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论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深度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向核心素养,落实深度学习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迫在眉睫,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这三大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深度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迫在眉睫,这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这三大核心素养,非常适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展,而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展学生这三方面的素养,必须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被动接受、灌输式的“表面学习”,它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就是指在真实课堂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思考、讨论、交流、互动等活动,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通过让学生以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以导火索,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激起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变成学生全身心参与的主动学习。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小壁虎都向哪些人借了尾巴,借到了吗,为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停留于表面,流于形式,而是深入课文,是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像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也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培养新课改背景下的适合时代需要的小学生。
“深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深刻、深度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应该是充分相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从而深刻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参与”
从课堂教学中时间的分配和学习方式的呈现来看,深度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充分参与的教学,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应
该尽量“少讲”,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足够多的学习机会;同时,教师学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针对本课学生理解的难点,就是为什么青蛙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通过让学生自学、小组交流、集体汇报……这其中,教师基本上没有什么说话,只在关键处或者学生“卡壳”的时候,进行点拨引导。这样的课堂,学生真正有充分的时间学习、讨论、质疑。
(二)“加入多种感官”
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参与来看,深度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是一个知识学习和建构的过程。而要建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应该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这样的学习才是生动活泼有效的,才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例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时,老师不仅让孩子用嘴巴去朗读课文,还要利用精美的课件让孩子观察不同的植物是怎么让自己后代繁衍壮大的,还可以播放植物妈妈对自己孩子说的话,体会到植物妈妈对孩子的爱,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让孩子去实地参观,摸一摸植物,嗅一嗅它发出的气味,让植物在孩子心中活起来,而不是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三)“情感体验”
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来看,深度教学应该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的教学。学习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就会变得事半功倍,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学生真正参与了的。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通过孩子分角色扮演文中的小动物,孩子就会深入此时此刻小动物的内心,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所言,真正走进小动物的心中,同时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参考文献:
[1]陈淑贞.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阅读深度学习的习惯培养.
[2]黄艳春.深度学习视角下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研究.
[3]赖宝珍.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探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