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城市与英国创意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000
音乐
3 600
160 000
舞台艺术
900
60 000
出版
16 300
>125 000
软件
7 500
272 000
广播电视
6 400
63 500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总计
>57 000
1 000 000
资料来源:参见文献[4]第 641 页。
1995 年,英国创意产业纯收入大约为 250 亿英 镑,产值占 GDP 的 4%,超过任何的传统产业,出口 额高达 75 亿英镑。据统计,1997 年—2001 年,英 国创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都在 6%以上,而同期 的英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 2.8%;创意产业的从 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为 5%,而同期的社会就业人口 年均增长率为 1.5%;创意产业对国内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更是达到了 4%[5]。1997 年—2001 年间, 创意产业的年均出口增长率约为 15%,而同期英 国所有产业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 4%;创意产 品的年均出口额保持在 80 亿英镑左右,贸易额已 占世界文化产品交易市场的 16%,每年对贸易平 衡的贡献大约在 1 亿英镑。具体来看,1997 年— 1998 年,英国创意产业产值增长 16%,此时整个经 济增长率在 6%以下。到 1998 年,创意产业产值接 近 600 亿英镑,直接从业人员接近 100 万,间接从 业人员约为 45 万,就业人口占全国的 5%。2000 年,创意产业增加值达 500 亿英镑,产值约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 7.9%。文化与创意形成了一股巨大
的新经济浪潮。2001 年,创意产业产值达 1 120 亿 英镑,占英国 GDP 的 8.2%,从业人口 195 万,约占 全国劳动人口总数的 4.3% 。 [6]125 从全球来看,英 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文化产品生产国; 就英国国内而言,创意产业已经一跃成为仅次于金 融业的第二大产业,英国经济实现了从加工制造型 向创意服务型的转变。
创意城市与英国创意产业的兴起*
李明超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 200241)



摘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以政府名义提出文化战略和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目前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其产

业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意城市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推动、伴随城市更

新和创意产业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和发展模式。创意、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之间存在着密
创意城市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产业转 移和产业升级推动、伴随城市更新和创意产业兴起 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是建立在消费文化 和创意产业基础上向社会其它领域延伸的城市发 展模式,是科技、文化、艺术与经济的融合。创意城 市一般具有创意经济发达、创意人才密集、创新能 力强大、创意氛围宽松、知名大学众多等特点。创 意、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之间呈现出一种难度递 增、发展递进的关系:创意形成创意产业,创意产业 构筑创意城市;创意城市又促进创意产业,萌生新
金炉,城市是经济和社会的组织部门。迈克尔·波 特(M. Porter)通过研究产业集群理论发现, “大量 的竞争优势不在公司或产业的内部,而是分布在公 司业务所在的地方”[13]213,这些地方多为大小不一的 各类城市。因此,一个地区的城市发展程度在某种 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创意 产业的空间布局,中心城市的变迁往往反映了区域 经济和区域文化变迁的历史走向。创意产业的繁 荣在于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创意产业与城市复兴相 结合已经成为英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①。城市的 旧区是“建立创意经济分支的绝佳之地,这里有着 丰富的工业建筑、工厂和仓库,可以为创意经济提 供重要的储存空间,基础设施也已经齐备”[11]152。在 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形象成为吸引企业和人才的关 键因素,创意产业的竞争优势往往植根于所在城市 的特色,在特色城市的氛围之中形成创意产业的集 群化现象。某个城市即使拥有了创意的基本要素, 但它最终被人们认识还要通过城市营销的手段来 推广和宣传其文化园区与文化产品,形成独特的城 市形象与文化特色。1991 年建成的伯明翰国际会 议中心吸引了不少著名的交响乐团、歌剧团和芭蕾 舞团前来演出;谢菲尔德利用老城区的改造建立了 创意产业园区,并为 1991 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建设了高水准的体育和休闲设施;利物浦成功改造 了一个包括画廊、海洋博物馆和电视新闻中心在内 的、集艺术、休闲和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区域。
