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学》
1。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英文名称: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
适用对象:考古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4。
计划课时:54课时(18周,每周3课时,包括秦汉考古10周,魏晋南北朝考古8周)5.学分:3,
6。
教师:李玉生任蒙7。
课程介绍: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是西北大学文物学院考古系的一门必修本科课程。
主要讲述从秦统一到隋统一时期中国考古学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化。
分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分别由和教授。
部分秦汉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对都城、地方城市、交通和边防设施、帝王陵墓、中小型墓葬、工商业、农业、出土文献、边境地区的考古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同时,要求学生了解和理解考古文化在秦汉时期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在当时世界文明圈中的地位和影响。
秦汉考古完成后,魏晋南北朝呈现出不同于统一时代的特征。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和掌握汉唐时期考古资料的地域性和过渡性特征。
8,课程主要内容
第1章秦汉考古概论
[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我们可以了解秦汉时期的基本历史、文化、
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秦汉考古研究简史,秦汉考古学的分期和分期等。
掌握秦汉特征形成的原因,秦汉考古分期和划分的主要观点和依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介绍秦汉的特点、秦汉考古的阶段和划分。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与考古文化的关系,以及不同阶段和划分的主要依据。
1
[教学内容] 1。
秦汉历史与文化;2.秦汉考古分期;3.秦汉时期的考古划分
第2章秦汉都城
[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我们可以了解秦汉都城咸阳、长安、洛阳、碣石宫、甘泉宫的建设背景、历史沿革、建设过程、形制特点、考古发现、设计理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掌握秦汉都城的基本结构、发展规律以及设计思想的来源、变化和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介绍秦汉都城的形态和特点、考古发现、设计理念及其影响。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秦汉都城建设思想与历史社会背景的关系,以及建设思想的可变性和连续性。
[教学内容] 1。
秦咸阳城;2.西汉长安城;3.东汉洛阳城第三章
秦汉城市与聚落、交通与边防
[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了解秦汉时期当地县城、边城、村落等中小型居住区的形态特征把握秦汉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居住
区及其设置思想的异同了解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和秦汉长城、丰水、塞车等边防设施的设置。
掌握秦汉时期的交通形势和边防形势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介绍秦汉时期的地方城市。
难点在于了解不同地区城市的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
秦之岛、秦汉长城和主要因赛的分布、特点和考古发现,很难理解不同交通和边防设施的功能。
[教学内容] 1。
秦汉城市;2.秦汉聚落3。
秦汉交通;4.秦汉边防;5.其他边境地区
第四章秦汉陵墓
[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我们可以了解秦汉皇帝和皇后墓的墓地设置、墓葬形制、设计思想、丧葬礼仪以及考古发现。
掌握古墓系统从周系统到汉系统再到晋系统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介绍秦始皇陵、西汉陵和东汉陵的结构特点和丧葬制度。
困难在于理解埋葬前后埋葬制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内容] 1。
秦始皇陵;2.西汉陵墓;3.东汉陵墓
第五章汉代王侯列侯墓
[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我们可以了解秦汉王侯列侯等高级墓葬的墓地设置、墓葬形制、设计思想、丧葬礼仪以及考古发现。
掌握了从周制
年制
2年制
年制到汉制再到晋制的转变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介绍汉代王陵和列侯墓的形制和特点以
及丧葬制度。
难点在于了解汉代前后墓葬制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内容] 1。
西汉的诸侯王墓:2.西汉烈侯墓;3.东汉诸侯王墓;4.东汉列侯墓
第六章秦汉官民墓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秦汉时期不同地区的中小贵族、中低级官民墓的分类、形制演变、随葬变迁以及考古发现。
把握秦汉墓葬文化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及成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介绍秦汉时期中小型墓葬的形制和特点、墓葬习俗和随葬品的变化,以及装饰墓葬的主要内容和题材。
难点在于理解埋葬制度的变化和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1。
秦墓的时空分布:2.汉墓的时空分布
第七章汉墓画像的类型和时期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汉墓画像的类型、阶段、演变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论述汉代墓志铭的类型和主要内容。
难点在于理解墓画像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1。
墓画像的类型;2.墓画像的分期
第8章秦汉工商
[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我们可以了解到主要的种类、制造工艺、生产技术、管理方法等。
