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指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1期(总第259期)

No.1,2013 Serial No.259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指引

苏旭东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陷入个体价值诉求方式自我化、集体价值观念淡薄化、价值目标认同分层化、价值认同渠道虚拟化等四个方面的误区。为此,我们要相应地抓好人性化教育、养成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理性回归。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失位;归位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111-02

价值取向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价值取向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即当价值主体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起源于对人类精神价值追寻的高等教育,社会精神陶冶一直是其基础性价值。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学生培养体制由定向型、封闭式向多元化、开放性的培养体制转型,价值观教育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指引,可在“尊重个性”的共识价值和社会主导价值的指引下,从学生主体的实际生活和需要出发,引导其正确把握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之间的矛盾,发挥自身的道德主体性,从道德学习、道德体验和道德行动等多方面,努力实现道德主体的自我完善与自由发展。这一过程,对高等院校开展具体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彰显

一个完善的价值体系包含着多层面、多等级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些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相互说明、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念,代表着价值体系的方向和特征,对于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起着统领作用,对价值主体生活态度、生活信仰、生活行为发挥主导作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延伸大学生的价值认知范围,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培养世界眼光、全球思维。高校持续扩招,呈现出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如国内外交换生政策为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各级各类远程教育、函授、培训班“模糊”了大学校园与社会的界限,这些为大学生群体价值体系扩大了外围空间。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检验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判断尺度。当代大学承载着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人才培养社会化趋势逐渐明显,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与社会价值文化接轨更加密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得以与社会主流价值交相呼应。以众多大学生自觉参与志愿服务为例,他们在汶川大地震、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关键节点的表现,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彰显了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爱国、奉献、自强等价值选择。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失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娱乐、学术、文化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混杂在一起,大学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做出各种各样的判断和选择,在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上容易出现迷茫。

1.个体价值诉求方式自我化

中外高等教育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许多问题需要用市场的方式解决。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学校之间,形成了一个虚实结合的市场结合体。学生既对学校管理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渴求得到领导的信任和赏识,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也注重个人设计,强调自己在学校活动中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

大学生突出价值观中的个体意识,实质上是反映出不愿被忽视的心态。但是如果他们在认知、意志、情感等方面太注重自我意识,太强调自我,容易忽视了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对多种合理、合情、合法表达方式和行为的运用,进而影响校园的和谐和稳定。

2.集体价值观念淡薄化

大学生受就业竞争激烈、毕业后大多会“蜗居”、在大城市生活起步阶段的幸福指数低等的预期影响,以及受到西方以功利为目的的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充满需要、利益的实际活动,他们在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价值观总体认同的情况下,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往往出现在大学生对入党的态度、毕业后的选择、出国留学的目的等方面。

部分大学生建立在社会现实基础之上的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所倡导的重精神轻物质、重义轻利、重集体轻个人的主流价值取向相比具有功利性、世俗性。高校扩招

收稿日期:2012-10-20

作者简介:苏旭东(1980-),男,广东潮州人,助理研究员,

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UCATION EXPLORATIO

后,在校大学生数量成倍数增加,特别是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原来的固定班级的学习生活,被没有相对稳定的班集体的学习生活取而代之,班级集体观念较以前“固定班级制”薄弱,学生间很难有凝聚力和归宿感,主流集体价值认同亦弱化。

3.价值目标认同分层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社会主流价值的体现。笔者曾针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的现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对800余名大学生、研究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在对“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认知”的调查时,选择“知道”的为16.7%,选择“听说过、但不了解”的为56.9%,选择“不知道”的为24.2%,选择“不关心”的为2.2%。2)在对“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模糊的原因”的调查中,有38.6%的大学生选择“社会大环境影响”,25.5%的大学生选择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够完善”,28.6%的认为是“缺乏必要的宣传与教育”,7.3%的大学生表示“不关心”。3)在对“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未来前景”的调查中,仅有6.9%的大学生表示“很乐观”,45.8%的大学生认为“比较乐观”,选择“不乐观”的高达43.9%,选择“很悲观”的有3.4%。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价值认同现状是喜忧参半,急需构建价值认同机制。“大众化阶段,高校教育对象比精英教育阶段更为广泛,大学生面对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现实。加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有的高校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重理论、轻实践,强调科学精神、冷淡人文精神,有的高校的通才式教育与现实专业化需求冲突严重”[1]。因此,当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时,价值认同难免就出现了模糊的趋势。

4.价值认同渠道虚拟化

互联网、多媒体为师生之间利用符号创造教学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课程设置趋向模块化,更加灵活,所取得模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换。大学生热衷于和互联网进行生动的、人性化的交流,从教师身上获取实体性知识的比重下降。在过度“自由”的网络环境下,由于没有统一严格的道德约束机制,大学生可以自己决定技术允许下的任何事情,他们的行为被赋予了极高的自由度,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因而,如果学生淡化道德主体意识,甚至可能做出一些对社会、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行为。有的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电子游戏而荒废学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色情、暴力、种族主义等信息侵入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其道德主体的判断标准和判断能力被无形地弱化。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归位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多样价值理念相互碰撞的环境中,其主流价值失位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理性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促使其价值观理性回归。

寻找主流价值归位的途径和方法,要在充分认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差异性和超前性的基础上,侧重于大学生价值取向本身合理性的增强和它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整合。“返回到健康、平衡的天性上来,返回到一种自然而和谐的状态上来。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会真正地成为自我,并因此而使生活富有意义”[2],从而推动主流价值取向的创新和发展。

1.尊重个体价值体现,从人性化教育入手,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把人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人的解放的最高目标是推进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使人摆脱各种奴役,成为自主、自由的人。事实上,学生既有求真的需要,更有向善、尚美的需要。可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励大学生追求卓越的成就感,让他们都有强烈的渴望发展的动机和具体明确的发展目标,从而形成振奋人心、积极向上、精诚合作、自强不息的校园人文精神,并且将这种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管理、课程建设、校园建设当中去,从而使大学生树立崇高合理的价值取向。

2.坚持集体价值观,从养成教育入手,培育社会意识

科学的世界观对大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具有指导性意义,能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做出合乎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决定,实现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真正的集体价值观,是将大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与社会意志、目的、价值、尊严等元素相统一,增强大学生主体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自觉度和敏锐度。可通过搭建管理平台,让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学校的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从而提高其主人翁责任感。

3.寻求价值目标共识,从实践教育入手,夯实服务载体

我们教育大学生的目的,不仅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将自己的价值观、荣辱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为实践崇高、正确的人生价值而努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社会上、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可通过开展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丰富思想教育内容,净化大学生心灵。

4.开拓价值认同现实渠道,从环境教育入手,引领其回归日常生活世界

毫无疑问,大学生们在享受到网络信息化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容易陷入精神的贫困,失去了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成了“单向度”的、片面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物质的附庸。这需要全社会营造温暖的人文交流环境,更深入、亲切地关注大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摒弃过分依赖网络世界的虚拟交往。其实,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是道德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我们要促使网络环境中的道德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中来,依靠现实生活世界中的道德价值标准来判别网络活动,在多重文化和价值的冲突、融合里来发现、发掘高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进而内化为网络活动的道德规范。如高校可以将价值引导与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强调人要在网络现实生活中来发现、发掘高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充分发挥优秀大学生坚持主流价值立场、自觉抵御错误价值取向的带头作用、凝聚作用和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晓红,赵军.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09(1).

[2][美]托马斯•古德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成素梅,译.昆

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19.

〔责任编辑:孙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