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技巧
发表时间:2015-04-28T16:56:53.39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3月供稿作者:杨增琴
[导读] 多媒体导课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老师进行教学。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和视频等来进行多媒体教学。
杨增琴
〔摘要〕良好的开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文对历史课堂导入技巧进行探讨,并且制定了几个方法来帮助历史老师做到更适合初中学生的课堂导入,希望以下这些方法能对老师的课堂导入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历史老师要重视课堂导入,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上课讲授内容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心理条件。老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的时候,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不同的导课技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就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1 直接式导课在历史的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直接进行课堂导入,直接的课堂导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直接突出了上课的主题,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直接的课堂导入可以利用故事引入和利用时事引入。
现在很多历史书上的内容都化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学生在生活中也会听过很多,在历史的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学生往往对故事会比较感兴趣,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授《戊戌变法》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向学生们讲“戊戌六君子”的故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为了巩固统治而大肆杀害维新党人,学生听了“戊戌六君子”这个故事之后,就会对一系列事情产生疑问。利用故事进行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用时事进行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认为历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授《鸦片战争》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搜集最近的毒品新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时事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引发学生对事件的思考,使学生对历史课程内容印象更深刻。
2 多媒体导课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老师进行教学。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和视频等来进行多媒体教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搜集一些与上课内容有关的图片制成PPT 来进行展示.。由于图片展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相对较小,所以老师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来进行辅助,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导入效果。
在历史的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发学生的共鸣。比如在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的片头曲,通过这种歌曲导入的方式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现在很多历史事件已经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老师为了方便教学,可以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播放与上课内容相关的视频来进行教学。比如在教《难忘九一八》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播放《南京!南京!》的视频来让学生感受战争的场景。老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观看影片的感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有进一步的思考,还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 互动式导课初中历史老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老师应该多举办一些和历史相关的活动,比如表演故事的活动和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对历史书上的历史事件也可以加深印象,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的理解。
4 表演故事法在历史的教学书中,有很多有趣的历史事件可以用来编排成小故事。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扮演历史角色来让学生体验历史人物当时的心境。比如在学习《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宋太祖或者是宋太宗,然后考虑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等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很快的进入到角色中来,学生在这个时候就会对自己扮演的角色互相探讨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高涨。
学生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就会认真思考,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堂上的重点难点。
5 讨论法在初中的历史教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比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老师向学生提问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给国家带来了哪些损失?这两次战争的相同之处有哪些?这两次战争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讨论,一个小组负责相同之处的总结,另一个小组负责不同之处的总结。这种分小组讨论的方式可以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为接下来的课堂生活打下基础。
6 其他导课方法历史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历史老师要根据上课内容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导入方法,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利用旧知识来进行课堂导入。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新课之前复习学过的知识既可以巩固知识,加强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课程,历史这门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是相互有关联的,所以利用旧知识进行导课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的学习。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导课所能带来的积极作用。成功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上课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课可以调动整堂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在课堂导入中,初中历史老师不管采取哪种导入方式,都要注意应该符合学生的需求和教材的要求。历史老师要灵活的运用各种导课方法,不断提高历史课堂导入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1 李小芬.例谈初中历史课堂导课技巧[J].广西教育,2012(46):91+932 田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案的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3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121 团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