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四重奏——近代以来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饰时尚的追求
• 20年代初,旗袍开始成为沿海城市妇女的时髦,旗袍大胆 体现女性的曲线美,成为上流社会女性的时装。 • 一般城市女性的服饰也朝着自然简便开放的方向发展。流 行无领、袒臂、露胫的服装。
• 五四以后,风行女子剪发。1920年后,女子 剪发逐渐增多。短发成为新女性的标志。
• 妇女解放运动只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方面, 但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封 建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控诉。推动人 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为新 文化、新思想传播与普及提供文化载体。
• 封建家庭教育男尊女卑 ,认为女 子无才便是德,不鼓励女子受教 育。 • “女子但令识字,教之孝行礼节, 不必多读书。” • 封建社会时期,各个书院均不招 收女性。 • “女子止主中馈女红纺织之事, 不得操夫之权,独秉家政,及预 闻户外事。”
1906年,鲁迅在日本三番五次接到母亲催归完婚的电 报。鲁迅回说,让姑娘另嫁他人为好。母亲电报的 内容改为:母病速归。孝子鲁迅匆匆回国,等待他 的当然是一场婚礼。这位生性开朗、喜读小说的母 亲鲁瑞,一生与鲁迅情感极好,唯独在儿子婚姻这 件事上,做了她应该做又万不该做的。 • 传统婚制把他请进了婚姻的城堡,但他把朱安当 成“母亲送给我的一份礼物,我自当好好供养。但 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从此,两人分别陷身婚姻 的坟墓,一人在里头,一人在外头,只有荒原与冷 雨,两人都吞噬了无尽的苦涩。
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装饰陋习。其具体做 法是用一条狭长的布袋,将妇女的足踝紧紧缚住, 从而使肌骨变态,脚形纤小屈曲,以符合当时的审 美观。在缠足时代,绝大多数妇女大约从四、五岁 起便开始裹脚,一直到成年之后,骨骼定型,方能 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直到老死?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 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 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 咏缠足的第一首词。 缠足通过外力改变脚的形状, 严重影响了脚的正常发育,引起软组织挛缩,这个 痛苦的过程是用言语不足以描述的。而一千多年以 来中国的千千万万的女性从小就要经受这样的痛楚, 不情愿的忍受这种从心理和身体上的摧残。
• 鲁迅虽然是个“刀笔
吏”,但在旧婚姻面 前,他也无能为力, 无法左右自己的婚姻。 传统婚制把他请进了 婚姻的城堡,但他把 朱安当成“母亲送给 我的一份礼物,我自 当好好供养。但爱情 是我所不知道的”。
新文化运动后婚姻观
•平等、自由,自由恋爱,大胆追求爱情 •一夫一妻制,女性享有同男性一样的婚姻权 •家庭关系: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观念,当有互相扶 助的责任
孙中山为追悼秋瑾写的匾额
• 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参政运动虽然最终未 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使“妇女参政”的要 求仅仅停留在一些先进人士的头脑当中。 但是这是中国妇女们站起来历史中重要的 一笔。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前人们的不断努 力,才会有后来的妇女解放成功。 • 也正是这些妇女们的参政运动,使得女性 同胞还有男性们认识到了女性的力量。女 性参政才会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平等。
我好比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 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 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
辛亥革命
对女性解放运动的 影响
一、缠足女子与天足女郎 ——风俗习惯
• 1911年10月19日,辛亥起义成功后的第9天,湖北军 政府即发布妇女放足的通告。 •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立即于1912年3月13日 发布命令:“恶习流传,历千百岁,害家凶国, 莫此为甚。……当此除旧布新之际,此等恶俗, 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为此令仰该部,速行 通饬各省,一体劝禁,其有故违禁令者,予其家 属以相当之罚,切切此令。” • 各地政府纷纷呼应,采取种种具体措施实行“放 足”。提出口号“不要小脚女为妻”,马路上树 立“二十五岁以下小足女子,不准在马路上行 走”,向缠足女子征收“小脚捐”等方式促使女 子脚之解放。渐渐使缠足陋习走向绝迹。
