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发展理论 :一个文献综述
学科与流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金融发展理论 :一个文献综述 3
金 学 群
提 要 在麦金农和萧之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在利用现代金融理论和内生经济增 长理论重构自己的理论基础之后 ,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金融发展问题的一般理论 。本文 依照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脉络系统评述了这一领域的主要文献 ,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制度 法律 文化 中图分类号 F831
与莱文等人直接计量金融功能对全要素生产 力的作用不同 ,拉詹 (Rajan) 和津盖尔斯 ( Zingales , 1998) 细致地分析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微观作用 机制 。④ 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 不同 ,那些对外部资金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在金 融体系较为发达的经济中获得外部资金的可能性 也较大 ,因而资金不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约束 ,但 在金融体系欠发达的经济中 ,企业可能无法获得 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 ,因而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
在金和莱文研究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之后 ,莱文和泽尔瓦斯 ( Zervos) 研究了股票 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③ 莱文和泽尔瓦 斯设计了 6 个指标 ,从股标市场的规模 、功能 、波 动性和国际一体化程度 4 个方面衡量了金融市场 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股票市场的 功能对全要素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但 股票市场的规模对经济增长无关紧要 。莱文和泽 尔瓦斯发现 ,股票市场的发展并不一定导致储蓄 率的上升 ,股票市场的发展是通过自身功能的改 善来刺激全要素生产力的发展 ,进而促进了长期 经济增长 。
《国外社会科学》二 ○○四年第一期
二 、金融发展理论的建立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的影 响 ,麦金农 (Mckinnon) 和萧 ( Shaw) 放弃了以成熟 的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体系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 转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 。①麦金农和萧 发现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 政府一般对利率实行严格的管制 。在利率管制 下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往往促使实 际利率为负值 。一方面负实际利率损害了储蓄者 的利益 ,削弱了金融体系集聚金融资源的能力 ,使 金融体系的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 ;另一方面 ,负 实际利率向借款人提供了补贴 ,刺激后者对金融 资源的需求 ,造成金融资源供小于求的局面 ,从而 需要实行信贷配给 。但是国家往往根据自己的偏 好分配金融资源 ,损害了金融体系在配置资源中 的功能 。麦金农和萧认为 ,发展中国家应该取消 上述金融抑制政策 ,通过放松利率管制 ,控制通货 膨胀使利率反映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水平 ,使实际 利率为正值 ,恢复金融体系集聚金融资源的能力 。
金和莱文设计了 4 个指标 :一是 Depth 指标 , 等于 M2ΠGDP , 用于衡量金融中 介 的 规 模 ; 二 是 Bank 指标 ,用于衡量一国商业银行相对于中央银 行的规模 ,等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除以商业银 行的信贷资产与中央银行国内资产之和 ,这一指 标的原理在于 ,与中央银行相比 ,商业银行能够更 好地行使风险管理 、资源配置等金融功能 ; 三是 Private 指标 ,用于衡量商业银行对私营企业的贷 款 ,等于商业银行对私营企业的贷款除以国内信 贷总量减去银行间贷款之差 ;四是 Privy 指标 ,在 性质上同 Private 指标相同 ,等于商业银行对私营 企业的贷款除以 GDP。银行在向私营企业贷款时 需要更为细致地研究企业 ,实施公司控制 ,进行风 险管理 ,集聚金融资源 ,以及提供更为便捷的服 务 。所以 ,Private 和 Privy 可以用于衡量金融中介 在经济中的金融功能 。
麦金农和萧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 出 ,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 。金融发展 理论提出后 ,在经济金融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
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以及金融体制改 革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 ,麦金农和萧 的金融发展理论也存在严重的缺陷 。金融深化理 论只注意到货币在集聚金融资源中的作用 ,忽视 了金融体系通过信息生产而有效配置资源的功 能 ,以及管理风险 、实施公司控制等其他功能 。所 以 ,在麦金农和萧的理论框架中 ,金融部门并不创 造财富 ,经济依然被割裂为实质部门和金融部门 。 更重要的是 ,在经典的索罗增长模型中 ,决定长期 经济增长率的关键在于全要素生产力 ,资本形成 主要影响经济增长的水平 ,对长期经济增长率没 有影响 。在金融深化理论中金融发展只能影响资 本形成 ,并不影响全要素生产力 ,这大大削弱了金 融发展理论的价值 。
