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托尼莫里森小说死亡主题的分析马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 3 月 第9卷 第3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ar.2012 Vol.9 No.3
对托尼·莫里森小说死亡主题的分析
马兰
(兰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二 、托 尼·莫 里 森 小 说 中 的 死 亡 表 现 形 式 (一)自我毁灭 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小女孩佩科拉一直渴望得 到一双蓝眼睛, 因为在她看来能够拥有一双和白人孩子一样 的蓝眼睛就可以拥有像她们一样来自家庭, 学校和社会对她 们的认可和关爱。 然而,在被自己的父亲强暴后她怀孕了,而 她的孩子也夭折了。 皂头牧师欺骗她说只要给他家的狗喂上 这个东西吃她就会有一双蓝色的眼睛,于是她就那样做了,可 是当她亲眼看到因为吃了自己给狗喂的东西致使那条狗痛苦 死去的时候,她的精神彻底地崩溃了。 从那以后,她以为自己 真的有了一双蓝眼睛,整日像行尸走肉般穿梭在街头。她的肉 体虽然没有被折磨致死,可她的精神灵魂早已不属于她自己。 黑人女孩这生不如死的悲惨遭遇鲜明地揭露了在白人文化的 包围下, 黑人无法得到认同, 他们的价值观也被白人的同化 了 。 [1] (二)为拯救而死 在小说《宠儿》中,赛斯这位黑人母亲不遗余力地保护她 的孩子,当面临白人要伤害她们的时候,她不得不采取杀死自 己的孩子的极端方式来维护孩子生存的尊严, 免受白人对孩 子的毒害。母爱是伟大的,在这部小说中的母爱并不是畸形的 而是让人痛彻心扉的。 死亡成了黑人反抗白人的一种极端方 式;也反映出在白人的残酷对待下,黑人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宁 死不屈的精神。 [2] (三)超越死亡 《所罗门之歌》突出了一个黑人男性青年寻求自我的成长 过程和一个黑人家庭百年来历时演变的记录。 小说以奶娃的 人生历程为主线,以戴德一家的生活为切入点,塑造了奶娃的 祖父梅肯·杰克、 父亲梅肯·戴德和姑妈彼拉多和奶娃本人及
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一位有着强烈种族意识的作家,面对黑人的过去与现实,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对同胞命 运的关心和同情,始终把黑人的历史和前途作为作品的主题。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死亡主题是作者 始终怀揣在心又未直接表露于笔端的内容。 本文通过分析莫里森小说中死亡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对社会的批判来发 掘这一主题的深层内涵,从而更好地了解作品以及作家的写作意图。
·116·
他的朋友吉他三代人地各自不同的形象。 第一代显然是奋斗 者,同时也是种族主义受害者的形象,祖父遇害身亡和外祖父 破产抑郁而死是最直接的证据;第二代情况比较复杂,父亲对 金钱的追求和富裕之后依然遭到白人主流社会的排斥反映出 了 20 世纪前半期黑人中产阶级的尴尬境地,彼拉多的形象也 许是最有典型意义的, 她可以说是哈莱姆文艺复兴之后黑人 民族意识觉醒的一代人的代表;第三代人是作者的希望所在, 这一代黑人青年由于环境和思想的差别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 路,吉他的暴力主义并不是作家肯定的,但认定他是个有主见 的一代新人,奶娃从混沌到觉醒,从懒散自私到醒悟振奋也许 是莫里森刻意描写的关键。 [3]
对自己文化之根的追寻。黑人要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要找回 尊严和独立的自我,必须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从 而才能有真正的生活。 本文将探讨莫里森小说中的死亡表现 形式,进而揭示作者对社会的批判;探讨黑人文化在白人文化 的包围中为了生存是如何使自己异化、斗争、寻根、找寻自我 最终超越自我,认识生与死的。
关 键 词 :托 尼·莫 里 森 ;死 亡 ;黑 人 ;文 化