掌握秦汉时期的技术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介绍瓷砖的类型、瓷器和釉陶的产生和发展、硬币的演变、铜镜的演变、铁器的生产、漆器的生产和演变等。
难点在于瓷器和釉陶的背景、钱币变化与政治经济背景的关系、铜镜反映的思想价值以及铁器对秦汉社会演变的促进作用等。
[教学内容] 1。
陶瓷器皿;2.货币。
3.铜镜;4.漆器
3
第九章秦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我们可以了解秦汉时期中国与东北亚、北亚、中亚、西亚与欧洲、东南亚与南亚的文化交流,把握当时的文化交流路线,中国对外国文化的吸收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主要讲述秦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世界的交流。
难点在于理解中国对外国文化的吸收和转化。
[教学内容] 1。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的世界;2.秦汉中外文化交流
第10章魏晋南北朝考古概论
教学目的]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概况,了解魏晋南北朝从事历史研究的著名学者,了解这一时期考古研究所需的基本史料,掌握检索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概况。
教学难点是魏晋南北朝的外部历史概观。
[教学内容] 1。
魏晋南北朝概况;2.外部环境和历史演变;3.基本史料;
4.研究者和参考书
第十一章魏晋南北朝城市考古学
[教学目的]把握魏晋南北朝都城遗址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挖掘和研究古今交叉的城市的方法。
难点在于中世纪封闭城市布局的特点和反映。
[教学内容] 1。
城市考古学研究方法;2.邺城(叶蓓延安市);3.洛阳(曹魏、、金、);4.北魏的平城和十六国的长安;6.六朝时期的健康;7.中世纪城市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第十二章魏晋南北朝墓葬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从礼仪、习俗、制度、观念等方面全面了解魏晋南北朝墓葬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古代丧葬礼仪的常识。
难点是魏晋南北朝墓葬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 1。
古代丧葬仪式概述;2.魏晋南北朝的葬礼;(3)曹魏、西晋墓葬;4.16个国家的坟墓;5.北朝墓葬;6.六朝墓
4
第13章魏晋南北朝边境考古
[教学目的]掌握魏晋南北朝边境地区考古遗存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高句丽遗存和早期鲜卑遗存;教学的难点是汉唐之间的西域。
[教学内容] 1。
高句丽遗迹;2.早期鲜卑遗迹;3.万通大夏;4.汉唐时期的西域;5.吐谷浑遗址
第14章魏晋南北朝手工业遗存
[教学目的]掌握魏晋南北朝手工业遗存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魏晋南北朝的瓷器业。
教学的难点是纺织品和玉石
[教学内容] 1。
制瓷;2.金属制品;3.漆器;4.纺织品;5.翡翠
第15章魏晋南北朝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目的]把握魏晋南北朝物质文化中的外来因素与中外交流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中国粟特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教学的难点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发现。
[教学内容] 1。
丝绸之路和粟特人;2.进入中国的粟特墓葬的发现与研究:3.魏晋南北朝外国货物
附:
1。
课时分配
周第一部分秦汉考古第一章秦汉历史文化背景介绍秦汉考古时期秦汉考古区划咸阳市西汉长安市东汉洛阳市城市聚落交通边防共2-3个课时。
第二章秦汉都城和行宫。
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城市与聚落。
第四章运输和边防。
第四章秦汉墓。
第四章秦始皇陵、西汉墓、西汉帝陵、西汉列侯墓、东汉列侯墓、秦墓的时空分布、汉墓的时空分布5
6 6 7
第五章秦汉王公,列侯墓第六章秦汉官民墓4 3 4 3
8第七章汉代墓葬画像9-10第七章秦汉工商10第九章秦汉中外文化交流墓画像类型墓画像分期墓画像的内容和意义:陶器、货币、铜镜、漆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世界,秦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考古部分的历史概况。
外部环境;基本史料;第一章引
言、研究人员和参考书第二章是关于魏晋南北朝城市丧葬的概况,如邺城、洛阳、平城、长安等。
第三章为魏晋西晋墓葬、魏晋南北朝十六国墓葬、北朝墓葬、东北墓葬、河西墓葬、六朝高句丽遗存。
早期鲜卑遗迹;第四章是魏晋南北朝边境地区的考古。
汉唐等西域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手工业遗产瓷器;金属装置;漆器;玉器和其他遗迹第六章魏晋南北朝中外文化交流第十五章粟特墓葬进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外国产品研究18课3 3 3 3 3 3 3 3 54 3 3 3 9 3 3 54 2。
教学方法
(1)教师教
配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文件(2)参观
,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和xi博物馆,并参观与本课程相关的现场展览资料。
3.教材与参考文献
(1)教材使用建议
赵华成、高崇文:《秦汉考古》,文物出版社XXXX
刘庆柱和白云乡:“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XXXX苏白:《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文物出版社《魏晋南北朝考古》,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梅田:《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魏晋南北朝》,出版社,;冉万里:《汉唐考古讲义》,三秦出版社;(2)其他参考文献
韩江等。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秦汉卷,出版社,;罗宗真:《六朝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魏晋南北朝考古》,文物出版社;
6
罗宗真王志高:《六朝文物》,南京出版社,XXXX;杨红:《汉唐考古九讲》,文物出版社
迪恩著,李梅田译,六朝文明,XXXX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