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新校区景观方案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委党校新校区景观方案设计说明

摘要:中标项目

关键字:党校;新校区;校园;设计说明

临浙江以北脊,壮沧海之宏流。

融风景在校园,融心景在山水。

景观是一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交流的书;

景观是一个故事,讲述着人类的历史与经验;

景观是一首诗,用精美而简洁的语言表达人类最深层的情感;

景观是一幅画,展示自然与人类社会精彩的瞬间。

因此,景观需要人们去关爱、去呵护,去体味。

当然,景观也需要人们去设计、改造和管理,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的校园环境就应该是这样的,充满了精神的力量、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一、基地概况

“一校两院”新校园位于杭州市仓前镇高教功能区块南侧,南临文一路,东至嘉泰学院(二期),西至良睦路,北至新桥港。

“一校两院” 新校区本次设计范围占地约270亩。自然景色以田园湿地为主。校园基地内地势平坦。学校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杭州市土壤资源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适宜多种林木生长。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指导思想

(1)党校是一个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课堂,也是培养情操、追求真理、交流思想的场所,环境设计应注重立意、着力体现校园精神。在学院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指导下,依托校园自然及人文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在丰富校园景观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休闲环境。

(2)简洁明快,突出时代性。党校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校园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也比较经济,可行性强。

(3)尊重规划、因地制宜,文化导入、突出特色。

2.规划原则

(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2)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

(3)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

三、规划布局特征

1.营造一个景观化校园环境

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景观化校园可缓解师生心理疲劳,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达到削减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寓教于乐,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反映党校校园特有的“场所精神”。

2.塑造校园文化气氛

每个校园都有自己的人文历史,新的党校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自己新的奋斗目标,在景观设计上应充分彰显这些个性特色,突出校园精神。可通过景观造景如雕塑、碑刻、小品、标志物等来表现校园人文。校园小品简炼含蓄,留给学生多一些思索,多一些想象空间。

3.营造多层次的交往、学习、游憩空间

我们运用“连续”的概念创造渗透、开放、融合的校园空间环境。连续、整体、符合人的使用与感知的校园环境有着特殊的意义,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校园的环境景观除了其物质功用外,还有为教职员工提供休闲、娱乐、学习、交往空间的作用,亦即“场所精神”。因此,我们可将校园景观上升到校园精神文明高度。

四、空间环境景观布局结构

校区的总体布局尊重原规划,环境上以一轴二水三园四庭为景观骨架。通过对基地特征的挖掘和分析,运用现代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相结合,吸取江南园林的景观精髓,师法自然,叠山理水,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从整体意象上延伸西溪湿地区域景观的整体原貌。

1、一轴,即为连通图书馆办公楼与大门主入口的“光辉岁月”入口景观大道作为主轴线空间序列配合其他小品或植物造景,营造出一个庄重典雅,大气天成的校园景观。

序幕:校园主轴线以主入口南端树阵广场拉开序幕,高大挺拔的香樟树树阵给人留下了难忘的第一印象,整齐常绿的树阵象征着我们党的事业永远常青。大气、精致的景观大道将入口形象进一步延伸,如同一幅纵深感极强的画卷将校园的美景徐徐展开。

主景:从树阵广场入口穿过景观大道,对称设置的六根景观石柱构成序列引导,。进入校园的中心广场——“曙光迎新”主景广场,国旗旗杆放置在广场中心位置、太阳形的艺术铺地将其环绕,形成向心构图的视觉效果。独特的斜面式浮雕围绕广场展开,浮雕地面以为浙江党史为主题,展示着省委党校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广场北侧地形抬高,形成密林,形成自然山林挡景效果;南侧以开敞草坪为主,整个地形前低后高,呈环抱状,进一步突出广场的中心地位,成为主轴线空间序列的高潮。