一、引言 自上世纪以来, 美国黑人作家在美国文学的发展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 她们对推动美国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长期以来,美国黑人一直处于政治经济受压迫的状态之 下。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黑人传统文化也面对着白 人社会文明的严峻挑战。 19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正处在战后 重建时期, 这一时期的黑人处于政治上被种族隔离并剥夺了 公民的权力,经济上遭到剥削,还有针对黑人的种族暴力的状 态中,这些都使得黑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也正是托 尼·莫 里 森 开 始 创 作 的 时 期 。 托 尼·莫 里 森 ,是 迄 今 为 止 唯 一 一 位 获 得 诺 贝 尔 文 学 奖 的 美国黑人女作家,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她 本 名 克 勒 伊·安 东 妮·伍 福 德 (Chloe Anthony Wofford),1931 年 2 月 18 日出生于俄亥俄州一个黑人家庭,父亲是造船厂的 焊接工人,母亲是唱诗班的一员,她从小就受到黑人文化的影 响,对非洲文化遗产和文学有着浓厚兴趣。 1949 年她以优异 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雪, 攻读英语和古典 文学。 1965 年,莫里森开始担任蓝登书屋出版公司的高级编 审,这份工作使她有机会更多地接触美国黑人社会。瑞典文学 院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这样评论她的作品:“以其非凡洞 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 作 为 一 个 黑 人 作 家 ,托 尼·莫 里 森 用 其 独 特 的 思 考 方 式 和 文 笔 不断向世人展现出美国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其作品 也凸显出在白人文化冲击下她对黑人文化的固守和召唤。 代 表 作 品 有 :《最 蓝 的 眼 睛 》(1970)、《秀 拉 》(1973)、《所 罗 门 之 歌》(1977)、《宠儿》(1987)等。自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她的前三 部小说在中国翻译并发行以来, 受到了国人对她的关注并开 始 对 她 的 作 品 进 行 研 究 。 托 尼·莫 里 森 是 一 位 有 着 强 烈 种 族 意 识的作家,面对黑人的过去与现实,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对同 胞命运的关心和同情, 始终把黑人的历史和前途作为作品的 主题。写黑人在美国社会的生存困境,揭示蓄奴制和种族歧视 对黑人的精神摧残,写白人的价值观念使黑人人性造成扭曲, 也写黑人社会内部对自己同胞的排斥和伤害。 她写人的精神 世界、心路历程,内心的创痛、骚动和渴求,写对自我的寻找和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ar.2012 Vol.9 No.3
对托尼·莫里森小说死亡主题的分析
马兰
(兰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二 、托 尼·莫 里 森 小 说 中 的 死 亡 表 现 形 式 (一)自我毁灭 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小女孩佩科拉一直渴望得 到一双蓝眼睛, 因为在她看来能够拥有一双和白人孩子一样 的蓝眼睛就可以拥有像她们一样来自家庭, 学校和社会对她 们的认可和关爱。 然而,在被自己的父亲强暴后她怀孕了,而 她的孩子也夭折了。 皂头牧师欺骗她说只要给他家的狗喂上 这个东西吃她就会有一双蓝色的眼睛,于是她就那样做了,可 是当她亲眼看到因为吃了自己给狗喂的东西致使那条狗痛苦 死去的时候,她的精神彻底地崩溃了。 从那以后,她以为自己 真的有了一双蓝眼睛,整日像行尸走肉般穿梭在街头。她的肉 体虽然没有被折磨致死,可她的精神灵魂早已不属于她自己。 黑人女孩这生不如死的悲惨遭遇鲜明地揭露了在白人文化的 包围下, 黑人无法得到认同, 他们的价值观也被白人的同化 了 。 [1] (二)为拯救而死 在小说《宠儿》中,赛斯这位黑人母亲不遗余力地保护她 的孩子,当面临白人要伤害她们的时候,她不得不采取杀死自 己的孩子的极端方式来维护孩子生存的尊严, 免受白人对孩 子的毒害。母爱是伟大的,在这部小说中的母爱并不是畸形的 而是让人痛彻心扉的。 死亡成了黑人反抗白人的一种极端方 式;也反映出在白人的残酷对待下,黑人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宁 死不屈的精神。 [2] (三)超越死亡 《所罗门之歌》突出了一个黑人男性青年寻求自我的成长 过程和一个黑人家庭百年来历时演变的记录。 小说以奶娃的 人生历程为主线,以戴德一家的生活为切入点,塑造了奶娃的 祖父梅肯·杰克、 父亲梅肯·戴德和姑妈彼拉多和奶娃本人及
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一位有着强烈种族意识的作家,面对黑人的过去与现实,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对同胞命 运的关心和同情,始终把黑人的历史和前途作为作品的主题。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死亡主题是作者 始终怀揣在心又未直接表露于笔端的内容。 本文通过分析莫里森小说中死亡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对社会的批判来发 掘这一主题的深层内涵,从而更好地了解作品以及作家的写作意图。
