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龙江省城镇化现状及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10
310一、引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一般来讲,城镇化率是代表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即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2011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中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这是一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统计结果,它表明我国已从整体上迈入了城镇型社会的行列,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将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中,黑龙江省城镇化率达到56.5%,在此背景下分析黑龙江省城镇化现状及对其展望具有重要意义。
二、黑龙江省城镇化现状
(一)城镇化率统计虚高化
黑龙江省是一个有着大油田,大矿区,大垦区,大林区的边疆地区。在现行统计标准下,虽然黑龙江省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中包含了大量农垦、森工系统人口。2011年垦区总人口171.2万人,森工地区总人口155.8万人,占了黑龙江省总人口的8.5%。这些人口按现行户籍制度是计算在非农业人口中的,但他们中许多人从事的是第一产业,生活方式还缺乏城市特性,只享受有限的城市文明,学术界称这种人口分布状态为显性城镇化。这种特殊的省情使黑龙江省城镇化率高于处在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其他省份,城镇化率呈虚高化。
(二)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
2002~2011年,全国城镇化水平提升了12.2个百分点(39.1%~51.3%),年均增速达到1.22个百分点。同期,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提升了3.5个百分点(53.0%~56.5%),年均增速仅为0.35个百分点,其增长速度仅为全国同口径的29%。根据诺塞姆曲线的规律,城镇化率处于50%—70%区间城镇化增速减缓,黑龙江省刚好处于这个区间,所以这十年的城镇化进程基本符合诺塞姆曲线。但是处在同一区间的浙江、广东的城镇化率仍然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是因为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人口流入地区,外来人口的城镇化推动区域内的城镇化率仍然保持较高增长。这说明一个地区轻工业的迅速发展,能够吸引大量农民甚至区域外的居民到城镇就业,进而快速提高城镇化率。而黑龙江省轻工业比较薄弱,不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处在全国倒数几名,农民人均纯收入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差距小,不足以吸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更吸引不到外省的人过来就业,这也是黑龙江省城镇化增速缓慢的原因(如表1)。
(三)城镇化质量不高
黑龙江省大多数城镇是随着资源开发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些城镇目前很多处于低效运转状态,发展仍高度依赖资源产出,反映城市城镇化质量最重要的指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 P 的比值都不高。
由表2可以看出,只有哈尔滨一个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超过50%,而四大煤城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全部低于30%,油城大庆更是低至14.3%,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是43.1%。随着资源的枯
浅析黑龙江省城镇化现状及展望
骆学宜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摘 要】 黑龙江省城镇化存在城镇化率统计虚高化、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发展。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立适合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如走具有龙江特色的“反弹琵琶”城镇化道路,在全省建立一个K字型的梯度区域城市体系等。实践表明,光靠市场调控这只无形的手已经不能迅速地推动黑龙江省城镇化了,政府的调控干预这只有形的手要在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积极作为。
【关键词】城镇化 诺塞姆曲线 首位度
以上GDP及各产业增加值单位均为亿元
注:表2数据来源于2011年黑龙江省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2 黑龙江省各地2011年第三产业占GDP比值
以上人口单位均为万人
注:表1数据来源于2002- 2011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1 黑龙江省2002-2011年城镇化率
地市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占GDP 比值 哈尔滨 4243.4 447.2 1647.2 2149.0 50.7% 佳木斯 625.3 189.2 166.2 269.9 43.2% 牡丹江 934.8 156.1 386.4 392.3 42% 绥化 880 308 237.6 334.4 38% 大兴安岭 125.1 50.5 27.2 47.4 37.8% 黑河 315.9 145.9 53.8 116.2 36.8% 齐齐哈尔 1065.8 237.6 445.4 382.8 35.9% 伊春 229.7 72.9 86.9 69.9 30.4% 鸡西 507.8 134.5 220.9 152.4 30% 七台河 309.0 25.9 197.7 85.4 27.6% 鹤岗 313.1 84.4 151.6 77.1 24.6% 双鸭山 472 90.3 273.7 108 22.9% 大庆
3740.3
132.9
3070
537.4
14.3%
物品拍卖(变价)收入应全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三)加大财政票据管理力度
加大财政票据管理力度,切实把财政票据作为非税收入“源头”管理好、控制好。简化票据种类,改进票据管理方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进和升级票据管理软件,将财政票据全部纳入网络化管理,提高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效率;加强票据审验工作,仅2011年共审验财政性票据,在审验票据时,对票面金额进行登记、核对、分析票据和征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单位坐收坐支、挪用的漏洞,从源头上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各种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四)加强政府非税收入信息系统的建设
开发升级非税收入管理应用软件,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征缴管理信息系统。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非税收入从票据领购到自动核销、单位开票到自动入账、银行代收到传送信息、财政处理信息到分类管理等一系列环节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财政与银行、财政与执收执罚单位、财政内部和财政部门上下级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全面监控非税收入的收缴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五)强化稽查,加大政府非税收入的监督力度
