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学习目标:1.认识卢瑟福和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2.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的概念;
3.了解电子层、原子轨道的概念,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级顺序;
学习内容:
1、核外电子的运动的特点:
核外电子以极高的速度、在极小的空间作应不停止的运转。不遵循宏观物体
的运动规律(不能测出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即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
(1)是一种杂乱无章的随机运动(速度极快、运动空间极小、测不准原理)
可用统计(图示)的方法研究电子在核外出现的概率。电子云——电子在核外
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的机会的大小,好像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
形象的称为电子云。
(2)统计学规律运动——电子云
①用小黑点代表电子在核外空间区域内出现的机会;小黑点的
疏密与电子在该区域出现机会大小成正比。
②电子在原子核周围一定空间内出现,离核越近,出现机会越大;离核越远,出现机会越小。
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1)电子层(又称能层)
①分层依据:电子的能量的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离核远近的不同。
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一低四不超)
[1] 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称为其分层排布
[2] 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上。
[3] 每层≤2n2个;最外层≤8个(K层时≤2个);次外层≤18个,倒数第三层≤32个。
(2)原子轨道——电子亚层
同一电子层的电子能量不一定相同,处在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
原子轨道:指量子力学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运动的主要区域。
分类依据:同一电子层中电子运动的能量仍有区别,电子云的形
状也不相同。
①原子轨道的类型(又叫能级):轨道的类型不同,轨道的形状也不同。根据轨道形状不同可分为:s 、p、d、f等。
原子轨道形状----电子云界面图
界面图:界面图是选择一个等密度面,使电子在界面以内出现的总概率为90~95%。
[1] s原子轨道是球形对称的
(原子核位于球心),电子层序数
n越大,电子能量越大,原子轨道
半径越大。
[2] p原子轨道是纺锤形(哑
铃形)的,每个p轨道有3个伸
展方向,它们相互垂直,分别以
p x、p y、p z表示。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n增大而增大。在同一电子层中p x、p y、p z的能量相同。
[3] d原子轨道是花瓣形的;f轨道形状更复杂。
②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
轨道在有一定的伸展方向,即电子云分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伸展方向决定该种类型原子轨道的个数。与能量无关。
[1] s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无方向,只有1个伸展方向,即只有1个轨道;
[2] p 原子轨道在空间上有x、y、z三个伸展方向,有p x、p y、
p z 3个轨道;
[3] d 轨道有5个伸展方向,有dxy、dxz、dy2、dx2—y2、dz2 5个轨道;
[4] f 轨道有7个伸展方向,有7个轨道。
③原子轨道的表示方法:
第一电子层:只一种形状——球形对称,只一种类型轨道,用s表示,叫s轨道,记作1s。
第二电子层:有二种形状,所以有二种类型轨道。分别是:球形,记作2s;纺锤形,用p表示,叫p轨道,记作2p。
第三电子层:有三种形状,决定有三种类型轨道。记作3s,3p,3d。
第四电子层:有四种形状,决定有四种类型轨道。记作4s,4p,4d,4f
第五电子层:有五种形状,决定有五种类型轨道。
原子轨道种类数与电子层序数相等,即n层有n种轨道。
各电子层包含的原子轨道数目和可容纳的电子数
④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填充原子轨道时,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存在如下规律:
[1] 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s < np < nd < nf
[2] 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 < 2s < 3s < 4s……
[3] 电子层和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2px、2py、2pz轨道的能量相等。
2p x=2p y=2p z
(3)电子自旋
原子核外电子还有一种称为“自旋”的运动。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状态,通常人们用向上箭头“↑”和向下箭头“↓”来表示这两种不同的自旋状态。当然,“电子自旋”并非真像地球绕轴自旋一样,它只是代表电子的两种不同状态。
相同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