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二战专题检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
1 .1929 年,美国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首先开始于( )
A.金融领域B .工业领域 C .农业领域 D .外贸领域
2.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的恢复B.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
危机
C.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3.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
”此说依据的事实是( )
A.纳粹党的对外政策获得德国人的普遍支持B.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执政党
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 D .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
4.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直接违背了( )
①《国联盟约》②《凡尔赛和约》③《四国条约》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D.①④
5.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表现在( )
①各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矛盾日趋尖锐②各国加紧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③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④资本主义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6.下列对1929~1933 年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
A.由经济危机引起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B.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而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
C.面对危机,各国解决危机的选择不一样,有的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各国进一步降低关税壁垒,刺激出口
7.1933 年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法》规定:“法律由政府规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政院的地位,
可以与宪法相违背,内阁总理发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
”这项法案( )
A.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道路B.使希特勒获得独裁统治的权力
C.是针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内容规定的 D .是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进一步完善
8.20 世纪30 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 B .法西斯集团的欺骗性的宣传活动
C.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尖锐D.企图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
9.希特勒利用民族主义宣传成功,主要是利用了( )
A.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反感B.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
C.德意志民族的传统优越感 D .资产阶级扩大市场的愿望
10 .广田弘毅是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中被处以绞刑的7 名日
本甲级战
犯中惟一的文官。
1936 年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
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
级以上的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并进
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纲要》,使日本进行所谓的“准战时体制”。
以上措
施产生的最
主要的影响是( )
A.发动九一八事变 B .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C.亚洲出现世界大战的策源地D.日本军部出现了“北进派”“南进派”的分歧
11.二战爆发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 )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B .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
C.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D.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12 .20 世纪30 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主要目的在于()
A.显示强大的军事实力B.配合德国和日本的侵略
C.满足人民的强烈要求D.抢占有利的战略位置
13 .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 )
A.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战争 B .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民族革命
C.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D.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公开较量
14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的标志是(
)
A.德意签订“柏林协定” B .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C.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D.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15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发展到全民族抗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C.国共两党阶级立场趋于一致D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起统一战线
16 .下列对于20 世纪30 年代埃塞俄比亚遭受意大利侵略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埃军曾一度控制全国战局B .埃军虽英勇抵抗但未能粉碎意
军速战企图
C.埃塞俄比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力弱
D.埃塞俄比亚得到了国际力量的大力支持
17 .二战爆发之初,西方小国担惊受怕!它们坐
在岸上颤抖地说:“我
们只要保持安静就会是安全的。
”(NEUTRALIT
Y 意为“中立”)右图所反
映的主要信息是( )
A.西方小国认为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B.西方小国为自身安全意欲结成反侵略联盟C.西方小国对英法等盟国失去信心D.法西斯德国和苏联联合对外侵略
18 .有一种观点认为,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二战的彩排”。
这主要是因为
A.西班牙战争导致了二战的爆发B .西班牙成为参加二战的举足轻重的国家
C.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变成了一场国际冲突
19 .二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进行勾结的主要前提是( )
A.三国之间不存在矛盾B.都要求改变现存的世界秩序
C.都把苏联作为首要敌人D .三国都退出国联
20.希特勒对外强调“反对赤祸”,却在国内许诺要实行“社会主义”,其实质是( )
A.调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B .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在国际上反对社会主义
C.欺骗德国民众和英法等国D.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实行“中立”
21..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D .欧亚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
22.“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下列哪一
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四国条约》的签订 D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23.二战爆发前夕,关于苏德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同盟国B.各自承认对方的势力范围
C.剑拔弩张,矛盾尖锐D .处于观望状态,无固定关系
24.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的欲望
C.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D.赢得备战的有利时机,准备与法西斯斗争
25.观察右面漫画,该漫画( )
A.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B.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C.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 D .反映了法德两国之间的矛
盾
26.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 )
A.从根本上维护了美国的利益B.混淆了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
C.打击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D .使美国彻底远离了世界战争
27.慕尼黑会议违背了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B.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C.带有强权政治的色彩D.禁止当事国参加
28.《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表明( )
A.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英法为本国利益而牺牲小国利益的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
C.英法与德国为同一阵营的侵略者
D.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民族矛盾尖锐
29.1939 年,德国外交部长在但泽对获胜的德国人说:“你们并没有做什么,只不过是补救那些严
重的后果而己,这些后果是由历史上强加于一个国家⋯⋯各种毫无道理的指令所导致的。
”材料中“毫无
道理的指令”主要应出自于下列条约中的( )
A.《布列斯特和约》 B .《国际联盟盟约》C.《凡尔赛和约》
D.《四国条约》
30.1939 年,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没有实质性结果,原因有( )
①慕尼黑阴谋加深了英法与苏联的猜疑与分歧②双方在确定义务和履行义务的条件等一系列问题
上意见相左③苏联不愿与英法合作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还未触及到其根本利益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1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
英国。
”英国考虑的是( )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B .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32.标志英国放弃绥靖政策的事件是( )
A.英国对德宣战 B .不列颠之战C.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
D.《大西洋宪章》发表
33.意大利在北非与英军展开激战,意军的目标是( )
A.抢夺英国殖民地,企图建立“新罗马帝国”B.维护轴心国的影响
C.保持北非这块战略要地 D .实现与德国的结盟
34.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 )
①德、意、日结成三国军事同盟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③法西斯采取了“闪电战”的战
术④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及德国
A.②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35.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中欧帝国” B .迷惑苏联 C .孤立法国D.迫使英国屈服
36.敦刻尔克撤退( )
①是一次成功的撤退②为反击法西斯保存了实力③是英法两军的联合行动④从比利时撤到英国