唐 群 英
• 唐群英(1871~1937)字希陶,号恭懿,今衡阳市人。 • 唐群英是中国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两次只身闯荡 东瀛,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双枪女 将,被孙中山赞誉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被 授予“二等嘉禾”勋章,也是中国女权运动领袖、 女权运动的创始人、近代著名女报人、女诗人、女 教育家。 • 唐群英初先后在北京、衡阳、长沙、衡山等地创办 女子报刊5种和女子学校9所,1937年病故于故乡衡 阳,葬唐族祖山。 • 1991年10月,康克清为纪念她诞辰120周年,慨然题 词:“唐群英,一代女魂。”
• 鲁迅生命中的两个女人,朱安与许广平,若论谁对鲁迅 的影响更大,不是许广平,而是朱安。正是朱安,使鲁 迅深味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命运的荒诞,断了他 的后路,刺激他与传统彻底决裂,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地反抗封建礼教,与命运进行“绝望的抗争”。一个伟 人的诞生,往往出于迫不得已。鲁迅文风的阴冷、偏激、 滞涩,也与朱安这个背景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安 成就了鲁迅。两个反差极大的生命体被捆绑到一起,激 起巨大的思想和情感波澜,不谐和处被极端放大,化作 鲁迅沉郁的文字和骇人的意象,惊现于世人面前。如果 鲁迅一开始就为妩媚的“月亮”所笼罩,现代文学史恐 怕就要改写了。
二、妇女参政——社会活动
• 辛亥革命的爆发为这一时期的妇女参政运动提供 了契机 。这一时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妇 女界首次旗帜鲜明地亮出了“妇女要求参政权” 的口号。 • “中国数千年之制度,以女子为奴隶者也,强女 子以服从者也。”“数千年之世界,人治之世界 也,阶级制度之世界也,故世界为男子专有之世 界。” • 在这个“男子专有之世界”里,中国女界如此声 势浩大地提出“妇女参政”的要求,引起了社会 各界 的广泛关注,中国女界也为此走上了一条 坎坷奋斗之路。
新文化运动之妇女解放
女性自己的声音
背景: • 由于西方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传播,新文化运动正
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新思想不断影响着 妇女的言行,在破除封建礼教的口号下,妇女解放 运动愈演愈烈。
婚姻制度的变革
传统婚姻观念: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聘娶婚姻的必备条件。 •受“三从四德”的约束 •离婚主要依照“七出”,即婚姻权掌握在男子手中
包办婚姻的悲剧
•女子成为封建婚姻礼教束缚下殉葬品,任人宰割, 任人奴役,过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苟延残 喘的生活 •断送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幸福生活,酿造无数殉情 的悲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胡适
13岁时,由母亲做主, 与从未见过面的旌德县 江村江世贤之女江冬秀 订婚。胡适虽然极力主 张婚姻自由,主张破除 陋习,但是为了不让母 亲伤心,他接受了这份 “苦涩的礼物”。1917年 12月,胡适回故里完婚, 无情人终成眷属。
教育权利的争取
• 封建家庭教育男尊女卑 ,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不鼓励女 子受教育。 • “女子但令识字,教之孝行礼节,不必多读书。” • 封建社会时期,各个书院均不招收女性。 • “女子止主中馈女红纺织之事,不得操夫之权,独秉家政, 及预闻户外事。”
新文化运动后的女子教育
•1920年2月,北京大学破例允许女学生在文科旁听, 后来正式招收女学生。这是中国男女同校的开端 •1920年9月,北京、天津女校500余人到教育部请愿, 要求改革女子中学教育,希望在经费、课程等方面 与男子中学平等。男女同校的实行,是对“女子无 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大防的突 破,妇女开始得到教育平等的权利。
• 中国同盟会的创立,中国女界中的先进分子纷纷 加入,投身于革命的前期准备工作。1911年l0月, 武昌起义爆发,各地纷纷组织起妇女团体,如 “女子北伐敢死队”,“共有七十多人,平均年 龄在二十岁左右。在积极投身于革命的同时,唐 群英、林宗素等女界精英也深刻认识到妇女解放 尤其是妇女参政的重要性。她们借助辛亥革命的 民主之风,在中国大地上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妇女参政运动 。 • l9I2年 4月,“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南京成立 ,坚 持“欲求男女之平权,非先予女子以参政权利不 可” 。唐群英无疑足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 最杰出的领导者。唐群英率领广大会员先后 五次 向参议院递交请愿书,要求女子参政,在屡遭失 败后,唐群英却毫不气馁,号召女界“必达 以男 女平权、女子参政而后矣”。