10
困陷阱”,即使一个国家已经具备了经济增长的其 他条件 ,比如宏观经济的稳定 、贸易开放 、教育的 可获得性 ,在金融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情况下 ,经 济也无法获得有效增长 。所以 ,金和莱文认为 ,金 融发展是因 ,经济增长是果 。
金和莱文的工作对金融发展理论的贡献是多 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贡献在于衡量了金融功能 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尤其是令人信服地证实 ,金 融功能的确对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全要素生产 力具有显著的贡献 ,这使金融发展理论在沉寂了 20 多年后重返主流学术界 ,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思 想亦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9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发展理论 :一个文献综述
创性的工作打破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僵局 ,为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① 金和莱文放弃了既有金融发展理论以发展中国家 为研究对象的传统 ,转而寻求建立一种包括发展 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内的一般金融发展理论 。金 和莱文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入手研究金融发展对经 济增长的影响 ,尤其是对全要素生产力的影响。 尽管许多金融学家都已表示金融功能对全要素生 产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一直未能找到计 量金融功能的指标 ,金和莱文就在金融功能计量 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
三 、金融发展理论的复兴
20 世纪 90 年代初金 ( King) 和莱文 (Levine) 开
① Mckinnon ,1973 ;Shaw ,1973. ② 麦金农承认真实利率超过一个临界点之后存款 者将保存现金 ,不愿投资 ,此时“替代效应”重新出现 。因 此 ,在麦金农那里 ,真实利率和投资率 (投资Π收入) 是一个 倒 U 曲线 。 ③ Shaw ,1973. ④ Locus ,1988. ⑤ Chandavarkar ,1992. ⑥ Meir and Seers ,1984. ⑦ Stern ,1989.
特里克之谜”。针对上述理论争论 ,戈德史密斯 ( Goldsmith ,1969) 利用 35 个国家 1860 至 1963 年 的数据 ,希望通过实证检验解开帕特里克之谜。 然而由于计量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数据不足 , 戈德史密斯只证明了金融 —增长之间存在着大致
平行的关系 ,但未能确认金融 —增长因果关系的 方向 。⑤
在论及金融发展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时 ,麦金 农放弃了传统货币金融理论中货币与实质资本是 相互竞争的替代品的假设 。麦金农认为 ,发展中 国家落后的金融制度使投资不是依赖于外部融 资 ,而是依靠内部融资 。如果实际存款利率为正 , 潜在的投资者就会以货币作为保值手段 ,此时货 币会成为投资的先决条件或渠道 。如果货币的实 际收益率 ———真实利率增加 ,内部融资的资本的 形成机会也会增大 ,这就是所谓的“渠道效应”。 另一方面 ,内部融资资本的形成机会的扩大使生 产者所持有的实质现金余额增大 ,这提高了投资 者的信誉 ,投资者获得外部融资的可能性也会增 加 。因此 ,渠道效应提高了储蓄水平 ,促进了资本 形成 , 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② 而萧则提出了 “债务媒介论”③ ,认为货币是金融体系的一种债 务 ,而不是真实的社会财富 ,货币在整个社会中发 挥着各种媒介作用 ,它通过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而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产出 ,从而促进储蓄和投 资。
利用 80 个国家 1960~1989 年间的数据 ,在 系统地控制了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的情 况下 ,金和莱文发现 ,金融中介的规模和功能的发 展不仅促进了经济中的资本形成 ,而且刺激了全 要素生产力的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 。②
为了检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 的方向 ,金和莱文设计了一个方法 ,其原理是 :如 果前期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了后期的经济增长水 平 ,那么金融发展就是因 ,经济增长就是果 。为 此 ,他们检验了金融发展初始水平 (1960 年) 与经 济增长 (1960~1989) 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 ,金融 发展初始水平的差异很好地预测了以后经济增长 水平之间的差异 ,即便是控制了收入 、教育 、政治 稳定 、贸易和财政货币政策等变量后亦是如此 。 金和莱文还进一步发现 ,金融发展不足会导致“贫
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也应经济中的需要而产生 ,也 就是“实业引导金融”,但金融对经济增长却没有 实质性的贡献 。③
帕特里克 ( Patrick) 认为 ,在经济增长的起步 阶段 ,金融引导经济增长 ;当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 段 ,经济变得日益复杂 ,此时经济中的摩擦会对金 融服务产生需求 ,并刺激金融发展 。④在此之后 , 人们将金融 —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方向称为“帕
