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以当前我国劳动者的职业观为视角

【摘要】分工自存在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是各派学者、专家争相研究的焦点。马克思关于分工的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相较于其他各分工理论而言,更具科学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为此,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出发,就针对中国当前遇到的“下岗热,招工难”的社会现象来浅析我国劳动者的职业观,并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职业观价值判断

分工,思想家们众说纷纭,分别从不同的层次、领域、程度进行研究、论述。其中,古希腊的色诺芬和柏拉图是属于分工问题研究的领军人物,但是,第一个对分工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论述的应当是亚当@斯密,其理论集中体现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同样,马克思对分工也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内容则集成于《资本论》中。两位大师都如此重视分工问题的研究,而且当前中国也产生了许多因分工而起的社会问题。因此,再看分工理论仍有重要的意义。

一分工的起源

社会最初并没有分工,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那么,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分工是如何产生的?分工的起源?

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公共的起源也是说法各异,例如亚当·斯密,他认为“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它是交换倾向和相互买卖产品缓慢而逐渐发展的必然结果。”①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分工是因为人们内心交换的欲望和倾向,而这种倾向的动机是人们的利己主义。

动物长大以后机会独立生活,例如,当小狐狸长大之后,狐狸母亲就会将其赶出巢穴,二人则不同,暂且先不说父母溺爱孩子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始终生活

在社会中,有生之年,总会时不时的需要来自社会或他人的帮助。此时,如果按照斯密的理论,通常我们“求助于他们的功利主义,我们对他们绝不说我们有需要,而总是说对他们有利….”②所以,在他看来,分工起源于这种功利主义基础上的买卖交换,是交换产生分工。

马克思则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③就像家庭也是从两性的关系中发展起来,后来根据两性的性生活受风俗等的规定,从而形成血缘家庭、普纳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和转偶制家庭(通常所说的一夫一妻制)等形式。家庭也是马克思研究分工理论的基本单元。最初,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自然体,当“家庭内部,随后在氏族内部,由于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也就是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了自然分工…..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相互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相互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变成商品。”④简言之,分工源于自发或‘自然形成’,而又因为分工产生交换。因为交换,生产力提高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两者较之,不难看出,当斯密为了证明他的“交换产生分工”理论的正确性时,首先,他必先假定交换的存在,那么用一个假定的已知去推定一个未知的结果,很明显,最终只能是使自己陷入无限的循环之中。

二分工的种类

因纯生理的差异而形成的自然分工使马克思讲的一般意义上的分工,马克思关于分工的另一种类别便是社会分工,即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范围内的分工。讲到,社会分工,不得不提的要属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三次大的社会分工,即:

第一次是指农业和畜牧业从采集和狩猎中分离出来。所谓的采集、狩猎指的时人们从自然界中获得食物的方式,主要特点是直接性,也就是人们时通过直接的捕获猎物或者说是从树上直接摘取果实。这种主要是人类自出现以来到旧石器时代这一阶段的唯一的生存技能。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经验的增加,人们发明创造了“弓”等工具,随后,人们又开始将动物圈养在一定范围内以及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p115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p161

种植一些农作物。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手工业和农业、畜牧业的分离。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够人们日常生活还有富于,人们便开始涉足其他方面,例如园艺业,栽培其他经济作物等等。劳动种类的增加,使人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于是便有人开始专门从事某项作业,专职手工业者就是这样产生,随着数量的增加,队伍的壮大,最终,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部门。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指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产品的交换自分工出现以后就渐渐开始起来,但商品的交换是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产生的,不断发展的交换活动使商人脱离直接生产,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业也因此应运而生。

三次社会大分工奠定了社会分工的基本格局,而与其相伴相随的还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即脑体分工,当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生产,提供除了满足自身需求之外的剩余产品,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凭借增加拥有的权利、地位等来占有、剥削他人的剩余产品)和城市分工和乡村分工(即城乡分工),无论时脑体分工还是城乡分工都是马克思分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马克思说“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猜真正成为分工。”⑤此外,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及的职业分工也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即教育、医疗等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马克思在形态中注重于区别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区别,包括脑体分工和城乡分工都是属于社会分工。而且职业分工不仅存在于过去、现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也依然存在。

三分工的最终归宿

关于分工的最终走向、归宿的问题,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不止一次的讲到。“上述三个因素——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现实。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只有消灭分工。”⑥然而当马克思提出消灭分工,部分经典作家、学者却望文生义,仅从字面的意思上去分析,将其理解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分工不再存在。这样的回答实在是

⑤《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p161

让人费解。很明显,共产主义不是也不能消灭分工本身,所谓的消灭分工是指消灭旧式分工。言下之意,便是共产主义以消灭这种所谓的社会分工为己任,共产主义社会中不会再出现脑体、城乡的对立分工,但职业分工依然存在,并不是消灭分工本身。

历史的进程在不断前进的同时,分工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这既是生产力有所发展的表现也是生产力发展不足的结果。“一个民族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为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⑦的确,因为分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不断提高,而且省去了两个劳动环节之间的转换时间,但这种固定化、专门化的分工却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人的片面的、畸形的发展,而这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的观点相背离。所以,这种旧式的将人固定在一定特殊范围内的分工必然要被消灭,但是,“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⑧也就像中国古话讲到的“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消灭分工必须是由其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才由可能实现,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则是实现的必要前提。

但可惜的是,不仅是部分经典作家们没有读懂马克思的心,广大人民群众也对此产生误解。他们对分工一视同仁,包括旧式分工和分工本身,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将旧式分工和分工本身有所区别的意识。更具体的就表现为当前中国劳动者对职业的认识,即当前劳动者的职业观。

四当前劳动者的职业观

分工,使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当然中国也无法例外。就中国的社会分工我从“下岗热”和“招工难”这两个热点问题切入。

首先,“下岗热”:按照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那么,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伴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创新,必然的要求相关的劳动者、生产者与之发展的水平、程度相适应。但是,由于分工的发展、细化,人们被局限与某一特殊的范围,他们只会从事属于自己的那部份工作内容,一旦遇到产业升级换代、企业破产等,很难适应新环境,便有较大可能面临失业的困境;此外,人们形成聚合型思维模式,固定化、片面化很难发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p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