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通过时近年来广东省大量地质灾害的统计分析,从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震、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入手,系统地研究了广东省地质灾害的空分布规律。
为广东省防灾减灾战略和经济建设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
[关键词]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地形地貌降雨人类工程活动
1 前言
广东省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省份--,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决定了其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广泛分布性和严重危害性。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广东全省共发生较大规模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有1360起,死亡289人(含失踪42人),直接经济损失12.38亿元,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本文以近年来广东省汛期地质灾害的实际发生情况为例,通过统计分析方法,从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震、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入手,系统地研究了广东省地质灾害的空分布规律,为广东省防灾减灾战略和经济建设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
2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2.1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的控制
地形地貌对广东省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影响较大。
对其他地质灾害的影响较小,而影响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地貌因素为斜坡高差及坡度。
表1是广东省近年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斜坡高差及坡度的分类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地质灾害主要发生于坡度为40°-80°和相对高差为0-150m的斜坡地带。
2.2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受岩土体类型的控制
根据岩石的建造类型、结构面特征及其组成岩石的岩性和强度等特征,广东省内岩体可分为岩浆岩、变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特殊岩等5个工程地质岩类。
根据土体的成因类型、物质组成及工程特征,土体划分为沉积土、坡残积土、特殊土。
图1为广东省地质灾害分布与岩土体类型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和坡残积土的地层中。
其中分布在坡残积土地层的地质灾害最多。
2.3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受地质构造的控制
2.3.1 褶皱
广东省褶皱构造发育,分布广泛,自晚第三纪以来地壳的差异性升降运动显著,新构造运动强烈。
从表2中可以看出,褶皱核部、翼部、轴部、端部通过的斜坡地带附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育,常密集成群或成线状分布,其中,褶皱翼部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段。
2.3.2 断层
广东省地质构造复杂,在深大断裂带内部发育有许多不同规模、不同方向和不同性质的断裂构造。
从区域性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因看,断层是控制广东省地质灾害整体发育的内在主要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地质灾害主要受北东向断裂带影响,不同的断层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其地质灾害和断层之间的关系具有如下特征:(1)断层破碎带通过的斜坡地带附近,其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裂隙结构面密集发育,崩塌常密集成群或成线状分布;(2)地面塌陷分布受地质构造控制,岩溶发育具方向性,常沿断裂破碎带分布,多呈带状分布;(3)深、大断裂带内部的次级断层密集部位常常是滑坡的密集分布地带;(4)构造运动强烈上升区形成的山体斜坡陡峻,河流下蚀作用强烈,导致河谷两侧地形地貌形态复杂,斜坡稳定性差,易产生滑坡;(5)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地带,断裂构造发育,岩石破碎,在人类工程活动作用下,易产生滑坡活动;(6)从断裂的力学性质看,沿张性和张扭性断裂带易形成滑坡。
2.4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受地震的控制
根据华南沿海地区的历史强震和现今小震震中分布特征,均表现为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的成带性。
地震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最为明显,说明其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以佛冈东西向构造带为界,广东及其邻近地区,可划分为南、北两个构造单元和两个不同的地震区,表现为北区地震较弱,南区地震较强,且地震频度较大,历史上大于6级的地震主要发生在南区,特别是沿海地带及近岸海域地带较多,沿岸地震带主要有:泉汕地震带、莲花山地震带、河源地震带、粤西地震带。
2.5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受降雨的控制
广东省地质灾害无论从多年统计的长周期看,还是从年内月统计的短周期看,明显受降水作用的控制。
根据大量数据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多年平均降雨量、降雨强度等密切相关,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或时最大降雨量为50-100mm的地区,并随着日最大降雨量的逐渐增大而逐渐增多。
2.6 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受人类工程活动的控制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力度加大,公路、铁路建设频繁,村民修房筑屋切坡削坡现象普遍,坡后加载现象严重;坡地农垦耕作频繁,灌溉渗漏;植被破坏严重,因切坡削坡时放坡不规范,局部形成陡边坡,进而改变了斜坡的原始状态,对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产生了明显的诱发作用,同时,随着工程建设增多,人工弃土堆积,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
省内地下水位的聚变、矿山开采
及地面荷载的加大引发许多地区发生地面塌陷;大量抽取地下水、软土地基及地下开挖造成多个地区产生地面沉降、地裂缝。
3 结论
广东省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受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震、降雨以及人类活动等地质环境的控制:(1)从地形地貌的控制来看,地质灾害主要发生于坡度为40°-80°和相对高差为0-150m的斜坡地带;(2)从岩土类型的控制来看,广东省地质灾害多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和坡残积土的地层中,特别是坡残积土地层中;(3)从地质构造的控制来看,地质灾害多分布在褶皱和断层破碎带通过的斜坡地带附近,且密集成群和成线状分布;(4)从地震的控制来看,地质灾害沿地震带呈条带状密集分布;(5)从降雨的控制来看,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或时最大降雨量为50-100mm的地区,并随着日最大降雨量的逐渐增大而逐渐增多;(6)从人类活动控制来看,地质灾害多发生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