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研究
摘要:动机能够促进二语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提供持久的动力,二语习得动机的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着重阐述d?觟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基础
1.引言
自gardner & lambert (1959)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涛,李力,2010)。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gardner动机理论的争议使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武和平,2001)。二语/外语研究心理学派的学者借鉴更广范围的心理学理论,在gardner等的经典动机模式基础上发展出一些“扩展模式”。其中,英国心理学家d?觟rnyei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在梳理本学派传统、借鉴社会文化学派成果的基础上,d?觟rnyei (2005)将一些影响重大的二语习得理论与自我认同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本文将着重阐述该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2.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基础
2.1可能自我和未来自我导向理论
自我概念一般被认为是通过自己对现实中的自我进行分析而得
出的对于自我的总结性论断,它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的看法。而可能自我是个体未来状态下的某种自我表现,包括思想、形象和理念,它是个体未来目标和志向的表现(d?觟rnyei, 2005)。
可能自我的概念是由markus和nurius(1986)提出的,他们将可能自我定义为“个体对于自身未来愿意成为什么人,想要成为什么人,以及害怕成为什么人的想法”,也就是自我怎样通过设立目标和期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根据markus和nurius的定义,可能自我是人们对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一种概念化,比如希望、愿望和幻想。从这方面来看,可能自我是一种未来自我导向。
可能自我是抱负和动机的认知表现,是动机和自我概念之间的纽带,有助于动机的产生与维持。概括起来,它用两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动机:(1)为积极自我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避免消极自我;(2)为个体实现目标的行动提供能量。它的影响方式取决于个体对自身的评价:消极的自我评价导致个体出现逃避动机,力图避免恐惧自我出现;积极的评价激发个体的动力,有助于实现希望自我。
2.2自我差异理论
d?觟rnyei(2009)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借鉴了人格心理学中“自我不一致”和“自我导向”理论。higgins等人(1987)首先定义了三种自我,分别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实际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指个体或他人希望个体理想上应具备的特征的表征;应该自我指个人
或他人认为个体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被称为自我导向或自我标准。在这三种自我基础上,就产生了自我差异的概念。自我差异指现实自我和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
自我差异理论认为,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引导现实自我的标准,当现实自我与这些标准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要减少这种差异的动机,这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以达到与现实自我相关的自我标准相匹配的状况。d?觟rnyei认为(2009),higgins的理想自我就是一种积极的可能自我,而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不一致理论对于动机研究上极具应用价值,更适合用来解释个体动机的变化过程。
3.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可能自我和自我差异理论的基础上d?觟rnyei(2009)建立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理想二语自我,指与二语相关的理想自我部分。如果我们想成为的理想自我是针对某种二语学习的,自我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缩小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2)应该二语自我,指人们相信自己为了避免负面结果的产生而应该具有的那些特征。(3)二语学习经验,指与具体学习情境相联系的动机,如教师、课程设计、班级小组和前期学习经历所带来的影响。这三层内容共同形成了对二语习得动机进行解释的新的理论框架,其基本假设是:“如果熟练
使用目标语是学习者理想自我或应该自我组成部分的话,他就会具有学习目标语的强烈动机,因为学习者具有消除现实自我与可能自我之间差距的心理愿望”(d?觟rnyei, 2009)。近年的实证研究已经初步证明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有效性。
d?觟rnyei(2005)认为,当一个人说英语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同的人,而事实上也经常表现得和平时不同。在d?觟rnyei(2005)的理论模式中,理想中的语言自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想象中的目的语社团的成员,其心理建构的一部分源自现实生活中说英语的社团,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我们的想象而建立。根据心理学的自我理论,个体的可能自我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英语学习者的理想和二语自我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二语学习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
4.结语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理论框架尽管还有待更充分的实证检验,但是心理学派在这方向的努力,清晰地描述了英语学习动机的产生机制。因此,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将有助于英语教师和学者考查英语学习者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
参考文献:
[1]gardner,r.c.,&lambert,w.e.motivational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59,13(4),266,272.
[2]杨涛,李力.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
[3]武和平.九十年代外语、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2).
[4]d?觟rnyei,z.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2005.
[5]markus,h.& nurius,p.possible selves.american psychologist,vol 41(9),sep 1986,954-969.
[6]d?觟rnyei,z.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in2.d?觟rnyei and hioda (eds.) motivation,language identiy and the l2 self (pp.9-2).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09:9-42.
[7]higgins,e.t.self-discrepancy:a theory relating self and affect[m].psychological review,1987,94:319-340.
(作者系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