○ ○
切的关系: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都以创意为基础,创意产业是创意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引擎,创意城市
八 年
是创意产生和创意产业兴起的空间基础。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在兴起的动力方面存在某些类似之处,除
十 月
了来自于产业内部和城市区域的创新推动之外,创意产业还与政府政策、产业转型、人才培养和文化理论
等因素密不可分。英国创意城市与创意产业兴起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明确创意产业
城市更新与区域开发是创意产业在城市中兴 起的空间基础。城市区域“不仅是充满竞争力的 经济地带,而且还是社会生产发生的边界,所谓的 社会生产是一个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过程。”[12] 在创意经济时代,城市和区域是国家竞争力的炼
①所谓的城市复兴是指对于那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并且社会、经 济、环境和社区邻里也因此受到破坏的城市,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政 策措施使其基础设施、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得到显著的改善, 经济活力和社会功能基本恢复,生态平衡、环境质量和社会问题得 以解决。
公 共 管 理 学 报
93
93
万方数据
第 五 卷 第 四 期 二 ○ ○ 八 年 十 月
公 共 管 理 学 报
94 94
Vol.5 No.4 Oct., 2008
略。在 1998 年发表的报告中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 了定义: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 业潜力的行业”,具体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 董 交 易 、工 艺 品 、设 计 、时 装 、电 影 、电 子 游 戏 、音 乐、舞台艺术、出版、软件、广播电视等十三个行业 [4(] 见表 1)。
2 创意城市与创意产业
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初的经济发展可以用 技术革新、主导行业、劳资关系和竞争格局等来描 述,每一个经济时期都与特定的城市发展形态相联 系。19 世纪英、法、美、德等国家的工业化推动了 工业城市的蓬勃发展;20 世纪 20 年代到 60 年代, 福特式大批量生产与大都市的扩张和都市连绵区 的 出 现 相 联 系 ;当 代 灵 活 的 柔 性 工 业 化(Flexible In-dustrialization)在世界资本主义的特定区域创造 了一系列新的产业空间[7]。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 界经济、信息科技迅猛发展和交互式媒体的广泛应 用,为创意产业的理念得以应用和发展创造了技术 上的条件。理查德·弗罗里达(R. Florida)将人类 社会发展划分为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服 务经济时代和创意经济时代,认为虽然服务经济自 1980 年以来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创意经济增长 速度加快,有超过服务经济的趋势 。 [6]31 约翰·霍金 斯(J. Hokins)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 创意经济每天创造 220 亿美元,并以 5%的速度递 增,尤其美国达 14%,英国为 12% 。 [8] 查尔斯·兰 德利(C. Landry)认为当代大都市发展面临严峻 的结构性问题,如传统经济衰退、缺乏集体归属感、 生活品质恶化和全球化的威胁与挑战等,这些问题 往往也需要靠创意的方法和超越传统的思维才能 解决[9]13。 2.1 创意城市的概况
与创意城市的关系,因地制宜地构建城市创新体系;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城市的创新建设,为创意产业的兴
起提供政策和空间支持;依靠创意产业的推动和创意元素的导入,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经济和文化动
力。
关键词:创意产业;英国;创意城市
Vol.5 No.4 Oct., 2008
城市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结构的核心部分, 也是创意产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对象和支持 力量。创意产业是建立在传统产业发达的基础之 上、以实现城市文化资源产业化经营为目标的经 济形态,对所在城市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城市整体 的创新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经济影响,是新时期 城市发展的核心特征和内在动力。在经济学里, 产业是指“介于微观经济细胞(家庭和企业)与宏 观经济单位(国民经济)之间、以生产和经营同类 产品为主业的企业群,为此可以把创意产业定义 为城市中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的企业群。”[1]创意 产业既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具有经济目标性、市
表 1 1998 年英国创意产业的营业收入和就业人数
创意产业的门类 估计收入(百万英镑) 就业人数(人)
广告
>4 000
96 000
建筑
1 500
30 000
艺术品和古董交易
2 200
39 700
工艺品
400
25 000
设计
1 200
23 000
时装
600
11 500
电影
900
33 000
电子游戏
1 200
