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7
4、O2与CO2
子实体生长需氧气,但对二氧化碳敏感。 最适CO2:0.034~0.1%。如平菇: CO2浓度 大于0.1%, 产生畸形子实体甚至子实体不分化。 灵芝:0.1%CO2,则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
58
5、光线
子实体发育中,大多数食用菌要求一定的 散射光,如香菇,木耳、猴头菌等,有的没有 光不能形成子实体,或只长柄,不长盖,不产 生孢子,如灵芝、金针菇、平菇等。
32
33
二、营养繁殖
截取任何一部分食用菌的营养体(菌 丝体),都可以重新形成新的生长点,从 而继续生长。
34
三、有性繁殖
指两个不同性别的菌体或细胞结合,结 合后形成新的有性孢子。
包括同宗结合和异宗结合
35
(一)同宗结合
指由担孢子萌发的菌丝,不需要经过两个菌丝 的交配就能完成性生活史。即:结合两个菌丝 来源于同一菌丝,或由同一孢子萌发产生的两 个菌丝的结合。又有初级与次级同宗结合之分。 如,草菇是初级同宗结合,双孢蘑菇是次级同 宗结合。
55
2、湿度
相对湿度,80~95%,若低于60%,如平 菇等生长就会停止。太湿,易长杂菌,不利 于菇体的蒸腾作用。如:金针菇长期处于潮 湿>96%,则只长菌柄,不长菌盖。
56
3、酸碱度
香菇喜酸,PH=5则长得最好。 双孢蘑菇:PH=6.8~7.0,生长中也产酸,菌 丝栽培中要覆土,土的pH调到7.0~8.0,稍高 于最适PH值。
51
52
(二)子实体生长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子实体分化与子实体发育是两个 不同的生长阶段,菌丝生长阶段所需温 度最高,而子实体分化阶段所需温度最 低,而子实体发育阶段介于两个之间。
53
(1)根据子实体分化、发育所需温度分三种类型
低温菇:最高〈24℃ 最适〈20℃。如香菇、金 针菇、双孢蘑菇;平菇也为低温菇,但平菇种类 较多栽培量大,不同品种间温度相差较大。
47
2、水分
培养料含水量:通常以湿料中的含水量 65%左右为宜。一般是料水比1:1.2~1.3,即 1 公斤干料加1.2~1.3公斤水。此时,用手紧握 料,指缝有水浸出,但又不滴下来。
48
3、PH值
食用菌喜酸性环境,大部分PH〈7。在PH〈8 时都可生长,最适PH5.0~5.5。不同菇类最适 PH有所不同,如:
6
3.0
12
14.0
15
18.4
21
30.0
24
39.5
27
42.4
30
25.7
33
2.7
36
0
46
不同菇类,菌丝最适生长温度有所差异, 如:猴头、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最适温度 为24℃ 。银耳的最适温度为27℃。木耳、茯 苓:30℃。草菇:36℃。
保存菌种在4℃冰箱。但草菇保存需15℃ 左右,另外,菌种保还有其它保存方法,如可 放在-20℃、-80℃或液氮下保存,需加10%甘 油作防冻剂。
2
3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一、菌丝体的一般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孢子是微小的繁殖单元,其孢子吸水膨大,长 出芽管。
芽管不断分枝伸长形成管状的丝状体,通常将其中的每 一根细丝称为菌丝。
菌丝前端不断地生长,分枝并交织形成菌丝群,通常称 为菌丝体。
4
食用菌的菌丝一般是多细胞的,菌丝被隔膜隔成 了多个细胞。
39
一、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碳源: 简单糖类:如葡萄糖。
复杂碳源:如锯末、棉籽壳、稻草、玉米芯、作 物秸杆、甘蔗渣等。
氮源:菌丝培养中常用酵母粉、蛋白胨做氮源, 子实体培养中常用麦麸、玉米粉、米糠等含氮化 合物作氮源。
40
C—N比:各种菇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 求外界供用它足够的碳源,而且还要求碳和氮 之间要有一恰当的比例。即合适的碳氮比。
59
第二章 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在分类学上,食用菌属于真菌界中的担子菌亚门和子 囊菌亚门的菌类。
食用菌的子实体一般都比较大,直径和高度可达2~40 cm,所以又称食用菌为大型真菌。
食用菌的形态分两部分,营养体和繁殖体,或称菌丝 体和子实体。菌丝体是食用菌的营养结构,主要功 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输送及贮藏养分;子实体是 繁殖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不同的菇类,要求不同的C:N,一般菇类营 养生长阶段(C/N)为20:1为好;生殖阶段 (C/N)为30~40:1为宜。
41
42
无机盐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无机盐 类物质,其中尤以磷、钾、镁三元素最重 要。所以,食用菌培养料中常常添加磷酸 二氢钾、磷酸氢二钾及硫酸镁等。
生长素
食用菌生长发育中需要某些生长 素参与新陈代谢活动。如培养基中常 常添加一定量的微生素B1。
