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PPT(共 45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冒顶片帮 12. 透水 13. 放炮 14. 火药爆炸 15. 瓦斯爆炸 16. 锅炉爆炸 17. 容器爆炸 18. 其它爆炸 19. 中毒和窒息 20. 其它伤害
2、按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类
管理上 的缺陷
物的不安全 状态
按可能造 成事故的 原因分类
人的不安 全行为
3、按可能造成事故的严重后果和治理难度分
• 危险源具备导致事故、事件的潜在能力 • 危险源的对象:根源;状态 •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根源为能量物质/载体,状态为能量物质/载
体约束措施的缺陷。 • 危险源≠事故隐患,但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危险源和事故
隐患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将最终导致事故。
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
事 故
隐患
理论可预防 实际可减少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 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 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一类是“违反”型隐患;另一类是由于某些因素而引起的三种现实表现。 在事故隐患的三种表现中: 物的危险状态是指生产过程或生产区域内的物质条件(如材料、工具、设
理论可治理 实际可消除
危险源 风险因子
理论可减少 实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
A风险
因子 结 危险
B风险 合 源
因子
超出
设定
安全
界限
的状
态或
行为
外部激励
隐患:内部失控
事故
产生了 人们不 期望的
后果
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
风险 因子
危险 源
隐患
乙炔
钢瓶
装满 乙炔 钢瓶
强度不 够或碰

1、按照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分类
企业职工伤 亡事故分类
标准 (GB6441 -1986)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事故隐患按照
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可分为20类
1. 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 3. 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5. 触电 6. 淹溺 7. 灼烫 8. 火灾 9. 高处坠落 10. 坍塌
备、设施、成品、半成品)处于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指示或其他具体行为不符
合安全规定; 管理上的缺陷是指在开展各种生产活动中所必须的各种组织、协调等行
动存在缺陷。
危险源
•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 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8001-2011》中的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 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噪声 粉尘
公司各装置区域、泵 区(房)、空压机房等, 存在噪声的危险。EOD 装置包装间、切片间存 在粉尘的危险。
各装置操作环节中 都有加酸碱作业,有泄 漏、灼烧伤等危险。
机械、触 电伤害
变配电室、装置区、 泵区(泵房)等有机 械、电气伤害等危险。
主要内容
31
什么是事故隐患?
2
事故隐患分类及表现
3
隐患排查治理培训
主要内容
31
什么是事故隐患?
2
事故隐患分类及表现
3
为什么要事故隐患排查?
4
如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事故隐患的定义
隐患:广义中的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 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它是一种潜藏着的因素, “隐”字体现了潜藏、隐蔽,而“患”字则体现了祸患,不好的状况。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 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注意:事故隐患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 (1)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 不稳、路面太滑等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 (2)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 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为什么要事故隐患排查?
4
如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事故隐患的分类及表现
(一) 事故隐患的分类 (二) 事故隐患的常见表现形式 (三) 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举例
(一)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类方法
按照可 能造成 的事故 类型可 分为20 类
按照可 能造成 事故的 原因分 为3大

按照可 能造成 的严重 后果和 治理难 度分2大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 ,发现后能够立即整 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 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 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 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 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 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 排除的隐患。
(二)事故的表现形式
1、人的不安全行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13类共51种

爆炸 事故
乙炔 钢瓶 破损
事故隐患的十个特征 主要有隐蔽性、危险性、突发性、因果性、连续性、 重复性、意外性、时效性、特殊性、季节性。
事故隐患
事件
未遂事故
事故
安全 平台下方 禁止站人 和通行
安全 = 治理事故隐患, 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公司主要安全危害因素
环氧乙烷
公司内主要危化品为环 氧乙烷,在生产加工过程中, 容易因设备设施故障、超压、 作业人员违章作业等造成泄 漏,进而形成可燃或爆炸性 气体,遇点火源,引发火灾 或爆炸事故。
(二)事故的表现形式
2、物的不安全状态 • 2.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 2.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 2.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 2.4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3、管理上的缺陷表现 主要有8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 管理上的主要间接原因。 • 3.1技术和设计上缺陷; • 3.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 • 3.3劳动组织不合理; • 3.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 3.5没有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 • 3.6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 • 3.7没有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或者不健全; • 3.8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经费不落实。
• 1.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 1.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 1.3 使用不安全设备 • 1.4 手代替工具操作 • 1.5 物体存放不当 • 1.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 1.7 攀、坐不安全位置 • 1.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 1.9 机器运转时进行维修清理等作业 • 1.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 1.11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 1.12 不安全装束 • 1.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