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第五章 国际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国际贸易理论

一、贸易理论综述

◆国际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和国家的形成。国际贸易可以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按商品的形态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也可以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

◆16-17世纪盛行的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当鼓励出口,同时限制进口。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

第一次解释了为什么不受限制的自由贸易对一个国家是有利的,Smith认为应当由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而不是政府决策来决定一国进口什么商品和出口什么商品。他的论点还表明对贸易采取的这种自由放任的态度符合一国的最大利益。在Smith理论的基础上,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David Ricardo 提出相对优势理论,是现代不受限制的自由贸易论的理论基础。20世纪,两位瑞典经济学家Eli Heckscher和Bertil Ohlin改进了Ricardo的理论,创立了著名的Heckscher-Ohlin理论。

1. 贸易利益

◆①国际贸易为各国的企业家打开了机遇之门,同时也为各国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②国际贸易能有效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

日常生活;③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使每个民族和国家都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一份机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都在日益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④国际贸易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从而富裕起来。

◆Smith,Ricardo和Heckscher-Ohlin的理论精确地确认了国际贸易的特定利益。一国生产不了的

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得到,绝大多数国际贸易是有利的。另外,他们的理论还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自己可以生产的产品仍能获得利益。如果一国公民购买某些别国生产的产品,即使这些产品本国能生产,该国经济仍可获得利益。这种利益产生的原因是国际贸易允许一国在制造业中实行专业化,专门出口该国能最有效率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在别国能更有效率生产的产品。限制进口经常对国内生产者有利,而对国内消费者不利。

2. 国际贸易模式

Smith,Ricardo和Heckscher-Ohlin的理论也解释了在世界经济中观察到的国际贸易模式。

◆对于不能用Heckscher-Ohlin理论解释的国际贸易模式得到一种早期反应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由Raymond Vernon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大多数新产品由发明国生产和出口,当新产品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后,就开始转到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甚至最终可能被出口到原发明国。

◆沿着类似的思路,20世纪8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新贸易理论。该理论强调,某些情况

下一些国家分工生产和出口特定产品并不是因为要素禀赋的差异,而是因为某些产业世界市场只能支撑少数企业存在。在这种产业内,首先进入市场的企业所建立起的一种竞争优势很难被撼动,因此,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可以部分归因于企业捕捉先入者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特定国家能在特定产业取得国际上的成功。除要素禀赋外,Porter指出国家要素的重要性,以解释为何一国在生产和出口某特定产品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3. 贸易理论与政府政策

◆虽然所有这些理论都赞同国际贸易对一国有利,但人们在向政府推荐政策方面存在意见分歧。重

商主义主张政府采取鼓励出口并限制进口的措施便是一种不太成熟的观点。Smith,Ricardo和

Heckscher-Ohlin的理论分别为无限制的自由贸易提出了各自的理由。无限制自由贸易的观点认为进口限制与出口鼓励都是违背自身利益并浪费资源的。新贸易理论和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均能解释

政府为支持发展某出口导向型产业而采取一些有限的、有选择的干预措施的理由。

二、重商主义理论

◆有关国际贸易的第一个理论产生于英国,被称为重商主义。其主要观点为金银是国民财富的主要

存在形式,也是保持商业活力的必需品。重商主义的主要原则就是保持贸易顺差以实现一国的最大利益,即出口超过进口,这样一国就能积累金银,增加国民财富、声望和权力。

◆重商主义理论一贯主张政府干预以便达到对外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者认为大量贸易不一定是好事,

相反,他们建议政策目标应该是出口最大化而进口最小化。要达到此目的,可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进口,并对出口实行补贴。

◆然而,由于通货通胀的因素,从长远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像重商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可以长期维

持贸易收支的顺差和积累金银。重商主义的缺陷是将贸易看成零和博弈,即一国获利必导致另一国受损,这就使Smith和Ricardo有条件去证明贸易是正和博弈,即所有国家都能获利。但重商主义理论并没有消亡,新重商主义将政治力量等同于经济力量,而经济力量等同于贸易顺差。*一些人批评许多国家采用了新重商主义策略,同时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如中国。

三、绝对优势理论

◆Adam Smith认为各国生产不同商品的效率不同,各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然后用它们交换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Smith的基本论点是一国不应该生产可以较低成本从别国买到的商品。Smith也证明各国若按绝对优势分工生产,然后交换,则对各国都有利。

◆绝对优势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

形成国际分工理论,主要内容为:

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②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③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

④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绝对优势理论解决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合理性,但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

四、比较优势理论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没有解释当一国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具有绝对优势时可能发生的情况,

Ricardo将Smith的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按照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分工生产最有效率的产品,而从别国购买自己生产效率

相对较低的产品,甚至从别国购买自己能更有效生产的产品,这样做仍然是有意义的。

1. 贸易利得

◆比较优势理论提供的基本信息是:潜在的世界生产和世界消费在无限制的自由贸易下比在有限制

的贸易下数量更大,即使一些国家生产任何产品均为绝对优势,这种情况也可以发生。换句话说,比较优势理论比绝对优势理论更深入地指出,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各参与方均能获得经济效益。

◆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都认定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得以迅速扩张,因而十

分强调对外贸易对促进一国增加生产、扩大出口供给的重要作用。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无论一国是否拥有绝对低成本的优势商品,只要存在相互间的比较优势,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就可以使贸易双方都获得贸易利益。

2. 条件与假设

◆该简单模型包括许多与现实不符的假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