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归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_齐晓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归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齐晓峰
摘 要:本文探讨了心理学中的成败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效
果进行正确归因,以期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还要注意自身对学生无意识
的归因行为,多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有利于其今后学习的归因。
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在具体教学
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正确归因的三种途径。
关键词:归因 归因维度 心理学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成败归因理论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
在此,笔者将就归因理论如何指导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成败归因理论
1 海德的成败归因理论。
现实生活中,人们完成一项工作后,往往喜欢寻找得失成败的原因,这一现象成为心理学家们探索归因问题的客观依据。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
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的行为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为。
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
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
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2 常见的归因维度。
在海德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的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等。
3 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主体今后行为的影响。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就稳定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则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相反,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
就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内在的因素(能力、努力、身心状态),学习者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进而更投入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或形成消极的
2000年第1期 清 华 大 学 教 育 研 究RESEA RCH ON EDUCAT I ON T SI NGHU A U N IV ERSIT Y No 12000 齐晓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 北京 100083
自我意象,从而更避免参与成就性任务;相反,如果学习者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机体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外界环境),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象产生影响。
就可控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学习者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或产生一种犯罪感;反之,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会产生感激心情或仇视报复情绪。
二、归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了解了归因理论、常见的归因维度及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主体今后行为的影响。
从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归因将有助于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正确归因,能够帮助他们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归因理论对教与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正确的归因。
根据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所以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正确归因,以期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如定期调查学生对教学的反映,请专家或其它教师听课并进行评价,然后对自己的教学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一般应尽量归因于主观努力。
作为教师通常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进行观摩课教学之前,都会认真安排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授课时就能够表现得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把这一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能力),则会忽视主观努力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一种不认真的态度对待今后的教学,势必影响授课效果。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客观因素也会影响到教学。
比如,教师在对不同班级进行相同内容的授课时,教学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因为教学对象发生了改变,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随之做相应的改变。
这时,教师就不能仅仅归结于主观原因,而应归结为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其次,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归因,这种无意识的归因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比如,一个问题,学生没有回答上来,老师可能会出于安慰地说: 这个题目比较难 。
其实这就把失败归因于了不可控因素(任务难度),学生会认为答不上问题并非因自己主观努力不够,不利于督促学生进一步努力。
在对成人培训班的外语教学中,笔者曾对会话做得不好的学生说,每个人在学习外语上的天赋不同,有的人口语天赋好一些,有的人阅读能力强一些。
虽然笔者本意是为了维护成人的面子,为其会话做得不好找个措口,但实际上是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不可控因素(能力),从而使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抱有失败的预期,产生自卑感,更不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对学生无意识的归因行为,多对学生进行积极、有利于其今后学习的归因。
此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其自身的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成败归因。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对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致于过分自傲,以便今后能继续努力;使差生不致于过分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当然也并非完全如此,对于学习
132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无能的人,给他一件容易的事,然后把成功归结于稳定性原因,如能力,则能增强其自信心,起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那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呢?
第一,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的行为。
把归因行为融合于教学过程中是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的最基本途径。
比如在做课堂练习中,轮到差生时,有意识地选择相对容易的题目,使学生答对从而体验到成功,有利于他继续努力学习,取得更大进步。
再如,在测验或学期考试结束时,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对考试结果进行原因分析,肯定正确归因,指导学生改正错误的归因。
这样,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要求学生进行归因,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第二,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归因训练。
因为归因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变量,它对后继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通过归因训练矫正不良的归因倾向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学习动机的端正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如强化矫正法。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对完成任务的情况作出归因。
对积极的归因给予鼓励和奖励,对那些很少作出积极归因的学生给予暗示和引导,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归因倾向。
再如观察学习法。
让学生观看归因训练的录像,引导他们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之于自身努力。
第三,可以创设强调掌握目标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正确归因。
埃姆斯(C.Am es&R.Ames,1984)的研究表明,目标结构影响个体的归因,目标结构是环境的最广泛特性,它包括竞争、合作和个体化三种。
在竞争目标结构中,只有少数最优秀的个体才能够得到奖励或者表扬,因而个体常常把自己的成绩与别人的成绩进行比较,如果自己的成绩比别人低,就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低,这时个体拥有的成就目标是成绩目标。
在个体化目标结构中,个体间的目标是独立的,一个个体是否能够得到奖励或者受到表扬与别人是没有关系的,因而个体常常进行自我比较,即与过去相比,自己的知识增加了多少,能力或技能提高了多少,这时个体拥有的成就目标是掌握目标。
埃姆斯和阿切尔(Ames&Archer,1998)在现场课堂情境中的研究和我国学者对掌握目标与成绩目标对学生动机影响的研究都表明:当学生感受到课堂气氛强调掌握目标时,他们有较高的失败承受力,更偏好挑战的任务,对班级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自己的成功并不是由于题目容易,而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能够进行正确归因,表现出适应的动机模式。
也就是说,当课堂气氛掌握目标突出并被学生接受时,课堂目标定向有利于学生正确归因,保持适应的动机模式。
相反,当学生感到课堂气氛强调成绩目标时,他们对班级持消极的态度,把失败归于能力低,表现不适应的动机模式。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一种强调掌握目标的课堂气氛,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注意我是否有进步,老师注意我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认为要注重学习过程,不应过分重视学习结果;成功是指获得进步等。
同理,应尽量避免创设强调成绩目标的课堂气氛,如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使学生认为成功就是别人等等。
参 考 文 献
1 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陈维亚: 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 , 中国教育学刊 1999年第10期。
3 陈维亚,郭德俊: 掌握目标与成绩目标对中学生动机模式的影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
133 论归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