A.①②③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
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这是二战初期英国领导人的一段演说。
这段话表明英国( )
A.继续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B.要坚决抗击法西斯的侵略
C.继续维持“静坐战争”局面D .以此恐吓德国而阻止侵略
38.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 )
A.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D .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39.二战中获得“沙漠之狐”称号的是德国的( )
A.隆美尔B.曼施坦因 C .蒙哥马利 D .戈林
40.二战初期,在北非战场上的交战国军队有( )
①意大利军队②德国法西斯军队③英国军队④美国军队
A.①②③B.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
41 .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是( )
A.打败法国B.占领英国C.消灭苏联D.消灭美国
42.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在军事上失利的原因是( )
①苏联领导人对希特勒的冒险性估计不足②德国侵占了欧洲许多国家,经济、军事实力迅速
发展
③二战初期,英美支持德国进攻苏联④德军战术先进
A.②③④B.①②④ 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
43.丘吉尔在1941 年 6 月22 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
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这表明( )
A.妄图欺骗国际舆论B.英苏面临共同的敌人
C.给德国施加压力D.美国对苏联态度转变
44.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
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
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
”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
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45.下面漫画的文字部分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对此幅漫画理解错误的是
( )
A.斯大林手中握的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B.本图揭示了苏联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
C.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最终也自食恶果D.苏联签订此条约实际上纵容了德国对法国、英国的侵略
46.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根源在于( )
A.美国太平洋舰队威胁到日本 B .德意日已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D.一战后美日竞争与矛盾不断激化
47.二战中,标志着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开始变化的事件是( )
A.通过新的《中立法》B.对日本宣战 C .发表《大西洋宪章》
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48.1941 年英、美两国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宣布:“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
的扩张”,“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的权利”。
对上述主
张的正确评价应该是( )
①英美完全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②反映了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③英美暂时放弃了同
苏联对抗的政策④成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 .①③④
49.右图是1942 年的一
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
图中三只
手
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 )
A.美国、英国、法国B .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英国、苏联D.美国、法国、苏联
50.下列哪些因素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②日本偷袭珍珠港③《大西洋宪章》的发表④英美对苏联的援助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D.①②③④
51 .下列对斯大林格勒战役说法正确的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B .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歼德军50 余万人
C.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 年7 月开始到1943 年 2 月结束
D.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曾经占领过全城
5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 )
A.太平洋战场B.苏德战场C.北非战场 D .西欧战场
53.下列二战期间的战役与斯大林格勒战役作用一致的有( )
①中途岛海战②阿拉曼战役③不列颠之战④淞沪会战
A.①③ B .②④C.①②D.③④
54.二战的转折点出现在苏德战场上,这主要是因为( )
A.苏联战场面积大,坚持时间长 B .苏联的参战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C.苏德战场是欧洲最主要的战场,抗击着德国大部分兵力
D.苏德战场同时抗击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进攻
55.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与中国平型关大捷具有相似意义的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莫斯科战役C.中途岛战役D .阿拉曼战役
56.1942 年德国的进攻重点指向南方,准备夺取苏联重要的战略物资产地是( )
A.莫斯科B.斯大林格勒C.列宁格勒D.高加索
57.美军取得中途岛战役胜利的关键是( )
A.日本长途跋涉,美军以逸待劳B.美军掌握了日军作战计划
C.美军采取伏击战术 D .日军指挥失误
58.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 A.西西里岛登陆战 B .阿拉曼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D.中途岛海战59.1942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两大战场上取得了转折性的胜利,这两大战场是()
A.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B.中国战场和苏德战场
C.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D.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
)
60.二战中的下列战场,反法西斯力量转入反攻的先后顺序
是(
①太平洋战场②苏德战场③北非战场④中国战场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 C .①④③② D .③①④②
61 .1941 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
电战
的丰功伟绩。
1943 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
尔也累得脱了形。
1943 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④诺曼底
登陆成功 A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②③④
6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 )
①《大西洋宪章》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D.②④
63.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了世界
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
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
以看出( )
A.苏联实力最强 B .罗斯福野心最大C .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
64.1943 年7 月,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的直接前提是( )
A.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B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
C.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D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6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发生在哪一次战役中( )
A.斯大林格勒战役B.马里亚纳群岛战役C.库尔斯克战役 D .西西里岛战役
66.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说明(
A.英、美对日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英、法为了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
C.中、英、美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
D.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
67.右图照片摄于1945 年的一次会议。
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 )
A.宣布决不与法西斯国家单独媾和B.决定苏联参加对战后欧洲
的
安排
C.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D .确定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68.二战后期,盟国曾召开一次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
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
这次会议是指( )
A.德黑兰会议 B .开罗会议C.波茨坦会议D.雅尔塔会议
69.为了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反法西斯国家军民浴血奋战,逐渐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下
列各次重要战役,按其开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②中途岛战役③诺曼底登陆战④柏林战役
A.②①③④B .②③①④C .③①②④ D .②④①③
70.对于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上都是公正的、正义的审判
B.东京审判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
C.主要指控被告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
D.两次审判都较为彻底,清除了法西斯势力
71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 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
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
”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 .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7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
A .美国投掷了原子弹和苏联对日作战
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 .苏军和美英军队会师
D .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73.二战促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具体表现在 ( )
①美国经济军事大国地位的确定 ②苏联综合实力的增强
74. 1970 年的一个冬日,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被纳粹杀害的波兰人民纪念碑前神色凝重地跪下
了。
这一举动的内涵表明德国 ( )
A .曾经占领波兰
B .深刻反省历史
C .实行非军事化
D .奉行和平外交
7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 ) ③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④欧洲列强失
去主宰世界的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B
.
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