·116·
他的朋友吉他三代人地各自不同的形象。 第一代显然是奋斗 者,同时也是种族主义受害者的形象,祖父遇害身亡和外祖父 破产抑郁而死是最直接的证据;第二代情况比较复杂,父亲对 金钱的追求和富裕之后依然遭到白人主流社会的排斥反映出 了 20 世纪前半期黑人中产阶级的尴尬境地,彼拉多的形象也 许是最有典型意义的, 她可以说是哈莱姆文艺复兴之后黑人 民族意识觉醒的一代人的代表;第三代人是作者的希望所在, 这一代黑人青年由于环境和思想的差别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 路,吉他的暴力主义并不是作家肯定的,但认定他是个有主见 的一代新人,奶娃从混沌到觉醒,从懒散自私到醒悟振奋也许 是莫里森刻意描写的关键。 [3]
对自己文化之根的追寻。黑人要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要找回 尊严和独立的自我,必须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从 而才能有真正的生活。 本文将探讨莫里森小说中的死亡表现 形式,进而揭示作者对社会的批判;探讨黑人文化在白人文化 的包围中为了生存是如何使自己异化、斗争、寻根、找寻自我 最终超越自我,认识生与死的。
关 键 词 :托 尼·莫 里 森 ;死 亡 ;黑 人 ;文 化
一、引言 自上世纪以来, 美国黑人作家在美国文学的发展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 她们对推动美国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长期以来,美国黑人一直处于政治经济受压迫的状态之 下。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黑人传统文化也面对着白 人社会文明的严峻挑战。 19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正处在战后 重建时期, 这一时期的黑人处于政治上被种族隔离并剥夺了 公民的权力,经济上遭到剥削,还有针对黑人的种族暴力的状 态中,这些都使得黑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也正是托 尼·莫 里 森 开 始 创 作 的 时 期 。 托 尼·莫 里 森 ,是 迄 今 为 止 唯 一 一 位 获 得 诺 贝 尔 文 学 奖 的 美国黑人女作家,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她 本 名 克 勒 伊·安 东 妮·伍 福 德 (Chloe Anthony Wofford),1931 年 2 月 18 日出生于俄亥俄州一个黑人家庭,父亲是造船厂的 焊接工人,母亲是唱诗班的一员,她从小就受到黑人文化的影 响,对非洲文化遗产和文学有着浓厚兴趣。 1949 年她以优异 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雪, 攻读英语和古典 文学。 1965 年,莫里森开始担任蓝登书屋出版公司的高级编 审,这份工作使她有机会更多地接触美国黑人社会。瑞典文学 院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这样评论她的作品:“以其非凡洞 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 作 为 一 个 黑 人 作 家 ,托 尼·莫 里 森 用 其 独 特 的 思 考 方 式 和 文 笔 不断向世人展现出美国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其作品 也凸显出在白人文化冲击下她对黑人文化的固守和召唤。 代 表 作 品 有 :《最 蓝 的 眼 睛 》(1970)、《秀 拉 》(1973)、《所 罗 门 之 歌》(1977)、《宠儿》(1987)等。自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她的前三 部小说在中国翻译并发行以来, 受到了国人对她的关注并开 始 对 她 的 作 品 进 行 研 究 。 托 尼·莫 里 森 是 一 位 有 着 强 烈 种 族 意 识的作家,面对黑人的过去与现实,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对同 胞命运的关心和同情, 始终把黑人的历史和前途作为作品的 主题。写黑人在美国社会的生存困境,揭示蓄奴制和种族歧视 对黑人的精神摧残,写白人的价值观念使黑人人性造成扭曲, 也写黑人社会内部对自己同胞的排斥和伤害。 她写人的精神 世界、心路历程,内心的创痛、骚动和渴求,写对自我的寻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