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和WiFi的智能室内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单片机和WiFi的智能室内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作者:史艳红孙琼菲
来源:《物联网技术》2019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应用已扩展到多个行业领域。

文中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与WiFi的智能室内环境监控系统,利用手机实现环境参数的监视与设备通断控制。

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系统、WiFi网络及手机界面组成。

单片机以STC89C52為主控芯片,采用DHT11温湿度复合传感器、GY-30光照传感器实现参数检测,并扩展继电器模块,控制电器设备。

采用嵌入式UART-WiFi转换模块HLK-M35作为AP热点,构建WiFi无线网络,实现单片机与手机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

基于Android studio开发环境及Java语言开发手机APP,利用手机实现参数监视与设备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系统具有环境温湿度、光照强度参数自动检测与监视、电器设备控制等功能,运行稳定可靠,手机界面清晰直观,操作简便。

关键词:单片机;传感器;继电器;WiFi;AP热点;手机APP
中图分类号:TP274;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9)04-00-03
0 引言
智能家居系统的概念在20世纪就被提出,但其产业化近年才逐步开始,目前处于初期形成与长期发展的临界点。

智能家居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及空调控制等多种设备连接起来,提供多种多样的功能,如手机或电脑远程电器控制功能、温湿度参数检测功能、光照强度检测功能等[1]。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式丰富多样,如本地控制、手机远程控制、网络控制、定时控制等,多样的控制方式可以避免繁琐的过程从而提高效率。

其目标是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及高效便利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环境信息采集、通信模块及控制与执行机构三部分,其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多种多样。

与智能家居类似,工农业生产中(如独立工业生产车间、农业蔬菜大棚)与室内工作场合也提出了类似的智能室内环境监控要求。

本文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与WiFi技术的智能室内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是智能化监控需求的实现方式和应用设计,能够实现室内环境参数检测与设备控制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本文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负责采集数据的控制节点,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选配相应的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及继电器模块;负责广播信息的AP节点,构建WiFi网络,实现单片机与手机APP之间的信息交互;安装有应用软件的手机移动终端,既可接收显示传感器数据,也可发送指令至单片机,控制电器设备通断[2-3]。

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客户端功能,用户接入WiFi网关后可通过APP客户端实时了解室内环境信息(传感器检测到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二是设备控制功能,用户打开手机APP,通过点击操作按钮即可控制电器设备通断。

2 单片机系统硬件设计
单片机部分主要负责检测室内的环境参数,如检测温湿度、光照强度及执行电器通断控制。

该部分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温湿度传感器选用DHT11模块,光照传感器选用数字光强强度传感器GY-30模块[4]。

DHT11温湿度传感器可测量相对湿度与温度,采用数字输出方式,具有超长的信号传输距离、超低能耗等特点。

该传感器采用单总线通信协议,与STC89C52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交换由此单总线(DATA)完成。

本文设计中,以1路信号为例,单总线外接一个4.7 kΩ的上拉电阻,与单片机P1.2口连接,当总线空闲时,被上拉电阻拉高为高电平。

光照传感器GY-30的光谱灵敏度特性接近视觉灵敏度,对应广泛的输入光范围,且功耗低。

该传感器支持I2C 总线接口,输出对应亮度的数字值。

STC89C52单片机通过I2C接口向传感器发送控制命令并读取环境光照数据。

本文设计中,以1路信号为例,光照传感器的I2C 总线时钟线SCL、数据线SDA分别与单片机P1.0,P1.1端口连接。

电器设备通断控制选用松乐SRD-05VDC-SL-C电磁继电器模块。

该继电器有5个引脚,2个引脚为继电器线圈端子,3个引脚为继电器的触点引出端,其中一个是公共端,与另外两个触点分别构成一对常闭触点(NC)与一对常开触点(NO)。

本文设计中,扩展3个电磁继电器控制3台电器设备,单片机接收来自手机的电器设备通断控制信号,经P2.0~P2.2端口输出到继电器线圈,实现电器设备通断。

单片机系统接线关系如图2所示。

3 无线数据传输设计
数据传输采用WiFi网络实现,选用海凌科电子公司设计生产的嵌入式UART-WiFi(串口-无线网)模块HLK-M35。

该模块使用IEEE 802.11协议栈网络标准,无线传输速率高达150 Mbit/s,信道可达14个,频率范围为
2.4 G~2.483 5 GHz,发射功率为14~18 dbm,有串口及GPIO接口,串口波特率最高为115 200 bit/s,传输距离可达100~300 m,TCP最大连接数为4,工作温度为-20~70 ℃。

