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青春期前阶段,青少年对父母的依恋开始降低,把注意 力转向同性同伴,通过交往与少数同伴建立了亲密关系。
? 成为好朋友的青少年变得无话不谈,甚至也开始谈论个人 的秘密,逐渐建立起一种诚实与信任的友谊。
? 这种同性同伴亲密关系的形成对异性亲密关系建立非常重 要。
? 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异性亲密关系也开始变得重要起来, 两性的恋情开始出现。
?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对具有社会性的、抽象性的 内容更加关注,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情绪体验的内容。不仅 如此,青少年的情感也变得更加细腻、敏感和微妙。
? 另外,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青少年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经常对未来充满憧憬,青少年期是一个多梦的时期。
? 三、青少年亲密感的形成与发展 ? (一)亲密感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意义 ? 1.什么是亲密感 ? 亲密感是指两个人之间情感上的依恋,特征是: ? (1)彼此关心对方的康健和幸福; ? (2)愿意同对方谈论私人的、敏感的话题; ? (3)拥有共同的兴趣,并参与共同的活动。
? 青春期是一个发展亲密关系尤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许多在 成年期建立亲密关系所需要的能力,都是在青春期出现。
? (二)青少年亲密感形成的理论观点 ? 1.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发展理论 ? 沙利文强调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对亲密感的影响,认为亲
密感的形成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沙利文认为随着儿童的成长,人际关系方面的需求越来越
?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只有建立了自我同一感才能获得真 正的亲密感,没有形成安全的自我同一感的青少年往往害 怕与人交往,害怕在这种亲密关系中失去自我。
? 另外,他还指出在真正的亲密关系中,两个人的同一性会 发生融合,但任何一方都不会失去各自的同一性。
? 因此,埃里克森认为形成安全的自我同一感是青少年建立 真正亲密关系的必要条件。
? 受了委屈,心里非常难过,但在众人场合却表现得若无 其事;受了表扬,心里很高兴,但显得满不在乎;明明 爱慕上了异性,但好像无动于衷,根本没有那回事儿。
? (三)社会性情绪占主导地位 ? 随着认知结构的完善,社会经验的丰富以及想象能力的发
展,青少年的情绪体验日益深刻,体验的内容日益广泛,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绪情感逐渐上升到主导 地位,社会性情绪的水平也不断提高。
强度大,而且不稳定。 ? 这与此时青少年神经活动的不平衡性、体内生理激素水平
的改变有关。 ? 这也与个体在青少年期社会需要增多、自我意识增强密切
相关。遇到各种各样不可预期的事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 情绪反应。
?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青少年开始逐渐意识到, 情绪冲动的任意发泄,对达到目的不利,会影响同他人的 关系。
第六讲 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 一、情绪情感及其功能 ?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
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对于Fra Baidu bibliotek体的生存
适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具体表现为:适应功能、动机功能和社会调节功能。
? 青春期的亲密关系,无论是和同龄人之间,还是和成年人 之间,无论是在家庭内部,还是在家庭以外,都对青少年 整体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青少年可以与好朋友一起探讨对于未来的思考。在各种选 择的问题上,朋友都可以提供建议。
? 青少年亲密感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社会交往 与其它各种人格社会性发展。
? 3.青春期的依恋理论 ? 依恋是指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心理联结与情感纽带。 ? 心理学家鲍尔贝认为在早期亲子互动中,婴幼儿形成了有
显得重要,如果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话,就会带来安全感, 而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话,就会带来焦虑感。
? 沙利文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人际交往 需要。青少年期的主要人际需求就是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的需求。
? 青少年的亲密关系首先是在同性同伴关系中发展起来,后 来才发展到异性之间的亲密关系。
? 2.埃里克森的亲密感观点 ?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在每一发展阶段都有
特定的、普遍性的心理社会性任务需要完成,如果完成, 就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如果没有完成,就会产生心理社会 性危机。 ?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发展同 一性,避免同一性混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亲密感, 克服孤独感。
? 另外,由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青少年会逐渐 以更加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 青少年中后期的学生情绪反应的强烈程度逐渐降低,情绪 的波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也增强。
? 青少年时期情绪表现的另一个特点是情绪表达的“掩饰 性”,即情绪的表现与内心真实体验会是分离,有时候 让家长与老师捉摸不透其内心的真实情绪情感。
? 2.亲密感对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 青少年时期,亲密感迅速增强。青少年同他人的关系变得
更为紧密,更为私人化,青少年在这些关系中也投入了更 多的精力和情感。
? 在青春期之前,一般不会发展出真正的亲密关系。儿童也 有朋友,但儿童间的友谊是以共同的活动为载体的。
? 到了青春期阶段,才会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彼此关心、了解、 理解,从而建立亲密关系,产生了亲密感。
? 二、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 青少年身心发展尚不平衡,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往往
使之面临着更多的矛盾与冲突,因而在情绪情感的表现 上也更为复杂多变。 ? 青少年的情绪情感一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消极情绪体验增多,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 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增多, 尽管主导情绪是积极的。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烦恼、苦 恼、郁闷、孤独也随之而来,快乐幸福感降低。
? 他们会说“爸爸妈妈都很爱我,但我还是不快乐。”
? 青少年的情绪持续时间延长。 ? 青少年与儿童情绪体验持续的时间都不同。 ? 在儿童时期,情绪体验持续的时间短。 ? 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延长。他们
像成人一样体验情绪,感受喜怒哀乐,感受到烦恼与幸 喜。
(二)情绪的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内在掩饰性转变 ? 青少年初期,情绪的特征之一就是情绪容易冲动,爆发快,
