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摘要】:在知识经济愈来盛行的今天,技术创新的关键作用日益突出。文章探讨了技术创新的模式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机构和我国现阶段可采用的技术创新模式。根据创新源和创新体的关系不同,技术创新有自主型创新、合作型创新和转移型创新三种基本模式,并阐述了影响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即战略行动、技术演进、组织环境和产业环境,最后还分析了工业和农业技术,一般和高新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关键词】: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工业和农业技术;一般和高新技术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在知识经济愈来盛行的今天,如何有效的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使技术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技术创新模式及其特点

我们将产生新技术的单位和个人称之为技术创新源,将实施技术创新的单位称之为技术创新体,那么,技术创新源和技术创新体之间存在着合一、联合、分离三种关系。根据创新源和创新体的关系不同,技术创新有三种基本模式。

a)自主型技术创新模式

自主型技术创新模式是技术创新源和技术创新体合一的创新模式,它包括企业自主创新和学术机构自主创新两种模式。企业自主创新是企业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进行科学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后,投入到生产体系中,实现技术创新。学术机构自主创新是学校或科研机构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所得到的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开发、实验设计并投入运行。

b)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

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是技术创新源和技术创新体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模式,它包括产学研结合和企业与企业的联合创新这两种具体创新模式。产学研结合创新是企业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联合,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研究,将开发后技术和产品投入到市场中。企业与企业的联合创新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为了缩短生产时间而进行的联合创新。

c)转移型技术创新模式

转移型技术创新模式是技术创新源和技术创新体分离的创新模式,即技术创新源将新技术转移给技术创新体,由技术创新体来完成技术创新工作。转移型技术创新模式分成直接转移型技术创新和间接转移型技术创新。直接转移型技术创新是创新源直接接触、沟通将新技术转移给技术创新体,而见解转移型技术创新是创新源通过中介转移给技术创新体,不进行直接接触或沟通,再由技术创新体完成技术创新工作。

2.影响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

创新模式是指企业在从事创新和处理创新的市场及技术不确定性时所采用的方式,它反映了企业的组织能力和战略偏好。Burgelman(2004)提出了决定企业创新模式的四大因素,即战略行动、技术演进、组织环境和产业环境。其认为创新模式是由战略行动和技术演进这些生成力量、组织环境和产业环境这些综合力量决定的;同时,战略行动和组织环境属于企业内部环境,技术演进和产业环境属于企业外部环境。如果企业面临的这四种因素不同,那么她们有效采用的创新模式也可能不同。

a) 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行动。这是影响企业选择不同创新模式的重要因素。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行动包括产品和市场开发战略行动。在不同时期,企业创新战略行动选择的重点是不同的。如果企业将开发新产品、开拓国际新市场、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创新的首选目标,则应以自主创新为主;如果企业把改进产品质量、开拓国内新市场或保持老的市场分额,扩大老产品的使用范围作为创新的主要目标时,则应侧重于合作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行动是企业内部组织环境的先决条件,企业内部组织环境也是战略行动的环境支撑,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行动是企业技术演进的基础条件,而战略条件也都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演进支持,才能完成整个创新过程,它们都是相互协调缺一不可。

b) 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环境。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创新挑战愈来愈严峻,所处的创新环境越来越开放。我国企业能否在这一新形势下通过塑造创新能力来打造竞争优势,将日益取决于我国企业能否有合理的创新组织环境,环境的有利与否不仅能充分调动企业的内部创新资源,而且还能积极利用外部网络和体系所提供的创新机会。此外,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环境也与产业环境相互关联,组织环境是产业环境在企业内部的表现,产业环境也是多个企业组织环境的外在反映。

c) 企业技术创新的产业环境。不同产业部门由于其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其所属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比传统产业更侧重于自主的产品创新。关于企业的规模,似乎是企业规模越大,越利于进行重大的自主创新,其实不然。西方创新理论指出,虽然大企业在产生导致技术创新的新发明方面,在重大创新后期的市场转向专门化、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方面的创新应以大型企业为主,但由于小企业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有时,新的技术,特别是重大的,根本性的创新由于需要新的组织形式,新成立的小企业更易打破现有规范,而大企业在旧有的规范基

础上建立的全部的秩序,往往阻碍、抑制新规范的生长,不利于这种创新的进行。

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演进。技术演进是导致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的重要因素。通过技术创新,改变技术结构,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根据Kuznets、Duiyn提出的技术演进生命周期理论,即”S”形曲线理论,技术演进分为线形路径和非线形路径两个阶段。当技术演进沿着线性路径发展时,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渐进的、积累的和连续性的过程;当技术沿着非线形路径演进时,技术进步则主要表现为突变的、跃迁的和非连续性的过程。如果对应于不同的创新特点,上面提到的两种技术进步分别就是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技术结构的演进将分别处于渐进状态与跳跃态。在不同的技术演进过程中,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也将不同。

3.不同技术的创新模式选择

a) 工业和农业技术

工业化是一个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不断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使工业生产手段不断革新,而且使工业发展空间日益拓宽。每当现有的工业生产手段被普遍采用,工业发展空间趋于饱和,即在现有技术层次上已有的工业部门已经成熟,增长动力减弱,就产生了对新的技术革命的需要。只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才能推动工业结构的根本性提升和产业空间的大幅度扩展。从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看,工业技术进步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技术创新,即技术进步主要依靠本国的自创,表现为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

(下转第116页)

这类通常采用的自主创新模式;另一类是扩散性技术,即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对其他国家已有技术的模仿和学习,当然也可以购买,通常表现为拥有较少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不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但可以通过接受其他国家的产业技术来实现本国产业的增长,也就是通常采用合作和转移创新模式。

而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化的技术进步也必然要依靠上述两个来源。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全球布局看,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也就是说,西方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和西方产业技术向我国的扩散,是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当然,在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的过程中,我国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技术创新活动。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农产品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由三个不同性质的部门完成。这三个部门处在农业生产的同一条产业链上,但是各自独立实现自己的功能,各自独立追求自身的利益。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由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由家庭农场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