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谐理念引领学校教育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和谐理念引领学校教育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一、什么是和谐?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校

园?

何谓和谐?XX谓和,协调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一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

有关专家界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都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占主体地位的非对抗性矛盾一般不采取对抗和冲突的形式,能够达到矛盾各方面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社会”。XX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决定》突出强调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工作重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基层单位,理应为实现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什么是和谐校园?就学校教育系统而言,和谐表现为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我们认为,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和学校教育规律而构成的教育生态的平衡系统,它至少涉及校园内外两大系统要素。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校园内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相处,包括师生和谐,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干部与群众和谐相处等。就外部环境来说,学校应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就教育本质来

看,和谐教育是一种提供适合孩子天性的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因而,必须从观念上完成从“学生适应教育”向“教育适应学生”的转变,着眼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处理好教育教学关系。和谐校园这一生态平衡系统应当具有科学、XX、人文、开放四大特征。科学是和谐校园之基石。所谓“科学”指遵循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教学,使校园生活有X有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XX是和谐校园之根本。所谓“XX”,指校园内的所有人与人的关系都应当是平等、尊重的,尤其是师生关系的调整,使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人文是和谐校园之灵魂。教育的真谛是人文关怀、心灵沟通、生命互动、精神感召。所谓“人文”指的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开放”是和谐校园之源泉。现代教育关注社会生活的变革,反映现代科技的发展,打破单一的课程观、禁锢的教材观、机械的学习观,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与多维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激发,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和谐校园的建设宗旨是为师生的生命成长提供最适宜的土壤,使师生能在这校园和谐的生态平衡系统中,体验校园生活的愉悦,具有幸福感、满意感与成就感,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成长成功的园地。

二、推行人本化学校管理模式,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们以和谐理念引领学校教育,在建设和谐校园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认为,要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必须实施“以人为本,人人都是教育环境;以师生发展为本,全心全意做好服务”的和谐教育,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本化学校管理模式。

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实践体现和谐有序。教育和谐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师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上。为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在深入调研,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校情,提出了“以人为本,人人都是教育环境;以师生发展为本,全心全意做好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把办学目标定位在“学校规X加特色,学生优良加特长”的基点上。为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能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几年来,学校致力于构建并实践一种全新的素质教育模式。我们冲破只重视智育、偏科、偏育、不和谐的“应试教育”怪圈,全面关注并瞄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要素,精心设计并认真实施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谐教育理念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初步摸索到一条既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又特长明显,个性鲜活的和谐育人之路。应该说本次课改的宗旨,各门新课程的设计开设的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要求每位教师在施教中,做到优等生与“两有生”(即学习有困难、思品有问题的学生)一视XX;要像重视智力开发那样,关注学生五育和谐发展,开齐开足并上好五育各类课程,引导教师紧紧围绕优化课堂教学这条主线,展开研究,建构起开放生存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和谐生态课堂和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在实施和谐教育中,我们严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动静交错,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各项活动合理安排;做到大型活动(如:运动会体育节、科技文化艺术节、读书月、新生入学教育等)、中心工作与学校常规工作互不干扰,党政工队各项活动与教育教学行政

服务各项工作互不冲突。为此,新的一学期我们要继续重视抓好学校各项工作活动的计划安排,并事先告知,注意抓好各项活动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考评总结等各环节工作,做到环环扣紧,协调有序。促使校园生活既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有X有弛,协调一致,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工程和课程改革和谐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学校由知识传授为重点,向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转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使学校出现和谐向上的勃勃生机,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效果。学校连续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德法并重,管理策略呈现刚柔相济、和谐共生。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建章立制,按制度办事,依靠制度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新的一年,在用制度管人管事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到位,注重科学管理,力求做到德法并重,刚柔相济,依法按章治校,依法以德从教,促使学校管理逐步走上规X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的和谐发展轨道。

人本化管理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但这种和谐并不是人与人之间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而是要以先进、正确、公正的思想行为代替落后、错误和偏私的思想行为,从而达到协调一致,和谐共生。为此,在对师生的管理上,我们要继续坚持用法规道德、科学理论、良好校风、正确舆论和高尚情操去武装、引导师生,坚持管理中带深情,把教育、引导、激励人和尊重、理解、关爱人有机结合。在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遵循“爱之当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规律,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力求教育活动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能走进学生心灵,富有人情味、亲和力和感召力,并能X扬学生个性。近几年,积极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三项基础教育,进行了以基础文明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