场运作方式和产业管理等一系列基本特征,也是现 代产业体系中一个新兴的产业门类,以追求利润、 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增值为目标。
1 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英国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理念的出现, 创意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消费社会兴起的过程中发 展起来的,以推崇体制创新和个人的创造力,强调 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为特征的经济思潮 和实践。早在 1986 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Romer) 就曾撰文指出, “新创意会催生出无数的新产品,创 造广阔的新市场,提供大量获取财富的新机会,所 以 新 创 意 是 推 动 一 国 经 济 成 长 的 原 动 力 。”[2]1990 年,英国政府委托本国的文化委员会会同影视协会 和手工艺委员会等部门起草英国文化发展战略, 1993 年,英国“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以“创造性 的未来”为题发表,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的创造性 内涵,这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官方文件的方 式颁布的国家文化政策。”[3]1997 年 5 月,首相布莱 尔为振兴英国经济,提议并推动文化、媒体和体育 部(DCMS)专门成立了“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 组”(CITF),该小组于 1998 年和 2001 年两次发布研 究报告,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
万方数据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
的创意,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 依存关系。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城市中心区如何 重塑形象、重获生机和重新定位的问题“使人们将 注意力转移到了城市,并把城市看作是实现社会 和经济复兴的一个可能的场所” ,创 [10]183 意城市应 运而生。通过创意产业的兴起赋予城市以新的生 命力和竞争力,以创意方法解决城市发展的实质 问题,创意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虽 然经济主要是由产业和贸易推动发展的,但城市 作为创新的孵化器却是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核 心动力。罗伯特·卢卡斯(R. Lucas)认为,生产力 发展和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不是自然资源,而是 城市化、区域集中和人口聚集 。创 [11]92 意城市突出 了 消 费 引 导 经 济 、文 化 生 产 和 城 市 规 划 的 重 要 性。英国创意城市的研究机构 Comedia 的创始人 兰德利认为,城市要达到复兴只有通过城市整体 的创新,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城市的创意基础、创意 环境和文化因素。因此,任何城市都可以成为创 意城市或者在某些方面具有创意[9]167。创意城市能 吸引创意人才与创意企业,是推动文化经济、知识 经济的重要平台。创意城市的建设至少需要满足 三个条件:第一,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可 以促进创意人才、企业和整个行业的交流、融合; 第二,城市的产业体系能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第 三 ,能 够 提 供 吸 引 创 意 阶 层 的 高 品 质 的 生 活 环 境。弗罗里达认为,构建创意城市的关键要素是 “3T”理论,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 容(Tolerance),为了吸引创意人才、产生创意和刺 激经济的发展,创意城市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 件[11]37-38。技术是一个地区的创新实力和高科技的 集中表现;包容可以定义为对所有民族和种族开 放、宽容的态度,允许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多样 性;人才则是指那些获得学士学位以上的从业人 员,即所谓的创意阶层。 2.2 创意城市是创意产业兴起的基础和动力
收稿日期:2008-05-22 作者简介:李明超(1980-),男,山东青岛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 代城市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与历史社会学、城市 文化与管理。 *对于 Creative City 和 Creative Industry,国内有学者将其分别翻译为 “创新城市”和“创新产业”,笔者认为将 Creative 翻译成“创意”比较合 适,虽然创意城市和创意产业都是建立在求新变革的基础之上,但 “新”只是它的外在表现,根本的途径在于“意”,即通过赋予和传播符 号产品新的意义来提升产业和城市的竞争力。创意产业的兴起与日 益重要的符号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相联系,而符号产品(思想、体验和 形 象)的 价 值 主 要 是 通 过 使 用 符 号 的 意 义 来 实 现 。 因 此 ,对 于 creative 的翻译本文一般是采用“创意”一词,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又 翻译为“创新”或“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