一 、引 言
自银行产生以来 ,人们就一直在思考金融在 经济 增 长 中 的 作 用 。亚 历 山 大 ·汉 密 尔 顿 (Alexander Hamilton , 1781) 指出 :“就刺激经济增 长而言 ,银行是已被发明的最令人愉快的引擎 。” 第一个全面考察金融在经济中作用的是巴杰特 (Bagehot ,1873) 。他发现 ,金融体系通过提供大型 工业项目融通所需要的资本而在英国工业革命进 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希克斯 ( Hicks ,1969) 就此 问题进一步指出 ,英国工业革命中所使用的技术 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存在 ,真正引发工业革命 的是金融系统的创新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技术创 新 。通过向需要资本的大型项目融资 ,金融创新 使这些技术得以实现并贡献于经济增长 。①熊彼
特 (1912) 强调 ,银行的功能在于甄别出最有可能 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创新的企业家 ,通过向其提 供资金来促进技术进步 。②
然而 ,也有人质疑金融能否刺激增长 。例如 , 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1819) 总统认为 ,银行败 坏了一国的道德 ,破坏了安宁 ,侵蚀了财富 。而约 翰·罗宾逊 (John Robinson) 认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 , 企业间的交易会产生新的摩擦 ,这些摩擦刺激了 经济对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的需求 ,新的金
尽管在麦金农和萧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和金融 学家致力于发展和完善金融发展理论 ,然而其研 究仅限于对麦金农和萧的理论进行计量检验 ,依 然没有回答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力有何影响的 问题 ,因此 ,金融发展理论未能得到实质性的发 展 ,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日渐式微 。罗伯特·卢卡 斯 (Robert Locus) 断言 ,经济学家们过分强调了金 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④ 发展经济学家则以忽 略金融体系的方式表达了对金融发展作用的质疑 (Anand Chandavarkar) 。⑤ 例 如 《, 发 展 经 济 学 先 驱》论文集中虽然包括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的论文 ,但是根本没有论及金融问题 ( Gerald Meir , Dudley Seers) 。⑥ 而且 ,尼古拉斯·斯特恩 (Nicholas Stern) 的《发展经济学概览》也没有讨论金融体制 , 甚至在列举遗漏问题时都没有提及 。⑦
3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我的博士导师张杰教授的 悉心指导 ,作者在此深表谢意 。
① Hicks ,1969. ② Schumpeter ,1912. ③ Robinson ,1952 ,p . 56. ④ Patrick ,1966. ⑤ Goldsmith ,1969.
8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科与流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金融发展理论 :一个文献综述 3
金 学 群
提 要 在麦金农和萧之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在利用现代金融理论和内生经济增 长理论重构自己的理论基础之后 ,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金融发展问题的一般理论 。本文 依照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脉络系统评述了这一领域的主要文献 ,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制度 法律 文化 中图分类号 F831
与莱文等人直接计量金融功能对全要素生产 力的作用不同 ,拉詹 (Rajan) 和津盖尔斯 ( Zingales , 1998) 细致地分析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微观作用 机制 。④ 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 不同 ,那些对外部资金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在金 融体系较为发达的经济中获得外部资金的可能性 也较大 ,因而资金不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约束 ,但 在金融体系欠发达的经济中 ,企业可能无法获得 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 ,因而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
在金和莱文研究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之后 ,莱文和泽尔瓦斯 ( Zervos) 研究了股票 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③ 莱文和泽尔瓦 斯设计了 6 个指标 ,从股标市场的规模 、功能 、波 动性和国际一体化程度 4 个方面衡量了金融市场 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股票市场的 功能对全要素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但 股票市场的规模对经济增长无关紧要 。莱文和泽 尔瓦斯发现 ,股票市场的发展并不一定导致储蓄 率的上升 ,股票市场的发展是通过自身功能的改 善来刺激全要素生产力的发展 ,进而促进了长期 经济增长 。
《国外社会科学》二 ○○四年第一期