后汉班昭写了《女诫》,这实际上对女子的生活是一种压迫。到了唐初, 唐太宗时的长孙皇后曾作《女则》三十卷,说是采自古妇人得失,用以 垂范后世的,唐太宗曾以颁行于世,但现已失传唐朝最重要的一本有关 女教的书,是《女论语》。
• 女子出嫁,夫主为亲。前生缘分,今世婚姻。将 夫比天,起义匪轻。夫刚妻柔,恩爱相因。居家 相待,敬重如宾;夫有言语,侧耳详听;夫有恶 事,劝谏谆淳;莫学愚妇,惹祸临身。夫若出外, 须记途程,黄昏未返,瞻望思寻;停灯温饭,等 候敲门:莫学懒妇,先自安身。夫如有病,终日 劳心,多方问药,遍处求神;百般治疗,愿得长 生:莫学蠢妇,全不忧心。夫若发怒,不可生嗔; 退身相让,忍气吞声:莫学泼妇,闹闹频频。粗 丝细葛,熨贴缝纫;莫教寒冷,冻损夫身。家常 茶饭,供侍殷勤,莫教饥渴,瘦瘠苦辛。同甘同 苦,同富同贫,死同棺椁,生共衣衾。能依此语, 和乐瑟琴;如此之女,贤德声闻。
秋 瑾
• 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号竞雄,又称鉴 湖女侠 • 1904年赴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 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 • 1907年,她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第一个提出 创建“妇人协会”的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吹响了 第一声号角。同年,在绍兴主持大通学堂,组织光 复军,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起义,事泄被捕,7 月15日英勇就义,成为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 一人。
• 三从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 丧服子夏传 》 •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 • 妇德谓贞顺(品德) • 妇言谓辞令(辞令) • 妇容谓婉娩(仪态) • 妇功谓丝炱(手艺) • “七出”即“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 多言去,窃盗去。

鲁迅虽然是个“刀笔吏”,但在旧婚姻面前,他也无能为力,无法左右 自己的婚姻。
8
Free Template from www.brainybetty.com
贞操观念的提出以及对妇女的危害
• 自从宋代程朱理学形成后,贞节观念便严格起来 • 有一首诗说:“闽风生女半不举,长大期之作烈 女。婿死无端女亦亡,鸠酒在尊绳在梁。女儿贪 生奈逼迫,断肠幽怨填胸臆;族人欢笑女儿死, 请旌籍以传姓氏。三丈华表朝树门,夜闻新鬼求 返魂。” • 这首诗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父母和族人逼迫女儿殉 节以求荣耀的阴暗心理,封建统治者的奖励,族 人的威逼,使得无数寡妇和室女成为封建礼教的 牺牲品。
凤凰四重奏——
近代以来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背景:封建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中国成立时期
几千年的男权社会,妇女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 层。她们没有参政的权利,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没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最为惨烈的,是妇女 的缠足。一双小脚的形成,往往需要数年的缠裹,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一生的幸福从此葬送 于这双小脚。在古代,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但 是女人不能有自己的权力,要一心一意跟一个男 人,男人就可以移情别恋,女的就不可以。在家 中就要听一家之主(当然是男人)的话,男人就 可以把女人休了,但女人就不能向男人提出离婚。 古代,女人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的早 亡也要一生守寡,做寡妇,女人不可以向男人吆 喝、打男人等,女人不能跨出家门,男人就可以 闯南闯北,参加政治活动,女的不可以。与兴女 学相伴的19世纪末各地天足会的出现为破除缠足陋 习、解放妇女身心拉开了序幕。
经济上的独立
• 传统的“男外女内”的就业观念在这一时 期也有所突破。许多人认为,妇女解放的 根本在于经济独立,所以“解决妇女职业 问题,算是妇女问题的中心问题”。
• 1916年底,北京中国银行最先在银行中使用 女子司账 • 进入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 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的出 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