? 成为好朋友的青少年变得无话不谈,甚至也开始谈论个人 的秘密,逐渐建立起一种诚实与信任的友谊。
? 这种同性同伴亲密关系的形成对异性亲密关系建立非常重 要。
? 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异性亲密关系也开始变得重要起来, 两性的恋情开始出现。
?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对具有社会性的、抽象性的 内容更加关注,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情绪体验的内容。不仅 如此,青少年的情感也变得更加细腻、敏感和微妙。
? 另外,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青少年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经常对未来充满憧憬,青少年期是一个多梦的时期。
? 三、青少年亲密感的形成与发展 ? (一)亲密感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意义 ? 1.什么是亲密感 ? 亲密感是指两个人之间情感上的依恋,特征是: ? (1)彼此关心对方的康健和幸福; ? (2)愿意同对方谈论私人的、敏感的话题; ? (3)拥有共同的兴趣,并参与共同的活动。
? 青春期是一个发展亲密关系尤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许多在 成年期建立亲密关系所需要的能力,都是在青春期出现。
? (二)青少年亲密感形成的理论观点 ? 1.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发展理论 ? 沙利文强调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对亲密感的影响,认为亲
密感的形成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沙利文认为随着儿童的成长,人际关系方面的需求越来越
?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只有建立了自我同一感才能获得真 正的亲密感,没有形成安全的自我同一感的青少年往往害 怕与人交往,害怕在这种亲密关系中失去自我。
? 另外,他还指出在真正的亲密关系中,两个人的同一性会 发生融合,但任何一方都不会失去各自的同一性。
? 因此,埃里克森认为形成安全的自我同一感是青少年建立 真正亲密关系的必要条件。
? 受了委屈,心里非常难过,但在众人场合却表现得若无 其事;受了表扬,心里很高兴,但显得满不在乎;明明 爱慕上了异性,但好像无动于衷,根本没有那回事儿。
? (三)社会性情绪占主导地位 ? 随着认知结构的完善,社会经验的丰富以及想象能力的发
展,青少年的情绪体验日益深刻,体验的内容日益广泛,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绪情感逐渐上升到主导 地位,社会性情绪的水平也不断提高。
强度大,而且不稳定。 ? 这与此时青少年神经活动的不平衡性、体内生理激素水平
的改变有关。 ? 这也与个体在青少年期社会需要增多、自我意识增强密切
相关。遇到各种各样不可预期的事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 情绪反应。
?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青少年开始逐渐意识到, 情绪冲动的任意发泄,对达到目的不利,会影响同他人的 关系。
第六讲 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 一、情绪情感及其功能 ?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
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对于Fra Baidu bibliotek体的生存
适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具体表现为:适应功能、动机功能和社会调节功能。
? 青春期的亲密关系,无论是和同龄人之间,还是和成年人 之间,无论是在家庭内部,还是在家庭以外,都对青少年 整体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青少年可以与好朋友一起探讨对于未来的思考。在各种选 择的问题上,朋友都可以提供建议。
? 青少年亲密感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社会交往 与其它各种人格社会性发展。
? 3.青春期的依恋理论 ? 依恋是指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心理联结与情感纽带。 ? 心理学家鲍尔贝认为在早期亲子互动中,婴幼儿形成了有
显得重要,如果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话,就会带来安全感, 而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话,就会带来焦虑感。
? 沙利文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人际交往 需要。青少年期的主要人际需求就是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的需求。
? 青少年的亲密关系首先是在同性同伴关系中发展起来,后 来才发展到异性之间的亲密关系。
? 2.埃里克森的亲密感观点 ?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在每一发展阶段都有
特定的、普遍性的心理社会性任务需要完成,如果完成, 就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如果没有完成,就会产生心理社会 性危机。 ?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发展同 一性,避免同一性混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亲密感, 克服孤独感。
? 另外,由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青少年会逐渐 以更加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 青少年中后期的学生情绪反应的强烈程度逐渐降低,情绪 的波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也增强。
? 青少年时期情绪表现的另一个特点是情绪表达的“掩饰 性”,即情绪的表现与内心真实体验会是分离,有时候 让家长与老师捉摸不透其内心的真实情绪情感。
? 2.亲密感对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 青少年时期,亲密感迅速增强。青少年同他人的关系变得
更为紧密,更为私人化,青少年在这些关系中也投入了更 多的精力和情感。
? 在青春期之前,一般不会发展出真正的亲密关系。儿童也 有朋友,但儿童间的友谊是以共同的活动为载体的。
? 到了青春期阶段,才会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彼此关心、了解、 理解,从而建立亲密关系,产生了亲密感。
? 二、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 青少年身心发展尚不平衡,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往往
使之面临着更多的矛盾与冲突,因而在情绪情感的表现 上也更为复杂多变。 ? 青少年的情绪情感一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消极情绪体验增多,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 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增多, 尽管主导情绪是积极的。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烦恼、苦 恼、郁闷、孤独也随之而来,快乐幸福感降低。
? 他们会说“爸爸妈妈都很爱我,但我还是不快乐。”
? 青少年的情绪持续时间延长。 ? 青少年与儿童情绪体验持续的时间都不同。 ? 在儿童时期,情绪体验持续的时间短。 ? 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延长。他们
像成人一样体验情绪,感受喜怒哀乐,感受到烦恼与幸 喜。
(二)情绪的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内在掩饰性转变 ? 青少年初期,情绪的特征之一就是情绪容易冲动,爆发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