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第四种观点:我国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国 民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 居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服务的部门,具有经 济性质,包括生产性质、商品性质、经营性质 等。
第五种观点:自古以来卫生事业就是社会 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具有多种文化功能。如今 我国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部分, 具有文化性质,包括伦理性质等。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新医改政策解读
内容提要
1、第一节 中国医改的历史回顾 2、第二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 第三节 2009—2011年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的五个重点
第一节 中国医改的历史回顾
一、我国卫生事业性质定性的历史演变
关于我国卫生事业性质,改革开放以来, 一直存在争议,提出种种属性。卫生事业的性 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改革和建设实践的现实 问题。它不仅决定着卫生事业建设的方向和道 路,决定着卫生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也决定着 医改的成败。
1985年可谓是医改元年,在这一年我国正式启 动医改,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 放开搞活,提高医院的效率和效益”。这一时期的 改革主要关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基 本上是复制国企改革的模式。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 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 面展开。这一时期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加强经济 管理到经济体制、科技、教育、政治体制等各个领 域全面展开。 这为1985年中国医改全面展开奠定了 基础。
第一种观点:我国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福利事业, 具有福利性质。这是传统的、居于主导地位的观点, 至今仍有许多人持这种观点。
1. 第二种观点:我国卫生事业是社会主义公 益事业,具有公益性质。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 越来越多,但是如何理解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 至今还未有明确的阐述。
2. 第三种观点:我国卫生事业既是社会主义 福利事业,也是社会主义公益事业,既具有福 利性质,也具有公益性质。其具体提法有两种: 一是“我国卫生事业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 二是“我国卫生事业是福利性的公益事业”。 所谓“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 业”,可以纳入“福利性的公益事业”之中。
1956年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发文,明确规定了医 疗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质。
1980年代初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伊始面临的首 要基础理论政策问题就是重新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 “卫生事业性质”, 这引发了全国有关卫生事业性质 的争论,当时这种争论罕见地处于百家争鸣和白热化 的状态。当时国内卫生经济学界从多层次、多角度论 述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概括说来,有下列5种观点。
1979年,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提出“运用 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 出“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到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上”。
标志性的事件是同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 《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接着 又开展了“五定一奖” (即定任务、定床位、定编
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定经济补助、完成任务奖励) 和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的办 法,并展开了试点。对于这一改革,钱信忠认为 “对推动医药卫生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但对 此持反对意见者,大有人在。
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医院管理,这时已显露 出诸多弊端,改革已成大势,随后加强医院管理的 政策相继出台。198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院 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 理的意见》,开始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 局面。 在此基础上,1982年卫生部颁布《全国医院 工作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对医院相关工 作要求。
本阶段是恢复与改革之间的过渡时期,1980年之前基本 上进行恢复性质的建设工作,1980年之后当建设全面展开使 更多的弊端显露出来,重点开始向改革转移,其中主要的是 医疗机构内部的一些调整。但是这些调整都只是管理上的修 修补补,只能算是医院改革,并没有涉及体制上的变革。所 以说这个阶段只是医改的孕育期。
在加强对医院管理的同时,也开辟了医疗主体 多元化的先河。1980年,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 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这为转 变国有、集体医疗机构一统天下,形成多种所有制 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机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一 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促使 国有医院的改革进行。
第二阶段:1985~1992年
200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我 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 公益事业,”从此正式确立了我国卫生事业 公益性与福利性的双重属性,而以公益性为 基本属性,福利性为非基本属性。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 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了我国卫 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提出了体现公益性质的 一系列重大举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