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云计算平台选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云计算平台选型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各种类型的企业不断的经历着出现、壮大、灭亡。
他们或屹立不倒,成为规模越来越大的集团型企业,或一直在中小型企业范畴维持着。
企业信息化一直是各种类型企业不可避免的改革方向,而云计算作为一个新生代技术,既给这些企业带来了一些机遇,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机遇就是各企业可以选择更恰当的云计算模式来支持各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挑战来源于一个企业如何挑选真正适合自己的云计算模式。
本文尝试结合云计算的类型及特点,将其应用到不同类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去。
【关键词】云计算企业信息化云平台
一、云计算概述
不知不觉中,云计算的概念已经红遍了全球。
那么,云计算是由何而来的呢?云计算又将如何融入到当今快速发展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去呢?
(一)云与云计算
在英语里,cloud这个词早就被非正式地用于计算机与网络的讨论中,主要表现就是“云”这个形象经常被画出来用于表示网络。
一个对云计算很经典的描述是这样说的:云计算的出现相当于一个世纪以前的电力革命。
在电力公用设施出现之前,每个农场和企业都用各自的发电机单独发电。
电网建成之后,农场和企业关闭了自己的发电机,改为从公用企业购买电力,其价格比他们自己生
产更低且可靠性更低。
著名的sun公司曾提出一个口号:“网络就是计算机”。
这一口号很好地描述了云计算的工作方式。
本质上讲,我们平时所用的网络,其职能就是一台独立的特殊计算机,它向用户提供数据和应用程序服务。
简而言之,“云”就是一组可以通过网络公开访问的计算机和服务器。
这些计算机和服务器通过网络互联组成一个“云”(相当于一个资源池),并向连接到“云”的计算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
当前,云计算还很难有一个明确而同一的定义,它既代表一项新的it技术,也代表一种新的it服务模式。
如果一定要对云计算做一个定义,那么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回答“何为云计算”这个命题,那就是a、是否虚拟化;b、是否标准化;c、是否能够实现自服务。
从技术角度讲,云计算是一种分布式并行计算系统,它通过网络将一组计算机和服务器(可以不放在同一地点)相互连接,并虚拟化为一个拥有强大计算能力的群集。
这个群集一般被称为资源池,它向来自不同地点通过网络连接到资源池的用户提供服务,使他们可以共享资源池的强大计算能力。
从应用服务角度讲,云计算能够利用其聚合的强大资源池计算能力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称之为“云服务”,这些云服务的提供商一般为拥有服务器群集的第三方,他们采用按使用量收费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可以分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几种模式。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是基于互联网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计算机基础设施服务,包括处理器、存储、服务器、网络组件和数据库等等。
例如亚马逊的ec2。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是通过云端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应用和开发平台。
开发语言和工具都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用户不需要购买硬件和软件。
例如微软的azure。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通过云端为用户提供在线服务软件。
在这种服务模式中,用户不需要购买软件,只需在各种设备上通过瘦客户端界面(如浏览器等)访问云端的服务软件。
例如salesforce公司的crm以及电子邮件、在线电子文档系统等。
(二)云计算的特点
(1)更高的性能。
云计算能通过其强大的资源池能够为用户带来更短的业务分析、处理时间,能够满足用户更高的计算处理需求。
由于应用软件运行在云里,因此以上需要有稳定高效的网络基础。
(2)更低的it基础设施成本。
在较大的组织里,通过采用云计算模式,it部门也可以降低成本。
无须投资于更多的更强大的服务器,it人员可以使用云的计算能力来补充或取代内部的计算资源。
那些具有高峰需求的公司再也不需要购买设备来应对峰值(而其余时间闲置),只需要按需租用更强的计算资源并按需付费即可;利用第三方所提供的云中的计算机和服务器,峰值运算需求很容易
得到满足。
(3)更少的维护问题。
对于维护成本而言,不论是何种规模的企业,云计算都大大降低了硬件和软件的维护费用。
因为应用了云计算,组织内只需要较少的服务器,而软件也会由第三方的云服务提供商来负责维护。
企业只要按需付费即可(私有云例外)。
(4)消除了对特定设备、位置的依赖。
应用了云计算之后,所有的应用软件都存在云中,不必为重新安装操作系统而重装软件。
而应用了云存储后,你的文档、照片等其他数据都可以存放在空间巨大的云中,不必再为硬盘损坏而烦恼。
二、企业云计算平台选型:集团型,大型,中小型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各种类型的企业不断的经历着出现、壮大、灭亡。
他们或屹立不倒,成为规模越来越大的集团型企业,或一直在中小型企业范畴维持着。
企业信息化一直是各种类型企业不可避免的改革方向,而云计算作为一个新生代技术,既给这些企业带来了一些机遇,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机遇就是各企业可以选择更恰当的云计算模式来支持各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挑战来源于一个企业如何挑选真正适合自己的云计算模式。
(一)企业的分类
当前的企业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集团型企业,这类企业财务实力强大,分公司及子公司众多,并且由集团总部统一控制;第二种是大型企业,这类企业业务覆盖范围较广,公司财务实力较强,公司高级管理层需要掌握非常及时的控制权;第三种是中、小