它基于通用串行接口,内置TCP/IP协议栈,可实现用户串口-无线网(WiFi)之间的转换。

HLK-M35模块可以配置为无线STA或AP,以便实现串口转WiFi STA或串口转WiFi AP。

HLK-M35模块支持串口透明传输模式,其优点是串口可即插即用。

当模块以透明传输模式运行时,用户只需配置必要的参数。

得电后,该模块可自动连接到设置的无线网络与服务器。

本文设计中,HLK-M35模块设置为AP热点模式,手机可直接连接该模块,方便对用户设备进行监控[5-6]。

HLK-M35模块的RX及TX端与单片机收发端P3.0,P3.1交叉连接。

4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包括单片机系统程序设计与手机控制中心APP软件开发两部分,两者协同工作,共同实现环境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显示与设备操控。

4.1 数据采集与处理单片机主控程序设计
单片机系统上电后,单片机以及各模块初始化,开串口中断进入无限循环,后续依次为温湿度数据采集、光照数据采集、判断手机控制信号等。

温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均为每隔1 ms采集一次环境参数数据并发送至串口,串口按照湿度数据、温度数据、光照数据依次调用子函数发送,发送完毕后软件将TI清零。

在串口发送数据的同时等待串口接收中断,当有手机发来控制指令信息时,串口接收并解析数据,控制继电器动作,通断电器设备[7]。

单片机系统主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4.2 手机APP软件设计
本文采用安卓系统手机作为上位机,开发的手机APP具备三种功能:建立与服务器连接,在手机界面查看室内温湿度和光照强度信息,点击手机界面按鈕控制电器设备通断。

程序设计主流程如图4所示。

手机APP在Android Studio环境下采用Java语言开发。

程序开发采用多线程技术,为避免主线程被阻塞,监听服务器消息放于子线程中运行,使用Runnable接口的方式定义子线程。

由于Android不允许在子线程中进行UI操作,故采用异步消息处理Handler,在子线程中监控服务器,然后根据what值在Handler中进行判断,处理message中的信息,刷新UI中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数据。

部分关键Java程序如下:
当利用手机按钮控制电器设备通断时,在MainActivity中为每个按钮的点击事件注册监听器。

每当点击按钮时,就会执行OnClickListener()。

此类功能主要用到UI、服务、提示、Socket等技术[8-10]。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系统很好地实现了环境参数的获取、显示及电器控制。

手机APP实验界面如图5所示。

5 结语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与WiFi的智能室内环境监控系统,利用手机即可实现对室内环境参数的检测与设备控制。

该系统包括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与电器控制节点、由HLK-M35通信模块构建的负责广播信息的WiFi AP节点及安装有应用软件的手机移动终端三部分。

实验结果表明,三者协同工作,能够完成室内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要求的温湿度、光照强度自动检测、电器设备控制等功能,具有高可靠性、良好的适用性及扩展性,是一种较好的智能室内参数检测与设备控制的实现方式。

参考文献
[1]盛仲飙.WiFi无线网络技术及安全性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6):1-3.
[2]陈歆,冯平,宋涛.基于WiFi物联网水产环境智能监控仪表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7,40(22):119-121,124.
[3]蔡冬玲.基于WiFi的照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物联网技术,2017,7(6):47-48.
[4]李朝青,刘艳玲.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
[5]冯智磊.基于WiFi网络和单片机的智能室内LED照明系统设计[J].电气应用,2015,34(2):40-44.
[6]郑希,王一甲,周金治.基于WiFi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6,35(7):67-68.
[7]马忠梅,王美刚,孙娟,等.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
[8]江燕良.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远程控制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12,38(8):129-132.
[9]郭霖.第一行代码[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10]黄永丽,王晓,孔美云.Android应用开发完全学习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