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地名的由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场镇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镇
坐落于海门市东北部黄海之滨的包场镇,成名于大明嘉靖年间,五百年大浪淘沙,铸就了名镇风范。全镇总面积43.6平方公里,辖有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万人。
包场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苏335线等省市级公路穿境而过,距南通兴东机场仅30分钟行程。镇区实施多元化投入,亮化、绿化、美化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常住人口超过2.8万人。
包场镇是全国有名的电碳之乡、建筑之乡和再生胶,光通信产业基地。境内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十大光缆生产基地之一的通光集团;有连续十午综合经济指标蝉联全国第一的南通回力橡胶集团,有群雄并起的电碳制造商:有市属的医院、工商、税务、金融、公安等40多个派出机构建驻在镇区,有老牌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包场中学:有宗教圣地太平山寺,所奉观音石像为明代文物、游子海外归来,多参拜于此,香客络绎,香火鼎盛:万亩滩涂养殖、万头猪场、万亩蚕桑养殖、万亩四青作物,打造了包场镇农业经济新优势。万亩滩涂养殖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包场镇跨越发展,闻名遐迩。先后获得了“全国重点镇”、“全国千强乡镇”、“江苏省重点新型中心镇”、“苏中农村综合实力百强乡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江苏省执行标准优秀乡镇’、“南通市科技进步先进乡镇”、“南通市安全文明乡镇”、“南通市双拥模范镇”、“海门市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海门常乐镇
常乐镇位于长江金三角新兴城市—江苏省海门市中部,与上海市仅一江之隔。全镇总面积60.01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人。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先后获得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南通市文明乡镇,海门市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先进乡镇等1 0多项殊荣。
常乐镇是清末状元、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的故里。他生于常乐,创业于常乐。他提出的“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教育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为后人所敬仰。
常乐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从常乐出发到上海虹桥、浦东国际机场只需150
分钟,崇海大桥建成后可缩短至90分钟;常乐至上海市区为120分钟,崇海大桥建成后可缩短至60分钟;常乐至南通兴东机场只需30分钟。常乐西行30多分钟即到南通市国际集装箱码头。在建的宁启高速公路、苏通大桥(苏州和南通之间兴建的长江公路大桥)、宁启铁路、沪崇苏沿江大通道(上海崇明至海门越江大桥)等为常乐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交通优势。境内省道222线、天久公路、星海公路四通八达,建有3.5万伏高压变电站两座,通信网路齐全,满足工、农业发展及居民生活需要。
常乐镇是苏中地区崛起较快的新兴乡镇。近年来,镇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环境资源优势和独特的人文优势,全力推进经济建设,已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工业为主体产业、建筑业为支柱产业、服务业为优势产业的产业结构。经济总量不断攀升。2006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9亿元、农业总产值2.15亿元,建筑业建安产值5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4.1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58元,各项经济指针居本地区领先地位。占地2820亩的工业园区,经过几年来的延伸扩建,初具规模,被评为南通市工业示范园区。新建的“张謇工业园”,道路纵横、绿树成荫、厂房林立、配套设施到位,已成为新的经济发展亮点。兴建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项目,使常乐特色农业成为苏北“一枝独秀”。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常乐镇的各项社会事业日益繁荣。近年来,全面实施镇区改造工程,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实施现代化教育工程,中小学软硬件设施一步到位;实施有线电视进户工程,全天播放33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实施特色旅游业建设工程,已开放10多年的张謇纪念馆,以其别具一格的布局、翔实丰富的史料、优美雅致的环境,令国内外游人留连忘返。投资近亿元在建的“张謇宛”、“张謇广场”、“中南新村”景点,将为人们提供集旅游、观光、娱乐、度假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叠石桥的由来
三星叠石桥市场享誉全国,名闻海外,但初来市场的人心生疑惑:市场何以“叠石桥”命名?
清道光年间,三星横河西段拐弯处,海门县三星镇和南通县川港镇交界河边,没有桥梁,行人赶路需绕道而行,十分不便。此处向北不远处有个土窑群,由当地人(今三星叠石村)杨国民创办,被称“杨家窑”。土窑群共有大小砖窑5座,工场占地7埭田,工人200多人,规模之大,生产砖瓦之多,远近闻名。杨家窑窑主见河上无桥,既影响群众行走,又给砖瓦运输带来了困难。于是,他集款建了一座桥,桥墩用石条井字型叠起,造型别致,当地人称之“叠石桥”。
1947年,由于年久失修,桥面损坏,杨家窑窑主又组织筹资修桥。杨锦刚、杨兆根、林步周、杨锦全、陈石传、郁礼明、徐锦标等几十人慷慨解囊,共捐得元麦19担,众人推选杨兆成,杨兆群兄弟俩去川港镇一粮户人家洽淡兑换石板事宜。经商谈,换得了3块(每块长2米宽50厘米的)大石板,去了12个小伙子才把这石桥板抬上船运回。上岸时,有一块断了,后来又重新买了一块。3块桥板架在两个用石片叠起的桥墩上,东西两边各有3块并列的小桥板作为引桥,桥长四五米。修桥竣工后,当地教师袁以成题字“民国36年重修”,请石匠镌刻在桥中央桥板外侧。1949年9月,政府在桥西不远处建一公办小学命名“叠石校”。1956——1961年,笔者在叠石小学读书,上学放学都在桥上经过。笔者清楚地记得,桥东侧(属南通县)有一邮政代办所,门面向南,一理发店门面向东,桥西侧(属海门县)有一小店,出售糖果、花生,花上一角钱,可买上一把炒花生解馋。
1956年开始,有少数农户将蔬菜、禽蛋等农副产品拿到叠石桥边销售,就在桥边、路旁、田头随地摆摊,先到先摆。以后逐渐增多,形成农工副产品的集散地。1970年三星乡建独立水系,叠石桥被拆除,筑成泥坝。桥没有了,但叠石桥作为地名沿用了下来,当地人都叫做“石桥头”。
1978年之前,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工副业生产受到限制,叠石桥成了农民进行商品交换活动和躲避打击的避风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政策放开。1982年12月,叠石桥市场成立。1984年,叠石桥市场得到海门县工商局认可,正式成立叠石桥市场贸易服务所。1987年,经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该市场定名为“南通市三星叠石桥绣品市场”。后经多次扩建,目前,市场拥有绣品城、家纺城、精品楼、名品广场、商贸城五大经营区域,3000多间商铺门面,9000多个经营摊位,营业面积35万平方米,2007年实现成交额203亿元,市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江苏省样板市场”、“打假维权无投诉规范企业”、“江苏省五星级文明市场”、“全国百强纺织品服装鞋帽交易市场第七名”,并被中国家纺协会确定为中国家纺流行趋势推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