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反思
2015年8月28--29日,“首届互联网+高峰论坛暨2015北大CIO中国行走进烟台开发区”活动在烟台开发区圆满落下帷幕。信息化专家、知名学者、知名企业CIO们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互联网+对于传统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钢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第四届北大CIO同学会会长李红先生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反思”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的话题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反思,我在冶金部工作了十五六年,信息化的发展,后来又在组织企业的信息发展。我的思考是这样的,因为制造信息化从四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国家的政策,我们反思这个政策的得失利弊,第二个是红领的体会到底是什么,第三个是我们信息化建设模式性发生哪些变化,第四个是我们作为一个从业者,要做哪些准备。我觉得,“两化融合”刚成立的时候,首先决定研究如何指导中国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最早是一个凭标的体系,参与过几次讨论,现在这个体系更加完善伟大了。到底什么概念是个顶级的概念,在工业性上,我个人认为还是“两化融合”。在十几年前,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没有办法,但是中国的两化融合还是非常符合国情的一个概念,但是毕竟是实施了十几年了,那么我们可能要对此有点思考,不足在什么地方。
关注制造业信息化
我们形成了一个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将来我们的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图标,是要有推广的。去年我们两化融合,在全国500家企业里面开展过贯标工作,实际上它更加原始,更有说服力。我们分布的行业是装备制造,消费品制造28%,原材料22.5%,电子详细10%,还有能源还有服务业,因为这个比较模糊,大家看的不太清楚。这200家企业到底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呢?这200家里面我们感觉到即便在中国顶尖的信息化成功的企业,生产设计数字化占45%,多么残酷的现实,都忙了多少年了,我们当时应该是在行业里面最早的信息化,即便到现在还有信息管理机构,自动化与信息化,今天这样我们两百家企业,还有很多不足。我们现在企业的困境是装备基础薄弱,企业管理信息化,两化融合,这都是现实。
工业4.0对两化融合的冲击
在两化融合政策指导下,我们在哪些方面,通过4.0对比一下不足,一个从宏观层面看,我们两化政策是国家主导,包括我们两化融合的意义贯彻到什么地方。从企业看,实际上我们工信部成立以后,终于有一个领头的部门了,但是我们企业感觉到,尽管七部委发了深度融合指导意见,但是我觉得三个方面是不足的,一个是在国家整个政府资源调度不够,尽管我们有很多专项,专项活动我们都知道,大部分都有个性,不是一个整体的战略。
第二个就是理论。我觉得我们不管是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这次4.0出来了,所有的专家,所有的研究,我们当时国家出的早,但是问题是没有展开,我们的管理学,我们的经济学家还依然允许西方的管理学论,信息化,我觉得这个一直没有展开。第三个就是很要命的就是,我们这个两化融合推动下,一直到现在,在企业内部都是主管领导,一些执行层面,没有动用到企业家这个思维层面,谁教育企业家如何理解“两化融合”。从微观角度看,我们这么多年信息化,两化融合并没有改变我们的理念,从动因方面看,外因式,被动式,模仿式。工业4.0与两化融合有一定差别,中国企业社会进步,我们不能来源过去,但是我们要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两化融合很多的政策,都是基于信息化的思维。但是归根结底是站在工业信息化上,尽管我们信息产业出了很多新的原因,我们变化的工业,这个主次还是要清晰的。
关键是我们现在工业4.0以后,我认为国家在国家层面的战略,终于能够和西方发达国家,现在说的非常有道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只有三个国家可以玩,那就是中国、美国和德国,各有优势,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我们弯道超越的存在,昨天杨部长讲了以后,因为他是专家领导,站的高看的远,这个是我的反思。
红领的成功
现在新的互联网架构,没有云大物一致,红领未必成功,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相关联的,红领不用说了,应该说是个性化的,我认为是脱胎换骨,不像我们搞信息化技术,改变流程,改变战线,是颠覆。红领的经验,很多我们同行的CIO,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设备嘛,看惯了信息化很炫的功能,在红领没看着。
制造业CIO的新使命
现在中国企业“互联网+”,要思考的问题,谁在主导信息化的力量,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应该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整合资源、调动资源,创新发展。如果我们要想通过CIO的智能只能去跨界,创新创业。我主动成为一个企业家,不做CIO,做CEO,这是我们应该认识的本质,在我们变革过程中,主导力量他是第一,我们也是一样,改造用八年时间,把五个环节的产线现在是世界最大的钢材厂,数字化过程,和功能类似的。
第三个,因为现在信息化,我们现在问题还是挺多的,但是不要忘了,回顾十年前,05年我上完ERP以后,到处邀请去演讲,发现我们很多企业信息化建设不知道怎么干,是分散还是集成,当时看压力非常大。不要忘记我们曾经讨论过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当时央企在04起动,很多央企走了很多弯路,减少多少浪费,信息化模式就很不好,所以这个是别人给不了你的,两化融合以后,是靠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三年前,国资委组织我们到美国去考察,体会最深的是地我们和美国一流企业最大的差距就是顶层设计和架构设计,我们所去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顶尖企业,规划做了,达不到这个层面,没有这个体系化,不可持续,干了三四年就不知道怎么干了,还得请外部资源继续帮你干。最近大家知道4.0是德国提出来的,那他们的好多软件技术我们又得学习,我们带队到阿里学习,为了学什么叫云计算,我们国家电网组织了七次各种层面的学习,中石化副总今年四月份亲自请到了中石化来讲。前两天徐总就讲国家气象台这两年如何做云计算,如何按这个实施,又是一种新的浪费,又是新的一种,我们现在传统企业,现在有很多的误区,像杨部长说的现实,这个建设模式,这个方法论我认为很重要。
目前的思维方式,西方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包括我们企业的追求和一些宏观的经验,现在中国的CIO是一个非常大的产能,尤其CIO在中国这种体制下,而且在我们现实技术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问题,我现在说的问题,尽管互联网思维都反对,杨部长昨天说很有道理,CIO现在去管理,根据你的职业,因为管理很多要颠覆,过去把ERP装上了,把网给你装上了,就是你的泵过,这个毫无太大的价值,真正的价值还要跟企业做更大的转型,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说了,不知道企业的本质,也不知道企业的方向,我们在企业里面临好多转型,那你要不懂业务,我的企业都快倒闭了,你还在上ERP,我们有两个企业,花了五百万,上一次的商业模式最大的管理在变,我们IT作为管理市场的实现,我们必须要相应的做。最后是数据,搞了这么多系统,数据都被别人用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