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龄化社会下的养老设施布局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老龄化社会下的养老设施布局研究
赵秋璐翟坤王立科
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预计到2020年达到2.4亿,约占总人口的18%。养老问题是当今我国社会的一个严峻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养老保障不完善的前提下发生的,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不能自理、半自理的老年人数量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更加突出,再加上目前“4-2-1”的家庭结构对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家庭养老”等养老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空巢家庭的比例已经达到31.77%,中国社会的人口红利期已经过去,目前迎来了普遍的人口老龄化时期,本文试图根据天津市现状养老设施布局及对养老设施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在规划层面提出未来天津市养老设施的布局要求及特点,对天津市家庭养老模式形成有效的补充,使天津市的养老问题有所缓解。
关键词:天津老龄化养老设施规划布局
1.天津老龄社会下养老设施的发展趋势
1.1天津老龄社会的发展趋势
按照国际上对老龄化国家的定义,如果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7%以上,那么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天津市市统计局统计[1],2010底天津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76.4万人,户籍总人口约为985万人,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7.91%。而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27.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47%。根据国际标准,天津市早在2000年就已经跨入老龄化社会,最近几年,
171万人176万
人
273万
人
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91%
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77%
天津市人口老龄化增长趋势迅猛。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天津市的老年人口在明年之后将迎来快速增长期,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加100万人,2030年将增加150万人。
随着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在城市规划层面优化天津市养老设施布局的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2养老方式的发展趋势
1.2.1类型及趋势
按照养老责任承担者的不同,可以将养老方式分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前者是由家庭成员即儿女提供养老责任,后者是通过社会提供养老责任。按照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经济等因素,“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养老方式,但是由于近年来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中国普遍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子女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由于家庭供养能力下降,机构养老就成为了养老模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补充环节。除此之外,近年来也新增加了对养老地点的研究,出现了“居家养老”○1模式和“社区照顾”模式,另外,像养老地产,度假养老等新型养老方式也开始兴起[2]。
1.2.2养老设施在养老方式中所占地位
15年,天津的养老格局将形成“9-0-7-3”模式,即天津市的老年人口,有90%的老年人需通过家庭进行养老,7%的老年人入住宜老社区,而剩下的3%的老年人需要通过养老机构进行养老,即按天津市的发展策略,养老设施的床位必须满足总人口3%的数量需求。[3] 1.3老年人对养老设施的一般要求
1.3.1毗邻居住区
根据戴维的社会调研,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设施的首要理由是“离子女家近”[4],老人原居住地与子女居住地临近时,老人入住本片区养老设施的比例达90%以上,该特征随远离市中心呈现增加趋势。老人原居住地与子女居住地位于不同片区时,老年人选择的养老设施临近子女居住地的也超过半数。另外,从以往调查资料中分析[5],子女探望老人所花的路途时间以不宜超过一小时,这对老年人设施的入住率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养老设施最好能够选址在距离居住区较近的位置,满足老人就近入托和子女探望的需求。
1.3.2配套方便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多数老年人希望能够距离医院、市场、商业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较近,满足就近就医、购物等日常生活要求。同时,养老设施的位置应方便老年人出行的需要,尽量选择在交通便捷、方便可达的地段,最好周边有发达的公交系统,满足体能程度下降的老年人出行的需求。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全日制
形式的老年人机构,还需要满足方便子女探望老人、老年人自身就医的便利性等因素,配备有一定的停车场地。
1.3.3环境良好
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满足老年人的安全和体能的前提下,养老设施应选地形平坦的地段布置。为保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养老设施应尽可能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布局在绿化条件较好、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良好的位置。养老设施还应避开高速公路、快速干道及交通量大的路段,构建安静、安全的养老环境。
2、目前天津养老设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天津养老设施的分类
综合《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等规范,老年人养老设施是指的是一种专为老年人服务的,通过购买服务,照顾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公共设施,本文将养老设施分为城市级养老设施、居住区级及以下级别养老设施。城市级养老设施包括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人院、护养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居住区级及以下级别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居住区级的社区养老院、老年人服务中心、托老所等。结合各养老设施的服务内容,以及天津市的具体情况,本文将城市级养老设施规定为四类,包括老年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敬老院、市(地区)级养老院(老人院、护养院)。社区及以下级别养老设施包括社区养老院、托老所、老年人服务中心。具体配置规模如下表所示。
表1养老设施分类
2.2天津市养老设施的实施及使用情况
2.2.1天津市养老设施分布情况
天津市各区县在养老设施的现状分布上按区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结合天津市总体规划,本文将天津市养老设施现状划分为四大研究区域:“中心城区”(指和平区、南开区、河西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环城四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滨海新区”、“外围区县”(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的行政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