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庄子 北冥有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说文·木部》:“栋也。”徐锴系传:“极, 屋脊之栋也。”登极, 即上屋顶。引申为极点。如: 登峰造极。
至,书中释为“到“。一说:“至、极”为同义复 词,“至”亦“极”意。《史记·春申君列传》: “物至则反,冬夏是也。”正义:“至,极也。极 则反也。冬至,阴之极;夏至,阳之极。”课本训 为“到”,误。
可见,《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 价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 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名篇有《逍遥游》、《秋水》、《齐物论》、 《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 尤为后世传诵。
【关于《庄子》的重要注本】
今通行本有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 藩《庄子集释》等。今人刘武的《庄子集解 内篇补正》也值得参考。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注: “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的 ‘大概’。下句的‘其’同。”
苍,《说文·艸部》:“艸色也。”段注:“引申为 凡青黑色之称。”文中“苍苍”指天的深蓝色。
杨宝忠谓“……邪?其……邪?”是古代汉语选择 问句常见句型,相当于现代汉语“是……呢?还 是……呢?”《庄子·养生主》:“天与?其人与?” 此其句例。“其正色邪”,“其”是指示代词,代 指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是选择连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如译为“大概”,则 语气不顺。
注: 前二“也”表示停顿,后一“也”表示判断。此句 译为:雾气、尘埃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息,《说文·心部》:“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 (本义呼吸。段注:“心气必从鼻出,故从心自。”) 引申有:叹息、气息、休息、停止、生长(如“修养 生息”)、子女(如《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贱息 舒祺,最少,不肖。” ) “野马”另一说:薛正兴引陆宗达《训诂简论》说, 谓“马”字即《楚辞》里“愈氛雾其如塺(méi)” 之“塺”,《逍遥游》的“野马”和“尘埃”是同义 词复用,为了加重表达或描写那个垢秽污浊的环境。
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 为“道”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强调 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并幻想 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 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他的学 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 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 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 学”。
【《庄子》简介】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 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分“内篇”、“外 篇”、“杂篇”三个部分,其中内篇七篇, 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 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 想象丰富。有人评价庄子的文章常常突兀而来, 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 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 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 或短,更加之辞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 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是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的标志,代 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莊子 北冥有魚
【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 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一说今 河南商丘市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 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曾做过蒙地方的漆 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 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
化,《说文》:“教行也。从七(huà),从人, 七(huà)亦声。” 段注:“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今以化为变七 (huà)字矣。” 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化象人一正一倒之形, 即今俗所谓翻跟斗。”
七(huà),《说文》:“变也。从到人。” 到人, 段注:“到者,今之倒字。”
怒,《說文·心部》:“恚(huì)也。從心,奴聲。” 《字汇·心部》:“怒,恚也,愤也。” 引申指气势盛:怒马、怒涛、怒放, 再引申为振奋。例: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二二: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wk.baidu.com
于智荣、邸宏香亦谓“其”或单用于后一分 句,或两个“其”字连用于两个分句,与疑 问语气词“邪(耶)、与、乎”配合使用,为 选择连词,构成选择问句。其例另有:
请饮而后辞乎?其辞而后饮乎?(晏子春 秋·内篇杂下)
子以为秦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二)
“无所至极”:书中注:“没有到尽头的地方。”
负,《说文·贝部》:“恃也。从人守贝,有 所恃也。一曰:受贷不偿。” (受贷不偿: 受人施予却不回报)
徐灏《段注笺》:“负之古音古义皆为背。 《释名》曰:‘负,背也。置项背 也。’”“因之为自负,故训为恃。又为背 人(背德忘恩)之称,即受贷不偿之谓也。 凡战败必背走,故又为胜负之称。”
【注释】
冥,通“溟”。北溟:北方的海。
冥,《說文·冖部》:“幽也。从日,从六, 冖声。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也。” (注:计算日期的规律以十天干为一轮。段 注:“谓甲至癸也。”每月十六日,月亮开
始亏损而幽暗。)引申爲夜晚。
汉 蔡琰(yǎn) 《悲愤诗》之二:“冥当寝 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
垂,《說文·土部》:“远边也。”后以陲为之。
志,《说文·心部》:“意也。从心之声。”之也表 义。徐锴《系传通论》:“心有所之为志。”故有: 志向、志愿、有志于等词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书中注:“抟,环绕着飞向上 空。”
按:“抟”并无“环绕着飞向上空”的意思;况且, 这样注释,“抟”与“扶摇”语义无法关联,也与 “而上”语义重复。“环绕着飞上”云云,是词组 乃至整个句子的意象,而非“抟”的词义。