型企业,这类企业规模较小,一般是刚刚建立不久的公司,财务实力较弱,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比较敏感。
(二)云计算的分类
按照云计算服务的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的范围可以将云计算分为三类,即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用户可以根据其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云计算模式。
公共云:是由云服务提供商运营,为最终用户提供从应用程序、软件运行环境,到物理基础设施等各种各样的it资源。
在该方式下,云服务提供商需要保证所提供资源的安全性和可能性等非功能性需求,而最终用户不关心具体资源由谁提供、如何实现等问题。
私有云:是由企业自建自用的云计算中心,相对于公共云,私有云可以支持动态灵活的基础设施,降低it架构的复杂度,使各种it资源得以整合、标准化,更加容易地满足企业业务发展需要,同时私有云用户完全拥有整个云计算中心的设施(如中间件、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设备等)。
混合云:是把“公共云”和“私有云”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一种可控的方式部分拥有,部分与他人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云计算的核心应用依然是公有云,而私有云的建设有助于基础设施层、流程层及接口层的标准化,为将来向全面公有云发展做好准备。
(三)企业的云计算战略
不同的企业所从事的行业性质、企业规模和文化等都有差异,
因此对于成本和安全性的敏感度是不同的。
集团型企业,也可以成为超大型企业,普遍拥有强大的财务实力,其对分子公司的管控要求也较高。
使用公有云的弊端是可能造成信息获取上的延迟,因此对于财力雄厚的集团型企业来讲,当前整合自己现有的it设备资源,向更安全、更可靠的私有云平台发展更为合适,其中部分新兴的it服务可以依赖公有云服务,形成以私有云计算服务为主,公有云服务为辅的混合云模式。
大型企业对安全的敏感度要高于小企业,而小企业对成本的敏感度又要高于大型企业。
这些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企业采用云计算的策略和方法。
大型企业一般已经在it建设上有了大量的投资,因此从保护投资的角度出发这些企业还将继续维护现有的计算环境,只是要根据云计算的一些理念和技术对现有环境进行改造。
相对于小企业来说,这些大型企业往往也拥有自己的技术团队,对it服务的定制化要求和能力也会更高。
因此,使用混合云的发展思路是较为合适的。
中、小型企业不太可能具备必要的技能来构建一个云计算平台,相反会更多地考虑一些公有云的服务。
这些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可能有特定行业的技能,相比于中、小型企业掌握的技能,他们掌握了更高的云服务技能,并利用规模化效应保持尽可能低的成本。
公有云服务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因为它降低了高质量it服务的门槛,可以让中、小企业不受it 服务的限制快速进入市场。
从it服务水平的角度,公有云让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站在同一个
水平线上成为了一种可能。
三、企业信息化与云计算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需要认识到,有些it服务是注定要采取云计算模式的。
一些需要与业务紧密整合、定制化和多样化的it服务,可以考虑在私有云平台上来建设,而另外一些相对独立、标准化和非定制化的it服务,则可以考虑在公有云平台上建设。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超大型、大型还是中、小型企业,公有云都将在未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及it服务中占据重要角色。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混合型的云计算服务,也就是混合云,将伴随着集团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这类企业将继续让it部门管理和部署内部it资源,其中的一些就是私有云。
这类企业的it 部门将需要担负起it服务采购的责任,确定何时需要利用外部服务提供商,何时需要进行内部部署。
也就是说,集团型和大型企业云计算的发展模式更多会经历“先私后公”,并逐步达到公有云服务为主的阶段。
其中,企业当前所建设的私有云部分,将是企业未来转向公有云模式的基石,将方便企业未来逐步使用公有云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私有云和公有云的资源将被混合或者交错利用,并且公有云服务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这些投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化,也是流程、业务接口,甚至是文化上的变化。
集团型和大型企业在进行私有云建设的时候,可以先从相对简单的iaas(软件即服务)类型的平台开始入手,然后逐步过渡到相对复杂的paas(平台即服务)类型云计算平台。
当前,云计算从萌芽阶段发展到今天,其发展方向已经比较明确。
企业针对云计算的战略制定宜早不宜迟。
更早地制定出适合的云计算战略将帮助企业更早地做好云计算准备并更好地实施云计算策略,同时也能帮助企业更为顺利地过渡到将来的公有云服务。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实施云计算是一个分步实施、逐步演进的过程,决不是依靠“大跃进”就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田杰棠.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1,(08).
[2]stephell herrod.云计算的未来[j].中国金融电脑,2012,(01).
[3]游文丽,王彤.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02).
[4]韩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分析及流程构造设计[j].商业时代,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