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期货期货市场发展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及其对我国期货期货市场发展的启示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严重冲击了国际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秩序,金融机构全面陷入困境,迫使人们重新审视金融衍生品市场。而在那次危机中,具有衍生品性质的全球期货市场则发挥了特有的避险功能,中国期货市场在总体上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并为我国一些实体行业的平稳发展和规避危机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和作用也为人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中国的期货市场也势必逐渐走向国际化。如何才能做到期货国际化理论界不断进行着探讨。下面本文就以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和趋势为指向,简述其对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启示和影响。
一、国际期货市场发展简史
1、产生
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国际贸易普遍开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市场供求状况变化更为复杂,仅有一次性地反映市场供求预期变化的远期合约交易价格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要求有能够连续地反映潜在供求状况变化全过程的价格,以便广大生产经营者能够及时调整商品生产,以及回避由于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产生的价格风险,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顺利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期货交易就产生了。
最初的期货交易源于16世纪的日本,大阪。在日本的大米市场得到了发展。1848年美国芝加哥的82位商人为了降低粮食交易风险,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CBOT的成立,标志着期货交易的正式开始。192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结算公司(BOTCC)成立,同时规定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所有交易都要进入结算公司结算。至此,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开始形成。
期货交易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现货远期合约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广大商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的广泛商业实践而产生的。
2、进一步发展
1848年3月13日,第一个近代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初,还不是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还只是一个集中进行现货交易和现货中远期合约转让的场所。
在期货交易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堪称革命的变革,一是合约的标准化,二是结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实现了合约标准化,推出了第一批标准期货合约。1891年,明尼亚波里谷物交易所第一个成立了结算所,随后,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结算所。直到现代结算所的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才算产生,期货市场才算完整地建立起来。
因此,现代期货交易的产生和现代期货市场的诞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3、发展趋势
(1)品种不断更新。期货市场发展的前一个世纪基本上都是围绕商品期货交易进行的,主要有农产品、金属、能源等大宗商品。本世纪70年代后,随着利率、股票和股票指数、外汇等金融产品期货期权交易的推出,全球期货市场进
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目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仍不断出现。
(2)期货交易的全球化越来越明显。进入80年代以来,各期货交易所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相互间联网交易对方的上市品种已成为新潮。联网交易就是期货交易所之间通过电脑撮合主机的联网方式,使交易所会员可以在本交易所直接交易对方交易所上市合约的一种交易形式。联网后,各交易所仍保持独立法人的地位。
(3)科学技术在期货交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交易所间的联网和异地远程交易,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在90年代初,为了满足欧洲及远东地区投资者在本地时间进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上市合约交易的需要,这两家交易所与路透社合作,推出了全球期货电子交易系统(GLOBEX)。此后又开发其他电子交易系统,如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的APT系统、法国国际期货交易所的NSC系统等。这些系统不仅具有技术先进、高效快捷、操作方便等特点,而且使全球24小时不间断进行期货交易成为现实。
(4)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成为期货市场的共识。作为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对期货市场无一例外地进行严格监管。
二、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方案研究和初步实施阶段(1988-1990年)
1990年10月,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启动。
2、迅猛发展阶段(1990-1993年)
到 1993 年下半年,全国期货交易所达 50 多家,期货经纪机构近千家,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迹象。
3、治理整顿时期(1993-1998)
1993年11 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199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国务院证券委《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若干意见的请示》,开始对期货交易所进行全面审核。1999年9月,一个条例、四个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构建了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监管框架。2004 年1月31日,国家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政策也由规范整顿向稳步发展转变。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纷纷参股期货公司,使期货行业获得新的资金流入,作为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期货市场将对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世界期货市场发展趋势要求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
当今,各国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化、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各国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各类要素市场的对外开放是必然的趋势。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期货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开放的共同交易场所。
1、定价功能的发挥要求期货市场国际化
虽然我国的期货市场已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很多大宗商品在我国没有开设期货交易。有些品种虽然开设了期货交易,但因为国内市场相对封闭和规模较小,加之没有专业的期货投资基金使得我国期货市场的商品定价难以影响国际价格,造成许多企业的大宗进出口贸易定价仍然依靠海外期货市场价格信息,并增加了企业技术操作的难度和管理的风险与成本。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危害性日益增大的新形势下,我国迫切需要适应国际化形势,建立有效的经济安全防护体系。因此,没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拥有国际定价能力的期货市场,我国的企业只能成为一个金融风险的承担者。只有主动走向开放和国际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和提高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2、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需要期货市场国际化
中国经济正从一个经济大国变成一个经济强国,中国经济的增长改变了世纪的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中国经济近几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1%。当我们对中国因素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发现当中国大量需要什么,什么就大涨,中国出口什么,什么就大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商品定价的环节较为薄弱。当受到资源和定价的双重压力时,中国庞大的贸易额并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红利,反而流入定价经济国家。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建成一个国际化的期货市场,辐射面超越一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世界上众多的投机者来参与交易、吸引众多的企业以该期货市场的价格作为基准交易价格,让我国的期货市场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大宗商品的定价中心,也才能使中国从一个经济大国向一个经济强国转变。
3、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需要期货市场国际化
有效率的期货价格是反映当前所有已知信息的价格,市场的参与者越多,所带来的有效信息就越多,所产生的价格就越能反映真实的价格。运用此价格指导企业生产、定价、备货、套期保值也就越能取得好的效果。市场越是有效率,就越能吸引企业客户和投机客户的目光,市场的规模就会逐步放大,市场也就越有效率。因此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有利于资源配置,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有限度、有步骤地开放本国的资本市场,不仅有助于利用资本市场引入外资,而且有利于促进本国资本市场和本国企业完善制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套期保值需要期货国际化
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需要借助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和成本锁定,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期货交易的实践中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和套期保值的两大基本功能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通过期货的套期保值,规避了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同时利用期货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测,更好地安排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越来越多的企业、基金和投机者参与到期货交易中去,而一些企业则利用了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了全球现货市场商品价格过度波动所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