二 、金融发展理论的建立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的影 响 ,麦金农 (Mckinnon) 和萧 ( Shaw) 放弃了以成熟 的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体系为对象的研究方法 , 转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 。①麦金农和萧 发现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 政府一般对利率实行严格的管制 。在利率管制 下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往往促使实 际利率为负值 。一方面负实际利率损害了储蓄者 的利益 ,削弱了金融体系集聚金融资源的能力 ,使 金融体系的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 ;另一方面 ,负 实际利率向借款人提供了补贴 ,刺激后者对金融 资源的需求 ,造成金融资源供小于求的局面 ,从而 需要实行信贷配给 。但是国家往往根据自己的偏 好分配金融资源 ,损害了金融体系在配置资源中 的功能 。麦金农和萧认为 ,发展中国家应该取消 上述金融抑制政策 ,通过放松利率管制 ,控制通货 膨胀使利率反映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水平 ,使实际 利率为正值 ,恢复金融体系集聚金融资源的能力 。
金和莱文设计了 4 个指标 :一是 Depth 指标 , 等于 M2ΠGDP , 用于衡量金融中 介 的 规 模 ; 二 是 Bank 指标 ,用于衡量一国商业银行相对于中央银 行的规模 ,等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除以商业银 行的信贷资产与中央银行国内资产之和 ,这一指 标的原理在于 ,与中央银行相比 ,商业银行能够更 好地行使风险管理 、资源配置等金融功能 ; 三是 Private 指标 ,用于衡量商业银行对私营企业的贷 款 ,等于商业银行对私营企业的贷款除以国内信 贷总量减去银行间贷款之差 ;四是 Privy 指标 ,在 性质上同 Private 指标相同 ,等于商业银行对私营 企业的贷款除以 GDP。银行在向私营企业贷款时 需要更为细致地研究企业 ,实施公司控制 ,进行风 险管理 ,集聚金融资源 ,以及提供更为便捷的服 务 。所以 ,Private 和 Privy 可以用于衡量金融中介 在经济中的金融功能 。
麦金农和萧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 出 ,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 。金融发展 理论提出后 ,在经济金融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
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以及金融体制改 革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 ,麦金农和萧 的金融发展理论也存在严重的缺陷 。金融深化理 论只注意到货币在集聚金融资源中的作用 ,忽视 了金融体系通过信息生产而有效配置资源的功 能 ,以及管理风险 、实施公司控制等其他功能 。所 以 ,在麦金农和萧的理论框架中 ,金融部门并不创 造财富 ,经济依然被割裂为实质部门和金融部门 。 更重要的是 ,在经典的索罗增长模型中 ,决定长期 经济增长率的关键在于全要素生产力 ,资本形成 主要影响经济增长的水平 ,对长期经济增长率没 有影响 。在金融深化理论中金融发展只能影响资 本形成 ,并不影响全要素生产力 ,这大大削弱了金 融发展理论的价值 。
10
困陷阱”,即使一个国家已经具备了经济增长的其 他条件 ,比如宏观经济的稳定 、贸易开放 、教育的 可获得性 ,在金融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情况下 ,经 济也无法获得有效增长 。所以 ,金和莱文认为 ,金 融发展是因 ,经济增长是果 。
金和莱文的工作对金融发展理论的贡献是多 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贡献在于衡量了金融功能 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尤其是令人信服地证实 ,金 融功能的确对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全要素生产 力具有显著的贡献 ,这使金融发展理论在沉寂了 20 多年后重返主流学术界 ,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思 想亦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9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金融发展理论 :一个文献综述
创性的工作打破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僵局 ,为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① 金和莱文放弃了既有金融发展理论以发展中国家 为研究对象的传统 ,转而寻求建立一种包括发展 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内的一般金融发展理论 。金 和莱文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入手研究金融发展对经 济增长的影响 ,尤其是对全要素生产力的影响。 尽管许多金融学家都已表示金融功能对全要素生 产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一直未能找到计 量金融功能的指标 ,金和莱文就在金融功能计量 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
三 、金融发展理论的复兴
20 世纪 90 年代初金 ( King) 和莱文 (Levine) 开
① Mckinnon ,1973 ;Shaw ,1973. ② 麦金农承认真实利率超过一个临界点之后存款 者将保存现金 ,不愿投资 ,此时“替代效应”重新出现 。因 此 ,在麦金农那里 ,真实利率和投资率 (投资Π收入) 是一个 倒 U 曲线 。 ③ Shaw ,1973. ④ Locus ,1988. ⑤ Chandavarkar ,1992. ⑥ Meir and Seers ,1984. ⑦ Stern ,1989.
