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8~119页内容。教材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寄信活动,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支付邮资等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综合分析、类比联想中学会分段式计费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及归纳、推理的能力,体会分段式计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片段回放:
师:我们通过计算填写了100克内信函分别邮寄本埠和外埠的资费表,认识了100克内信函的邮资支付方式。下面,我们继续研究“续重101~2000克”信函资费问题。
(出示教材第118页邮政资费标准表。)
师:(演示并说明)小明收到本县好友给自己邮寄的300克信函,猜一猜,这封信函的邮资费是多少元?(有意盖住邮票。)
生1:因为每重10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所以在本埠邮寄300克信函,需要3个1?郾2元邮资,即3?郾6元。
(有的学生开始窃窃私语,好像反对刚才的说法。)
生2:邮寄本埠81~100克信函都要4元,怎么300克才
用3?郾6元,这显然不合理。
生3:我也认为不合理,因为续重101~2000克是指多出100克的部分,应按每重10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收费。
师:也就是说,300克信函的资费,要分为几部分思考。是这样吗?
生3:要把300克分为两部分,100克为首重部分,另外200克为续重部分。所以,在本埠邮寄300克信函需要邮资:0?郾8×5+1?郾2×2=6?郾40(元)
(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老师出示信封让学生观察封面邮票。)
师:若画一条线段图表示1~2000克信函,其间应该有一个分界点将资费分作两部分计算,这个分界点是多少呢?用自己的话说说首重部分和续重部分的意思。
生(不约而同):100克是分界点。
生4:以100克为分界点,首重100克指100克内的部分(含100克),续重101~2000克指100克外到2000克的部分。
生5:续重部分就是超出100克又低于2000克的部分。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完善板书:
师:从线段图中你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想法?
生1:我发现首重部分和续重部分的计费单位不同,分别以每20克和10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
生2:我发现首重部分和续重部分的100克收费不相同。如邮寄本埠首重100克付资费4元,续重部分100克付资费1?郾2元。
生3:计算100克以上信函的资费,要分作两部分分别计算,再合并出总数。
师:有道理!老师将一份125克的文稿由师宗县寄住昆明市,需要多少元邮资费?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生4:由师宗寄往昆明为外埠信函,我采用填表法,推出资费为8元。
生5:我画线段图得出资费为8元。
生6:我将125克分为100克和25克,首重部分100克要6元,续重部分25克要2元,共8元。
生7:我采用“进一法”先计算出续重部分有几个计费单位,再列式计算。即:(125-100)÷100≈1(个)6+2×1=8(元)
师:很好,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像信函这样采用分段式计费呢?
生1:生活中缴纳水费、电费、电话费需要分段式计费。
生2:还有缴纳个人所得税、出租车计费等也需要分段式计费。
师:由此看来,分段计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请同学们尝试解决下面的问题,想一想,这和信函资费有什么异同?
出示:某城市出租车公司收费标准表
(1)王老师乘出租车赶往学校上课,行程5千米,应付车费多少元?
(2)李阿姨付出租车费17元,她乘坐出租车大约行了多少千米?
(学生答略。)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与现实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那么,“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其“价值”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该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1~2000克信函资费,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分段式计费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续重101~2000克信函的邮资支付方法上,着重让学生理解、掌握分段式计费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学习的作用。
1?郾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分段付费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动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有
效激发学生的认识活动,造成学生心理和知识内容之间的不平衡,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我创设“猜一猜300克信函的资费”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续重101~2000克每重100克(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为一个计费单位”的真实含义。对资费标准的准确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中,面对学生“300克里面3个计费单位”的定式思维,教师并未简单地指正,而是引导学生在质疑、讨论、评价中引发认知冲突,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认知,并因势利导让学生找寻1~2000克信函线段图的分界点。通过对图中数形思想的“真情”领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直观和具体,使学生一听就能把握分段付费问题的解答要领,进而牢固建立起“100克内的部分”和“超过100克的部分”分段思考、分段计算的数学模型。通过对部分算法算理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国家实行分段计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计算“125克文稿的资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掌握数学。
2?郾挖掘生活资源,体验数学学习价值。教学实践表明,小学数学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托,大力挖掘生活中的资源,拓宽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