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采油的技术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次采油技术原理
一、三次采油概况和基本原理
石油是一种非再生的能源,石油采收率不仅是石油工业界,而且是整个社会关心的问题。由于石油是一种流体矿藏而带来独特开采方式。
石油开采分为三个阶段。一次采油是依靠地层能量进行自喷开采,约占蕴藏量15~20%。在天然能量枯竭以后用人工注水或注气,增补油藏能量使原油得到连续开采,称之二次采油,其采收率为15-20%。当二次采油开展几十年后,剩余油以不连续的油块被圈捕在油藏砂岩孔隙中,此时采出液中含水80~90%,有的甚至高达98%,这时开采已没有经济效益。为此约有储量60~70%的原油,只能依靠其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开采。这样的开采称之三次采油,国外亦称EOR(Enhanced Oil Recovery)技术。
据我国对十三个主要油田的82个注水开发区,进行系统的筛选和科学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三次采油方法能提高采收率12.4%,增加的可采储量相当全国目前剩余储量的56%[1]。当然是说,若把这种潜力都挖掘出来,我国的可采储量可以增加一半以上,为此发展三次采油是必经之路。通常提高采收率有三类。第一类为热力法,如火烧地层,注入过热蒸气;第二类为混相驱,即注入CO2气到原油中进行开采;第三类为化学驱,如碱水驱、微乳液驱和三元复合驱等。这次重点是介绍化学驱。
1.注水开采后,原油为何大量留在地层。
(1)油藏岩石的非均质性。例如在庆油田葡萄花油层属于正韵律沉积,下粗上细。下部的渗透率高于上部,在注水驱时往往沿着油层下部推进,而上部油层则继续留下大量未被驱扫的原油。这说明水不能被波及到低渗透油层。由于油藏岩石非均质性,阻止水的波及系数的提高。
(2)油层岩石的润湿性
岩石为水润性,注水能把岩石表面的原油冲刷下来。反之,岩石为油润性,注水只能冲刷一部分原油。这种驱出原油的量,称之洗油效率。洗液效率=(注水波及到油区所采出的油容积)/(整个波及油区储量油的容积)
(3)毛细管的液阻效应
当驱动原油在毛细孔中运移到达喉道时,原油块要发生变形,产生附加压力,用Laplace方程计算。ΔP=P1-P2=2δ(1/R1-1/R);式中:δ为油水界面张力,R1为油滴细端的半径,R2为油滴粗端的半径。
附加压力ΔP,是阻止原油向油井井底运行,必然影响到采油效率。为此剩余油是以不连续的油块,被圈捕在水所波及到的油藏中。
(4)原油采收率:采收率=波及系数×洗油效率
2.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1)提高波及系数,降低水油流度比(M),减少驱油体系的指进现象,达到波及系数的提高。W=(K W/U W)/(K O/U O);式中,K W,U W为水体系在地层中有效渗透率,和水体系的粘度;K O,U O为原油在地层中有效渗透率和原油的粘度。
(2)增加毛管数
注水开采后,剩余油以不连续油块被圈捕在岩石孔隙中,此时每个油块受到两个主要作用力(粘滞力和驱动力)。Melrose和Taber等人,用一个无因次准数Ne(毛管数),表征上述两种作用力之比。
Ne=(U O V O/δ)=(ΔP/Lδ)式中:Ne为毛管数;原U。为油粘度;V O为原油流动速度;δ水和原油之间界面张力;ΔP/L—表示被圈捕油珠,通过毛细孔喉道所需压力梯度。
实验发现原油采收率与毛管数之间关系:当毛管数(Ne)超过某一值时,采收率(η)将急剧上升。原油、水岩石体系的不同,要求Ne数值也不同,一般是不同的数值、但是这种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注水开采之后,一般地层的毛管数为10-6左右,为了继续采油、要求Ne增加到10-3~10-2左右。
从Ne表达式可知,要提高其值,可调参数有两个:一是提高原油的流动速度,或者提高压力梯度,(ΔP/L)。据有人对岩心分析,得出毛细孔喉道平均值,即R1=9×10-4cm,R2=4×10-3cm。若油珠通过喉道,从计算可知,则需克服附加压力梯度为ΔP/L=1Mpa。但是用目前最大的机械泵,传入到地层毛细孔道约为0.02~0.04Mpa.这说明通过调整ΔP/L值,或油流速度是很难达到上述要求.二是降低原油和水的界面张力。通常是加表面活性剂。从实验可知,微乳液的形成,其油水界面张力可达到10-3mN.M-1(称超低界面张力)、为此微乳液体系受到人们的青睐。总之,要提高洗油效率,就要提高毛管数,而改善界面张力是最有
效的途径。
二、碱驱
碱驱是将注入水的pH值控制在12~13左右,一般加入1~5%(wt.)NaOH即可实现[2]。在碱水驱油过程中,水相中的碱与原油中的石油酸相互作用,生成表面活性剂,并被吸附在岩石表面和油/水界面上,改变了油层岩石的润湿性,降低了界面张力,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常有的碱剂除NaOH处,还有原硅酸钠(Na4SiO4)、NH4OH、KOH、
Na2CO3、Na2SiO3等其它碱。
碱驱看起来简单,但驱油机理相当复杂,一般认为碱驱有六种机理[2]、[3]、[4]。
1)碱水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使毛管数值从10-6增至10-4~10-2[16 1]
2)碱水驱使油层岩石的润湿性由亲油转变为亲水[5]。此时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朝着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方向变化。
3)油层岩石的润湿性由亲水变为亲油[6]。当油层内的不连续非润湿残余石油,在碱的作用下转变为连续的润湿相,可为其它的圈捕的石油提供流动通道。
4)乳化和圈捕作用。界面张力足够低时,在亲水岩石中的残余油将被乳化,随压力流向生产井。若在流动过程中遇到比乳状液粒径还小的孔隙喉道时,乳状液将被重新圈捕。从另一个角度,它能改善了流度化。为此碱驱提高了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
5)乳化与夹带[8]。碱性物质使岩石表面为润湿,则防止原油吸附于砂粒表面。油层中的残余油,被乳化并夹带进入连续流动的碱水相中。
6)能增溶油/水界面处抽象性薄膜。在驱油过程中,如果在原油液滴的界面形成刚性薄膜,不利于液滴的变形,往往在喉道口圈捕。而碱可以破坏这种刚性薄膜[9、10],并增溶之,使残余油可以流动通过喉道。
碱驱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成本价廉,但实际上很多油层并不适于水碱[11,12]。岩石性质是重要的制约因素[16,17]。束缚水的二价离子。以及油层中的石膏或无水石膏[18],都会与碱作用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另外离子交换能力强的粘土也会使碱水中的Na+交换成Ca++等。这些作用都会消耗NaOH,使碱段塞破坏。对于存在裂缝、漏失层、气顶、高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