抟,《说文·手部》:“以手圜之也。” 本义是以手 团物。凡大鸟鼓翼击水,两翅之动作与团物极其相 似,一“抟”字足见《庄子》用词之精妙。杨宝忠 认为“抟”应作“拍击”解。解“抟扶摇”为“拍 击旋风”,才与《庄子》文意相符:大鹏高飞必有 所恃--“击水、抟扶摇、培(凭)风”。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至,书中释为“到“。一说:“至、极”为同义复 词,“至”亦“极”意。《史记·春申君列传》: “物至则反,冬夏是也。”正义:“至,极也。极 则反也。冬至,阴之极;夏至,阳之极。”课本训 为“到”,误。
可见,《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 价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 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名篇有《逍遥游》、《秋水》、《齐物论》、 《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 尤为后世传诵。
【关于《庄子》的重要注本】
今通行本有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 藩《庄子集释》等。今人刘武的《庄子集解 内篇补正》也值得参考。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注: “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的 ‘大概’。下句的‘其’同。”
苍,《说文·艸部》:“艸色也。”段注:“引申为 凡青黑色之称。”文中“苍苍”指天的深蓝色。
杨宝忠谓“……邪?其……邪?”是古代汉语选择 问句常见句型,相当于现代汉语“是……呢?还 是……呢?”《庄子·养生主》:“天与?其人与?” 此其句例。“其正色邪”,“其”是指示代词,代 指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是选择连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如译为“大概”,则 语气不顺。
注: 前二“也”表示停顿,后一“也”表示判断。此句 译为:雾气、尘埃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息,《说文·心部》:“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 (本义呼吸。段注:“心气必从鼻出,故从心自。”) 引申有:叹息、气息、休息、停止、生长(如“修养 生息”)、子女(如《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贱息 舒祺,最少,不肖。” ) “野马”另一说:薛正兴引陆宗达《训诂简论》说, 谓“马”字即《楚辞》里“愈氛雾其如塺(méi)” 之“塺”,《逍遥游》的“野马”和“尘埃”是同义 词复用,为了加重表达或描写那个垢秽污浊的环境。
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 为“道”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强调 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并幻想 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 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他的学 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 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 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 学”。
【《庄子》简介】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 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分“内篇”、“外 篇”、“杂篇”三个部分,其中内篇七篇, 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 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 想象丰富。有人评价庄子的文章常常突兀而来, 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 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 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 或短,更加之辞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 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是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的标志,代 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莊子 北冥有魚
【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 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一说今 河南商丘市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 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曾做过蒙地方的漆 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 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
化,《说文》:“教行也。从七(huà),从人, 七(huà)亦声。” 段注:“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今以化为变七 (huà)字矣。” 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化象人一正一倒之形, 即今俗所谓翻跟斗。”
七(huà),《说文》:“变也。从到人。” 到人, 段注:“到者,今之倒字。”
怒,《說文·心部》:“恚(huì)也。從心,奴聲。” 《字汇·心部》:“怒,恚也,愤也。” 引申指气势盛:怒马、怒涛、怒放, 再引申为振奋。例: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二二: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wk.baidu.com
于智荣、邸宏香亦谓“其”或单用于后一分 句,或两个“其”字连用于两个分句,与疑 问语气词“邪(耶)、与、乎”配合使用,为 选择连词,构成选择问句。其例另有:
请饮而后辞乎?其辞而后饮乎?(晏子春 秋·内篇杂下)
子以为秦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二)
“无所至极”:书中注:“没有到尽头的地方。”
负,《说文·贝部》:“恃也。从人守贝,有 所恃也。一曰:受贷不偿。” (受贷不偿: 受人施予却不回报)
徐灏《段注笺》:“负之古音古义皆为背。 《释名》曰:‘负,背也。置项背 也。’”“因之为自负,故训为恃。又为背 人(背德忘恩)之称,即受贷不偿之谓也。 凡战败必背走,故又为胜负之称。”
【注释】
冥,通“溟”。北溟:北方的海。
冥,《說文·冖部》:“幽也。从日,从六, 冖声。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也。” (注:计算日期的规律以十天干为一轮。段 注:“谓甲至癸也。”每月十六日,月亮开
始亏损而幽暗。)引申爲夜晚。
汉 蔡琰(yǎn) 《悲愤诗》之二:“冥当寝 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
垂,《說文·土部》:“远边也。”后以陲为之。
志,《说文·心部》:“意也。从心之声。”之也表 义。徐锴《系传通论》:“心有所之为志。”故有: 志向、志愿、有志于等词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书中注:“抟,环绕着飞向上 空。”
按:“抟”并无“环绕着飞向上空”的意思;况且, 这样注释,“抟”与“扶摇”语义无法关联,也与 “而上”语义重复。“环绕着飞上”云云,是词组 乃至整个句子的意象,而非“抟”的词义。
抟,《说文·手部》:“以手圜之也。” 本义是以手 团物。凡大鸟鼓翼击水,两翅之动作与团物极其相 似,一“抟”字足见《庄子》用词之精妙。杨宝忠 认为“抟”应作“拍击”解。解“抟扶摇”为“拍 击旋风”,才与《庄子》文意相符:大鹏高飞必有 所恃--“击水、抟扶摇、培(凭)风”。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