展开:景观大道重复设置的六根景观石柱,引导视线继续延伸、扩展,直至图

书馆前广场,构成对景。

结景:位于主轴线空间序列的端部是极具视觉美感并寓意深远的主题雕塑——“孺子牛” 体现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整个空间序列的视觉终点,构成了序列的底景。

2、二水,即“濯缨溪”滨水步行景观带和“新桥春晓”滨河景观带:

(1)“濯缨溪” 滨水步行景观带:濯缨溪贯穿整个校园,滨水地段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屈原《渔父》一文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句,本意为“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我们取其“修身养性,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之意。蜿蜒飘曲的溪流,引自校园北部的新桥港水系,曲折如意,收放自然。与溪边的植物共同组织空间,达成江南园林“贵有层次,妙于曲折,在于深秀”的意趣。水边适当设置木质平台、木曲桥及休息座椅等供人观景息憩。

校园内规划道路穿越溪流,将其分隔成五段,由西向东依次以春夏秋冬四季主题植物造景为主线,主要体现植物的季相变化带来的美感,形成五个景观区域:同春竹韵、斜柳闻莺,月影叠翠,霜染香溪、流金织忆及水澜思缥。

同春竹韵:亲水平台可欣赏水上风光,与水亲密接触。翠竹茂盛,草木葱荣,高低相盈。偶置景石,可做小憩,得林野之风趣,去俗尘之烦虑。

斜柳闻莺:该段溪流有缓坡草坪做背景,空间较为舒展,人工设置的潺潺流动的溪流景观犹如置身于自然山水之中。精心布置的卵石滩,野趣十足的滨水植物,微微拱起的木桥,与著名的“西湖十景——柳浪闻莺”有异曲同工之妙。

月影叠翠:夏景区,位于主广场西北面,以广场西侧绿地作为背景,主要功能是观赏夏景和游憩活动,置较大观景平台,凭水聆风、诗意生活,自然布局,小湖面以种植荷花为主,幽静安详。每到盛夏,荷花盛开,令人流连忘返,在月明风清之夜赏荷,便有了朱自清先生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美景。

霜染香溪:结合现代造景手法,塑造优美的滨水空间,溪边大量种植秋色乔木和水生植物,形成校园内独特幽静的滨水自然景观带。

流金织忆:一条滨水景观小道蜿蜒曲折,两座曲桥连接了湖中绿荫遮蔽的小岛,群落成荫的树木,匍匐低矮的灌木丛,点缀的景石……构成了丰富的景观,使学员能在校园中享受自然田园的气息,亲近自然,以缓解读书生活的紧张氛围。

水澜思缥:采用自然驳岸,溪流蜿蜒而下。将新桥港沿岸自然绿地、水面引进校园让其融入校园环境中,使绿色楔入校园环境,自然景观延伸到人工景观中。

濯缨溪岸线以自由流畅的曲线为主,形成深远丰富的水景空间。驳岸方式多种多样:有卵石滩、有直接入水的草坪、有水生植物和耐湿乔灌木种植形成的自然生态湖岸;有块石砌筑的硬质驳岸。配以林冠线优美的风景林带,形成错落有致的滨湖景观。

两侧溪流的高差处理用涵管连接,形成四种不同风味的流水效果:“同春竹韵”景区水面较低,在池壁处采用溪石流水石滩,溪水顺石势而下,飞花溅玉,被一片浓密的竹荫所遮挡,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犹如梦境一般,故点景石“竹梦踏石”。“斜柳闻莺”景区水面较高,涵管连接处以卵石滩入水,丛植水生植物可截留雨水,过滤地表径流,抵抗流水冲刷,从而起到保护堤岸、增加堤岸结构的稳定性、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作用。“霜染香溪”景区水面较高,出水口置一大块溪石,做块石驳岸,上植芦苇丛,植被遮盖石块,遮挡视线使流水显得更加自然。“水澜思缥”景区水面较低,以溪石堆砌出水口处,做碗状接水之效果。水光浮素练,风中时听石泉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