特里克之谜”。针对上述理论争论 ,戈德史密斯 ( Goldsmith ,1969) 利用 35 个国家 1860 至 1963 年 的数据 ,希望通过实证检验解开帕特里克之谜。 然而由于计量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数据不足 , 戈德史密斯只证明了金融 —增长之间存在着大致
平行的关系 ,但未能确认金融 —增长因果关系的 方向 。⑤
在论及金融发展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时 ,麦金 农放弃了传统货币金融理论中货币与实质资本是 相互竞争的替代品的假设 。麦金农认为 ,发展中 国家落后的金融制度使投资不是依赖于外部融 资 ,而是依靠内部融资 。如果实际存款利率为正 , 潜在的投资者就会以货币作为保值手段 ,此时货 币会成为投资的先决条件或渠道 。如果货币的实 际收益率 ———真实利率增加 ,内部融资的资本的 形成机会也会增大 ,这就是所谓的“渠道效应”。 另一方面 ,内部融资资本的形成机会的扩大使生 产者所持有的实质现金余额增大 ,这提高了投资 者的信誉 ,投资者获得外部融资的可能性也会增 加 。因此 ,渠道效应提高了储蓄水平 ,促进了资本 形成 , 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② 而萧则提出了 “债务媒介论”③ ,认为货币是金融体系的一种债 务 ,而不是真实的社会财富 ,货币在整个社会中发 挥着各种媒介作用 ,它通过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而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产出 ,从而促进储蓄和投 资。
利用 80 个国家 1960~1989 年间的数据 ,在 系统地控制了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的情 况下 ,金和莱文发现 ,金融中介的规模和功能的发 展不仅促进了经济中的资本形成 ,而且刺激了全 要素生产力的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 。②
为了检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 的方向 ,金和莱文设计了一个方法 ,其原理是 :如 果前期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了后期的经济增长水 平 ,那么金融发展就是因 ,经济增长就是果 。为 此 ,他们检验了金融发展初始水平 (1960 年) 与经 济增长 (1960~1989) 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 ,金融 发展初始水平的差异很好地预测了以后经济增长 水平之间的差异 ,即便是控制了收入 、教育 、政治 稳定 、贸易和财政货币政策等变量后亦是如此 。 金和莱文还进一步发现 ,金融发展不足会导致“贫
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也应经济中的需要而产生 ,也 就是“实业引导金融”,但金融对经济增长却没有 实质性的贡献 。③
帕特里克 ( Patrick) 认为 ,在经济增长的起步 阶段 ,金融引导经济增长 ;当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 段 ,经济变得日益复杂 ,此时经济中的摩擦会对金 融服务产生需求 ,并刺激金融发展 。④在此之后 , 人们将金融 —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方向称为“帕
一 、引 言
自银行产生以来 ,人们就一直在思考金融在 经济 增 长 中 的 作 用 。亚 历 山 大 ·汉 密 尔 顿 (Alexander Hamilton , 1781) 指出 :“就刺激经济增 长而言 ,银行是已被发明的最令人愉快的引擎 。” 第一个全面考察金融在经济中作用的是巴杰特 (Bagehot ,1873) 。他发现 ,金融体系通过提供大型 工业项目融通所需要的资本而在英国工业革命进 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希克斯 ( Hicks ,1969) 就此 问题进一步指出 ,英国工业革命中所使用的技术 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存在 ,真正引发工业革命 的是金融系统的创新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技术创 新 。通过向需要资本的大型项目融资 ,金融创新 使这些技术得以实现并贡献于经济增长 。①熊彼
特 (1912) 强调 ,银行的功能在于甄别出最有可能 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创新的企业家 ,通过向其提 供资金来促进技术进步 。②
然而 ,也有人质疑金融能否刺激增长 。例如 , 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1819) 总统认为 ,银行败 坏了一国的道德 ,破坏了安宁 ,侵蚀了财富 。而约 翰·罗宾逊 (John Robinson) 认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 , 企业间的交易会产生新的摩擦 ,这些摩擦刺激了 经济对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的需求 ,新的金
尽管在麦金农和萧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和金融 学家致力于发展和完善金融发展理论 ,然而其研 究仅限于对麦金农和萧的理论进行计量检验 ,依 然没有回答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力有何影响的 问题 ,因此 ,金融发展理论未能得到实质性的发 展 ,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日渐式微 。罗伯特·卢卡 斯 (Robert Locus) 断言 ,经济学家们过分强调了金 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④ 发展经济学家则以忽 略金融体系的方式表达了对金融发展作用的质疑 (Anand Chandavarkar) 。⑤ 例 如 《, 发 展 经 济 学 先 驱》论文集中虽然包括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的论文 ,但是根本没有论及金融问题 ( Gerald Meir , Dudley Seers) 。⑥ 而且 ,尼古拉斯·斯特恩 (Nicholas Stern) 的《发展经济学概览》也没有讨论金融体制 , 甚至在列举遗漏问题时都没有提及 。⑦
3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我的博士导师张杰教授的 悉心指导 ,作者在此深表谢意 。
① Hicks ,1969. ② Schumpeter ,1912. ③ Robinson ,1952 ,p . 56. ④ Patrick ,1966. ⑤ Goldsmith ,1969.
8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