只有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才能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监督。例如,修订《预算法》,从法律上明确非税收入管理体系。研究制定《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明确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审批权限、预决算编制、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将各级政府的非税收入纳入每年向同级人大提交的财政预决算报告,加强人大监督。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不断提高非税收入政策和收支情况的透明度,强化公众监督。
参考文献
[1]王超,对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 9
[2]刘秋菊,关于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探索[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1.7
[3]韩金钟,李卫红,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浅谈[J],财税论坛,2012,1
[4]迟元霞,健全和完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研究[J],公共管理, 2009,5
[5]范丽英,浅谈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2,6
[6]刘敦峰,浅析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7]徐美丽,强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思考[J],公共管理
[8]林翰文,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思路与对策[J],财务会计,2010,5
[9]汤丹,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1-23
竭以及资源开发时代的结束,这些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严峻而紧迫的城市转型问题。这类城市由于经济质量不高和低效运转无法对农民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城市规模过小反过来使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四)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如表3)
用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十一城市指数来衡量黑龙江省城镇等级规模结构是否合理。首位度就是区域内首位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比值,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分别表示第一大城市与第二到第四位城市,第二到第十一位城市人口总和的比值,公式如下:首位度S=P1/P2
四城市指数S=P1/ (P2+P3+P4)
十一城市指数S=P1/(P2+P3+…+P11)
我国的行政区划体制是市管县,因此城市总人口包括了大量的农村居民人口。城市总人口数无法体现真实的城市规模水平。而市区人口数能更好体现城市规模,所以用市区人口数作为城市规模的计算依据。黑龙江省的城镇规模分布的首位度为3.16,四城市指数为1.23,十一城市指数为0.51。首位度和四城市指数偏高,十一城市指数比较适中,这说明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了以哈尔滨为单中心的城镇规模体系。然而,黑龙江省面积比较大,而哈尔滨地处黑龙江省西南,单靠哈尔滨无法有效地带动全省的经济发展。需要几个两三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作为区域内的次中心发挥辐射作用,才能更好地带动全省的经济发展。
三、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展望
(一)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全省“十大工程”之一进行部署和推进,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重点选择100个基础设施较好、规模较大、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努力打造一批旅游名镇、工业重镇、商贸大镇、边贸强镇,争取将这100个小城镇率先建设成为全省农区产业化发展中心、市场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承载中心和公共社会事业辐射中心。
(二)具有龙江特色的“反弹琵琶”城镇化道路。对于农垦地区,要跳出以往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传统道路,把“抓城”放在先导和统领地位,借力城镇化助推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同时从体制上理顺场地共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借鉴新疆在石河子市实行“师市合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的成功经验,建议采取“局市合一”的模式,设立省直辖县级市,实行省与农垦总局双重领导,以农垦总局为主的领导体制;采取“场镇合一”内部分开的模式设镇,实行管理局与新设市双重领导的体制,保持垦区的完整性、先进性;或以建立农业特区设立管委会的方式,让农垦承接办社会职能负担的同时,享受政府减税让利的同等权利。
(三)在全省建立一个K字型的梯度区域城市体系。以满绥铁路为横轴,哈黑公路、哈同公路为射线的城市连绵带。在K字型的中心哈尔滨,据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其常住人口已突破1000万,市区人口也达到500万左右。把哈尔滨建设好是全省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培育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牡丹江四大区域次中心,努力把它们建成为两三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更大范围地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全省的城镇化发展。调整佳木斯的行政区划,利用我国恢复对黑瞎子岛一半土地主权的契机,积极向国家申请成立经济特区,主打中俄贸易牌,主动接受俄国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伯力的辐射,努力在20年内打造一个与之相匹敌的城市,再造一个深圳奇迹。这既是有效的提高城镇化的途径,同时也是维护边疆安全的重大举措。黑龙江省和新疆有很多地方类似,可以借鉴其经验,在一些边境地区和交通沿线成立一批省直辖县级市,如抚远、绥芬河、北安、友谊等。
实践表明,光靠市场调控这只无形的手已经不能迅速地推动黑龙江省城镇化了,政府的调控干预这只有形的手要在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积极作为。
参考文献
[1]魏后凯. 我国城镇化战略调整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11.
[2]黑龙江省统计局2002- 2011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黑龙江省统计信网.
[3]2011年黑龙江省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11.
[5]中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R].统计公报.
[6]黑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公报.2010.
地市 总人口 市区人口
哈尔滨 992.02 447.2
齐齐哈尔 568.11 141.51
大庆 279.80 133.40
绥化 586.21 89.93
牡丹江 270.23 88.95
鸡西 189.20 87.90
佳木斯 253.78 82.00
伊春 126.95 80.85
鹤岗 109.10 67.60
七台河 92.86 57.21
双鸭山 151.58 50.26
黑河 174.21 19.21
表3 黑龙江省各地2010年总人口及市区人口
以上单位为万人
注:表3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上接第309页)
2012. 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