3、菌托:菌幕残留在菌柄的基部形状为杯状,称 之为菌托。不用种类菌托的形态亦有不同, 是分种,属的依据。
23
24
2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
第二节 食用菌的繁殖
营养繁殖 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31
一、食用菌生活史
食用菌孢子从子实体上弹落后,在适宜的 环境中萌发形成单核菌丝和结实性双核菌丝, 进而发育成子实体以及又由子实体产生孢子的 循环过程。
子座在子囊菌门中居多, 如冬虫夏草、蝉花、蛹 虫草等
11
第二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生长在土壤或基物上面的部分能产生孢子 的器官称子实体。
原基:菌丝生长后期,即生理成熟阶段,菌丝体局 部膨大,而成为许多小瘤状的菌蕾,称子实体原基 。
伞菌目的三个主要特征:菌盖、菌柄、菌褶 (管)。有些种类还具有菌幕的残存物—菌环、菌 托。
8
菌核:由菌丝体紧密聚集 而成的有一定形状如块 状或瘤状的休眠体,称 为菌核。
茯苓、猪苓的药用部分都 是菌核。
9
菌索:由菌丝组成的绳索 状组织体,其作用与菌 核相似,且有吸收、输 送养料的功能。
蜜环菌、假蜜环菌是著名 的菌索产生菌。药用天 麻就是靠蜜环菌的菌索 提供养分的。
子座:由拟薄壁组织和疏 松组织构成的容纳子实 体的褥座状组织体。
木耳:5.0~5.4 ; 香菇:4.0~5.4; 金针菇:5.4~6.0
猴头:4.0—最低; 双孢蘑菇:6.8~7.0 草菇:7.5—最高
49
4、O2、CO2
食用菌都是好氧的。 大多数食用菌都对CO2敏感,CO2越高, 生长速度越慢。所以,培养菌丝时,CO2浓度 不能太高。
50
5、光线
大多数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不需光, 如双孢蘑菇、平菇、香菇、猴头菌等,光线 对菌丝体生长起抑制作用。所以培养菌丝体 阶段,若光线强,还要遮光。
4、延生:菌褶沿着菌柄向下着生,如:平菇。
18
19
20
21
菌柄
食用菌有些无菌柄或仅具短柄,但多数 种类具有圆柱状菌柄,而长短、大小、形状 等常因不同种有显著差异。
菌柄基部特征是主要分类特征。
22
菌幕、菌环、菌托
1、菌幕:子实体刚形成菌蕾,包被菌蕾的一两层 膜称菌幕。
2、菌环:菌蕾长大开伞时,菌幕被撑破,有部分 留在菌盖边沿,有些留在菌柄上,成为环状 叫菌环。
中温菇:最高〈28℃ 最适20~24℃ ,如木耳、银 耳。
高温菇:最高30℃以上, 最适〉24℃,如草菇。
54
(2)根据是否需温差刺激分二种类型:
变温型:子实体分化发育时,若温度的变化 对其有利,则为变温型。例:香菇以15℃为 中心,每天给8—10℃的温差刺激则出菇较 好。
恒温型:出菇时,温差刺激对其生长不利, 例:木耳、猴头、草菇。
5
按照发育的顺序,菌丝体可分为初生菌丝体、次生菌丝体。 1、初生菌丝:由孢子直接萌发产生的菌丝称初生菌丝。这
种菌丝特别纤细,菌丝每个细胞中都含有一个细胞核, 因此又称单核菌丝。 2、次生菌丝(双核菌丝):由两条单核菌丝体的初生菌 丝相互融合而成。
6
7
二、变态菌丝体
在环境不良或繁殖时,一些子囊菌或担子 菌,通常是疏松的菌丝相互紧密地缠结在一起, 形成如菌核、菌索、子座等变态状菌丝组织体。
12
13
子实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伞 状:双孢蘑菇 漏斗状:鸡油菌 头 状:猴头菌 珊瑚状:珊瑚菌 蜂窝状:羊肚菌 耳 状:木耳 绣球花状:绣球菌
贝壳状:平菇 舌 状:牛舌菌 毛刷状:齿状菌 盘 状:盘菌 马鞍状:马鞍菌 花瓣状:银耳
14
伞状
贝壳 状
舌状
头状
15
蜂窝状
耳状
花瓣 状
漏斗状
二、食用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菌丝体生长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适宜的温度是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重 要环境因素。温度升高,生长速度加快,由于 体内化学反应加快,但升到一定温度,可引起 蛋白质等对温度敏感的物质破坏,抑制菌丝生 长,使生长速度下降,甚至死亡。
45
香菇菌丝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度
温度(℃) 菌落半径(mm)
16
菌褶
菌盖下面着生在菌肉上的呈放射状排列的片状 组织 。 菌褶两侧是子实层。子实层是产生担子的 细胞层。
17
根据菌褶与菌柄连接的方式不同分为四种
1、离生:菌褶与菌柄之间的一定距离:如白蘑、 草菇。
2、直生:菌褶的一端直接着生在菌柄上与菌柄之 间呈直角连接:如:蜜环菌、滑菇。
3、凹生(弯生):菌褶内端与菌柄着生处呈一凹 陷。如:香菇、口蘑、金针菇。
36
(二)异宗结合
指不同的孢子萌发的初生菌丝间的结合称 异宗结合。大多数(90%以上)的食用菌属 于异宗结合。 类似于高等植物的雌雄异株相结合。
37
四、食用菌的母种获得方式
转管 孢子分离 组织分离:选菇体菌柄与菌盖连接处组织,
再生能力强,遗传较稳定。
38
第三节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